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 14

健康   2024-10-04 14:50   四川  

维摩诘经讲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14

2018年7月2日


喇荣的夏天有很多鲜花,住在这里的道友,星期天应该出去看一看,不然有点可惜,因为藏地的花最多开一个月。这些花都是我比较熟悉的“好朋友”,这个是最香的。

下面开始讲《维摩诘经》。前面已经讲了第一品《佛国品》和第二品《方便品》,这两品很重要。《佛国品》讲一切万法皆为清净之理,大圆满中也抉择这样的见解。《方便品》主要讲维摩诘居士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和不可思议行为,还讲了身体的本性。

大家听过以后要认真思维,这样也许能对佛教的甚深道理生起不退转的信心。学习佛法不同于学习世间知识,因为通过观察、思维与修行法义,能真正转变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这种转变并非让人变得消极、怠惰。相反,若大乘佛法真正入心,就会使人更加快乐、坚强、积极,更加关心人类、关注社会、关爱家人,绝不会变得更加自私、恶劣。所以,有些世间人的担忧是杞人忧天。

另外,不管什么年龄、什么身份的人,坚持学习都很重要。即使明日死,今日也要学习;即使水平很高,也要不断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跟随好的老师尤为重要。《大圆满前行》中引用智悲光尊者《功德藏》的教证说:“如玛拉雅树林中,漂落普通一节木,枝叶滋润出妙香,依止上师随行彼。”如同一节普通的木头掉落在玛拉雅山林中,会被旃檀浸润而散发出妙香一样,我们依止什么样的人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所以,无论在家人还是出家人,都会受到别人的影响,尤其是自己经常接触的人,毕竟很多人在显现上是凡夫。如果你经常接触的人总爱说是非、持严重邪见,你的心就会慢慢被他染污;如果接触的人具有信心、智慧和悲心,你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被他熏染。

另外,《维摩诘经》也告诉我们:一、密宗所讲的很多道理,在显宗当中也有明确宣说;二、在学处、戒律方面,在家人可能不如出家人,但在见解上,修行好的在家人是可以超越许多出家人的。因此,修行人的身份不是最重要的。维摩诘居士虽为在家人,但其修行境界却超胜佛的十大声闻弟子,包括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以及后面会提到的迦叶尊者、须菩提尊者、富楼那尊者等。

所以,这部经可以为藏传佛教一些见解和行为的合理性提供佐证;也可以说明,藏汉佛教中个别在家身份的佛教徒,在见解和修行上超越某些出家人是合理的。

佛教徒应该明白这些道理。如果仅局限于自己的狭隘空间,持着非常狭窄的见解,培养出来的人,在智慧上也只能仅此而已。

我刚才一直想着眼前的这些花,所以还没有进入主题。这个花是很香的,里面好像有一点“牛奶”,很甜。以前我去放牛的时候,如果肚子特别饿,就把这些花拿来吸,里面有一点点甜的花蜜。

弟子品第三

《弟子品》主要讲大乘与声闻乘在见解上的对话。

尔时,长者维摩诘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慈,宁不垂愍?”

这时,长者维摩诘居士心想:“我现在卧病在床,大慈大悲的世尊为什么不垂愍我呢?”

前面讲了,维摩诘居士生病后,国王、大臣、刹帝利、婆罗门等都去看望,他也为众人宣讲了甚深佛法,很多人因此而发了无上菩提心。这时,维摩诘居士想起了佛陀。藏文译本中说:维摩诘居士心想:“佛陀为什么没有派人来看我呢?”

有些讲义中说:当时,世尊正在毗耶离城,给五百长者子为主的很多人传授佛法,维摩诘居士因病无法去听,就比较伤心、焦急,他想:“佛陀是遍知,悲悯所有众生,现在我病得那么严重,佛陀都不关心我吗?”可能除了佛陀以外,国王等当地高层人物都来看过他了。

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这个时候,佛陀知道了他的想法,就对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说:“你代表我去向维摩诘居士探病吧!”

