原编者按:CCSA“Talk to the Author”栏目第二十九期,我们请到了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渡言教授一同讨论其新著《动画的相遇:1940至1970年代中国动画的跨界暗流》(Animated Encounters: Transnational Movements of Chinese Animation, 1940s-1970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9)。本文为本期书评之一,原刊于《文学》第17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年),作者陆建宇,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更多书评及作者回应将于日后刊出,敬请关注。
世界动画如何可能?
在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Said)看来,所谓“理论旅行”(Traveling Theory)是一种“观念和理论从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移动的情形”,理论的旅行为文化和智识生活提供了养分,使其得以维系。与此同时,赛义德还提醒我们,理论的旅行是一种关乎理论和观念的移植、转移、流通和交换的复杂运动,因为理论和观念“进入新环境的路绝非畅通无阻,而是必然会牵涉到与始发点情况不同的再现和制度化的过程”。渡言在《动画的相遇:1940至1970年代中国动画的跨界暗流》(Animated Encounters: Transnational Movements of Chinese Animation, 1940s-1970s,以下简称《动画的相遇》)一书中以“Encounters”和“Movements”为关键词,图绘了中国动画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的跨界地图,若挪用赛义德“理论旅行”一词,渡言这一项学术工作可看作是一次图绘“动画旅行”的学术尝试。《动画的相遇》的正文共包括四个章节:(1)《动画的一次战时相遇:<铁扇公主>和日本早期动画的中国联系》(An Animated Wartime Encounter: Princess Iron Fan and the Chinese Connection in Early Japanese Animation);(2)《持永只仁和社会主义中国早期的动画创作》(Mochinaga Tadahito and Animated Filmmaking in Early Socialist China);(3)《国际/民族风格和民族身份:1960年代早期的水墨动画》(Inter/National Style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k-Painting Animation in the Early 1960s);(4)《“文革”动画电影中的动物、少数民族和敌人》(Animals, Ethnic Minorities, and Villains in Animated Film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从时间性来看,四个章节分别覆盖了中国动画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共四个时期的创作。从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来看,前两个章节和后两个章节分别回应一个主题:前两章的主题是中国早期动画和日本早期动画的跨界相遇,在这个部分,渡言考察了中国的抗战动画《铁扇公主》在东渡日本后如何经由误读,影响日本战时动画的诞生和战后动画的繁荣,以及日本动画人持永只仁如何推动社会主义中国早期的动画创作,社会主义中国的动画文化又如何反哺持永只仁返日后的动画创作;后两章的主题是中国美术电影的民族风格和国际背景以及动画相遇的关系,在这个部分,渡言考察了1960年代的冷战文化如何影响美术电影形成一种取材古典文学和民族形式的民族风格,这种民族风格如何遮蔽同时期美术电影的国际风格,以及“文革”时期的冷战文化又如何影响美术电影形成一种“革命写实主义”的民族风格,这种民族风格如何驱逐拟人化动物在动画里的存在,拟人化动物如何逃避驱逐和实现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