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一切都开始打明牌了,你的生活境遇,你的身份实力,都如同头上的发量,身上的啤酒肚一样,让人一览无余,藏不了、遮不住,都能从蛛丝马迹中见真章,见真相。一个人是不是要走下坡路、要开始废掉,也是如此,都能透过一些迹象中看出端倪。
01
外表开始变得油腻
杨澜说过:形象永远走在能力前面,没有人有义务必须透过连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
心理学上有个“首因效应”,是说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先入为主”所产生的效果。我们不用计较第一印象是否准确,但它确实会给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带来很大影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做过一个街头实验:让同一个小女孩,分别以漂亮和邋遢的形象出现在大街上,以此观察人们的态度变化。结果,当这个小女孩以整洁漂亮的形象站在大街上时,很多路人会主动表示爱心,上前询问她是否需要什么帮助;而当小女孩以邋遢褴褛的形象出现时,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没人会正眼看她,更不用说主动提出帮助,在她走近餐厅时,甚至还被人赶走。
不用拷问人性,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不论男女老幼,外在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一个人的个人品牌。一个看上去蓬头垢面、邋里邋遢的人,他说他能做好一份需要耐心和细心才能胜任的工作,你敢信吗?一个衣服上满是污渍,鼻毛胡须肆意生长的人,说自己有多高级的人脉圈,分分钟能帮你搞定某个重要项目,你不会打心里觉得好笑吗?人到中年工作忙碌、时间紧张,都可以理解,但这样绝不是让完全放弃形象管理的借口。一个人外在形象,藏着太多人生的蛛丝马迹,他受到的教育教养、他的家庭是不是和睦幸福、他在职场中受不受欢迎和重视、他现在的经济状态和生活状态是不是很糟糕…大家都可以从一些细节中得出他们的判断。
英国著名形象设计师罗伯特·庞德说过一句名言:“这是一个两分钟的世界,你只有一分钟展示给人们你是谁,另一分钟让他们喜欢你。”你想成为成功者,首先就要表现得像一个成功者。不要去计较别人是不是有刻板偏见,这丝毫不重要,一个连自我管理形象都管理不好的人呢,你又凭什么要求别人相信你能管理好工作、带领好团队、经营好人生呢?
02
迷恋多巴胺的快乐
作家李尚龙说过:“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你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好了,你开始废了。”没错,这些东西完全可以给一个人提供足够多的多巴胺了。可以没日没夜地刷手机,可以废寝忘食地打游戏,可以毫无顾忌地看爽文…这些东西就像一些充满科技与狠活的外卖预制菜,它们可以充分刺激你的味蕾,让你大呼过瘾,欲罢不能。
不少中年人通常会产生一个错觉,认为自己不是孩子,什么道理都懂,不会沉溺其中,但事实证明,在很多时候,他们确实高估了自己的自制力。本来想刷2分钟手机放松一下,放下手机才发现2个小时过去了,相信有这种经历的人,应该不在少数。硅谷有家公司,名字就叫“多巴胺实验室”,他们坚信“世界上肯定存在让人上瘾的代码”,公司的官网也赤裸裸地写着,他们将运用神经科学理论,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用多巴胺让你的 App 令人上瘾”。
所以,面对多巴胺,别高估自己,别低估“对手”。任何东西,只要有人需要,就会有人生产。而且,人很容易对快感脱敏的,当一个人习惯了反复被刺激和满足的时候,就会不断升高产生快感的阈值,进入不断螺旋的无底洞。最有代表的案例就是那个著名的小白鼠实验。在小白鼠脑中埋入电极,让它通过踩踏板放电,每踩一次,电极就会刺激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兴奋,结果这只小白鼠被刺激上瘾,以每分钟几百次的速度疯狂踩踏,直到把自己累死才停止。
该怎样让自己避免成为那只可怜的“小白鼠”?一句话:控制多巴胺,追逐内啡肽。虽然两者都是人体内的快乐分子,但他们产生的机理却很不一样。多巴胺是一种奖励机制,它能给你即时爽感,通常廉价易得,比如追剧、刷短视频,都会让大脑分泌多巴胺;但内啡肽是一种补偿机制,它的获取就没有这么容易,往往要经历痛苦和考验才能得到,属于延迟满足的成就感。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和华大基因CEO尹烨曾就“多巴胺和内啡肽”的话题,展开过对话。在对话中,大佬们把过度的多巴胺称为“勾魂毒药”,而对内啡呔推崇有加,认为内啡肽奖励的是成就,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愉悦感。真正的高手,早就远离了多巴胺爽感;而是更享受内啡肽的自我激励和赋能。
美国作家、教育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写道:“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泰戈尔也曾说过:“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中年人,是选择被“热爱”的东西毁掉;还是选择历经磨炼后,创造天堂?
