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新中国成立75年的繁荣富强,离不开这100项重大科技成就支撑
文摘
2024-09-25 07:14
北京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国家发展的新纪元。
75
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实现由站起来向富起来的根本转变,现在我们正阔步强起来的新时代,这一切离不开我国科技的强力支撑。
这里作者借助大模型,列出了大家公认、对国家繁荣发展贡献最大、涉及各学科(领域、行业)的100项重大科技成就
(排名不分先后),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铭记伟大祖国繁荣发展的来路,更加坚定必胜信念、坚定地迈向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道路。(全文7500字,阅读约需8分钟)
01
成渝铁路通车: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自行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
成渝铁路通车,实现了材料零件全部国产,奠定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基础。
02
解放牌载重汽车下线:
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辆汽车
——
解放牌载重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03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新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中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长江大桥,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04
中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诞生:
1958年3月17日,北京牌电视机诞生,标志着电视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业余生活。
05
国产万吨水压机制造:
1
961年,上海江南造船厂造出了新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大型锻件的历史,提升了国家重工业实力。
06
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极大地提升了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
07
首艘万吨级远洋船建成:
1968年1月8日,中国首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
“
东风号
”
建成,拉开了我国大批量建造万吨以上大型船舶的帷幕。
08
北京地铁一号线开通:
1969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趟地铁
——
北京地铁一号线开通,目前中国的地铁总里程超过5500公里,运营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09
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首枚地球人造卫星
“
东方红一号
”
,标志着中国进入太空时代。
10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进一步巩固了国家核威慑力。
11
歼-5首飞成功:
1956年7月19日,我国自主生产的第一代喷气式歼击机歼-5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迈入喷气式时代。
12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自1970年
“
长征一号
”
成功发射
“
东方红一号
”
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可靠运载工具,多次成功完成国内外卫星发射任务。
13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乘
“
神舟五号
”
飞船成功升空并安全着陆,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14
嫦娥一号绕月探测:
2007年10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首颗绕月探测卫星
“
嫦娥一号
”
,开启了中国深空探测的新篇章。
15
神舟七号太空行走: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航天员翟志刚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实现了中国首次太空行走。
16
辽宁舰服役: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
辽宁舰
”
正式交付海军,标志着中国海军进入航母时代。
17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
2020年7月23日,中国成功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并于次年成功着陆火星,实现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18
北斗导航全球组网:
自2000年首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以来,北斗导航系统已完成全球组网,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19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标志着中国深空探测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
20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
2008年8月1日,中国首条高速铁路
——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进入高速铁路时代。
21
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提速:
和谐号系列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及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主力军,其高速、安全、舒适的特点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
22
京沪高速铁路通车: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正式通车,作为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它连接了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
23
复兴号高速列车:
2017年6月26日,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上首次亮相,最高时速达350公里,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4
港珠澳大桥通车: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25
智能高铁研发:
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智能高铁的研发,包括自动驾驶、智能运维等技术,提升了高铁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26
高速磁浮列车
试验样车下线
:
2020年6月,中国自主研发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上海同济大学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线,标志着中国在高速磁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7
川藏铁路建设运营:
川藏铁路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最难的铁路,其建设体现了中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铁路建设的卓越能力。
2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交通: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包括车辆导航、船舶监控、航空飞行等,提升了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29
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为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30
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诞生:
自1983年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诞生以来,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不断升级,推动了中国高性能计算的发展。
31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家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包括汉字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促进了中文信息化的进程。
32
中国互联网发展:
自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之一。
33
阿里巴巴与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34
腾讯与社交媒体:
腾讯公司推出的QQ、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
35
百度与搜索引擎:
百度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检索服务,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
36 5G
技术研发与应用:
中国在5G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37
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发展:
中国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推动了数字化转型。
38
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突破: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包括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39
区块链技术探索:
中国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包括数字货币、供应链管理、智能合约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40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5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中国在生物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41
杂交水稻培育:
袁隆平院士团队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极大提高了水稻产量,为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42
人类基因组计划:
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揭示人类遗传信息、预防和治疗遗传疾病提供了重要基础。
43
基因编辑技术:
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在基因编辑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如CRISPR-Cas9技术,为遗传病治疗、作物改良等提供了新手段。
44
干细胞研究:
中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包括干细胞分化、再生医学等,为疾病治疗和组织修复提供了新途径。
45
疫苗研发:
中国疫苗研发能力不断提升,成功研发了多种重要疫苗,如乙肝疫苗、新冠疫苗等,为预防传染病、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46
中医药现代化:
中国积极推动中医药现代化,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中医药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推动了中医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
47
精准医疗发展:
中国积极探索精准医疗模式,结合基因测序、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医疗服务。
48
医疗机器人发展:
中国在医疗机器人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手术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49
远程医疗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积极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为偏远地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
50
核能发电发展:
中国核电技术不断发展,已建成多个核电站,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清洁、稳定的能源供应。作为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
“
华龙一号
”
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安全标准,实现了核电技术的自主创新。
51
风能发电发展: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之一。
52
太阳能发电发展:
中国积极推进太阳能发电项目,包括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53
新能源汽车推广:
中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等,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改善了空气质量。
54
智能电网建设运营:
中国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通过信息化、自动化等技术手段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54
储能技术应用:
中国在储能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电池储能、抽水蓄能等,为新能源的稳定供应提供了保障。
55
绿色建筑推广:
中国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通过节能设计、绿色建材等措施降低了建筑能耗和环境污染。
56
生态修复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力度,通过植树造林(如三北防护林)、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57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
新纪录
:
作为中国首艘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
“
蛟龙号
”
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创下了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8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交付使用:
继“蛟龙号”之后,中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成功海试并交付使用,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提升了中国在深海探测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59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创
新纪录
:
2020年11月,
“
奋斗者
”
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60
海洋科考船队建设运行:
中国不断加强海洋科考船队建设,拥有包括
“
雪龙
”
号、
“
雪龙2
”
号、
“
科学
”
号等在内的多艘先进科考船,提升了中国在海洋科学考察、资源勘探、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能力。
61
海底观测网建设运用:
中国积极推进海底观测网建设,布放了一批海底观测站和观测系统,实现了对海底环境的长期、连续、实时监测,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62
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
中国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功发现了多个大型油气田,并掌握了深海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关键技术。
63
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
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有效改善了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维护了海洋生态平衡。
64
海水淡化技术突破:
中国海水淡化技术不断突破,研发出多种高效、低能耗的海水淡化技术,为沿海缺水地区提供了可靠的淡水资源保障。
65
海洋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完善:
中国建立了完善的海洋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了对海洋环境、海洋灾害等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为海洋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66
深海矿产资源开发:
中国积极开展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研究,包括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等,为未来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67
超级稻育种取得突破:
中国科学家在超级稻育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功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超级稻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68
杂交小麦育种取得突破:
在杂交小麦育种领域,中国也取得了重要突破,通过远缘杂交等手段培育出高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69
农业生物技术应用:
中国积极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包括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为作物育种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
70
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运行:
中国建立了完善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粮食储备制度、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等,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7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等现代农业产业形态,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72
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锅炉等污染源治理,显著改善空气质量,PM2.5浓度持续下降。
73
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有效改善水体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
74
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防控土壤环境风险。
75
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推广:
推广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76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运行: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示范。
77
可再生能源发展: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78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为我国材料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等领域的前沿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79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
“
中国天眼
”
