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德之效 惟谦受福

文摘   2025-01-16 10:11   安徽  


  谦虚使人进步,傲慢寸步难行  谢红梅

       最近三周又和学长们学习讨论《了凡四训》最后几课内容,特别是谦德之效这一课,让我再次受益。

       在过去八年的学习成长中,我对傲慢带来的危害感悟特别深的。我自己以前就是一个超级傲慢还不自知的人。

       因为从小是学霸,又是乖孩子,在那个小山村一直就是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老师家长都认可,是同龄人学习的榜样。再加上家境贫寒,逼着自己好强努力,成了小山村飞出去的金凤凰。后来又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年纪轻轻当领导做了点事,愈加滋长了自己的傲慢心,喜欢当"判官",当"警察",喜欢指正别人。而且自己还不自知,还觉得自己很谦虛,偶而有人指正,自己又执着看不到,更别说去修正了。所以好景不长,2009大病一场,整个人崩溃掉,被迫休息调整多年,从此走上成长觉醒的路。现在回头看看自己年轻时候的所做所为,确实有些张狂,都是傲慢惹的祸。古人云:谦受益,满招损。真实不虚。

       后来在老师的教导下,我又学习到《道次第》这本经典,我才知道任何的学习,首先要有一个空杯心,恭敬心,清净心,清空一切,才能学得进去。否则就是覆器、垢器、漏器。带着一颗傲慢心学习,就像一个杯子,倒盖在桌子,再好的雨露也进不去。偶而漏点去,又被以前的所学混合,成了四不像。但时间一长,自己还更加自以为是。真本事没长,傲慢又增加了几分。

        当我真正意识到傲慢成为我人生成长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障碍时,就下决心去改,但习气太重,改到今天,还会经常的出来,有时候自己也提醒自己当像防贼一样防着傲慢。逆境时还能坚持一段时间,顺境时又偷偷的忘了。凡夫的心,防不胜防。

       在六十四卦中唯一一个六爻皆吉的就是谦卦。可见谦虚是做人的根本,积累福报的根源。一个谦虛的人是懂得自然之道的人。要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要保有一颗谦卑的心。

      调服自己傲慢心,有一个好办法。就是要多观察自己做到了多少,对理论践行了多少,知行合一了多少。正如今天课上老师讲到的白居易和鸟窠禅师的故事。

       有一天,大诗人白居易去拜访鸟窠禅师。白居易就问禅师:"禅师呀,什么是 F 法

呀?"鸟窠禅师微微一笑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一听,撇撇嘴说:"这谁不知道呀,连三岁小孩都懂呢!" 鸟窠禅师还是笑着说:"三岁小孩虽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人们常说:为什么道理懂得了那么多,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我自己成长了这些年,烦恼也是很多的。再次听到这故事,心生惭愧的。因为自己的傲慢心还在,谦虚的品德修的不够。冷静下来,问自己你有什么可以傲慢的呢?自己想想确实没有一事值得傲慢。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又算的什么呢?又为社会做了什么呢?只能心生惭愧。真正成长都来源于实修。自己践行才刚刚开始,老老实实干才是王道。

       感恩李老师的教导,感恩学长们的陪伴共同成长。感恩一切因缘的显化。


李老师好!

学习积善之方后两讲和谦德之效,体会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让我认识到因果律真实不虚,关键看自己是否有纯心待人,在生活中实践才有体会。提升觉知力才能辨别真假,了凡先生通过真假,半满,偏正等来告诫我们如何辨别善恶的标准。

反观自己在陪伴学员读书时,没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真正内涵,不够善巧方便。缺乏智慧无法辨别真假的能力,却忽略了做事的真正用心,有时会一时兴起,不够尽心尽力。

谦德之效更加体会到空杯的心态如此重要,骄傲自满只能让人远离,体会到“谦受益,满招损”的真正内涵。

傲慢感招灾祸,谦虚能带来福报。

如果不加以修正,福报会慢慢减损,改习气才能改变命运。

感恩圣贤,感恩李老师的细心讲解。

学生:果玫

湛然读书
传承华夏经典 开启自在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