03
停止学习新知识
著名编剧、作家石康说过:“一个人的死亡时间,是从停止学习开始的。”在知识更新、技术迭代快到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今天,这句话更具现实意义。
心理学上有个“花盆效应”,是说一个人如果在舒适的“花盆”中待久了,就容易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从而让自己变得很脆弱,稍微换个环境就可能凋零败落。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圈,有熟悉的人,有自己做着顺手的事,似乎外面的风吹雨打都和自己无关,只要把自己的每一天“复制粘贴”就可以优哉游哉、安度余生了。但事实很可能并非如此。
最近听一位朋友说起他爱人下岗的事。朋友老婆原来在一个国有单位的档案室工作,每天的工作都很轻松,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聊天网购,自己也没觉得什么不妥,总以为是国企铁饭碗,怎么着都能混到退休。没想到这两年不景气,她所在的单位也在改革求生,其中一项就是把集团下属分公司的档案集中管理,并优化相关岗位人员。朋友的老婆就这样失去了她的“铁饭碗”。更让朋友发愁的是,老婆在原来的岗位上摸了十来年鱼,不但没学到任何技能,而且跟外部职场严重脱节,离开原来的平台,就如同“废人”一样,想再就业都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工作。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每个人都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时代同频,不断获取新知,进行自我迭代,而不是把自己禁锢在舒适圈,放弃学习,停止成长。毕竟,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且你还可能退无可退。
04
困在信息茧房里
K哥看过这样一段话:抖音上你不需要告诉我你想要什么,你也不需要去搜索,只要你点赞评论超过20个,我比你的同事更了解你;点赞评论超过50个,我比你的同学朋友亲戚了解你;点赞评论超过100个,我比你妈还了解你;点赞评论超过200个,我比你老婆还了解你;点赞评论超过300个,我比你自己还了解你…这个说法也许有些夸张,但却反映了一个细思极恐的真相,我们正在被算法裹挟,一步步陷入自己和代码共同编织的信息茧房里而不自知。
所谓信息茧房,是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一书中提出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在信息传播中,一个人只会关注自己想要的或能使自己愉悦的信息,久而久之接触的信息就越来越局限,越来越窄,如同蚕吐出来的丝一样,把自己包裹起来,最终像蚕一样被封闭在“信息茧房”内,失去对其他不同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触机会。
我们在互联网世界,“才夹一筷子,被推一桌子”,其本质就是自己被锁定在由算法精准推送的某类固定信息中,久而久之,会造成认知单一、思维固化甚至还会模糊、淡化对现实社会的真实感知,从而间接剥夺了我们对其他信息的“知情权”。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时候“作茧自缚”还不自知,不但感觉不到自己的局限和狭隘,甚至还会用这些被算法推来的、跟自己观点“不谋而合”的信息,作为自证的素材,为自己完成一个并不靠谱也不真实的“逻辑闭环”,让自己永远认识不到自身的问题,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完善和成长。
某种意义来说,信息茧房就是成年人另一种形式的“奶头乐”大放送,通过强大的算力和大数据分析,投喂给有相关偏好的受众。一个人一旦被这些浅表化、庸俗化、碎片化的东西包围,并沉溺不可自拔的时候,那么他离废掉也就不远了。
05
沉迷无效社交
卡耐基说过一句话:“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钢铁大王的这句名言,成了无数人推崇社交和人际关系的最佳背书。社交确实重要,是一个增长见闻,结交朋友,破圈提升的重要手段。但有个前提,要看你的社交是真正有意义的社交,还是浪费时间的无效社交。
什么是无效社交,简单来说,就是无法给你的精神、感情、工作、生活带来任何愉悦感和提升的社交活动。社交的本质是交换,包括精神层面和利益层面的交换,通过这些交换让双方获得心理、物质和其他层面的收获。如果这些都得不到,你通过“社交”要来的名片、电话和微信,都变得毫无意义。
在《请停止无效社交》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你忙于交际,疲于应付,鸡同鸭讲的尴尬无处不在。你为了别人的欢笑而奔波,又为了别人的肯定而牺牲自我,你的人生仿佛都不是你的。其实,你根本不是在社交,而是无谓地蹉跎光阴。”社交场如同牌局,每个人上桌前都必须备好筹码,有什么样的实力入什么样的牌局,自己一定要掂量清楚。除非你觉得自己运气极好,否则就不要总被鸡汤忽悠,老想着穷小子链接顶级大佬,靠三寸不烂之舌就能空手套白狼,那是爽文,不是现实。
作家刘同曾说过:“以前觉得取悦了别人才能成功,现在发现只有做一个更真实更投入的自己才是有可能成功的前提。”归根结底,还是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内省和自我成长上,而不是让自己成为貌似热闹的社交局中的透明人和路人甲。
巴西著名作家保罗·戈埃罗在他的寓言小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有这样一段话:“好像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别人该怎样生活,但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生活该怎样,就像释梦的老妇人,不知道如何把梦变为现实”。希望我们每一位都能掌握自己人生的遥控器,积极灿烂,不荒芜不颓废。共勉!
号主简介
- END -
加K哥私人微信,围观朋友圈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