这部分经文讲了佛教徒对病人应持有的态度:连至高无上圆满正等觉佛陀都非常关心弟子,其他人更应如此了。

《佛说处处经》中说,有四种法等同于供养佛陀:一是布施无处觅食的可怜旁生,二是照顾无人看望的病人,三是帮助贫穷孤独者,四是供养无有衣食的独行修行人[1]

我们学了大乘佛法以后,看到有人生病了就要尽量去帮助,不管以前认识还是不认识。可以为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给予经济上的救济。有些基金会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错,功德相当大。

我那天开玩笑说,如果你从来没有照顾过别人,你自己生病时也不一定有人照顾。如果我生病时别人照顾过我,我就一直忘不了;后来我听说他生病了,如果不能去照顾,心里就很过意不去。

生、老、病、死是人生中最大的坎,在这些时候帮助别人,确实是雪中送炭。当然,这些事情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或文字上,而要实际去做。我的打算是,以个人名义,将别人供养的钱设立一个病人救护基金。不一定要成立“基金会”,因为相关的手续可能很难办。这件事真正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但不管怎样,我做事不会喜新厌旧,一旦开始做,至少会五年、十年地去努力。之所以有这样的打算,是因为我看到,很多病人如果得到救助就能活下去,反之就要面临死亡。所以,很想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但现在还没有开始做,只是想:以后各方面因缘成熟了,要设立一个救护病人的基金,哪怕自己离开了世间,这个基金也可以继续发挥作用。

另外,希望城市里的道友们,能去帮助城市中无人照顾的出家人的父母和子女;同样,如果有居士遇到困难,熟悉的道友们也要尽心尽力地给予帮助。

对健康的人来讲,看望病人不算什么难事。但对于被病痛折磨的人来说,这时的问候就显得很重要了。你看维摩诘居士那么了不起,生病时都会想:“佛陀为什么不来看我?”可能他也不是非要佛陀来看,但在显现上,作为病人难免有一种无助感。

所以佛经中讲,供养病人功德很大。《诸经要集》中说:“若欲供养我者,应先供养病人。”佛陀说:“如果你们想供养我,就先供养病人吧!”

其实,佛陀让十大弟子和菩萨们去看望维摩诘居士是一种示现:这样可以彰显维摩诘居士最为高深的见解。但大家不要把这种示现理解为一种“表演”,因为这些事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我们应该很认真地对待。

本经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中都备受重视。学习之后就能明白:对于密宗的甚深教义和大乘中观般若思想,声闻乘行人是很难通达的。我们学习佛法,不仅要了解一些佛教名词和传统说法,更重要的是懂得佛法所传递的甚深意义。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舍利弗对佛陀说:“世尊,我不能胜任向维摩诘居士问疾。”

舍利弗不敢去看望维摩诘居士。事实上,不仅舍利弗不敢去,好多佛弟子也不敢去。因为维摩诘居士对他们的见解、修行、行为所提出的意见,令其无法反驳。

大家学习这些内容,不要像看小说、看电视剧一样,看过就算了。要深深思维这些情节背后的原因,仔细思维维摩诘居士所宣说的道理。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曾于林中,宴坐树下。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也。

我为什么不敢去呢?记得有一次,我在树林中打坐。这时,维摩诘居士来了,他对我说:“唯!舍利弗,你这样坐禅是不对的。”

“宴坐”即安坐、打坐。“唯”是表示尊敬的呼唤词,并非不太恭敬的“喂”。

舍利弗在树下坐禅肯定很庄严,他自己也认为这样坐禅很好,但维摩诘居士竟然否定了他的坐禅方法。

我们打坐的时候,可以用心性休息坐式,但最好用毗卢七法,双手结定印。

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

真正的禅修,不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中现身意之相。

小乘的禅修,在坐式上有各种要求,比如双目闭着、双手等印、双足金刚跏趺坐等;内心也有明想、空想、不净想等很多观想。也就是说,他们的禅修,不仅在身体上有相状,内心也会缘三界的某一处产生相状。

因此维摩诘居士告诉舍利弗:你的禅修有身心上的执著,并不是真正的禅修;远离身心一切相,才是真正的禅修。

大乘修法中讲,禅修达至究竟时,内心没有明、空之相,身体之相也不存在。禅宗和密宗修法中也说,修到最后,缘身体和心的所有执著相都会消失,这是真正的禅修。我们讲《六祖坛经》时也讲过这一点,大家应该有所了解。

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

安住于灭尽定而起现种种威仪,是真正的禅坐。

小乘行人会入于灭尽定,这并非最好的禅修方式。因为真正的禅修,是如如不动安住于灭定的同时,显现行住坐卧各种威仪。即一方面不失去禅定的正念,另一方面能自在行持诸威仪。但一般来说,小乘行人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入定时就只能入定。我们大多数人也是一样,无法在不舍弃禅定境界的同时说话、吃饭、走路。

