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史28】比殷商还令人头疼的周王室父系来源

2024-10-09 05:14   加拿大  

我们在前面分析过,上古三代中的第二代——殷商王室,应该是从北方西辽河流域南下的人群。当然,4000年前西辽河流域的族群,是黄河中游和东北亚人群融合的结果,仍然带有古华夏部落影子。

接下来,需要确定的一个问题是,继殷商而起的周王室,到底是哪里来的?

从先秦到晚清,中国知识人坚信,夏商周是一根藤上的三个瓜,都是一家人。根据《史记》的叙事,商人先祖、周人先祖、唐尧以及挚,都是黄帝曾孙帝喾的夫人,夏人先祖则是黄帝之子颛顼后裔,所以三代王室都是黄帝子孙。

进入民国以后,学界不再一厢情愿地把商人和周人当作一家,但是仍然坚持周和夏存在密切关系。钱穆还依据周先追述先祖时经常提到“夏”,以及传说禹稷同在虞廷做官,将周人老家追溯到晋南离夏墟不远的地方。


最近这些年的考古挖掘,基本上否定了以钱穆为代表的“周人源于晋南说”,回到了传统史家所认为的“关中说”。传世文献所记载的周人六都,邰、豳、周、程、丰、镐,也确实在关中找到了一大半,周、丰、镐基本确定,豳和邰还有争议,只剩程地无从谈起。

不过,考古学即使证实了周人所有都邑,也无法追溯周人族群来源。从这些先周考古遗址来看,周人似乎始终局限于陕西关中地区,没有任何外来痕迹,但是这些遗址只能代表先周几百年,并不能说明周人族群真正的来源地。

大多数历史学者能想到的是,周人在《诗经》中,将先祖追溯到一个有邰氏部落女子,名叫姜嫄。鉴于传说炎帝为姜姓,很多人认为有邰氏部落及姜嫄,应为炎帝之后。又鉴于古文字学家认为“姜”与“羌“”相通,多数学者主张有邰氏乃炎帝后裔羌人分支。

有学者进而推论,周人先祖来自羌人,与人们所熟知的“西戎”,实为同一人群。在商人眼中,他们都属于羌人,只不过周人以农耕为主,而戎以畜牧为主。

这种说法忽略了一个细节,即周人只是说他们的母系来自姜姓,而没说父系也来自姜姓或周边。按照《诗经》记载,姜嫄是踩到巨人脚印,怀孕生下了周人先祖弃。显然,周人故意隐瞒了其父系,而将其托于神迹。

按照常理,周人先祖如真是黄帝子孙、帝喾后裔,那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事,没必要将姜嫄怀契,归功于巨人脚印。他们应该是与黄帝部落没有事实上的血缘关系,而又试图攀龙附凤,才构建了姜嫄踩巨人脚印而怀孕的神话。

从这个角度来看,徐中舒、邹衡、沈长云分别从文献和考古,将周人先祖追溯犬戎或者白狄,又将犬戎或白狄视为黄帝旁支,是大有可疑的。周人与夏人之间的联系,很可能是文化的,而不是血缘的。

当然,仅仅从逻辑上质疑前辈学者的论断,太过武断,真正能站得住脚的证据,还是近年来的分子人类学研究。

2012年李红杰的博士论文,涉及两个周代遗址的Y染色体数据。他在山西绛县横北西周早期倗国遗址中,获得9Q1a12O2a1N4O3a2-P2012O34O*;在宁夏东南部春秋时期的彭阳遗址中,获得4Q1a1

2021年,马鹏程等人发表在《遗传学与基因组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研究了Y染色体单倍群N-F1360在北亚的扩散,其中提到山西西关周代黎侯墓地的两例贵族Y染色体样本,都属于N-F710,也就是N-F1360下游分支。

2022年,韦兰海等人发表的《长子西南呈西周墓地遗骸古DNA研究报告》,测试了12例遗址DNA,其中7例男性样本、5例女性样本。在7例男性样本中,4例属于单倍群N-M128,其他3例分别为Q1a-Y642C2a1-CTS2428N1b23-M1846

2023年,于会新等人发表在《遗传学前沿》上的一篇文章,发现Y染色体单倍群N1a2a-F11019000年前分化后,陷入了5000年的瓶颈效应,但是进入青铜时代后经历了显著扩张。其中,下游分支N1a2a1-F7103350年前分化出70多个分支,成为古代东亚人群最强势的扩张父系。他们结合马鹏程、韦兰海等人的研究推测,这一父系谱系可能是周朝王室的父系来源。

