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临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而新型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凭借独特优势,被纳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它不仅在抗心衰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降压领域也表现出色。但作为降压药,沙库巴曲缬沙坦有哪些特点,又该如何正确使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
降压效果显著
相比单用某一种沙坦类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降压作用更强,能让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5 - 7mmHg。与地平类药物联合使用时,效果更突出,可使24小时动态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下降13.1mmHg和7.7mmHg。它还是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的优选降压药之一,对高血压合并肾脏疾病患者,不仅能有效降压,还能改善尿蛋白,可谓一举两得。
独特的药理作用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类药物。它主要通过抑制脑啡肽酶对利钠肽的降解来发挥作用。利钠肽可促进尿液和钠离子排出,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沙库巴曲缬沙坦通过阻止脑啡肽酶分解利钠肽,让利钠肽在体内发挥更大作用,从而实现利尿、利钠、扩血管以及抗交感神经的效应,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明确的用法用量
- 原发性高血压:起始剂量为每次200mg,每天一次。若用药后血压控制不理想,可增加至400mg,每日一次。
- 射血分数低的慢性心力衰竭:起始剂量为每次100mg,每天两次。之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步增加至每次200mg,每日两次。
治疗优势明显
- 难治性高血压:对于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替换RAS抑制剂,能显著降低诊室血压和24h动态血压,提高血压达标率。
- 多种合并症:该药对多种高血压合并症有良好疗效,有助于控制HFpEF患者的难治性高血压,以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LVH)、肾脏疾病、老年高血压等情况。
联合用药需谨慎
- 可联用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与钙通道阻滞剂(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联用。与CCB联用,能从不同机制协同降压;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可在降压同时,控制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与利尿剂联用,能增强利尿效果,进一步降低血容量,从而提升降压效果。
- 禁忌联用药物:不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相同成分的ARB除外)、阿利吉仑联用。从ACEI转换成ARNI时,必须在停止ACEI治疗至少36h之后才能使用,否则会增加潜在血管性水肿风险,还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恶化或血压明显波动。这是因为ACEI和ARNI作用机制有相似之处,同时使用会过度抑制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S),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关注用药安全性
- 不良反应: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能引发血管性水肿、低血压、肾功能损害、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血管性水肿虽不常见,但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低血压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晕厥;肾功能损害会影响肾脏排泄功能;高钾血症则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律失常。
- 特殊人群用药:重度肾功能损害[eGFR<30mL/(min·1.73m2)]、肾动脉狭窄及中度肝功能损害者应慎用。因为这些患者肾脏或肝脏功能受损,药物代谢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妊娠者禁用,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肝肾功能不全时的用药调整
- 肝功能不全:轻度肝功能损害时,无需调整用量;中度肝功能损害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起始剂量为每次100mg,每天一次;射血分数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起始剂量为每次50mg,每天两次,再根据耐受情况增加至每次200mg,每日两次。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不推荐使用,因为肝脏无法有效代谢药物,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加重肝脏负担和不良反应。
- 肾功能不全:轻度肾功能损害时,无需调整用量;中度肾功能损害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需调整用量,射血分数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起始剂量为每次50mg,每天两次。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不推荐使用,肾脏排泄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排出药物,易引发药物中毒和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新型降压药物,在高血压治疗中优势明显,但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用药原则,注意联合用药禁忌和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血压和肝肾功能,确保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