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史1】分子人类学揭秘中国境内现代人类神秘来源

2024-08-01 02:32   加拿大  

我是历史学出身,搞过十多年所谓的历史研究。不过,要了解远古中国境内的人群历史,没法看历史学,只能看分子人类学、考古学和语言学。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分子人类学。

分子人类学家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认为人类最早是从非洲起源的,全世界现在的人类,都是原始人类走出非洲开枝散叶的结果。不过,非洲人类曾两次走出非洲,现代人类主要是第二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后代。

虽然东亚中华民族是黄种人,看起来与非洲黑色兄弟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分子人类学研究指出,中华民族也不例外,是晚期智人走出非洲的结果。学术界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进入东亚的具体线路上。

以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系为代表的南派,坚持晚期智人主要经中南半岛,从南方进入中国境内,可称“南线论”;而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为代表的北派,则更强调晚期智人经中亚,从新疆进入中国境内,可称“北线论”。

现在看来,东亚居民的祖先,主要是从四五万年前开始,陆陆续续从中南半岛迁徙而来的,形成后世中华民族的主体;到了一万八千年前,才有少数晚期智人从北线迂回进入新疆,算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补充。

咱们先来说南线。

根据2016年《自然》的三篇文章,58万年前,一部分人离开了非洲,北上进入亚欧大陆。一部分到底是多少呢?据复旦大学金力介绍,群体遗传学推算出的结果,大概是50个人。茫茫大千世界,50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怎么可能演化出后来遍布亚欧大陆的人群?也许,50个人只是一个开端,晚期智人真正大规模走出非洲,恐怕是五六万年以后的事。

6万年前,早期走出非洲的人群,有一部分沿着亚洲南部海岸线,以每年4公里左右的速度,穿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伊朗高原南部、巴基斯坦南部,进入到了南亚次大陆,以及东南亚的中南半岛。

有些人群留在了印度地区和中南半岛,有些人群简单修整之后,则继续寻觅理想的栖息之地。一部分人经过东南亚,乘着独木舟抵达了大洋洲;另一部分人则从缅甸向北穿越山林,进入到云南境内。

这些人群的男性身上携带Y染色体单倍群C-M130,可能是从非洲走出来后,最早抵达东亚的晚期智人。巴基斯坦达罗毗荼人、澳大利亚土著以及北京周口店人,都是他们的后裔。

单倍群C-M130的一个主要分支C-M217,以前简称C3,现在简称C2,特别值得一提。这个分支进入中国境内后,分别跑去了两大区域,一是长途跋涉,进入了北亚和东北亚,后来甚至穿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二是留在中国西南境内,或者向东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简单地说,C2单倍群分化成了南北两个分支,分别为南方人和北亚人留下了父系基因。

  随后,有一支携带单倍群D-M174的人群跟到东南亚,分布在安达曼群岛,咱们暂且称他们为安达曼人。他们又黑又矮,头发卷曲,直到近代都是如此。欧洲殖民者东来看到安达曼人后,把他们当作了非洲人,称为“Negrito”,中文现在译为尼格利陀人,意为小黑人。

6万年前,尼格利陀人似乎没有在东南亚停留多长时间,就先于单倍群C-M130携带者,向北穿越山林进入云贵和青藏高原之间的地区,辗转进入了喜马拉雅山区。藏人身体里,带有他们的部分基因。

还有一部分尼格利陀人,穿越整个东亚,一路走到东北亚,甚至进入朝鲜半岛,又南下登上了日本群岛,成为日本两大民族的远古祖先。当然,也可能有另外的一支尼格利陀人,沿着两广海岸线北上到达了日本群岛

今天的安达曼人、藏人和日本人体内,都隐藏着尼格利陀人的基因。经过漫长环境刺激,日本人的肤色越来越淡,但是身高始终保持着矮小灵活的特点。

  大约5万年前,一支携带Y染色体单倍群NO的人群,继前两支移民之后,也抵达中南半岛。最初,他们的肤色可能是深色的,但是在东南亚炎热潮湿的密林里,肤色和毛孔都发生重大变化,成了黄皮肤、细毛孔,也就是中国境内人群的样子。

四万多年前,NO分裂为N单倍群和O单倍群两支。2万到3万年前,N-M231O-M175两个兄弟单倍群,分别从不同方向北上,进入到了中国云贵或者两广地区。这两大兄弟单倍群,是未来中国境内人群的主要祖先。

  其中,N-M231兵分两路,一路从中国西南进入西北,另一路沿着海岸线北上,进入山东和东北亚,与早已经居住当地的C2单倍群融合,成为通古斯语系、蒙古语系和突厥语系族群的老祖宗。1.21.4万年前,这些人还沿着欧亚草原向西游弋,进入到了东欧境内。

从东南亚到山东,再从北亚再到东欧,N-M231单倍群在两三万年时间里,行程两万里,上演了令人惊叹的人类迁徙史诗。同时,后面会提到,他们还是4500年前东夷人的主体人群。

如果说N-M231是北亚阿尔泰语系和乌拉尔语系人群的祖先,那么O-M175就是华夏民族的直接祖先,人类学叫作蒙古利亚人种。两三万年前,这个人群分化为O1O2O3三个分支,被分子人类学标记为O-M122O-M268O-M119

2万多年前,携带单倍群O-M122的人群,从缅甸进入云贵高原西侧。他们似乎对沿途环境都不满意,遂沿着川藏交界处,一路向北长途跋涉,穿长江、爬雪山、过草地,抵达了黄河中上游地区,几乎是后来红军长征的预演。这一支人群就是汉藏语系人群的主要老祖宗。

之所以说是主要老祖宗,那是因为还有别的分支掺入。1.9万年前以后,随着末次冰盛期消歇,北半球温度有所回升,中亚、南亚的部分晚期智人,可能携带Q单倍群,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的山谷地带,进入到了新疆境内。继而,又向东踏上蒙古高原,甚至抵达了大兴安岭以东的沿海地带。一些分支还继续向东踏上了美洲土地。

这就是前文所提到的北线。接下来的一万多年,这支北线人群与南线来的东南亚移民融合,共同构成了突厥语系、蒙古语系和通古斯语系的先祖。当然,他们人数相对比较少,仅为后世北亚族群留下了6.79%的基因。北亚人群的老祖宗,仍然是早期从中南半岛迁来的远古人群。

以上所说的四种单倍群O-M175C-M130D-M174N-M231,就是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整个东亚人的远古祖先。他们是非洲晚期智人的直系后代,经过东南亚中南半岛或南亚北上,成为中华民族、朝鲜人、日本人的核心祖先,为东亚男性贡献了92.87%的基因。

对中华民族来说,要特别注意单倍群O-M175下游的O-M122,因为它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远古祖先。远古时代中国境内的四大人群,包括当代中国境内的各大族群,都是单倍体O-M175携带者的直系后裔。讲中华民族的远古形成,主要就是讲单倍群O-M122的分化和重组。

碧云天历史学堂
将普通人看不懂、不愿意看的学术研究,转化为普通人关心的鲜活历史,带着大家洞察族群荣辱和国家兴衰,做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明白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