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史5】分子人类学和考古学视野中的黄帝部落

2024-08-05 09:18   加拿大  

从先秦开始,中原诸侯就流行着一种说法,声称他们是黄帝子孙。秦汉以后,黄帝观念越来越流行,高门大族都喜欢说自己的老祖宗是黄帝。那些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比如鲜卑和契丹,觉得以黄帝子嗣示人有点牵强,就声称自己是炎帝后裔。

近代以来,炎黄祖先观念更是渗透到华人骨髓之中,成为一种无意识。几乎每个华人都会脱口而出,我们是炎黄子孙。

可是两千多年来,限于材料匮乏,不必说炎黄二帝的由来,即使炎黄部落源于何地、崛起于何处何时,都是一个模糊不清、充满争议的问题。今天,分子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参考,终于可以让我们结合文献传说,做一个大致推断了。

这一期视频所要做的,就是根据分子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去推断上古黄帝部落的概况,看看他们到底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下一期视频再专门分析炎帝部落。

分子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成果汗牛充栋,要想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参考依据,就必须先划定一个范围。怎么划定?根据文献和研究,确定有关黄帝部落的两个推理前提。

第一,从学术研究来看,黄帝传说起源于春秋战国中原诸侯,所以他们应该从属于汉人族群。第二,无论黄帝传说起源地,还是传说的黄帝事迹,都出现在以豫西、晋南及关中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所以黄帝部落的大致范围,应该是蒙古高原与长江流域之间的地区。

确定了这两个前提,我们就可以对照分子人类学和考古学研究,去探索黄帝部落可能的存在年代、起源之地和活动范围。首先,我们要确定的,是汉族人群出现的时间,因为黄帝部落必定存在于汉族人群形成之后。据分子人类学研究,汉族和藏缅族群本是一个人群,被称为原始汉藏人群。两万年前左右,他们从中南半岛经缅甸迁徙来的,最初分布于黄河上游河套地区。1.2万年前气候转暖后,部分人群陆续向东,进入黄河中下游甚至西辽河地区。

6000年前,由于种种原因,原始汉藏族群分裂,一部分从黄河中游向川西北、喜马拉雅山方向回迁,成为原始藏缅人群。这个人群是古羌族、藏族、彝族、缅人等族群的祖先。剩下的部分坚守黄河中下游,形成原始汉族人群。

根据以上分子人类学研究,汉族人群只有6000年的历史。此前出现的考古文化,比如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前期,应该都是原始汉藏人群共同创造的,与黄帝部落没有任何关系。

考古学家苏秉琦、郭大顺等,指出黄帝部落与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关系密切,隐约认为黄帝部落源于红山文化。分子人类学者李辉则大胆推测,黄帝就是红山文化时代牛梁河遗址的一位部落首领。

红山文化距今6500年到5000年,如果黄帝部落创造了红山文化,那就意味着他们与藏缅族群还没有分离,或者分离时间不久,藏缅族群也应该奉其为祖先。众所周知,事实却并非如此。

再者,如果黄帝时代处于五六千年以前,那么距离夏代1000多年,距离战国3000多年。在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先秦中原诸侯是如何在3000多年以后,突然记起黄帝来的呢?

更重要的是,红山文化所处的西辽河流域,与先秦两汉文献记载的黄帝部落版图错位太大,很难令人信服。

要确定黄帝部落的起源地和活动范围,最好还是结合中国史前文明的大格局去推断。

5000多年前,中国境内早期文明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就像满天星斗一样。不过,根据考古学研究,5000年前后引领中国境内文明潮流的,不是黄河流域,而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比如屈家岭-石家河遗址和良渚遗址。其次是西辽河流域,比如红山遗址、牛梁河遗址等等。

同一时期,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相对黯淡,完全看不出王朝气象。如果黄帝生活在这个时代,那他们所率领的部落,根本不能望南方良渚、石家河之项背,不可能像司马迁所言,建立起一个庞大的部落联盟,东至于海,西至崆峒,南达长江,北至釜山。

因此,黄帝部落应该存在于屈家岭-石家河、良渚文化鼎盛期之后。屈家岭-石家河文化距今5100年到4200年,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到4300年。据此推断,黄帝时代不超过5000年历史,甚至应该在4500年前左右。

