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央媒怎么报、专家怎么说、外媒怎么看

时事   2024-12-13 22:38   湖南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详见红网时刻新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总结了2024年经济工作,系统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其中,有很多新提法、新举措,关系明年经济大局。
会议召开后,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图源:新华社)

观潮君梳理央媒是如何报道的、专家是如何解读的、外媒是如何评价的,通过“划重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领会会议精神。
央媒怎么
会议闭幕后,央视在12月12日晚《新闻联播》播出了会议新闻,以超过12分钟的同期声播报了具体内容。
此外,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北京市市长殷勇、浙江省委书记王浩五位正部级领导接受了央视《新闻联播》的现场采访。

▲制作:周颖

新华社在12月12日晚9:50发布了会议新闻稿。
13日凌晨2:49,新华社推出解读文章《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着力点》。
解读文章共有6个小标题,分别是:坚定信心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载了会议新闻稿。
在当天《人民日报》第三版位置,刊发了文章《推动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与会同志谈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浙江省委书记王浩、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江西省委书记尹弘、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北京市市长殷勇等部分与会同志。

13日下午4:26,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解读《明年经济工作如何布局?这场重要会议值得关注》。

文章说,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继续坚持“稳中求进”这一总基调的基础上,提出今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今年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

从12个字拓展到24个字,彰显了对时与势的精准把握。这24个字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是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科学方法论。

文章透露,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专门谈到了:“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那次会议被誉为“宏观调控的一次里程碑式出手”。

中国新闻网则在13日推出了解读《全方位扩内需摆首位,有何深意?》。文章指出,扩大内需摆在首位,既彰显了中央致力解决重大紧迫问题的坚定决心,亦传递出未来政策与行动的发力方向。
《环球时报》在12月13日推出了题为《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读懂中国发展逻辑》的社评。
文章认为,只有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巨大信息量中,读懂中国的发展逻辑,才能更好理解为什么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必然与进一步改革开放、拥抱世界相连,必然与中国人对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真诚向往相连,也更能把握中国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
专家怎么说
这场重磅会议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在哪?多位专家接受了媒体采访。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对此,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英华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这有利于进一步坚定各方发展信心,稳定市场预期,积极主动应对困难挑战。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是前瞻性部署,以提振国内需求、熨平经济周期,从而对冲下行风险降低经济波动,同时为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据报道,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起,我国已连续16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图源:“财政部”微信公众号)
据光明网报道,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这次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前增加了“更加”的表述,表明财政扩张及政策加码的决心和力度,后续财政发力可期。
会议还明确,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据《新京报》报道,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介绍,货币政策基调由紧到松,依次可划分为从紧、适度从紧、稳健、适度宽松和宽松等区间。2011年以来,我国一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表示,此次明确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14年来首次。
对于会议提出的适时降准降息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认为,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降准降息将为我国经济提供更强的逆周期调节支持,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扩大内需,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
这里有个经济学术语“逆周期调节”,可能有些人不了解,通俗地说,就是指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政策抑制通胀,在经济下行时实施扩张性政策稳定增长。

▲“夜经济”让城市更有温度,充满烟火气。(李长宏/摄)
在明年经济工作的九大重点任务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摆在首位。
据人民论坛网报道,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认为,这一次政策排序发生变化,是根据宏观经济形势主要矛盾的变化来进行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整个国民经济循环不畅。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时,摆在第一位的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扩大内需,今年的会议明确“全方位”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全方位表明扩内需力度会更大,既要拓展深度和广度,又要丰富完善政策工具。
全方位扩大内需,要迈开消费和投资“两条腿”。
“十四亿人的消费潜力如何调动和释放,需要全面考虑。”华夏新供给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认为,首先要关注投资这一“源头活水”,要强调有效投资,从而带动就业,带来民众可期的稳定收入。
贾康还建议,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低收入阶层一定要有低保、救济等;对中产阶层可以采取“一城一策”方式发放消费券,以解除消费的后顾之忧。

▲第二十届长沙国际车展人气火爆,现场成交额达到50.29亿元。(图源:长沙国际车展组委会)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清杰撰文指出,从国际对比看,我国居民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处于相对偏低水平,因此,扩大内需更多有赖于从“内部”发力,让居民有钱消费、放心消费、自由消费。
会议通稿在靠前的位置,提到“稳住楼市股市”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这是历年来首次提及要稳住楼市和股市。
据《证券日报》报道,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说,“我国有超2亿股民、7亿基民,股市企稳有助于提升我国居民财富效应,而财富效应提升将提振居民消费”。

▲深圳城市一角。(图源:深圳金融)

针对明年楼市,会议的部署着墨较多,并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这说明中央对实现房地产止跌回稳的决心是坚定的,而且准备了足够的政策工具。”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尹中立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表示。
据中新网报道,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稳定房地产也好,全方位扩大内需也好,并不像过去一样,单纯通过财政或货币资金投入,而是强调打好政策‘组合拳’”。
外媒怎么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也吸引了全球关注。
据报道,外界普遍认为,中国政府更加果断地推出强劲措施来引领经济增长,彰显出中国稳增长的决心。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关键时刻”,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中国这一年度会议,它能为人们提供关于中国经济政策方向的线索。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解读文章题为《经济工作会议:六大关键信号》,六大信号包括更加坦诚地正视外部及内部的问题与风险;直接“明牌”上调赤字,这是历史鲜少可见的;提振消费的重视与决心空前。
“中国发出了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决心”,俄罗斯《消息报》报道称,如果会议的这些措施得以落实,将对整个中国经济起到刺激作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足够的理由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政策感到高兴。

“中方传递的信息表明,明年的刺激政策在数量、质量和有效性方面将进一步提升”,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网站在报道中援引仲量联行经济学家庞溟的话。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国这回释出的举措与姿态,关键词是“超常规、全方位”;“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更是历史上首见。
此次是自16年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首次放宽货币政策立场”,《纽约时报》这样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认为,刺激需求,尤其是促进消费或将是中国经济明年的优先事项,供应链升级、发展创新也将占据重要位置。
“今年9月下旬以来,中国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经济重新回到了实现今年增长目标的轨道上”,彭博社报道称,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政府更加果断地推出强劲措施来引领经济增长。
正如美国《华尔街日报》所说,会议成为市场乐观情绪的最新来源。


一审|唐炎林

二审|陈海波
三审|肖世锋
本文由观潮的螃蟹原创,转载请注明。
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本周热文

观潮的螃蟹
观察湖南“潮汛”的重要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