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先生在讲改过之法时给我们后人指出三条路径:事上改,理上改,心上改。
事上改,事有千千万,都在变化中,改的不究竟。
理上改,又前进了一步,明理了。知道为什么改?怎么改了?
所以先生在讲积善之方时,给他的子孙讲了身边十位贤人行善的案例。我听了之后,内心也非常的震撼与感慨。古代的先贤们太有智慧了。知道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知道怎样给自己子孙后代积福报。
反观我们现代人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不明理,总是在事上纠结,以为给自己孩子多找资源,多攒钱买房买车,或者买学区房上重点学校等就能帮助到自己的孩子。结果整个社会内卷的一塌糊涂,导致孩子们压力越来越大,身心出问题的人越来越多。
这10个故事中,福建林氏阿婆每日坚持施饭团多年,开创林氏家族百年基业的故事让我更加坚定,给子孙留财,不如给子孙留德。
现实中也有些人知道要给子孙多行善。但是因为不知道阴德与阳德的关系。做了一些善事,最后都转换成名利了。太可惜了。
司马光家训:"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行善被人知道了,就是"阳德";行善不被人知道,就是"阴德"。阳德享世名,阴德天报之。常行善事,不求回报,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没有想让人知道的念头,这就是积阴德。"阴德"积累到一定程度,能给个人和后代带来极大的福报。
如果家长们都来学习这一课,就不会那么焦虑。可以通过行善为自己的孩子一生保驾护航。近10年我也是如此践行。深信因果,积德行善,是对我们自己与子孙们真正的好。
明理之后,真正的是践行。从脑到心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所以最究竟的改命之法还是要从心上改。
从心上改最究竟。关键的是提升自己的觉知力。人的心念,瞬息变化中,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我们要从心底上下功夫,从细致处入手。时刻检查自己的身语意业,特别是意业心念变化。善心善念善行。利人之时要本着一颗完全利他之心,本着一颗纯正爱人敬人之心。从小事做起,结合前文学习功过格等法,尽量日行一善。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每天做一件善事,无论大小,或者帮人指路,或者帮人开门,或者一句宽慰、鼓励的话语,或者捡起马路上的一个香蕉皮等等,只要是对大众、社会有益的事,都是要去做。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不做烂好人,不做假善人,不做夹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