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之学 美美与共
写在《黄煌经方研习堂医案医话集萃·第一辑》问世之际
这几日阅读老师们写的文章,鼻子酸酸的。在学经方之前我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一个群体,如高考阅读题中的主人公一样质朴和热诚。
“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
我想,经方吸引我的不只是治好了我的顽疾,也不只是确切的疗效,而是因为经方使我接触到了无私分享、愿意苦口婆心教导我的师长;加入了团结一心,不吝家技的平台;认识了目标一致,共赴未来的伙伴…
所以看到老师们的历经千帆后对经方的告白,我的笔也痒痒的。但我此时,在研习堂有万千的收获却不知从哪儿起笔。
忽地想起前几日,群里有老师提到要多买几本《集萃》,送给积极的学生和感兴趣的患者,我来了精神。作为医生的我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但作为小白我肯定是资深的,也许可以借敏老师的平台分享一下接触经方的心路历程。下面的体会可能尚浅,却实在是心里话。
1
经方是枝干粗壮的榕树
一年之前我很迷茫,四处学习却取效不佳。那时痴迷于研究讳莫如深的理论,尝试构建确切的人体模型,尽力探究细致的病机,却最终明白自己“才不近仙”。所谓的“模型”和“细致的病机”,多数是脑海中的臆测。
也出门学了很多特殊的疗法,却发现事实并不像授课老师宣传的那样“一招鲜,吃遍天”……
那时的日记本上写着,“感觉再怎么学也只是浮在空中,只能摘到树顶零星的叶子,树干长什么样,脚踩在土地上是什么感觉,一点也体会不到”。
笔记本小画|
因缘际会,我开始学习黄煌老师的经方体系。黄师说“一叶黄了不是秋”,解答了我“在树顶摘叶子”困惑,心中明朗,遂一个猛子扎到黄煌经方体系中埋头学习,这一路受到诸多师长的指点提携,心中万分感激。
在学习中,我逐渐认识到经方是根基粗壮的大树——类方是主枝、人是枝干上独特的的皮纹、病症是繁茂的枝叶……
漫步在广州的河畔,抬头看到枝枝相连的榕树又觉得,经方一定是一颗榕树,学得越多越能发现知识之间的串联,看似烦乱,但只要顺着粗枝向上寻去,就一定能找到端倪,意趣良多。
这是一段欢乐而沉浸的时光,当某一天我从书课中抬头,看到的不是脱离人体的脏象分析,而是活生生的具体的完整的人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双脚,终于站在地上了。
2
经方是一眼万年的画卷
人脑更倾向于对图像的记忆和对感性的认知,闭眼回想一幅记忆深刻的画卷,总会想起它所表达的情绪、大致的轮廓或者特别的细节。
学习经方也是如此。
说实话目前除了条文我还没有特别背诵过其他知识点,但每次沉浸式听课后都会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想是因为黄师的经方是形象的,是不缺乏图片和特征描述的。
看研习堂群中老师们分享的医案也是如此。老师们从不吝啬对病人的描述,每看一个病案都身临其境,正如现场参与了一次跟诊。
这几日读《经方概论》,书中说因为工具的限制,古人记载下来的文字只是一个大框架,更多的内容需要师徒间口传心授。至于这内容是什么,我也能猜到个八九。文字不能及处是“活生生的具体的完整的人”、是代代积攒而来的宝贵经验。
“方”已具备,这心口相传的内容不就是“人”和“病”吗?
方—病—人诊疗模式|
“方—病—人”的思想补足了在院校学习难以触摸的要点,让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形象深刻地记住并准确应用。曾听过一次案例分享,在点评时黄煌老师要求大家写医案时要还原“情节”,像讲故事一样尽可能收集临床信息。
当时做的笔记用以自勉|
或许不是每一位研习堂的老师们都听过这次分享,但每一位老师在分享医案时都不约而同地尽量添加信息,还原情节。
在敏老师的带领下,研习堂的老师们都力求自己的分享能让更多同道获益,希望这次的经验得以广泛延续,让“个案”成为可复制的“新条文”。
这也是让我极其震惊和收获最大的地方。几乎每天研习堂群内都有这样详细酣畅的病案分享,多则一日六七条(只算研习堂首发病案,不算经验分享及转发好案)。
我开心现在每日能看到这样的医案,也懊恼自己进群晚,没有亲临前几个月的分享现场。
研习堂群规严苛(当然只有严格的群规才能保证好的氛围),这些医案本仅供内部学习,但研习堂没有“圈地自萌”,而是精心选编成《集萃》。在编写过程中,若有细节缺失,敏老师和编辑们则联系作者回访补充。最终印刷成册,供广大同道一同学习。
《集萃》的出版对我来说是个好消息。我在研习堂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可以任意查阅“史官们”记载下来的资料,但这些资料分门别类的编排,补充详尽的内容是群内所未见。如同《经方医案》一样,同方类比更容易学习。
纸质书籍永远是心头爱,这样的“再学习”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就是嘛……爸妈一本,看懂体质对号入座,主动养生;朋友一本,学而有友不至孤陋寡闻;老师一本……哦,老师们已经人手一本了(小小开个玩笑)。
我明白共同学习的最终受益人都会是自己,多赢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3
点滴心得
最终再说点心得吧。本来这篇就是写给跟我一样的学生同伴和爱好者同道们的。
我觉得学习的诀窍就是重复,从不同角度的重复。医案是不同医生从不同角度对方剂条文的形象解读,每读一次,每读一篇,印象便加深一分。也许今天不明白的案例,读一读,下次再见就会理解;下下次见面就会有印象,下下下次就会主动想到,再见到病人也许就水到渠成,思路自然来到啦 ~
听很多老师都说过,“有时候灵感来了,就像仲景先师在身边一样,一下子就想到了”。我想,仲景爷爷也许并没有“附身”或者“传讯”,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在传承与分享中变成数以千万计的医案,通过医生的努力融入脑海,成为常驻民的吧!
集
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