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日日知非,日日进步

文摘   2025-01-19 13:58   安徽  



  中国人的骨子里,始终存在一个观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在李老师的指导解读下,在各位了凡同学的鼓励陪伴下,通过《了凡四训》十节课的系统学习,帮我改变了认知。

了凡先生通过现身说法,告诉我们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心经营自己的人生,就能改变命运。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儿子及世人不要被字束缚手脚,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书中的谆谆教诲,加上李老师精彩的解读,帮助生活在浮躁喧嚣下的我们,拨云见日,看见了走向正确人生之旅的地图。

  通过系统的学习,我对镜自己的言行,似乎对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路径,不再慌乱于各种鸡零狗碎,也不再为利益得失烦恼,只专注于一件事,那便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每当我为一些事情做还是不做而举棋不定时,我会自问一句,这件事利他还是利己,如果利他,就不必纠结,立刻行动。保持这份觉知,不断自我反省,能看见自己的很多不足。世界上有两种值得称赞的人,一种是不犯过失的人,但这种人几乎没有,当然我也做不到,还有一种,就是有了过错能立刻改掉的人,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不二过,我也做不到。我能做到的是效法天道,保持觉知,根据天道运行规律而变化,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我们人生的地图,如果没有地图的参照,有可能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就会安于现状,安于现状就不可能有进步。

    世上聪明伶俐的人不少,但观察他们德业都没有进步的原因,多数因为“因循”这两个字,处于国家关键发展期,我们没有进步就是不担责,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理应担负公民应尽的服务社会的责任。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一直很好。一个家庭即使富贵至极,也终究挡不住只消福不种福。就好比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体质很好,但若他过度消耗,不注意养生,那大病总有一天会找到他。所以我们要向了凡先生学习,日日知非,日日进步,以开放、谦卑的心态面对自己,才能不断接近更好的自己,让自己更有能力回报社会,传承古圣先贤的经典文化。



   很幸运遇见李老师,遇见一群乐于分享的了凡同学,让我的生活有了圣贤之光的指引,愿这份智慧陪伴引领我们更好地服务社会,帮助他人,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温暖和善良。


湛然读书
传承华夏经典 开启自在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