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工作:一部人类劳动史》
出版年: 2024-11 页数: 712
我们该如何定义工作?人类怎样从平等社会过渡到了阶级社会?为何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工作时间反而越来越长?男女间的劳动分工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发展?工作又会走向怎样的未来?
从70万年前的狩猎采集到现在通过视频会议进行的工作,横跨亚洲、非洲、美洲与欧洲,作者扬·卢卡森研究了人类工作的组织方式:家庭、部落、城市和国家;研究了狩猎采集、农业、手工业、工业等不同时代合作和从属劳动关系的变化;研究了劳动如何在男人、女人和孩子之间分配,货币发明的分水岭时刻,劳动者的集体行动,以及移民、奴隶制和休闲观念对工作的影响。
吐槽:在这本书中,作者带我们回顾了人们从狩猎采集时代到如今的劳动史,尽管在不同的时期,人们会出于不一样的目的进行工作,但在人类的历史上,各种各样的工作始终存在。 工作史本质上就是人类史,作者在这本书中探讨了非常宏大的社会转变过程,在狩猎采集时代,人们的工作形式比较简单,工作的目的也比较明确——获得食物,维持生存。 当我们站在现在的视角,我们会发现人们在工作的时候,不仅会考虑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还在思考工作的意义。 人们的生活质量从整体上有所改善,这就意味着工作的主要目的或许不再是为了购买食物,而工作形式的多样化也使得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访古记: 一个人周末博物志》
豆瓣评分: 8.2 出版年: 2024-7 页数: 268
本书是一本有独特人文视角的泛考古随笔,作者以理性而细腻的笔调,书写四年间走访多地各级博物馆、文保单位过程中的理解与思考。全书共36篇,每篇配以丰富的文物图片,分“重器与文玩”“小城一浮梦”“小技艺大美丽”“天地玄黄”等系列,其中以散布乡野、得到关注和保护较少的文物为重点,记录的实体有国家重点博物馆、文保单位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泸州报恩塔等,也有地市级博物馆、文保单位如宋代泸县石刻博物馆、七星岗金刚塔等,走访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事,更使作品有血有肉。
吐槽:通过历代文物,一起来看古代人的生活 作者所描写的文物时代跨度极大,从夏朝二里头遗址的尊和玉,到晚清的消防头盔,且绝大多数与历朝历代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能够让我们从一件件小小的器物入手,观察到文物背后中华文明的变迁,了解不同时间与地点的中国人的生老病死、兴衰荣辱。这本书其实篇幅并没有很长,但也正是在这不足三百页的字里行间,作者描写出一幅时代跨度巨大的文物发展与演变史。也或许作者本就不是想看遍世间珍宝,而是想用这36篇随心小记,去安静触碰古物的灵魂,也呈现华夏文明的变迁。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8》
豆瓣评分: 8.6 出版年: 2024-8 页数: 417
简体中文版《巴黎评论》数字编号系列第8辑,收录传奇文学杂志《巴黎评论》对以下15位著名作家的独家访谈:罗伯特·潘·沃伦、安东尼·伯吉斯、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琼·狄迪恩*、J.G.巴拉德、詹姆斯·索特、比利·怀尔德、马克·斯特兰德、马丁·艾米斯、盖伊·特立斯、杰夫·戴尔、阿莉·史密斯、乔治·桑德斯、劳伦斯·费林盖蒂、恩里克·比拉-马塔斯。
(*琼·狄迪恩曾两次接受《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栏目采访,第一次是1978年,她作为小说家受访,访谈收入“小说的艺术”子单元;第二次是2006年,她作为非虚构作家受访,访谈收入“非虚构的艺术”子单元。2006年访谈此前已收入《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出版,本书此次收录的是其1978年访谈,聚焦作为小说家的琼·狄迪恩。)
吐槽:《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美国老牌文学季刊,1953年由美国作家乔治·普林普顿、彼得·马西森等人创刊于法国巴黎,后编辑部迁回美国纽约,并持续出版至今。自创刊之日起,六十多年来,《巴黎评论》一直坚持刊发世界顶级的短篇小说和诗歌,并成功发掘推介了众多文学新人,著名作家如诺曼·梅勒、菲利普·罗斯等人的写作生涯正是从这里起步。
《伦勃朗的眼睛:天才与他的时代》
豆瓣评分: 9.2 出版年: 2024-5 页数: 984
《伦勃朗的眼睛》是一部融合了历史、艺术与人物传记的宏大作品。西蒙·沙玛以16至17世纪尼德兰波澜壮阔的历史为背景,通过解读荷兰艺术巨匠伦勃朗各阶段的重要作品,向我们呈现了这位绘画大师的天赋之才与起伏生涯:他如何从一个青涩却有着惊人天赋的模仿者,迅速成长为以无语伦比的独创性傲视群英、备受上流社会追捧的博学画师?又如何因特立独行、画风粗野而遭到冷落,以致晚年落寂?他在艺术风格上的持续探索、对自身境遇的淡然,揭示了怎样的艺术理念与追求?他令人唏嘘的人生结局,又折射出怎样的人性弱点与社会势态?
