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涨
财富
2024-12-02 08:10
上海
周六的时候,统计局公布了一个重要数据:2024年11月制造业PMI是50.3%。这个制造业PMI反映了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景气程度,是个特别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大家都知道,现在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都面临着很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11月的PMI连续2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上个月是50.1%),而且已经连续3个月上涨了,真的非常不容易。第一,在政策的刺激下,供给和需求都有反弹,而且需求回升的幅度更大。在11月份PMI的分项指标里,最明显是新订单指数反弹得比较厉害。同时新订单的环比增幅比生产指数大,这说明市场需求增长的速度比生产能力增长得快。换个说法,企业现在终于有信心扩大生产了。大洋彼岸那个国家明年加征关税就要正式落地了,所以咱们得加紧出口,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上升了0.8%,这就表明11月出口的增速还在高位。往后看,最近高频数据都显示内需在不断修复,从9月末开始实施的政策效果持续得还不错,再加上抢出口的影响,预计四季度GDP能升到5%以上,这样全年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就很有希望完成。而且,明年的目标应该也不会定得太低,毕竟还有就业压力和社会稳定这些方面要考虑。可能有读者会问了,那大洋彼岸那个国家搞关税这事儿可咋办呢?其实没啥特别好的办法,首先心里别害怕,然后及时去应对这些挑战,最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美国从2024年9月27日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欧盟呢,从2024年10月31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所谓“最终反补贴税”,加征的税率在17%到35.3%不等。从影响方面来看,美国加征关税主要是象征意义比较大,实际影响没那么大,更多就是一个信号,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中国车企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主观上已经有意识地避开美国市场了。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大概是1.25万辆,这个数字在国内汽车出口总量里占比才0.3%。但是欧盟加征关税对中国车企出海可就是个实实在在的障碍了。欧洲乘用车市场容量大概一年有1500万辆,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还在20%以上,在全球范围内那可是仅次于中国市场,是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的第一大目标市场,而且中国很多汽车品牌在当地都已经有布局了。日本汽车产业出海的路径和方法就很值得咱们借鉴。上世纪80年代日本车企出海扩张的时候,也碰到过美欧的贸易壁垒,他们就通过属地化的生产和运营,或者采用合资的方式,慢慢地在各个市场扎下根来,后来日系车企就逐渐成长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龙头了。基于对未来贸易摩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的判断,中国车企很有必要提前做好布局。其实我们也陆续看到中国车企在海外有动作了,像在当地建厂、反向合资这些形式,这么做既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冲突升级,也能更好地服务当地市场。好了,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儿啦,谢谢大家!
金融街老裘
喜欢财务研究、行业分析和个股基本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