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简称“士”,其中为官者称为缙绅,源自古代官员将笏板插在腰带上的传统。他们是明朝统治阶层的核心,是国家的脊梁。在那个时代,缙绅集团掌握着合法的特权,往往是欺压他人的一方。然而,这本书要讲述的,却是他们遭遇反噬的故事。
朱元璋认为武将和世家大族最可能威胁皇权,因此他铲除开国功臣,并以文官掌控军队后勤,牵制武将。结果,经过百年演变,武将集团逐渐被边缘化,而文官通过设立巡抚、总督等职位,成功压制了武将,形成了“一品武将不如七品御史”的畸形局面。
文官集团在掌控朝政后,又进行了内部洗牌,逐步确立了以科举为核心的选官制度,尤其是重视两榜进士和乡试举人。这种权力格局让皇帝能够稳坐龙椅,因为士大夫家族虽强,但没有哪个家族能永远不倒。
明朝是一个农业帝国,土地是财富的基础。士大夫凭借免税免役的特权,吸引大量小地主、商人将土地寄托到他们名下,造成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顶级缙绅家族,如嘉靖时期的宰相徐阶,坐拥数十万亩良田,积累了巨大的经济资源。
然而,隆庆年间对外贸易开放,大量白银流入,改变了传统的乡土秩序。江南地区的纺织、陶瓷、丝绸产业崛起,推动了商业化和城市化,吸引了工人、商人、讼师、甚至黑社会等多元群体。土地不再是唯一的生存方式,传统的农业社会开始动摇。
“嘉靖初年,湖州尚存古风”,这种“古风”是士大夫理想中的秩序——富者仁慈、贫者安分。然而,隆庆之后,这种秩序逐渐崩塌。明朝后期,白银资本冲击了传统社会结构,官绅共治的地方秩序开始瓦解,科举大族的辉煌时代逐渐走向终结。
本书聚焦万历、天启、崇祯三朝发生的六大事件——“董范之变”“荆熊分袒”“火烧董家楼”“郑鄤凌迟”“扒宰相坟”“王氏复仇记”,展现了江南地区的风云变幻。那些曾经呼风唤雨的缙绅家族,在官、绅、士、民、奴各阶层的斗争中,最终走向衰落。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当社会变革来临,曾经高高在上的人,也难逃被时代卷入洪流的命运。
札记:作者说这本小书的源起,是前一本著作《熊廷弼之死:晚明政局的囚徒困境》。熊廷弼督学江南的时候,遭遇了一件由秀才闹事引发的江南缙绅家族之间的互害事件,也就是本书第二章的故事。作者从中发现了一个问题:明朝士大夫这个看似很牛的社会阶层,也会因为家族竞争、朝堂政治倾轧,被卷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斗争中。小编扫了下大致,可说非常好读一本书,书虽然不算厚,但是足够精彩,尤其是文人嘴脸赤裸裸暴露在历史中!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