作为历史学家,西蒙·沙玛以大量史料为基础,用重要的历史节点勾勒出16至17世纪尼德兰乃至欧洲的社会变迁,并填充生动的风俗起居细节,铺陈出一幅熙熙攘攘、随时代沉浮的市民生活图景。作为艺术史家,沙玛将视角对准活跃于那个时代的众多艺术家,他们之间的交集与擦肩而过、传承与超越、惺惺相惜与相轻相竞,一展尼德兰艺术界百花齐放的盛况。作为一名有人文精神的艺术鉴赏家,沙玛冷静而富有同理心,不仅全方位解读绘画作品的意蕴内涵,也由画及人,带领我们探知一代大师的内心世界与复杂人格。
吐槽:本书文史并进,历史部分鲜活好看,如小说般跌宕起伏;画作解读娓娓道来,从创作背景、艺术技法到哲思内涵,无不精彩。要说伦勃朗的故事啊,那得从鲁本斯讲起,还能一直延续到梵高......比较遗憾的是,夜巡为啥不受待见而成为伦勃朗艺术生涯的转折点讲得不够清楚,大段画作本身的解析之后就跳到其老婆的死,那帮掏钱的对这画儿的反应是只字未提,读来有点费解。
《伐木:一场情感波澜》
豆瓣评分: 8.7 出版年: 2023-10 页数: 256
20世纪8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奥尔斯贝格尔夫妇在家举办“艺术家晚宴”。晚上11点半,所谓的“艺术家晚宴”还没有开始,所有人都在等待晚宴贵宾——那位著名的城堡剧院演员——的到来。我坐在带头靠的沙发椅上,一边等待一边观察晚宴现场的人们,回想几十年来接近又疏离艺术世界的经历,回想艺术人的种种境遇,回想今天白天乔安娜的葬礼。
在我的眼中,他们早在几十年前,在艺术上,或者说在精神方面,甚至可以说整个心灵都垮掉了。音乐室所有的人,听到我说艺术世界、艺术精神这些词语,好像我在说,如奥尔斯贝格尔夫妇那样,关于“艺术家晚宴”,他们只注意我说的这些词语的声响,至于这些词语在我说它们时对我具有何等意义,他们则无从理解。
吐槽:在伯恩哈德无比漂亮的叙述中,读者感受到的不再只是故事,而是叙述者刻意雕琢的声音。在这种回返往复、唠叨而明晰的声音中,反映着伯恩哈德对艺术现实的无情嘲讽。奥地利现代作家总表现出一种“反人性”的特质,无论是卡夫卡、穆齐尔,还是汉德克,情感在作品中似乎是缺席的,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的批判、尖刻的反讽和无情的挖苦,伯恩哈德也不例外。《伐木》以一场“艺术家晚宴”为中心,几乎没什么情节,环绕着叙述者滔滔不绝讲述的立体声,在这个过程中串联起各色人物的过往和关系,他们的性情和癖好。伯恩哈德独特的“反复”叙述方式让文本具有咏叹调的魅力,从卡夫卡到贝克特,再到伯恩哈德,一条清晰的西方现代文学传承之路。
《万华镜:中国五十六民族印象绘本》
豆瓣评分: 8.9 出版年: 2024-8 定价: 118
《万华镜》是一部描绘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印象绘本。作者对各民族服饰文化进行了大量调研,运用传统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画风,将五十六个民族各具特色的人物特色、民俗风情、神话故事跃然纸上,传递民族文化之富之美。
本书原创的各民族画面,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获得中国动漫金龙奖等多项专业大奖,被人民日报、央视报道,改编动画在网络上有超过2500万次的播放,成为B站入站必刷动画。无论你是哪个民族,相信你都能从中感受到身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文化自信与自豪。
吐槽:西南地区的服饰颜色多彩,头饰也更丰富,民族很多都擅长纺织。而东北方的民族服饰则更多带有狩猎气息,服饰也更多偏向兽皮制成。文化始终是个印记,代表着这个群体从前的人所经历的痕迹,这本书只是个小小引导,无法深入探讨,但能留下一个种子也足矣。
欢迎出版编辑老师合作,可加小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