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运书单list271 | 中国文化的展望

文化   2024-11-22 20:00   天津  

读后感悟:

殷海光晚年的重要著作《中国文化的展望》不仅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世界的探索成果,也是一部对中国文化脉络进行追问的引人深思之作。

自清末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逐渐脱离传统,与社会、家庭、经济脱节,甚至脱离行动人物和权力,演变成了彻底脱节的一代人。从封闭状态中解放后,国人又陷入了一种脱序的空虚感,缺乏昔日天朝大国的自信。失去了伦理目标和价值体系,中国社会带着不安的情绪向西方看齐,长久以来一直在寻找一种可信赖的“信仰”。然而,“国学”日渐式微,中国文化的自信也随之消失殆尽。

从“师夷长技以自强”到“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圆”,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世界、融入世界的道路上历经坎坷。殷海光生于五四运动的1919年,这一时代的火种或许激发了他的早熟,年仅17岁便出版了长达40万字的翻译作品《逻辑基本》,并受教于著名的逻辑学家、哲学家金岳霖。即便迁居台湾后,他依然不懈呼吁,反对专制,追求民主,致力于启蒙思想,成为知识界的旗帜,年轻学子的导师。

在晚年,殷海光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中国文化的展望》这部作品中,抛弃了他钟爱的罗素,以他熟悉的逻辑学为框架,生动描绘了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在探讨“中国社会文化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基础上,他试图勾勒出中国社会文化未来走向的可能道路。尽管运用了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的概念和逻辑分析方法,但处处流露着爱国之情。通过列举四十七种文化论述,梳理四大文化特征,揭示了中国文化激变中的核心问题:家庭结构的变迁、传统观念的冲击、本土文化运动以及代际关系的紧张与冲突。

尽管著作问世于20世纪中叶,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间,中国人仍然需要面对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文化何去何从?殷海光在书末向后来的知识分子提出了重要诉求。他认为我们生来就带有悲伤,生于福柯所说的“我未曾见过知识分子”的年代之后。

以“知识分子”之明,以殷海光之智,无疑会思索“为何要为革命付出代价”的问题,但答案或许并不唯一。书中既描述了西方现代文化进程,又试图剥离中国文化及知识分子的困扰。在探讨保守主义弊端的同时,也指出了自由主义的趋势;在探寻现代化道路的同时,呼吁“道德的重建”。民族和自由并非同一概念,西化主张也不是唯一选择。摆脱东西方之分的桎梏,现代化需要知识分子敢于挑战权威,担负起道义责任。整部著作无一不透露着殷海光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每个字句都深刻而耐人寻味。

当然,殷海光或许怀揣一些旧式知识分子自认为具备的预言能力,这种被福柯所谴责的“恶习”,但更多的是,他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语汇、一种思想、一种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审视历史和现实。


读后感悟:

一直很惊异,一个男子怎么能如此体贴女人最微妙的感受?仿佛他的脑子里生着触角,能洞悉女人内心的每个秘密、每丝情感。这也许就是作家伟大的地方吧。

一本薄薄的书,他的描述既客观又生动,一个女人的一生似乎就在其中了,甚至可以说,很多女人的一生,或者至少半生都包含其中。人们说,幸福的人生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却各不相同,但总有一些命运是女人共同经历的,就像《红楼梦》中专设的"薄命司"一样。

我原本想说,这未必是一场悲剧。我不认同深情必然带来悲剧的说法,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应该为自己而活,但像女主角那样,全身心地为另一个人而活又有何不可呢?那是她的选择。幸福与否,如饮水,作为旁观者,又怎能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呢?

我好久没有以这样温柔的眼光看待那些天真的女人了。习惯了这个世界的复杂和快节奏,然而在这本书中,我依然看到了一份与世隔绝的深情。有人说,悲剧在于,她深爱的他一无所知。但其实,他知晓与否,又何妨?爱情是时机、机遇的迷信,这话不假。在她心中,总是充满欢愉的。在那孤独冰冷的世界里,遇见他就是她的愿望,他点亮了她的一生。这算是悲剧吗?世上有很多人都渴望燃烧,即便最终将熄灭。

得到什么,是运气。求善得善,即为正果。对许多女人来说,为所爱之人生子,即是爱的圆满。从这角度看,她的爱是完整的。故事本应如此结束,不应有后续。然而,茨威格却不这么想,他让故事走向悲伤,因为她为他生的孩子夭折了。直到这刻,我才觉得这是个悲伤、痛苦的故事,她的爱最终被判了死刑。

茨威格,残酷啊。

因此,这女人,非得死不可。然而此时此刻,相较于她孩子的死,她的死已不再那么悲剧。

有人说,每个女孩都曾经做过像书中女人那样的天真傻乎乎的事,只是茨威格将这种天真写到了极致。许多女孩,如同染过天花,痊愈后便永久免疫;而有些人,一生不愈。

我感受到,那里的一切都沁透了我的激情,都是我童年时期相思的象征:在这门口,我等待过你无数次;在这楼梯上,我倾听过你的脚步声;在那儿,我第一次见到你;透过这窥视孔,我几乎...


读后感悟:

如果奥巴马医改成功,美国将会实现全民医保,惠及超过两千万国民,这是过去半个世纪美国所面临的最广泛和最重要的立法之一。这项政策牵动着普通人的心弦,同时也触及了许多行业、团体以及个人的利益。

然而,医保并不仅仅是一个政策问题。可以说,它代表了这个时代美国人一场意义重大的政治斗争。

《十年之战》展示了几十年来关于美国医疗保健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争论,同时也述说了美国一项重大政策的制定所必经之路,其中包括两党、两院以及媒体的参与。

这里所说的“十年之战”,指的是从2008年11月奥巴马当选开始,到2018年11月众议院共和党多数党失利的十年。不过,这本书所追溯的历史要更为久远,因为要回答关于《平价医疗法案》的所有问题,就必须了解促成该法案的政治、经济和心理背景。

这本书借鉴了我作为一名医疗保健记者的经验。它的故事并非止于十年,而是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那时我开始在华盛顿特区报道这一问题。在最初的几年里,我的报道主要关注那些无法承担医疗费用的人群,因为他们要么没有保险,要么他们的保险无法覆盖所需费用。

我的报道引领我走出首都,踏遍全国各地。在芝加哥,我遇到了一位前修女,她没有医保,因未支付急诊费用而被一家天主教医院起诉。在洛杉矶,我结识了一位保安,他长期患眼疾却得不到治疗,最终导致失明。另外,在佛罗里达州,一位房地产经纪人患有糖尿病,因此无法购买保险。尽管最终成功购买保险,但由于采取欺骗手段,最终遭受数千美元的损失。还有一位田纳西州乡村的退休人员,由于该州政府削减了过去提供药物资助的项目经费,无法负担药品费用,最终因本可预防的心脏病发作而去世。

了解《平价医疗法案》的成功与失败对于探讨美国医疗保健制度中那些令人难以忍受,有时甚至是悲剧性的缺陷至关重要。然而,《十年之战》不仅是一本关于政策的著作,它同时也是一本关于我们政治体制及其变迁的书籍。国会和法院、利益集团和媒体、民主党和共和党——它们的运作方式与二三十年前已有很大不同。选民的态度也已发生了变化。



德文书屋
阅书、阅人、阅己、阅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