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扩招,25年回眸与未来期待

文摘   2024-11-05 07:11   北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2024年7月18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是一个集教育、研究、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其本质在于通过高深学问的探究与传授,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扩招政策始于1999年,25年来显著提高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使更多年轻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促进了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带动了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了经济增长。然而,扩招也带来了如教育质量下滑、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对此,不少人对大学扩招有不同认识、看法、评论。对此,作者依据客观事实,系统分析了我国大学扩招的历史背景,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期待新时代我国大学能有效规避其扩招的弊端,积极响应社会需求,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自主培养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新质态劳动大军,以及高素质创新人才,满足建设教育强国、建成科技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长远目标的战略需要。(全文5800字,阅读约需8分钟)
一、我国大学扩招的初衷及发展历程
始于1999年的我国大学扩招的初衷,主要是:

第一,缓解就业压力:1990年代末,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和调整,国有企业改制导致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加剧了就业压力。大学扩招可以延缓青年就业时间,减轻短期内的就业压力。

第二,刺激教育消费:1998年,我国经济学家汤敏提出通过扩大招生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最大的需求之一,扩招可以刺激教育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第三,提高国民素质:高等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大学扩招,更多青少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第四,适应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学扩招有助于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我国大学扩招的发展历程:

第一,扩招起始阶段:大学扩招始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扩大高校招生规模。1999年,高校招生人数增速达到47.4%,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

第二,扩招快速发展:2000年至2003年,扩招幅度持续较高。2001年,高校招生人数达到260万人,同比增加18%;2003年,招生人数增至382万人,同比增加19%。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第三,扩招政策调整:2008年后,教育部开始反思扩招政策,认为过于急躁,逐渐控制扩招比例。2012年,教育部发布意见,明确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稳定。此后,扩招速度放缓,但仍在继续。

第四,新阶段的扩招: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需求依然旺盛。政府继续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同时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例如,2019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该图片来自网络)

二、我国大学扩招取得的显著成效

我国大学扩招自1999年开始,至今已经走过25个年头,取得显著的成效,其主要体现为:

(一)在教育领域的成效。

-普及高等教育:大学扩招最直接且显著的成效就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根据教育部数据,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60.2%,成功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已全面进入并稳定在普及化阶段,为更多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提升国民素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在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更高的水平,这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推动教育改革:大学扩招也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为了应对扩招带来的挑战,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推动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在经济领域的成效。

-拉动内需:大学扩招直接带动了教育消费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教材出版、校园周边商业、在线教育等,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缓解就业压力:虽然短期内扩招可能增加了就业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它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上升通道,延缓了初次就业时间,有助于缓解就业市场的压力。

-培养高素质人才:扩招后的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技能的人才,这些人才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在社会文化领域的成效。

-促进社会公平: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更多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群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有助于缩小社会阶层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提升文化素养: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在文化素养、价值观念等方面都表现出更高的水平,这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素养。

-推动创新创业:大学扩招激发了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为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大学扩招后带来新的突出问题

我国大学扩招在带来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为:

(一)在教育质量方面的问题。

-教学资源紧张:随着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校面临着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这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硬件设施不足,以及师资力量短缺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育质量下滑:扩招带来的教学资源紧张问题,往往导致教学质量的下滑。一些高校为了应对扩招带来的压力,不得不降低招生标准,导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同时,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教学负担加重,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学位含金量下降:随着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学位的含金量也面临下降的风险。一方面,由于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部分毕业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难以达到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学位数量的增加,学位的稀缺性降低,导致学位的含金量下降。

(二)在就业压力方面的问题。

-就业竞争加剧:扩招带来的毕业生数量激增,供需脱节,使得就业市场面临更大的压力。一方面,由于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毕业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难以达到社会的要求,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

-学历贬值:随着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学历贬值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方面,由于学位数量的增加,学位的稀缺性降低,导致学历的含金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毕业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难以达到社会的要求,他们在就业市场上难以获得理想的职位和待遇。

(三)在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扩招带来的教育资源紧张问题,往往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方面,一些重点高校和热门专业由于生源充足、资金雄厚,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高校和冷门专业由于生源不足、资金匮乏,难以获得足够的教育资源。