2024年,麦拉苏等人在《人类遗传学年鉴》最新发表的文章,涉及宁夏姚河塬遗址人骨的DNA信息。从考古来看,姚河塬遗址是西周分封的一个侯国——获国。麦拉苏等人从墓葬中提取到5例男性Y染色体,其中两例为O2a2b1a11Q1a1a1Q1a1a1a1N1a2a

这些Y染色体信息看起来杂乱无章,实际上大都可以归入单倍群N-M128Q-M120,或者更简单地说,大都属于单倍群NQ。少数可以归入汉族主要父系的O单倍群,另有1C单倍群。

少数学者以及分子人类学爱好者,基于以上检测数据,推断周王室父系是N-M128或者Q-M12023魔方网站将西周王室得单倍群标记为N-F1998N-F1998属于N-M128下游分支,所以23魔方网站算是“N-M128单倍群说”的支持者。

如果这些推测为真,对周王室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不是黄河中下游主体的O单倍群,而是与殷商先祖一样,是北方南下的。再进而言之,如果我们将黄帝部落视为O单倍群的代表,那么周人先祖与黄帝部落就根本不是一个父系。除非黄帝部落也不是O单倍群。

咱们第一讲就说过, N单倍群起源于东南亚,2万到3万年前进入中国境内,一部分从中国西南进入西北,另一部分沿着海岸线北上,进入山东、东北亚、欧亚大草原,甚至是北欧。

3000年前到5000年前,N单倍群在中国北方非常活跃,距今5000年牛河梁遗址6例古DNA中,有4例属于N系;距今4500年哈拉海沟遗址中,12例全部为N;距今3600年大甸子遗址中,3N2O3。这些能够被墓葬的,可都是当时的贵族精英。

单倍群Q-M120比较特殊,因为它是东亚境内几大Y染色体单倍群中,唯一从北线进入中国境内的。一般认为,这个单倍群起源于南西伯利亚,与单倍群N-M231共同构成了乌拉尔山以东草原的主体父系。

距今6000年左右,河南灵宝晓坞就存在单倍群为Q1a1a1的男性,说明至少仰韶文化期间,Q单倍群已经进入中原地区。不过,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地区。李红杰检测过的新疆巴里坤盆地东部黑沟梁墓地,据推测是西迁的匈奴王庭所在地,12Y染色体样本全部为Q单倍群。

根据周慧的解释,单倍群Q-M120可能通过北部路线,由西向东扩张进入中原地区,高频分布在铁器时代东疆的黑沟梁古代人群以及宁夏彭阳古代人群中,山西横北村人群也有较高的比例。

分子人类学研究显示,3000多年前的单倍群N-M128Q-M120,都在中国北方出现了显著扩张。麦拉苏等人的文章还特别强调,单倍群Q-M120 在中原引入青铜文化、形成古华夏人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或重要作用。Q单倍群在上古中国境内的影响力,此前被大大低估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周王室单倍群确实存在N-M128Q-M120的可能。如果他们是单倍群N-M128,那么其先祖应该是从北方草原,或者像殷商先祖一样, 是从东北亚南下,经黄土高原到关中的;如果他们是单倍群Q-M120,就应该是从西伯利亚,经天山山麓进入新疆绿洲,又穿越河西走廊、甘青,抵达关中的。

不过,在我看来,仅仅凭借以上零星分子人类学研究,就推断周王室是单倍群N-M128Q-M120,仍属过早。以上论文检测的,可能确实皆为周代贵族遗骸,但是周人分封的诸侯,并非都是姬姓家族成员,还包括帝王后裔、姻亲、功臣。很多周代贵族墓地,仍然无法确定墓主身份。


比如,麦拉苏等人检测的姚家源遗址,就存在巨大争议。有学者认为大墓主人是周人分封的王室成员,有学者则认为是替周人戍边的殷商后裔,还有学者认为姚家源遗址根本就不是诸侯国都所在地。

马鹏程、韦兰海等人检测的两处西周墓地遗骸,都属于黎国范围,即使排除检测误差,在七八十个诸侯国中,仍然不具代表性。

因此,根据到目前为止的分子人类学研究,我们只能确定周王室的父系来源,存在三种可能性,即构成汉人主体的O单倍群、北方南下的N单倍群以及从西北方向东来的Q单倍群。目前的分子人类学,更支持后两者。

要想真正确定周王室属于哪一种,还有待更多样本的DNA检测数据。

                         往期文章链接


碧云天历史学堂
将普通人看不懂、不愿意看的学术研究,转化为普通人关心的鲜活历史,带着大家洞察族群荣辱和国家兴衰,做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明白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