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日读list155 | 黑匣子的思维

文化   2024-11-04 20:00   吉林  

读后感悟:

媒体对他进行了与贝克特和品特的比较。在《有人将至》和《秋之梦》中,他通过言语间的停顿和沉默来控制节奏感,这是他戏剧表现力的关键之一,与品特相似。相比之下,贝克特的内涵显然比他更加深刻且多义,贝克特的末世寓言更为开放,而他的作品则更倾向于封闭于“不可言喻的事物”。如今的现代艺术已不再像《等待戈多》那样广泛涵盖万象,而《有人将至》则被定义,并被赋予简单的概念作为其“深奥的意义”,通过简约的结构来表达。

比如,《有人将至》开篇描述一对男女购置了一座老宅,前面是一片大海。这个“大海”的意象仅存在于男女对话中,并反复出现在老房子后面,而男女则渴望独处。他们仿佛是《吉尔伽美什》中寻找长生不老仙草的老国王和老王后,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四周环绕着黑色的海水,永生却被遗忘。这种因永恒而静止的终局状态,使得永生者也随着时间一同凝固。男女主角希望维持这种纯粹的静止状态——“只有我们两人,没有其他人”。而他试图“言说”这种终极状态的不可能性,因此设置了第三者“男”,通过不断加强二人的封闭隔离空间,使其受到第三方的威胁,不断模糊界限,构建、破坏……这种终极的不可能性也为二人所怀疑和预感。


读后感悟: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深远,至今对全球产生广泛影响。李山的《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深度探讨了孔子的生平与思想。作者通过详尽描述,展现了这位伟大思想家坚定信念、永不妥协的形象。

书中详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道德观念、政治主张和人生哲学。孔子倡导“有教无类”,认为教育应普及,超越社会地位和财富。他强调“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确保每个学生得到最适合的培养。

在道德观念方面,孔子主张“仁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和谐。他认为,仁爱是道德的基石。在政治上,孔子提倡“仁政”,主张以仁爱治国,关注民生,尊重民意,反对暴政和苛政,主张以德治国、以礼治民。在人生哲学上,他强调“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主张不断努力进取,提升品德和能力,以承担更大责任。

作者特别深入探讨了孔子与《周易》的关系。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献揭示了孔子可能对《周易》感兴趣的迹象,其中包括与学生讨论《周易》的内容。这些发现支持了孔子对《易经》的研究,表明他对其有相当深入的了解,这与传世记载相符。


读后感悟:

成功并非常态,失败才是人生的常态。因此,不应以失败为耻,而应承认失败和错误,从中认识、反省导致失败的原因,这是通向成功的关键。我们学得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前人探索、尝试后传承下来的宝贵经验,古人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自省,找出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不断修正。就像黑匣子记录错误以便改正一样。

本书引导我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分析失败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倡导“黑匣子思维”,关键在于从失败中学习。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逐步接近成功。逃避错误、不关注错误是固定思维的特征。这类人常高估天赋和智力,遇困难更愿责怪自身能力。我曾如此,却在一次经历中领悟到用成长型思维看待失败的重要性。

对普通人而言,《黑匣子思维》的价值在于将错误视为机会、鞭策或教训,而非污点。失败是生活的一部分,逃避失败等于拒绝进步。社会需更宽容,惩罚并非进步之道,过严惩罚会导致掩饰问题。

拥有这种思维模式后,可运用科学方法观察错误,系统化获取“错误信号”,采用试错迭代法逐渐接近真理或目标。


德文书屋
阅书、阅人、阅己、阅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