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冬不如补霜降!早一粥、午一茶、晚一汤,润燥养气血,滋补赛过老母鸡!给冬天打个好底子

健康   健康   2024-10-24 12:00   广东  


霜降,天气渐凉,露结为霜。

霜降作为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天将要过去,冬天即将到来。在这个时间点,我们在饮食上该如何养生呢?


俗话说得好,“补冬不如补霜降”“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这足以看出霜降节气进补的重要性。

至于如何进补,在这给大家推荐推荐——



晨起喝肉桂粥,补阳又滋阴


到了秋冬,不少人都有手脚冰凉的毛病,怎么捂都捂不暖,这时候,就特别适合来点肉桂粥。


肉桂性大热,味辛、甘,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温阳补肾、散寒止痛、活血通经、补中益气、利肝肺气、暖脾胃、利关节、暖腰膝等功效。 

 

而怕冷的人群,多是因为经常生冷寒凉饮食、熬夜、久吹空调、久坐不动而导致阳虚的,阳气耗损较重,补阳温阳的肉桂粥正对症

 

但是,补阳不能单补,单补不持久,还有可能出现所谓虚不受补的假象。肉桂粥中肉桂温阳,补命门不足;粥养阴;阴阳并补,力专效缓,在补阳之时,勿忘补阴,正适合此时。


另外,体弱多病、气血不足者,在膳食中加点肉桂,还有助于气血生长。 


 

这肉桂粥的做法也很简单:在药店买肉桂粉回来,每次煮粥的时候放2~3克(一人份)进去就可以了。

 

对了,味道可能有点冲,不习惯的朋友可以煮杂粮粥或蔬菜肉粥、蔬菜鸡蛋粥,味道可以稍稍掩盖,还搭配得当。


午喝黄芪红枣茶,气血都补足

黄芪,也叫北芪(因盛产于我国北方而得名),又名王孙、绵黄芪。

 
中医认为,黄芪味甘性温,补气最给力,具有补气固表、利尿的功效,享有“补气诸药之最”的美誉。

民间更是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说法,因此很多人都喜欢用它来泡水、煲汤。



但要注意的是,黄芪分生黄芪和炙黄芪两种。


  • 生黄芪:将原药材去杂质、干燥而成。它更擅长益卫固表,使人体不易受外来邪气侵袭,体内阴液也不易化汗外流。


    因此,生黄芪更适合体质弱、易出汗者,气虚水肿者,糖尿病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者等。

  • 炙黄芪:又名熟黄芪、蜜炙黄芪,是将生黄芪切片,加蜂蜜炒制而成。

    炙黄芪甘温而润,更擅长益气补中,因而更适用于想增加补益效果的体弱人士,如常气短乏力、食少、大便溏等肺脾气虚者,或是脱肛、子宫下垂等中气下陷者。



在这,给大家推荐黄芪最易上手操作的做法,那就是黄芪红枣茶——

食材:黄芪15克,红枣4颗,水适量。

做法:红枣洗净后去核备用;再将黄芪和红枣用清水浸泡20~30分钟;一同放入锅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黄芪红枣茶,具有补血补气、美容养颜的作用。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黄芪性升,平日易面红耳赤、易怒等肝火旺的人最好别碰。

此外,使用黄芪前,最好先用党参试试,若发现有效而无不良反应后,再加用或改用黄芪。

改用黄芪后,也应由少量逐渐增加用量,并且需要边服用边观察有无上火表现,或是有无加重原有疾病。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不良反应,可增加用量。

晚喝玉竹老鸭汤,清补又润燥


若要用一个字来形容秋天,那“燥”再合适不过了。

 

此时,用润燥的玉竹和性味甘凉的鸭子炖的玉竹老鸭汤,就成了最好的进补品。

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如是说,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简单来说,鸭肉之补,为清补、凉补。


玉竹归肺、胃经,质润和降,具有润肺滋阴、养胃生津的功效。
 
据《本草正义》记载:“治肺胃燥热,津液枯涸,口渴嗌干等症,而胃火炽盛,燥渴消谷,多食易饥者,尤有捷效”。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因此,肺部得到足够的滋润,而人体的水分增加,皮肤自然更有光泽。

玉竹麦冬老鸭汤

食材:玉竹60克,麦冬30克,老鸭半只约400克,猪瘦肉150克,姜4片。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玉竹切片,麦冬用清水浸泡一小会,老鸭切块备用;再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同煮,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约2小时,最后用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有养阴润燥、清肺热、生津止渴的作用,特别适合阴虚口渴者饮用。


本文配图均来源于壹图网。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
转载须得授权,侵权必究


来看图猜成语啦!

编辑:violet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点个点个在看,一起养生

养生每日推送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出品,每天讲点“靠谱实用”的养生知识!让养生成为一种习惯,让生活变得更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