陕北石峁遗址和山西陶寺遗址的出现,又为黄帝时代提供了一个下限。4500年前到4000年前,受气候变冷和对外交往风口北移影响,长江中下游文明日渐衰落,陕北和晋南人群异军突起,分别出现了两大强盛古国,一个是陕北的石峁王国,一个是晋南的陶寺王国。这两大王国的兴起,几乎是在同一时段,即4300年前左右。

从考古研究来看,陶寺遗址出现了都城、殿堂、观象台、阶级、礼器、青铜器,已经进入早期国家文明状态,被考古学和历史学界公认为唐尧都城。如果陶寺是尧都,那么黄帝时代必定在此之前。换句话说,也就是在4300年以前。

这样推断下来,黄帝时代的下限应该在5000年前到4300年前,甚至是4500年前到4300年前。古气候研究也支持这个推断。

根据古气候研究,4500年前到4300年前是北半球气候再度干冷的前奏。随着气候日趋干冷,当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各个部落和人群之间的争夺必定趋于激烈。黄帝应该是作为一个部落领袖,在与周边部落的博弈中占据上风,赢得了各方臣服,从而成为子孙后代崇拜偶像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黄帝部落起源于哪里?如前所述,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公认为陶寺是尧都,可据此推断黄帝部落的起源地,应该距离陶寺不远。或者说,应该在山西陶寺周边地区。

这个时候,文献记载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点灵感。唐代以前,《史记》说「黄帝崩,葬桥山。」历代地理书籍的解释,都说此桥位于「上郡阳周县」,但是这个上郡阳周县到底位于何地,大家有不同看法。唐代以降所理解的上郡阳周县,是现今陕西延安黄陵县。这也是今天官方主办黄帝祭祀大典的地方。不过,历史地理学家辛德勇指出,唐代以前所谓的上郡阳周县,实系今陕北靖边、绥德之间大理河上源一带。

如果抛开以上争议,可知自古以来文献所说的黄帝老家,应该在陕西中北部。这个地方距离陶寺三四百公里,完全符合二三百年内的迁徙范围。同时,考古调查显示,陕北榆林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是一个人群密集之地,13000多处古代遗址中,新石器时代遗址就占了4000多处。

黄帝部落可能是陕西中北部汉人族群中的一个大部落。4500年前后,他们迫于气候

干冷,不得不从农耕退化为畜牧,但也因此变得粗犷勇武。再加上能够快速吸收西亚传来的文明和技能,在资源日趋匮乏中快速崛起,迅速打败周边部落,成为黄土高原上的主导。

山西陶寺王国和陕北石峁王国,说不定都是黄帝部落分别向北、向东迁徙的两个分支。

如果黄帝部落在陕西中北部,那么炎帝部落想必也在附近,否则两者不会发生大规模冲突。目前,有好几个地方都在争炎帝故乡,比如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和株洲、湖北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拓城。

从炎黄部落关系来看,炎帝部落最初可能在陕西宝鸡。这也是传统考古和历史研究的主流观点。宝鸡属于陕西中部,毗邻北部黄帝部落。这个地方接近渭水流域,可能更早进入农耕状态。至于早多少,就不太好推测了。炎帝和黄帝也可能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甚至不是一个千年里的人。

黄帝部落面对的不是炎帝势力,而是炎帝后裔。当资源紧张、战争来临时,早习惯了定居的炎帝后裔,就不再有任何优势。双方冲突的结果,是黄帝部落击败炎帝后裔,将其变成了自己的附属。

一路分析下来,我们根据分子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学得出的推论是,黄帝部落是5000年或4500年到4300年前,崛起于陕西中北部的汉人部落。他们是在汉人族群与藏缅族群分离1000多年后,吸收西亚传来的新技术、新资源,接续长江中下游文明,成为黄土高原主导族群的。接着,又向东跨越黄河进入山西、翻越太行山进入黄河下游,带动了中原地区的崛起。

相对于黄帝部落,炎帝部落的命运似乎曲折得多。下一讲,就让我们走进炎帝部落。

碧云天历史学堂
将普通人看不懂、不愿意看的学术研究,转化为普通人关心的鲜活历史,带着大家洞察族群荣辱和国家兴衰,做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明白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