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拉西扯—杂谈 第37期 驳绝版书焦虑

文摘   2024-12-18 09:31   湖北  

这几天看到朋友分享一些无法再版的绝版好书,我就想聊聊这个话题。虽然我没在出版社工作,但也认识一些各大出版社的编辑老师,与他们谈过书籍绝版和绝版书再版的原因。

为什么今天想说这个事情呢?因为我发现,这个现象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绝版书焦虑”。一些人配上高分评论,暗示这些书很有价值,仿佛在说这书出版不易,绝版了多么可惜,感叹一本书命运多舛。有些短视频直播卖书的,也借库存书营销,暗示这些书已绝版,从而抬高价格,溢价卖给消费者。

其实,这些手段利用了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当年花钱或通过其他途径读到这本书时,也许你会觉得收获颇丰,但也可能感到失望。下面我举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马植杰的《三国史》,虽然在学术界口碑尚可,但它绝版多年,二手书市场溢价超过原价的三倍。然而,最近这本书再版了。虽然它确实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但由于成书年代久远,书中仍然采用马克思唯物史观来叙述历史,比如将诸葛亮等名士定义为大地主阶级。这种史观在当时无可厚非,但从今天的视角来看,显然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再看看阎步克写的《魏晋南北朝》,你就能感受到两者的明显区别。

再比如昨天我写的关于《晋朝的死结》的文章。虽然这本书的学术地位不如《三国史》,但其观点和论述在当下的史观下显得更加先进,也更符合现代读者的需求。

我想借这些例子说明,即便是绝版多年的书,再版后也未必值得一读。拿《三国史》来说,虽然有些观点仍有价值,但满纸的“阶级”“地主”“无产阶级”之类的字眼,你读起来是什么感受呢?

当然,有人会说我举的例子太单一,比如《耳语者》或《苏联的最后一天》为什么不再版?这岂不是打脸?其实,我想说的是,国外出版业的情况我不了解,但国内的我还是知道一些的。大家买书时可以看看内页的“书号”,它其实是一本书的“身份证”。想要获得书号,书的内容必须通过出版署的审查后才能出版。

如果一本书的内容涉及敏感问题,你觉得它别说流通到你手里,就连印刷厂都出不了。因此,绝版的原因有很多种,并不一定是因为内容敏感。我总结了几个常见的原因:

  1. 合同到期,无法续签
  2. 书籍内容过于冷门,导致库存积压
    比如某位编辑曾透露,他们策划的一套学术著作因为冷门而销量惨淡,库房费用甚至高于书的价值。
  3. 作者续签失败,版权进入空档期
    比如余华、王小波的作品就有类似情况。
  4. 特殊环境下过审的书,在如今环境下无法再审
    极少数情况下,绝版确实与内容敏感有关,但这种情况并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拿它来炒作“绝版书”的概念,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牟利。

最后,再告知大家一下:刘瑜的《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一直可以在理想国官方微店购买,电子版微信读书上一直都有,内容和纸质版一样并没有删改,也包括沈志华的很多书在微信读书上也有,你没听错,更包括《古拉格》也照样有,电子版一样在新闻出版署管理范围内。所以,有些人打着“绝版书”的幌子,其实不过是故弄玄虚罢了。很多书绝版的根本原因,是出版社出于销量和库存压力的考量,而不是内容敏感。试问,光靠贴一个博眼球读后好评、喊一声“绝版”,这书就真的值得读吗?你自己认真读过吗?简直可笑之极!

小二微读
阅读照亮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