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简单的十五个字说明白了医者的境界和高度。上医者:在你没病或体内有那么一点点病的萌芽状态时,上医者能带你远离通往疾病之路,被带离的幸运者没见到陷阱,对上医者可能没有太多的感触或者还有些许埋怨,但上医者凭着一颗仁慈之心拂袖而去不与计较,继续她的悲悯之心!下医者:最能得到老百姓认可和赞美,因为得病之后,这个病看得见摸得着,疗效实实在在的摆着!
这也是老百姓的悲哀之处:不明疾病产生之因。几年甚至几十年积攒的各种病因在某一时刻爆发时,才能把人吓到,面对来势汹汹的病,乱了方寸,有病乱投医,医院治不了找偏方,有些病确实被治好,命暂时保住了,但好的生命质量却永远离你而去,后悔的人现在不是成千上万吗。
人,年轻气盛,精力充沛,对中医养生文化理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不妄做劳”不屑一顾。未病之时,贪享乐、贪口欲,只图一时的畅快伶俐,很容易忽略身体发出的各种提醒和报警信息,心在外,整日寻觅各种感观刺激,身体内缺少觉知力,渐渐变得麻木、迟钝,随着铺天盖地的欲望洪流,身不由己顺流而下,在各种资本利益的驱逐下,你不病也得让你病:害人广告、低劣视频、打着“大健康”去敛财的各种讲座等,善良的人们往往欢欢喜喜数着钱,走向疾病之路。你看现在道路两边的药店比比皆是,医院的硬件软件达到空前的繁荣,大批医大毕业生每年都源源不断给医院输送人才,但疾病趋年轻化、病名的翻新、不治之症并没有得到遏制,在单位、在亲友群,时不时有和某人告别的信息,面对死亡人们都麻木了,不去深思疾病产生之因,不想探讨疾病真正的根除之法,把身家性命交给医院、信任医院,是普通百姓的无奈之举。
每个人的一生很不易,各种疾病和心灵的病苦,本可以减轻或解脱,本可以人人活得更健康更快乐,却被生活中的各种诱惑,不知不觉带走了健康。多数人自律性、感知能力不够,更分不清对和错,从众心理占多数。真正对人有帮助,能改变命运轨迹的理论和方法,很难被人接受,因为要按照正常人的生活轨迹而行,你就不能随心所欲、及时享乐,你要舍弃一些私欲,还要有所收敛,甚至要谨小慎微的处理一些有可能带来过失的想法和做法。年少时,都想自由更自由,解放更解放,短时的自由和随心所欲,造成现在无数的后悔和无奈,自己何尝不是其一员呢!
百姓的无奈,人心的冷漠和麻木,仁者、智者不冷漠不麻木,她们感同身受的体会到百姓身心的疲惫和痛苦不堪,只要能利益到众生,不论人多人寡、不论形式,全力以赴的真心付出,使百姓少走弯路少碰壁,想方设法让大家改变思维方式,做一个正常的人,都能走在正确的生活轨道上。有幸遇到湛然读书会,跟随老师学习《黄帝内经》,知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人的形神是统一的,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老师是明师,知道从何处调整身心,从何处让人回归身心最佳状态,首先要在“静”字上下功夫,读书会:课前、课中、课后老师都为我们精心做了安排,通过各种静心方式,让一路狂奔的身心,慢慢按下了暂停键,知道了过去种种刚愎自用、对老祖宗的智慧怀疑都是自残的行为。
学习了才知道现在为什么“吃的好”、“穿的好”、各种享受都把古人远远抛下,但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大家都追逐看的见摸的着的东西,而忽视了产生一切问题的根本原因“心”病了,认知出偏、妄心乱动,只有听古圣先贤的教诲,用老师传授的中医思维方式认真改变认知,才能回归身心健康状态。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事业的兴衰,不取决于外在因素,而是取决于内在精气神是否饱满充盈,养生就是养静气,养运气!如何让我们的精气神饱满呢?不要无缘无故消耗,从训练我们静心习惯开始,时刻把自己的念头、思绪往回收,不过度消耗在这个物质信息过度发达的状态里。心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个人在外逛三小时还不过瘾,回家一人呆半小时就浑身难受;很多打太极拳的朋友,早起打两个小时太极有说有笑,你让他站桩10分钟却在那摇头,不是站不下来,而是内心一团乱麻,搅得他没耐心继续坚持,所以打了很多年的拳,你看他的脸色,大部分人连气色都没有转变多少。
人的一生时间有限,选好明师,不踩坑,把效率最大化,明师有慧眼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课堂中老师不教我们太多的术,而是通过集体的力量,让大家的心先安静下来,五脏六腑才能各司其职,心不散,精气神才少泄露。练太和养生桩帮我们达到阴阳平衡,免疫力增强,我们的修复能力才能达到最优状态。内在环境的优化、气血通畅、气定神闲,人本身的自愈力就能推着我们往健康之路迈进。老师不是教我们怎么去治病,而是教我们怎么能不得病,这才是大医的精神,心静下来、神定下来才是根本,老师就是上医者!
在读书会,我们不光学到了如何养足精气神,更重要的学到了思辩方法,思维空间也得到提升,“阴阳应象大论篇”老师告诉我们,要打破二元对立的观念,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分为阴阳,阴阳是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每一事物都包含阴阳的两个方面,阴阳不是水火不相容,恰如手心和手背是一体两面,“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明白了道理后,生活中、工作中遇到难解问题,就不会和以前一样在那纠结、焦虑、忧郁。当你的认知站在十楼俯视大地时,人的视野和格局就完全不一样,遇事就不太爱钻牛角尖,你会自然的换位思考,就不会被小的节点所束缚,人活的就潇洒和自由了,这就是学习的妙处。
“五行学说”,更是把我们的思想境界再次拔高,“金木水火土”五大类物质,构成世间万事万物,五大类事物是流转运动变化、生生不息的,重要的问题来了,人的命运是天注定的吗?命运能不能改变?根据老师给我们思考题,带着疑问在读书会学习,就会更加沉下心来,一遍遍回到课堂复习所学内容,边听边思考,人的一生不过百年,要在有限的时光里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既然还有余生,就要重新选定人生的目标,要去探索生命的实相,了解生命的奥秘。正好传统中医文化,它不光是一门最早的医学宝典,它更是一门哲学,是打开生命奥秘之门的金钥匙,老师知道什么钥匙开什么锁,老师借古圣先贤的智慧,帮我们突破三维时空的束缚,实现湛然读书会的宗旨:“传承华夏经典,开启自在人生”,让华夏大地,出现更多的贤人!圣人!至人!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