维摩诘居士所说的禅定,是动与静的结合:心入于禅定毫不动摇,身体可以随意而行,而且诸威仪不会扰乱禅定境界。这一点,很多修行人是做不到的。

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

不舍弃内在的修行境界,并在凡夫群体中做各种事,是真正的禅坐。

不舍弃内在寂止、胜观的同时,在凡夫群体中做各种事,比如唱歌、跳舞甚至入妓院、吸毒等,这是真正的禅坐。以前的一些大成就者们就是这样,内在的境界丝毫没有舍弃,外在还可以显现得像凡夫人一样。

像印度的八十四位大成就者,确实具有殊胜成就。而有些人,则像麦彭仁波切所说,内在没有超胜境界,外在却有疯狂行为——内外都是凡夫人,还说自己是大成就者,行持“无取无舍”的行为。

实际上,“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才是真正的禅坐。即要内外结合,内在不舍弃胜法,外在现凡夫事。这种禅坐境界很高,与大乘实相相合。

佛教思想广大且包容,很多菩萨会显现不同的相来利益众生,我们不能认为,与自己行为不相符合的都不合理。现在有个别教派的修行人,因为自己守持比较清净的声闻乘戒律,而且没有闻思过其他领域的佛法,就觉得与自己不同的都是不对的,于是经常看别人过失,这样不是很好。

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

心不住于内在的分别念,也不住于外在的任何法,是真正的禅坐。

小乘行人禅坐时会观人无我、修寂止等,这些都是“住于内”。“亦不在外”指心不住于外在的色声香味触等法,藏文译本中说“不住于外在的色法上”。《入行论释·善说海》中引用了《大宝积经》的教证说:“心于内无有,于外亦无,二者亦无有且不可得。”《华严经》中也有类似教证[2]

心的本性不住一切,真妄均无。《景德传灯录》中说:“真妄本来不二,凡夫弃妄觅道。”由于凡夫未通达真妄不二之理,于是想断除虚妄,寻找最究竟的正道。但在真正的修行中,内在的法得不到,外在的法也得不到;真得不到,妄也得不到。虽然有些论典中讲,要舍弃世俗谛、寻求胜义谛,但这只是暂时的方便而已。在实相中,根本无法断除一个法、获得一个法,学过《大圆满心性休息》的人应该清楚。

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是为宴坐;

不被诸见所动摇而修持三十七道品,是真正的禅坐。

“见”包括外道的六十二种见解,比如断见、常见、邪见等。维摩诘居士说:不被这些见所动摇,一心一意修行三十七道品是真正的禅坐。

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

不断除烦恼而入于涅槃,是真正的禅坐。

在小乘道当中,修行人要断除贪、嗔、痴,追求无贪、无嗔、无痴的涅槃法。实际上,烦恼的本性就是菩提,并没有什么可断的。从究竟意义上来说,断除烦恼而希求清净的涅槃法并不合理。《景德传灯录》中说:“若欲断除烦恼,此是无明痴汉。烦恼即是菩提,何用别求禅观。”禅宗有好多这样的偈颂。

的确,想断除烦恼的念头是一种无明。很多显宗修行人可能会想:“应该断除烦恼啊,断了烦恼才能获得菩提。”实际上,贪嗔痴等烦恼就是菩提。所以,不要用其他方式来修行。可见,禅宗的一些修行方法的确与密宗修法相同。

大家要记住这句话:“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并不是断了烦恼再入涅槃。文殊菩萨的传记中有很多这方面的教证和公案,比如有些声闻乘修行人很想断除烦恼而入涅槃,文殊菩萨不认可,他说:烦恼的本体就是菩提,认识了烦恼也就成了菩萨或佛陀。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如果能这样坐禅,就会得到佛陀的印可。

光在树下坐着并不算真正的坐禅,认识心的本性才是真正的坐禅。

以上这些,都是维摩诘居士对舍利弗提出的修行建议,下面还会对目犍连提出见解方面的建议。

在座的各位,可能也存在同样问题。比如认为自己的禅修很好,但还没有去除对内外密之法的执著,也无法将禅定与威仪、动与静、内与外以及不同层次的见解相融合。

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清楚维摩诘居士对每个人物讲了什么,强调的是哪方面。佛陀让十大弟子去维摩诘居士处问疾,并不像我们普通人去看望病人,比如某个老师病了,于是十个人拿着鲜花去看望,看完就回来了。

