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日读list161 | 变宋

文化   2024-11-10 20:00   天津  

读后感悟:

王安石推行新政后,并非没有远大的理想。方田、青苗、均输、市易等政策,旨在建立一个兼顾裁抑和兼并、上下富足的社会;而保甲制度则旨在实现兵農合一、武装自卫的社会;兴办学校、改革科举,则是为了建立一个开明合理、普及教育的社会。这些都是为了适应时代需求而采取的革新措施。

问题在于推行过于仓促,导致弊端频生,徒法无法自圆其说。王安石的最大失策,源于其性格偏执,一意孤行,不顾公众意见,因细枝末节失去了大众支持。类似于推行新法这样的重大举措,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人事上的支持至关重要,而他却固执己见,不惜损害原本良好的人际关系。君子不愿与他合作,小人则借机钻营,人们普遍认为安石过于自负、圆滑、迎合,实际上也是局势所致。

历史告诉我们,在安石执政时期,忠厚老成者被排除视为无能,狭少娇办者被视为有用;坚守道义、忧国忧民者被称为墨守成规,败坏常规、害民众者被视为通变之举。安石变法的失败,这是最大的症结。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虽然耳熟能详,却也凝结了深刻的道理。然而,中国的历史上,虽然变革者层出不穷,但成功者寥寥无几,甚至有人认为,中国五千年来真正成功的变革只有商鞅变法和改革开放,其他如王莽改制、张居正变法却未能持续久远,很多变法者也未能有好的结局,商鞅更是遭遇了悲惨的车裂之刑。

在中国历史上的各次变法中,王安石的变法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之一,也让许多历史爱好者难以平静。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也是历史教科书上长篇记载的内容。关于王安石变法的研究专著不少,如《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王安石经济变法研究》、《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天变不足畏:王安石变法的细节》等,而《变宋:王安石改革的逻辑与陷阱》则提供了新的视角,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读后感悟:

在八月中,最令人期待的一本书是库切的《波兰人》。阅读简介时,很容易以为这是一个充满热情、如同吞噬火焰般的故事——一部描述“21世纪罗曼蒂克消亡实录”的作品。然而,实际阅读起来却是一本仿佛可以带来清凉降温感觉的冷峻之作,就像它那洁白封面一样透着一股凉意。

跨过那个开篇含义不明的障碍后,故事的主视角是48岁的西班牙女性比阿特丽兹。她身份体面,家境富裕,受过良好教育,家庭幸福,多年来与丈夫保持着表面上的和谐,热爱音乐和慈善活动。年轻时,她曾相信心灵的呼唤:“心会说,行,或者不行”。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她变得更加睿智、审慎,“学会了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一次演奏会后,她被委托接待一位70岁的波兰音乐家,他身材魁梧高大,以克制理智而著称于世,演奏肖邦闻名——而这种克制理智的方式不同于比阿特丽兹理解肖邦的方式。从第一次见面开始,由于语言障碍,两人的交流并不顺畅。对于女主角来说,这只是平淡生活中的一次短暂插曲,无法激起任何波澜,因此当她收到波兰人的来信,表达希望再次见面并坦诚爱意时,她更多的是感到困惑,而非感动。

库切将女主角描绘得过于清醒和冷漠。她仿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缩影:不相信世上存在毫无缘由的爱,习惯掌控自己的情绪和变化。面对突如其来的渴望,她选择得体地拒绝,甚至在无关紧要的时候也会和伴侣谈论起这些事。她总能够掌控住爱欲的冲动,然而内心却无法抑制好奇——当一个人说爱我,到底是想要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女主角为自己的假期做着周全的安排,将波兰人邀请到丈夫童年时期的别墅,即便激情迸发,她也能将其控制在自己的秩序之中。然而,库切却将肌肤之亲描绘得如同折纸教程,将艳遇描写得像一场实验——女主角似乎全程冷眼旁观,试图看清这场稍微脱离轨道的小冒险将为自己和周围带来何种变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她送走了波兰人,不再阅读他寄来的长信,直到他去世,他的女儿打来电话说父亲留下了一个纸箱。当读者们读到这一部分时,终于确信,冷漠的比阿特丽兹实际上是一个不可信的叙述者,因为她尽管口头上如此,却最终前往波兰,找到那个纸箱,甚至在他的家中住了一晚,之后竭尽所能找人翻译他在生命最后时刻用波兰语写给她的诗——这种行为无法简单地用“好奇”来解释。只有那些经历过疯狂愚蠢爱情的人,才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疯狂愚蠢的爱。比阿特丽兹面对波兰人这种单方面的爱,就像是在参观一个著名的历史遗址:曾经有一段时间,在这里,人们建立了一个世界,开启了生活,拥有着特定的住所和食物,特定的信仰和疾病,而这些住所、食物、信仰和疾病,竟然全都称作爱情。曾经有一个世界,人们用爱情来建立。


读后感悟:

大家对《史记》这部巨作应该并不陌生,这是司马迁花费了14年时间撰写的,总字数超过52万字,流传了3000多年的真实历史记录。古人书写方式与今人截然不同,在没有纸张的年代,他们只能在竹简上刻字完成书写。

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古人的这种做法确实可以说是珍惜文字如金。《史记》的问世更让后人更直观地了解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史。今天,我想通过《藏在史记细节里的谜》这本书,向大家介绍《史记》中隐藏的种种疑问。这本书的作者赵震是中文系硕士,中学语文一级教师,他多年来专注研究《史记》,最终著成此书。

《藏在史记细节里的谜》共分为5个章节,包括军事篇、人心篇、兵器篇、文化篇和异闻篇。不同于其他历史著作,作者通过对《史记》的深入研究,向读者呈现了他对《史记》原文尽可能接近历史事实的理解。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60字的《史记》原文,讲述了31个历史事件话题,用6000字揭示了背后的故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古代心理战的厉害之处,了解在著名战争中他们如何以少胜多,以及为何在真实战场上没有人使用剑。书中还探讨了武术家所用兵器的选择背后的道理,以及刘邦在鸿门宴中逃脱的真相。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你可以一口气读完,解答上述种种疑问。每个故事讲解并不冗长,但作者透过自身视角将令人疑惑的问题一一道出。无论这些观点是否揭示历史真相,这本书都是对历史另一种思考的体现。

阅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仿佛让我看到了我们应该如何以何种视角看待真实的历史。如果你对历史充满兴趣但不擅长阅读文言文,我推荐你一试这本书。


德文书屋
阅书、阅人、阅己、阅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