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概念还能不能用?

文化   2022-09-03 00:42   加拿大  

敬请关注  海外传真



在《历史研究》最近发表的文章中, 作者对“闭关锁国”概念追根溯源一番后,指出这个概念并非传统中文固有,而是近代中日文化的一种嫁接词,反映的是西方话语的霸权。其背后之意是,“闭关锁国”完全是西洋强加给中国人的一种概念,我们不能用别人的指责来定位自己。
其实,熟悉“新左派”学者的人都知道,早在十几年前,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美国华人学者刘禾,就把“闭关锁国”溯源至西方话语了。而且,她讲的比历史研究这篇文章更直接,历史研究的文章还承认“闭关锁国”概念是由中国学者定型的,刘禾则直接称它是一个西方文化概念,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西方霸权的话语产物。
刘禾在她的专著《帝国的政治话语》及相关访谈中,都曾提到“闭关自守”是西洋编织出来的谎言,是近代西洋列强为了打开大清市场而强加给中国的一种文化定位。更重要的是,刘禾由此出发,推论说乾隆闭关自守并非愚昧自大,而是一种基于国际战略的理性考量。不如此,便无法防御英国的情报渗透和殖民侵略。
这样一来,“闭关自守”或者“闭关锁国”概念的内涵被完全改写,既被用来抨击西洋文化霸权,又被用来说明清政府的战略理性。
很多不明所以的年轻人,或者追求时髦的年轻人,被刘禾的阐释折服,纷纷抛弃中国史学界的明清“闭关锁国”说,转而强调其背后的文化霸权,同时论证明清政府的战略眼光。
刘禾说得对不对?一部分是对的。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和英国实际上都互相贬斥,中国称西洋为“夷”,英国呼中国为“野蛮人”,半斤对八两。那时候的英国人,确实把中国描述为一个闭关自守、尚未开化的国家。在他们眼里,清政府的外交政策,说的好听点是“闭关自守”,说的不好听点,就是违反国际法的未开化之举。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禾的解释确实有意义,她让我们对近代中国历史有了一个更宽阔的视野,一个具有跨语际意义的国际视野。

但是,刘禾及其追随者说“闭关锁国”完全是一个西洋文化霸权概念,不能用来指称明清外交政策,合理不合理?至少在我看来,不合理。
刘禾的阐释,实际上援引的是几十年来西方兴起的话语权力理论。这种理论将现实归结为话语权力,然后再从话语逻辑角度去分析,形成一个逻辑上的闭环,很难被纯搞历史研究的人攻破。搞历史研究的人都攻不破,对历史事实缺乏把握的人,自然更无能为力,只有折服的份。
刘禾及其追随者的问题在哪里呢?在于他们走向了自身理论的反面。根据他们依据的理论,话语概念都是一种形式或工具,背后的那个控制主体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换言之,“铁打的话语主体,流水的话语概念”,话语概念是随着主体流动的,不是固定的。
可是,到了“闭关锁国”问题上,她们(他)就放弃了这个原则,将“闭关锁国”或者“闭关自守”当成了西洋文化霸权的特定产物,而忘记了话语概念不过是一种媒介,一种语言工具,不同的主体使用它时,实际上都赋予了其不同的含义。
具体到“闭关锁国”上,这个概念可能是从西洋文化霸权演变来的,也可能是晚清知识分子引介的日本译语,但是这都与1979年以来的“闭关锁国”概念没有必然关系。1979年以来的“闭关锁国”概念,实际上是中国史学界的一种重新改造,一种为了自身需求而赋予了特定内涵的特定概念,已经与它的本意拉开了距离。中国史学界使用它时,更侧重强调明清政府对世界大势的无知和对国家治理的私心。
这种概念内涵的改变,是不是合理呢?其实,一种话语概念内涵的改变,无所谓合理不合理。自古以来,古今中外,话语概念始终处于不断的流动中,适应了社会需求的,成了流行语和固定词,不适应社会需求的,自然淘汰。就像文言文中的“经济”一词,本来是指经世济民,近代被改造为表示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完全改变了本来面目,你说怎么个讲理法?没法讲理。语言就是个媒介,随着社会需要被赋予不同面目。
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闭关锁国”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都不影响我们用它来概括明清外交政策。我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唯一需要反思的,是用它来概括明清外交政策时的具体内涵和外延到底是什么。概念是流动的,不同的使用主体会赋予它不同的内涵和外延。那么,中国史学界使用这个概念时,它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比如,当我们说明清闭关锁国时,是仅仅说明清政府,还是也包含了民间社会?是一直闭关还是间歇性闭关?是全部封闭,是大部分封闭?是不允许国人出境,还是禁止外商进入?只有详细界定清楚了“闭关锁国”概念,才谈得上研究推进。
否则,争来争去,都是一地鸡毛。




碧云天历史学堂
将普通人看不懂、不愿意看的学术研究,转化为普通人关心的鲜活历史,带着大家洞察族群荣辱和国家兴衰,做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明白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