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重点改革“第一枪”,零基预算为何全面覆盖

时事   2024-11-20 22:07   湖南  


蟹黄

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作出“两个全面”的部署,表明湖南不再是“试验”“探索”的态度,而是“全面开花”。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是湖南省委、省政府部署的12项重点改革事项的第一项。
如今,这项改革“落地”了。
11月20日上午,全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推进财政科学管理电视电话会议在长沙召开。

▲会议现场。(图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网)

根据会议部署,省市县三级要全面推进,迅速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要求落实到编制2025年预算上,并实现各类财政资金全面覆盖
重点改革的“第一枪”,就强调“两个全面”,其力度和范围,由此可见一斑。
什么是零基预算
对“零基预算”这个词,很多人可能感到很陌生。
零基预算改革,简单说,就是改变财政资金的分配方式。
目前传统的是基数预算和增量预算,是以上一年预算为基数进行调整,而且往往只增不减。
观潮君一位有孩子的同事打了个比方,“好比小孩读寄宿,每月1000元生活费,按照传统预算方式,无论孩子花了多少,以后每个月只能多,不能少”。
而零基预算,是指不管上个月花了多少钱,如今都从零开始,根据孩子这个月的实际需求,重新制订“生活费”的额度。
再举个例子,比如某部门上年度预算为100万元,按照惯例,本年度大概率会以此为基数,向上浮动。但实施零基预算后,这个“基数”不存在了,从零开始。
这项改革按照“先定事后定钱”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和现实可能,实事求是编制预算。

▲预算报告。(图源:财政部微信公众号)
生活中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你每月固定给各种APP充值会员,哪怕这个月没有用到,下个月还是自动续费。
而零基预算,就像突然有一天,你决定取消那些闲置会员,只留下实际使用率高的会员,不再为“没必要”和“不确定”埋单。
可能大家觉得“零基预算”这个词很新,实际上,从全球来看,这个概念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了。
2008年起,很多国家的财税改革,都引入了零基预算的理念。
从国内来看,202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坚持量入为出原则,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在部署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中提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这是我国首次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写进党的决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全国多地在零基预算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央视新闻截图。
据报道,同为中部省份的安徽,从编制2023年预算开始,在全省开展零基预算改革,全面清理无效的财政资金,当年仅省级就“挤”出了80多亿元。
湖南“全面开花”
视线回到湖南,省里对零基预算改革进行了积极谋划和实践探索。
今年5月27日召开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会议指出,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11月15日举行的省委深改委会议则明确指出,要在全省全面推开零基预算改革,并依靠改革,解决一批长期应该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而此前的9月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就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进行明确,其中强调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全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推进财政科学管理电视电话会议在市州设分会场。
在实践层面,去年以来,湖南在省级层面部署开展了零基预算改革,各有关单位积极探索,为在全省范围内深化推进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全省压减的资金,全部投入11大标志性工程、“4×4”现代化产业体系、民生福祉保障、金芙蓉投资基金以及重大项目建设。今年省级财力用于“三个高地”建设资金达156.2亿元,比上年增长33%。
还比如郴州市,2021年就开始探索实行零基预算改革,当年即实现了非“三保”公用经费“零增长”,年压减一般性支出1亿元。
此次全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推进财政科学管理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要把准“一个目标”、把好“三个原则”、把握“四个统筹”、把牢“五个重点”。
● 把准“一个目标”:
通过零基预算改革,提升财政管理科学性,提升预算安排精准性,提升风险防控有效性,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
把好“三个原则”:
坚持“以零为基”、坚持“以事定钱”、坚持“以效促用”。
把握“四个统筹”:
加强专项资金、跨层级资金、跨部门资金和单位资金统筹。
把牢“五个重点”:
聚焦配套制度集成、重点领域攻坚、财政审计联动、增量政策落实、财政科学管理。

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作出具体部署,表明湖南不再是“试验”“探索”的态度,而是“全面开花”。

的思考
零基预算改革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与“”理念。
不仅仅是制度上的“立”“破”,更在于观念上的“立”“破”,甚至还有发展路径上的“立”“破”
客观看待这场“硬仗”,充分认识其重要性。
凡是改革必然都是有难度的,原有的预算制度已经运行多年,一朝改变,必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此次会议强调是一场“硬仗”。有些单位可能会财政预算缩水,有些干部可能会短期内不习惯。
再举个最直接的例子,实施零基预算由于每次都是“从零开始”,至少会让预算编制部门的工作量大幅增加。
这些变化,这些阶段性困难都是正常的,我们应该客观看待。但更应该看到的是,这项改革对于当下正在爬坡过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湖南而言,意义重大。

▲让精打细算成为习惯。(图源:财政部微信公众号)
零基预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仅靠财政部门一己之力推进,而是需要不同部门的协作,不同政策的联动。
各级各部门要秉持“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态度,全面落实、加速推进。
并非简单削减支出,而是重在优化结构。
应该注意的是,零基预算的着力点并非一味地削减支出,而是使预算安排更加科学合理高效;一切从实际出发,优化支出结构,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对那些不再符合当前战略目标或者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的项目应识别出来,并考虑削减甚至取消。对那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民生保障、科技创新、重大战略等项目应加力支持,为未来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建立全新的预算编制与执行机制,促进政策跨部门集成、资金跨部门整合、工作跨部门协同,形成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合力。
将其作为提升现代治理能力的一次契机。
我们应该看到,零基预算改革本身不是目的,重点在于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或者说,是要千方百计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让钱花出“高质量”。
因此,随着“财权”的愈发精细规范,“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深入人心,势必会形成一根无形的“指挥棒”。
推动各级各部门由“护盘子、争资金”向“谋项目、讲绩效”转变,实现政绩观的一次刷新。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或将不仅是对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改善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审|唐炎林

二审|唐   震
三审|肖世锋
本文由观潮的螃蟹原创,转载请注明。
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本周热文

观潮的螃蟹
观察湖南“潮汛”的重要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