维摩诘居士生病是有目的的,佛陀让这些声闻弟子去探病也是有目的的。经中提到,维摩诘居士曾给每位声闻行人讲了不同教言:有的解决了他修行上的问题,有的解决他了见解上的问题,有的解决了他行为上的问题,有的解开了他的疑惑等。

我们每讲完一品,都会有个总结性的讲考,大家可以在讲考过程中,对整品内容做个归纳或延伸,这种法供养是很好的。

这些教言虽然是维摩诘居士对舍利弗说的,但如果我们遇到维摩诘居士,他也会对我们说一样的话。他的语言不会过期,如同佛语般永远鲜活。所以我们要想:“今天我跟舍利弗一起打坐,这时维摩诘居士来了,给了我这样的建议,这就是佛的语言。”

时我,世尊!闻说是语,默然而止,不能加报,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世尊,我听到维摩诘居士的话以后,什么都没有说,因为我无法应答。所以,我不胜任去维摩诘居士处问疾。

舍利弗之所以哑口无言,是因为他觉得维摩诘居士说得非常有道理。同样,我们也没有能力推翻维摩诘居士所说的禅修窍诀。有些人觉得自己修行很好,那你能否反驳维摩诘居士呢?如果连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都做不到,你可能就更不用说了。

维摩诘居士的话给舍利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再也不敢接近维摩诘居士了,所以他委婉地拒绝了佛陀的要求。有些注释和西方学者说:佛陀让弟子做某件事的时候,如果弟子实在无能为力,可以讲出理由,佛陀也不会说“你必须去”。同样,善知识、上师对弟子有一些吩咐和要求时,如果弟子实在无法做到,也可以说明理由,上师也不会强迫弟子去做。比如一位上师让弟子代他去看望什么人,弟子不想去,讲出一大堆理由,问:“我不去可以吗?”上师就不能说:“你怎么不去啊?我是你的老师,我说了你还不听吗?你是不是想违背誓言啊?”不能这样的,佛陀都没有这么说,对吧?佛陀说:“你确实不敢去就不去吧,我叫目犍连去。”——佛陀最先派的是他的左膀右臂,声闻乘里的智慧第一和神通第一。

佛告大目揵连:“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佛陀对目犍连说:“你去向维摩诘居士探病吧!”

佛陀的意思是:舍利弗跟维摩诘居士发生过一些事情,他不想去;但你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你去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这个故事还是挺好的,有没有拍成电影?有是吧?我都没有看过。

目连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入毘耶离大城,于里巷中,为诸居士说法。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目连!为白衣居士说法,不当如仁者所说。

目犍连对佛陀说:“世尊,我也不能胜任这件事。为什么呢?记得以前,我在毗耶离大城市的里巷中为居士们讲法。这时维摩诘居士来了,他对我说:‘目犍连你好!为白衣居士说法,不应该像你这样说。”

“于里巷中”在藏文译本中是“在一个街道口”,日文译本中好像与此相同。我在第一节课提到,有日本学者找到了《维摩诘经》的梵文本,他们后来把该版本译成了日语。藏文版本也译自梵文本,所以二者的内容比较相近。本经的英文等不同语言译本也比较多,有一个英文译本与藏文译本的内容基本相同。而且,西方学者对于《维摩诘经》有很多学术上的研究,相关文献资料也比较多。

到目前为止,通过外语听课的人比较稳定。我刚开始还想:“有没有必要同步翻译啊?”但又想:“哪怕有一个人听,我们也要很认真地为他翻译。”事实证明,西方听众的心态还是比较稳定的,态度也比较坚定,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听。

对于这部分经文,有高僧大德解释说,维摩诘居士认为目犍连在讲法方面有几个“不当”:法相不当,未通达法的实相;应机不当,没有针对众生的根基而讲法;佛意不当,未通达佛陀的真正密意[3]