。运行以来,在脉冲星搜索、快速射电暴探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80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位于四川稻城,是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高能伽马射线探测器之一。LHAASO在国际上首次认证了能量高于1亿亿电子伏特的宇宙线的起源天体,为宇宙线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81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EAST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为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EAST在超高温、超高压环境下成功实现了长时间的等离子体稳定运行,为未来的商业核聚变发电提供了可能。
82“
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作为中国首颗空间天文卫星,
“
悟空
”
于2015年成功发射,旨在探测暗物质粒子,对宇宙起源等基本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其高精度探测数据和科学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83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兼具防洪、发电、航运、生态补水等十多项功能。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显著提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同时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84
南水北调工程成效显著: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它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从长江流域调水至北方缺水地区。南水北调工程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85
特高压输电技术应用:
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成功建设了多条特高压输电工程,实现了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电力输送,对优化能源配置、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6
青蒿素发现应用:
屠呦呦研究员发现的青蒿素,成为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87
纳米科技发展:
在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信息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88
大飞机制造:
中国成功研制并交付了C919等大型客机,实现了民用飞机领域的重大突破,推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89 3D
打印技术应用:
中国在3D打印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包括材料、工艺、装备等多个方面。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医疗、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90
量子科技领域突破:
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多个方面。量子卫星
“
墨子号
”
的成功发射和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的建设完成为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了先机。此外,中国在量子芯片、量子计算原型机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91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技术成果显著,大模型、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不断创新。企业数量位居世界前列,核心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同时,AI技术正加速渗透制造业、零售业、电信和医疗健康等行业,为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92
大型语言模型发展应用:
近年来,我国大型语言模型发展迅速,技术实力显著增强。多家企业如百度、华为、阿里等已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大型语言模型,并在智能问答、内容创作、机器翻译等领域广泛应用。这些模型不仅提升了自然语言处理的能力,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93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取得突破: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人工合成淀粉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技术不仅能效和速率超越玉米等农作物,而且有望在未来实现淀粉的工业化生物制造,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4
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一改革极大地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95
科技发展规划的引领: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政府部门直接组织,先后制定了系列次科技发展长期规划,如1956年颁布的“十二年科技规划”、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这些科技规划对国家科技战略的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造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提升科技竞争力发挥根本性作用。
96
科技金融不断发展:
我国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路径,建立了多层次的科技金融体系,包括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科创板等。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产业化。
97
国际科技合作成效显著: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入多个国际科技组织和计划,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等。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我国科技水平,还增强了我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98
科普工作不断加强:
我国高度重视科普工作,通过建设科技馆、开展广泛的科普活动、推广科普知识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全民科学素质。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99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成效显著:
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
—
2010
—
2020年)》印发实施以来,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提升,2023年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
100
科技法治不断建设完善: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科技法律制度体系,出台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科普法》等,为科技创新、科技普及推广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这些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不仅促进了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还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创新营造了公平、公正、透明的法律环境。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NjQ4NjU0NQ==&mid=2247487472&idx=1&sn=43798427c444f7ea326b25738d93bad3
士心察观
探讨科技界和科技社团共同关注问题,分享决策咨询、科学普及、学术交流等理论、观点和方法。
最新文章
我国大学扩招,25年回眸与未来期待
数转智改,企业做优作强的必经之路
广域级多模态网络,必将开启全新的智能互联时代
面向2035,亟待改变今天大学生培养模式
新时代,我国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的深层逻辑
我国学术不端的迭变及治理成效
推动学风向好,畅行2035科技强国之路
大学精神啊,我们都在期待你快快回家
让科学家精神化为新时代强国前行伟力——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叙事逻辑
高质量工作手册编制的遵循与要领
武汉长江大桥,到底是谁建造的?
大模型辅助写作,正常的打开方式
新中国成立75年的繁荣富强,离不开这100项重大科技成就支撑
2035年,我国建成科技强国五大奋斗目标
全国首个教师节,我荣幸在讲师团度过
决策咨询专报,如何避免“有道理不中用”
国家重大规划类咨询课题的设置与组织实施
高质量科普的自变量
大模型辅助写作,人们最担心的20个疑问
新质生产力发展,急需“瞪羚企业”担纲重任
新质生产力发展中,防止“内卷”的紧迫性与深层逻辑
对大模型,我们“误解”真的太多了
当今世界,根技术密集涌现引发链式变革
当今时代,科学研究从“四极”突破人类认知边界
当今世界,科技竞合的新逻辑
决策咨询,当以识别问题和破解问题论英雄
大模型,我们真的都用对了吗?
科技小院用实践回答“创新三问”
影响人类的90项“根技术”清单,中国贡献有多少?
培育新质生产力,最要紧的是消除“锚定偏误”
从赋能到赋智:第四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本质
高质量科普的情绪价值定制与开发
AIGC:科普内容生产的重大拐点
达克效应揭示,“砖家”的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那么如何根治?
盘根问底,“直线是最远的距离”,为什么现在决策咨询中老说这句话?
人工智能,你到底能替决策咨询者干点啥?
“新圈养人群”,科普亟待重视的又一特殊对象
分享交流:中国智库与美国智库之间,存在巨大差别(ppt)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科普的新考题,科学素质的新考场
新时代智库:新征程新常态新赛道(三)
新时代智库:新征程新常态新赛道(二)
新时代智库:新征程新常态新赛道(一)
冷思考:决策咨询与智库两者到底啥关系?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