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岁中医泰斗作息表:这样做养五脏,助长寿!

文摘   2025-01-08 09:42   安徽  


邓老虽已逝,但他桃李满天下,一生宝贵的行医经验早已薪火相传,同时也为我们普通民众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养生私家方,特做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邓老的每日作息表


起床后


7点起床;

先饮一杯热开水;

梳头,左右手交替共100次;

自我保健按摩鸣天鼓、聪两耳、击枕处等动作;

在阳台做八段锦;

回房间量血压,做好详细记录。


邓老说,他每天早晨都坚持做八段锦,不但运动了筋骨,而且起到了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


除此之外,他还将传统八段锦改良成简单易学的“邓铁涛八段锦“,练了几十年,从不缺课。


早餐后


约8:30吃早餐;

餐后看报、书、杂志,写文章,写书法;

11点喝热茶一小杯,中午(11:00-12:00)绕楼散步10圈。


邓老说,起居有节、饮食有度、适量运动,也是老人老当益壮的秘诀。


老年人不宜跑步,宜每天闲庭散步30分钟,称之为“医疗步行”。


选择正午时分,是因为这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人体自身的阳气也达到了一天中相对较旺盛的状态,此时在阳光下散步,易激发人体的阳气。


另外,散步时背部朝阳,则人体一身之阳气随之旺盛。


运动程度的掌握以感觉温暖舒适、微微出汗为度,邓老称此为“午间散步采阳养生法”。


午餐后


约12点吃午餐,餐后看报纸;

约13:30午休。

15:30起床,继续看书读报;

约16:30散步,绕着楼房走6圈;

回家后,站桩20分钟,自我按摩足三里、涌泉穴等主要穴位20分钟。


邓老认为午睡对于老年人。适当的午睡可以弥补上午所消耗的精力,又为下半天的工作和学习做好准备。


当然,午睡也要有点讲究:


午餐后不要立即午睡,最好休息半小时后再睡,否则容易延长胃的排空时间,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午睡时间以1个小时左右为宜,太短达不到休息的目的;太长的话,反会影响晚间睡眠质量;


不要坐着午睡和伏案午睡,也不要以臂代枕。


起床时不要过猛,以防脑部突然供血不足而晕倒。最好在床上先停留数分钟,稍事活动,再慢慢起床。


另外,老年人不宜独居,睡眠中,最好能有人照料,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睡眠情况。


晚餐后


约18:00吃晚饭;

饭后看电视新闻;

21:00冷热水交替洗澡,冬天睡前以热水沐足;

回房间测量血压,做好详细记录;

23:00之前准时睡觉。


冷热水交替洗澡是邓老屡试不爽的秘方。冷热水交替,但不是绝对的冷和热,是相对的冷热交替,时间约10分钟左右。


这样血管的收缩扩张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改善微循环,提高防病能力。



将“养心”贯彻始终


“养生必先养心,养心必先养德”。


健康是宝贵的财富。现代人抽烟喝酒熬夜, 精神压力大,导致不少人健康状况亮红灯。


其实,在邓老看来,精神的养生比物质的养生更重要。


邓老的养生之道可概括为这几个方面:养德、养心和养肾。


养德


“知足,贫者亦乐;不知足,富者亦忧。要向上看,不要向上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常不乐怎么能长命?”


退一步海阔天空。要保养心神,首先要重视七情的调节。所谓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


凡事要看得开,不要患得患失,要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良好心态。


养心


心是“一身之主”,心强健,人体各脏腑才能健康正常,调神即养心。


邓老主张“以动促静”。静心、静坐可以使全身放松,代谢减慢,促进机体自我修复能力.


静坐要掌握其要点,单腿交换盘而稳坐在板椅上,上身自然放松,头位正直,自然闭目,两手置于腹前相互轻握,按平常呼吸,静坐约30分钟。


他也特别提醒老年人,静坐养心不必勉强盘双腿,不行就单腿交换盘坐。


静坐久了气血易短暂凝滞,可按摩疏通四肢气血,并视状态掌握时间。


静坐可于晨起、入睡前进行,在旅途中,也可静养安定心神。不能完全不想事,哪怕坐着发呆也有好处。


养肾


午间散步,采阳助肾,早上6~10时晒太阳有助于活血化瘀,下午四五时晒太阳有助于补钙。


在着装上,邓老主张追求舒适质朴,宜宽不宜紧。现在年轻人爱穿紧身装,太紧不通气,太闷易致真菌感染。


还要重视足部和脐部的保暖,否则容易受寒邪的侵袭。



本文内容综合自:《国医大师邓铁涛康寿之道》,陈瑞芳主编;《当代名老中医养生宝鉴》,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卢传坚;广州日报《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高徒邹旭:恩师的养生之道》等,特此感谢!



湛然读书
传承华夏经典 开启自在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