夫说法者,当如法说。

维摩诘居士说:“你如果真的想说法,就要如理如法地宣说。”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好不容易在街头找到几个居士,正在给他们讲课,结果被一个在家人当场驳斥了。如果我们的一些法师遇到这种情况,可能气坏了,“你这个居士,别管我!我正在转法轮,不要给我制造违缘!”但目犍连没有生气,他还是很认真地听维摩诘居士解说何为如法之讲法——舍利弗是在打坐时被维摩诘居士看到了,维摩诘居士说他的禅修方法不好,给他讲了禅修窍诀;目犍连是在讲课时被维摩诘居士“抓到”了,维摩诘居士说他讲课的方法不对,于是开始“教训”他。

平时讲经说法的辅导员、法师们也要想一想:如果维摩诘居士听到你讲法会说些什么?我自己想了一下:如果我讲中观,维摩诘居士可能会高兴,至少不会特别不高兴;如果讲其他的法,就不一定了。不知道目犍连当时讲的是什么,反正维摩诘居士不高兴。

他告诉舍利弗:说法时要说实相法,不要只讲简单的法,要讲得深一点!有些人说:“要讲空性法门、般若法门、涅槃法门,不用灌顶,可以直接讲!”我脑海里浮现了一些人的画面。

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法无寿命,离生死故;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

一切万法没有众生,因为已经离开了众生相的垢染,即远离了人、天等相续的垢染;法没有“我”,因为离开了五蕴的假合;万法没有寿命相,因为远离了生死,也就没有同类相续的寿命;法没有人相,因为前际后际都得不到。《金刚经》中说:“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莲花戒论师对此解释说:将五蕴的假合执著为“我”叫做“我相”;由“我”执著的对境法为“人相”;今生为人,来世为天人,后世又堕落为旁生……接连不断在轮回中流转的相续为“众生相”;同类相续的寿命是“寿者相”,这是一种异熟果,比如我这辈子是人就有人的寿命,下一辈子变成天人就有天人的寿命。

维摩诘居士说,这四相其实都不存在。

“法无有我,离我垢故”,在藏文译本中是:“法无有我,离贪垢故。”

法常寂然,灭诸相故;

一切法恒常寂灭,因为灭尽了有无是非等一切相。

法离于相,无所缘故;

万法离于有无是非等相,因为没有所缘。

如果能缘的心不存在,所缘的对境也不可能存在。

法无名字,言语断故;

万法没有名、字,因为实相中断除了一切语言。

在般若当中讲“远离言思波罗蜜多”,意为在实相当中,语言和思维都不存在。

法无有说,离觉观故;

法不能用语言宣说,因为离开了知觉的观照。

所有语言的产生都是以分别念为前提的,如果分别念不存在,言说也不可能存在。

法无形相,如虚空故;

一切万法,包括自己的心,都没有相状,因为万法在本体上与虚空无别。

法无戏论,毕竟空故;

法没有有无是非、白黄红蓝、酸甜苦辣等戏论执著,因为从究竟上讲,诸法均为空性。

法无我所,离我所故;

万法没有我所,因为其远离了我所之故。

“离我所”,藏文本中是“离我所执”。

法无分别,离诸识故;

万法没有分别,因为其远离了心识。

对境的大小高矮等,都要依靠心识来执著、分别,如果没有心识,也就没有分别。

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一切法没有高低上下的对比,因为其没有相互观待。

在世俗中,一切法都是观待而安立的;而在胜义中,一切均为空性,不可能有观待。

这些道理并不仅仅是说法,而是万法的实相,学修过《中观根本慧论》《入行论·智慧品》《大圆满心性休息》《三自解脱》《法界宝藏论》的人,应该会明白的,也能有一些体会。

如果基础比较薄弱,听了这些内容就不一定有什么感受。在座有些人可能是来喇荣旅游的,像我一样贪著鲜花,拍了几张照片发朋友圈,然后就迷迷糊糊地下去喝酒了,他们可能觉得这样很快乐吧。这种人听了上面的内容,可能会生厌烦心:“在说什么呀?这些话听起来都是一样的。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听,是不是有问题啊?耽误时间!”