-教育成本增加:扩招带来的教学资源紧张问题,往往导致教育成本增加。一方面,高校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培训和学生资助等方面;另一方面,由于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毕业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求职和职业发展。

(三)在文化心理方面的问题。

-学术氛围淡化:扩招带来的教学资源紧张问题,往往导致学术氛围淡化。一方面,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教学负担加重,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术研究和教学指导;另一方面,由于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缺乏兴趣和动力。

-学生心理压力增大: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和学历贬值问题,往往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一方面,由于就业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毕业生需要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学历贬值的问题日益凸显,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感到担忧和不安。

四、对大学扩招利弊得失的客观评价

我国实施大学扩招政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是成功,还是失败,一直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有争议的话题。综合评价看,我国实施大学扩招政策是成功与问题并存。

(一)大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大学本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与探索高深学问的学术殿堂,它承载着教育、研究与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作为知识的聚集地与创新的孵化器,大学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其特点体现在:一是学术自由,鼓励师生在学术领域内自由探索、交流思想;二是专业分化与交叉融合,既拥有深厚的专业教育,又促进跨学科合作;三是开放包容,接纳多元文化与观点,形成丰富的学术生态;四是与社会紧密互动,通过科研合作、技术转化等方式,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大学扩招是对大学职能的适应与扩展,在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并缓解了就业压力。然而,若扩招过快,而相应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配套措施未能及时跟进,可能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滑,影响大学作为高深学问探究与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的形象,同时过度追求规模和效益,可能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大学教育沦为找工作的工具,而非专业技能、思维和素质的培养。因此,大学扩招需平衡规模与质量,确保在扩大教育机会的同时,不得牺牲大学的核心使命与教育质量,从而真正服务于社会与国家的长远发展。

(二)大学扩招总体上是利大于弊。我国大学扩招政策在推动教育普及、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利大于弊的一面不容忽视。然而,扩招也带来了教育质量下滑、就业压力增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这些挑战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

(三)大学扩招成功的成分。如果用具体的比例,来衡量我国大学扩招成功的成分和失败的成分,是一个极其复杂且主观的任务,因为它涉及到多个维度和变量,包括教育普及率、教育质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就业压力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权重,难以用精确的数字来表达。

扩招政策在推动教育普及、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如果以这三个方面为主要评价指标,并假设它们各自的重要性相当,那么成功的成分比例可能会相对较高,或许可以估算为60%或更高。

(四)大学扩招失利的成分。扩招对高等教育质量和社会公平性的负面影响。如果以这方面为主要评价指标,并假设它们各自的重要性相当,那么失利的成分比例可能会占据一定的比重,或许可以估算为40%或更低。

五、期盼新时代我国大学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须在有效规避大学扩招带来的问题、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以及自主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以及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质劳动者等方面下功夫。这不仅是对当前社会需求的积极响应,也是2035年基本实现教育强国、建成科技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长远目标的战略需要。其有效措施办法包括:

(一)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提升整体质量。

1. 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首先,需要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这包括优化高校布局,避免盲目扩招和同质化竞争,鼓励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社会需求,发展优势学科和领域。同时,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促进教育公平。

2. 推进分类发展,形成多元格局。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根据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例如,研究型大学应聚焦基础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型高校则应更加注重产教融合和技术转化。

(二)有效规避大学扩招带来的问题。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学扩招带来的最直接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因此,必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引进和培养高水平教师,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国际化视野。

4. 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开展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新建本科高校合格评估,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通过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同时,鼓励高校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三)着力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6.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深入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创新机制体制,完善经费政策支持机制,提升高等学校的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7.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人才支持。

8. 大力加强校企合作。高校应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现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通过产教融合,高校能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企业也能够通过产教融合获得更多的人才支持和技术创新动力,实现共赢发展。

(四)完善评价制度,激发创新活力

9.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激发师生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积极性。

10. 探索灵活的薪酬制度。积极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破除以“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为指向的人才评价,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通过灵活的薪酬制度,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高校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1.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12. 鼓励师生海外交流。鼓励师生参与海外交流项目,拓宽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通过海外交流,师生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现状,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士心察观
探讨科技界和科技社团共同关注问题,分享决策咨询、科学普及、学术交流等理论、观点和方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