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互联网兴起,不仅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广开人们眼界、认识外面世界,反而出现了“新圈养人”怪象。这些人处在一个封闭的网络社区或环境中,缺乏与外界真实世界交流或获得新信息,对社会发展产生多种不利影响,是科普亟待重视的又一特殊对象。(全文2900字,阅读约需5分钟)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本来作用是广开人们眼界、认识外面世界。然而,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社群传播的兴起,却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与此相悖的怪异现象。即,不仅出现了“新无知群体”,也没有避免“新圈养人群”的出现。与“新无知群体”不同, “新圈养人群”,相对传统的“圈养人”(指那些长期生活在封闭的地区或社群中的人)而言,与现代科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密切相关,是指那些被封闭在一个封闭的网络社区或环境中,缺乏与外界真实世界交流或获得新信息的人群。由于他们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虚拟世界中,沉迷于手机、电脑和游戏等,社交、生活方式主要依靠“无接触”的线上,在获得便利的同时,缺乏真实的人际互动和身体锻炼,存在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孤立、价值观错位等问题,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科技创新等产生多种不利影响。他们是当代科普亟待重视的又一特殊对象。 传统 “圈养人群”形成原因非常复杂,一般通常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有关,而“新圈养人群”形成与互联网等相关。 ——家庭教育不当:某些父母对子女进行过度保护,导致孩子无法独立思考和实践。 ——学校教育存在问题:学校只注重知识技能的输入,忽视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社会压力和期望过高:社会对人们的期望越来越高,同时也会施加更大的压力,迫使一些人过度担心失去亲人、朋友、利益等,最终变成“圈养人”。 ——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一些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强调个体的顺从和服从,限制了人们的选择和自由。例如,某些地区提倡婚姻早结,家庭聚餐时也有不少规矩。 ——互联网兴起:让单体的“圈养人”变成群体的“新圈养人群”。 ——社群化传播:不仅让他们更加方便快捷地交流互动,也让他们更容易形成某种思想、价值观或信仰的集体认同和共识。同时,也更使得他们沉浸于自己狭窄的“圈子”之中,缺乏对不同观点和外部世界的了解和包容。 ——算法助推:加剧了“新圈养人”现象。人类对推荐过来的东西不加思考的全盘接受,你越喜欢什么就越给你推荐什么。它让每个人都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喜欢看、愿意看的东西,于是人们视野变得越来越狭窄、观点变得越来越偏激。他们共同发出自己的声音,遇到自己不符合自己认知的人或事,就群起而攻之。他们战斗力极强,没有孤单却有群胆。现在社交软件平台很方便,你很容易拉黑与你持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的反驳者,于是你身旁只剩下跟你相同的人。久而久之,你只能听见另一个自己的声音,最终使形成了“我才是对的,其他人都是错误的”的意识。 “新圈养人群”会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科技创新等产生诸种消极影响。 ——可能会对政治稳定性产生威胁。他们可能会倡导激进的立场和行为,并且可能会借助社交媒体等平台扩大影响力,导致社会分裂和政治动荡。 ——可能会对市场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由于缺乏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和观点,他们可能会降低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导致经济发展落后。
——可能会对文化多样性产生威胁。他们可能会强化族群和身份认同,削弱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导致文化冲突和隔阂。
——可能会对社会凝聚力和公共利益产生负面影响。他们可能会抵制集体行动和公共服务,导致社会分裂和恶性竞争。
——可能会对科技创新产生阻碍。由于缺乏开放性和包容性,他们可能会限制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自由度和影响力,导致科技进步缓慢。
三、如何解决“新圈养人群”问题
——破除“回音壁效应"。“圈养人”的回音壁效应指的是一种心理现象,当一个人被困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接受相同的信息和思维模式时,他们的想法和观点会被强化并反复传递,形成一种闭环的思维模式,不断重复固定的思想、观点和信仰,很难有新的思考和变化。这种回音壁效应可能会导致某些人对其他想法和观点的抵制和排斥,进而形成“我方对立面”“敌我分明”的思维方式。同时,这种效应也可能导致人们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更易被权威和主流舆论所左右。 ——破除“回音室效应“”。还有一种效应叫“回音室效应”。当越来越多的相似者聚集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回音,回音再产生回音,声音就会反复被叠加,于是置身于其中的人,只能被一种观点笼罩。在小圈子里面的同一种看法,不断地被肯定,不断的被重复,不断地互相传播,并且排斥异见,最终导致在这个圈子里的人,视野越来越狭窄,思想越来越偏激,偏见越来越严重。人们迫于表达的永远不是内容本身,而是背后迫切被理解的心情。每个人都在证明自己是对的,一旦看到不符合自己口味的事实,大脑就会立刻搜集证据去证明对方是错的。 ——破解“宠物式”的圈养。算法越发达,内容推送机制就更高明,精准推送就像养宠物一样,可以精准的给每个人“投放”他们最想要的东西,逗得宠物很高兴。现在不少人已经活成“宠物”,并被圈养起来,好吃、好喝、好玩地伺候着,每天都在寻思着怎么消耗自己的时间。 ——破除“圈养人共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更容易形成“圈养人共振”。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加入各种社交群体或论坛,也可以关注自己兴趣爱好的领域。这种过程中,人们往往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遇,因此更容易产生共鸣和认同。然而,互联网有一定的局限性,人们会使用它,个性化地过滤、屏蔽他们不喜欢或不认同的信息,从而陷入自我封闭的状态。 ——促进社群开放。社群化传播和“新圈养人”形成有必然的联系。社群化传播是指通过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工具将信息在社群内广泛传播的现象。而“新圈养人”则喜欢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小圈子中生活和思考的人群。这些人群通常只关注自己熟悉、认同的信息,并缺乏对外部信息的接触和了解。在社群化传播的过程中,信息往往会在同一社群内传播且被放大和强化,同时受到外部社群的批判和质疑。 ——破除“圈子文化”。在圈子文化的影响下,“新圈养人”很容易找到真正感兴趣的且深耕的领域,从而形成单向的信息流。这种单向信息流,可能会加剧“新圈养人”的认知,往往无法理性地看待其它领域的事物,而只能沉迷于所熟悉的圈子、观点和言论。此外,圈子文化也可能导致“新圈养人”对异端思想和异己文化的排斥和歧视。 “新圈养人”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到多个方面和层面。解决“新圈养人”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媒体、学校、家庭等各方共同发力。其中,科普是解决“新圈养人”问题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让社会充分了解和理解 “新圈养人”的本质和危害,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课程,通过向学生、教师、社区工作者等对象举行讲座和培训,让他们了解“新圈养人”问题的本质、危害和怎样防范和应对,培养大家预防和制止“新圈养人”行为的意识和能力。 ——促进 “新圈养人”对自我的科学理性认知,增强走出困境的主动意识和信心。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运用各种形式的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社交媒体等,向公众大力宣传“新圈养人”问题,认清后果,提高自身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警惕。 ——促成全社会帮助 “新圈养人”走出困境,形成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局面。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开展科普传播,如利用纪录片、动画、微电影、漫画等多种媒体形式,采取讲故事、艺术表达等多种有效手法,向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群体进行科普宣传,让更多群众了解“新圈养人”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