的确,如果对般若空性没有定解,这些经文听起来只是一再地重复而已。我以前说过吧,学过《中观根本慧论》三次以上,就会对本来清净的心性和远离四边八戏的空性之义产生一些定解。我的上师们讲过很多中观的甚深窍诀,我现在始终忘不了。这些法义已深入骨髓,有生之年,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我想乃至生生世世,无论自己变成何种形象,这种习气也会一直延续下去。

总之,如果明白般若空性义,听《维摩诘经》就会很有感觉。以后给别人讲解或自己修行时,也会觉得这些教言非常重要。

法不属因,不在缘故;

诸法不由因生,因为诸法不从缘起之故。

因和缘是无法真正建立的。表面上看,万法由因缘而生,但若用智慧观察,因和缘都是空性。

《中观根本慧论》中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不从因缘而生的法是不存在的,所以一切法无不是空性,故说缘起空性。在现相当中,因和缘都存在;而在实相当中,因和缘都不存在。因为,因果同时不成立,因果非同时也不成立;多因产生一果不成立,一因产生多果也不成立……通过金刚屑因、大缘起因等智慧来观察,所谓“因缘法”只不过是分别念的安立而已。

法同法性,入诸法故;

万法与法性完全同一,因为都是入定的本性。

藏文本中说:万法与入定的本性无离无合。

法随于如,无所随故;

万法随顺于胜义真如,因为不随顺于其他法之故。

一切法都有名言真相和胜义真相,而且与如如不动的胜义真如从未分离。真正去观察就会发现,诸法不随顺于任何法。

法住实际,诸边不动故;

万法安住于真实性当中,因为一切边都不动摇。

有、无等边只是名言中的一种执著,事实上,在所知范围内没有一个实有的法。

法无动摇,不依六尘故;

诸法从未动摇过,因为其不依靠色、声、香、味、触、法。

真正观察就会发现,色、声、香、味、触、法的本体都是了不可得的。

法无去来,常不住故。

诸法没有去和来,因为其不住之故。

既然没有安住,也就无所谓去和来了。

法顺空,随无相,应无作;

万法不离三解脱门:法之自性为空性,其因无相,其果为无愿(或无作)

法离好丑;法无增损;法无生灭;

在法的本性当中,好与丑、增与损、生与灭都不存在。

现在人很执著外相,表面看来人有美丑之别。但若以智慧观察,身体的形状与颜色都是由微尘组成的,微尘的本体也是空性的,所以美丑只是人们的分别念而已,由于不断串习这样的分别念而形成了习气。

我在非洲的时候,很认真地思维过这一点。我问当地人:“你们非洲人当中,最好看的男孩子是什么样,最好看的女孩子是什么样?”他们就给我看:“最帅的男人是这样的,最美的女人是这样的……”我就想:“如果我转生为非洲人,可能也分不清亚洲人的美与丑,同样会问:‘你们亚洲人里面,最好看的人是什么样,最难看的人是什么样?’”我给他们讲这些道理的时候,他们有点想不通,觉得好像不是这样。不过我感觉,非洲人的性格跟我们还是很相合的。

总之,只要我们还没有舍弃这个色身,就会一直显现人的习气;一旦变成了另一种众生,与之相应的习气就会苏醒。所以,美丑、增减、生灭在本质上都不存在。

法无所归;

诸法不能被归入到任何法当中去。

法的本体始终如如不动,因此诸法与其本体从来没有过丝毫分离。

法过眼耳鼻舌身心;

诸法超越眼、耳、鼻、舌、身、意此六根的境界。

此处的“心”指意根。

法无高下;

法在本体上没有高下之分。

佛为引导众生,暂时安立了大乘与小乘。《妙法莲华经》也提到:佛一开始讲三乘,然后讲一乘。但究竟而言,一乘也不存在。

法常住不动;

无论诸佛是否出世,诸法都安住于法性中如如不动,从未动摇。

法离一切观行。

诸法远离一切分别、勤作和能取、所取。

唯,大目连!法相如是,岂可说乎?

唯,大目犍连!诸法之相就是如此,怎可言说呢?

维摩诘居士的意思是:要想给在家人说法,就要这样说,目犍连你明白了没有?

夫说法者,无说无示,

说法时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没有什么可表示的。

其听法者,无闻无得,

作为听法者,也没有什么可听闻的,也没有什么可得到的。

因为诸法本体皆为空性,所以维摩诘居士说无可闻亦无可得。

有些道友在听法过程中确实是“无闻无得”,好像什么都没有听一样,一下课就赶紧收拾东西回去睡大觉,第二天别人问:“昨天课上讲了什么?”他全都不记得了,只知道上师说了“小鲜肉”“八块腹肌”。这些倒不用通过听课去了解,手机上一搜就知道了。

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建是意,而为说法。

就像幻化师给幻化人说法一样,要建立这样的意识,才是真正的说法。

维摩诘居士说得很好:一切都是幻化的,并非实有,讲法亦然。讲经说法的法师们,至少要对中观、般若、大圆满有分别念层面的定解。我这样说很不好意思,因为我自己也没有什么修行境界。但不管怎样,如果自己内心有这种定解,讲法就会比较深入,也会令很多人真正受益。

现在有些辅导员,遇到深一点的法就讲不下去了,只能讲一些笑话或特别浅显的故事。时间长了,下面的人就不想听了。如果讲得比较有深度,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听的。

所以,讲经说法还是要尽量接近实相。如果从理论上或修行上通达了万法的本性,那么讲法的分量、加持都会不同,听者也会自然而然获得利益。因此维摩诘居士要求目犍连:你以后讲课要有深度,要依般若空性之义来讲。

下面,维摩诘居士告诉目犍连,为众生说法要具足下列条件,声闻乘行人可能比较欠缺这些。

当了众生根有利钝,

第一、应当了知众生根基的利钝而说法。

讲法时不能一概而论,要观待听众根基,天天讲般若空性也不行。

善于知见无所挂碍,

第二、要有无碍通达万法的慧眼。

讲法者要通达空性之理,至少要有一些定解。

以大悲心

第三、具有大悲心。

讲法不是为了自己出名、获得利养,而是为了饶益众生。仲敦巴尊者也说:“我是希求解脱者,莫为名闻利养缚。”

赞于大乘,

第四、赞叹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的深广意义完全符合万法实相,在利益众生方面也非常值得赞叹。

念报佛恩

第五、感念、报答佛恩。

传法不是为了宣扬自我,而是为了报答佛的恩德。如果本师释迦牟尼佛没有转三次法轮,我们还会继续沉溺于迷茫的大海中。是佛陀开启了我们的智慧眼目,所以要为报答佛恩而讲法。

藏文译本中还有下面两条,其他几个译本中也有[4]

第六、意乐清净,完全是为了弘法利生而讲经说法。

第七、善巧说法,如以四无碍解而说法。四无碍解包括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辩无碍解。说法的过程中,不要说一句话就得罪所有人。如果第一堂课狠狠地批评人,第二堂课谁都不来了。

世间一些老师的差别是很大的:如果讲得好,课堂上就挤满了人;如果讲得不太好,第一天人是全部来了,第二天人就都跑了。所以,“善巧说法”还是很重要的。

不断三宝,

第八、为绍隆三宝而说法。

说法的目的,就是要让佛法僧三宝不断延续下去,在这个黑暗的世间一直呈现光明。三宝的光明对众生来说的确很重要。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也说,若未经常祈祷三宝,虽然暂时对佛法有一点信心,但也很容易改变。

现在这个时代,人们的心很容易被各种诱人的外境所转。暂时来看,有些居士、出家人的修行是很好的,但若没有经常祈祷三宝,也可能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遇到比较重的违缘;反之,经常祈祷三宝的人就会获得不可思议的加持。

总之,我们要为了延续三宝的智悲力而讲法,并常常祈祷三宝。当然,这是大乘理念,小乘行人在讲法、祈祷等修持过程中,可能带有一些自私自利的心。就像有些讲义中所说,小乘行人要远离四种心:见心、痴心、小心、凡心[5]

然后说法。’

有了这八种心,就可以为他人说法。

目犍连听到这些话可能会有点不好意思,因为维摩诘居士在间接说他不懂众生根基、没有大悲心、不赞叹大乘等,说得比较严厉。

维摩诘说是法时,八百居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维摩诘居士宣说了这些法后,八百位居士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看来当时在场的人还是比较多的,而且目犍连尊者应该性格很好,不然他可能会生维摩诘居士的气:你让我在这么多人面前下不来台,现在我的弟子全跟你发心去了!

我无此辩,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目犍连说:“当时我无法跟他辩论,所以我不能代表您去看望维摩诘居士。”

估计维摩诘居士得罪了好多佛弟子,而且把他们都吓坏了。


阳光之卫
སློབ་གསོ། གསར་འགྱུར། དཔེ་ཀློག གླུ་གཞས་སོགས་འཕྲིན་སྟེགས་འདི་ལས་གཟིགས་ཐུ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