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暑期,位于福建省武平县中山古镇的古建园林文旅新地标百家大院,火热试开园!16号楼、19号楼全面竣工,并初步完成了相关主题布展,在试开园期间,可接纳团队游客参观、研学等。
百家大院局部试开园,是百家大院古建文旅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百家大院距离全面落成、迎接八方来客越来越近了。
百家大院第一期22栋古建筑计划于2023年“十一”前后全面开园,目前项目正处于建设收尾及装修阶段。百家大院全园乔迁指日可待!
古建筑里谈“古话”,在古代社会,无论是豪门大宅还是寻常房舍,乔迁之喜必配匾额以庆贺。
就此谈谈匾额里的古建文化。
在古代社会,凡是豪门大宅必有堂号,如百家大院第一期22栋古建筑,基本上都是明清时期的豪门大宅,自然也有原堂号(如16号楼为进士第、19号楼为承恩堂)。
百家大院19号楼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建筑的堂号,起名大有讲究,如命名为“第”,是官僚贵族豪门大宅的“专利”,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潜规则,寻常人家的房舍命名断不会僭越。
这里引荐一块北宋时期的建筑配匾【尚书第】:题匾人(送匾祝贺乔迁之喜)胡仲华系“赐进士出身 国子监博士 特升监察御史”,而受匾人(房屋主人)毛伯逊为“工部尚书 ”,可见此匾配挂的房屋是真正的豪门大宅、房屋主人是朝廷权贵人士。
中华历史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用料不可谓不素,但落成后的房屋却又光彩照人、极具艺术性和视觉冲击力,这是因为古代建筑大量使用木雕装饰,雕龙画凤、栩栩如生,再配以七彩斑斓的漆色装饰,整栋建筑常有富丽堂皇的既视感。
这里以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的乔迁贺匾【彩栋腾辉】为例:上款文字为“恭为 恩父 超翁斈老大人 华构”,其中“华构”释义为宏大华美的建筑。看到此处便可知,此匾对应配挂的房屋,是一座华美的大房子。
“华构”之词,必有担当。宋·苏轼《柏堂》诗曰:“忽惊华构依巖出,乞与佳名到处传。”明·张居正《宫殿纪》:“二大都在寰宇间,皆据百二之雄胜,萃岳渎之灵秀,鸿图华构,鼎峙於南北。”以此为证,说明当匾额中出现“华构”字样,漂亮的大宅必不虚也。
此外匾文中的“彩栋”二字,也应证了该房屋的华丽:“栋”,屋中的正梁,这里指代房屋建筑;“彩”字则彰显了房屋的光彩有多么华丽。
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实用而华美的物理构造,更在于其蕴含的“天人合一”伦理思想:房屋建筑是家庭关系的环境基础,也是幸福的本源。
这块清光绪年间的乔迁祝贺匾【栋隆叶吉】,上款文字为“大清光绪戊子岁仲冬月 吉旦 立 萧府妹丈大人荣造 誌喜”,可见受匾人(房屋主人)和题匾人(祝贺人)之间是妹夫和大舅子的关系。
这种亲戚之间的乔迁贺语,最看重的就是家庭幸福、和睦。果不其然,题匾人落笔“栋隆叶吉”四字,大有深意:
“栋隆”,指屋梁高大厚实,此语体现了乔迁祝贺的本意,同时又暗示受匾人(题匾人的妹夫)在生活上要有担当,比喻能担负重任;“叶吉”,叶,协的古文,和洽、和协之意。叶吉,就是和协吉祥。
因此,“栋隆叶吉”四字,强调了房屋高大厚实(同时寓意主人有担当)和家庭和谐吉祥的因果关系。这就是中华古建文化的衍生内涵,将房屋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房屋和家庭幸福的关系等,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有一个特质:坚固耐用。只要保护得当,勤于修葺,可屹立数百年不倒。因此在乔迁牌匾中,常见祝愿建筑物长青的贺语。
这块清代乔迁志喜匾额【大厦千秋】,上款文字虽有脱落,但依稀可辨“大□□建华厦纪念”字样。匾文中的“大厦”,跟现代语义相同,指高大的房屋。像百家大院第一期22栋古建筑,大多符合古建筑中的大厦标准。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大厦之材,非一丘之木;太平之功,非一人之略也。”可见,在古代建筑中,符合大厦标准的房屋,远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样仿佛是简单的砖瓦堆砌、梁柱搭建而已,相反,它们都是浩繁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也正是古建筑值得传承和保护的价值所在,它们是古建精品,实难复制。
前述匾文“大厦千秋”,一语道破了大型古建筑“一眼千年”的魅力所在。
我们再看民国建筑匾额【基村生光】:基,指基础。如房基、地基。匾文之意,称赞基础坚固的高大房屋,给整个村庄增添了光彩。
百家大院全景(中图)
对此我深有感触:百家大院落地千年古镇,是难得的缘分,为古镇周边的村庄带来了巨大的文旅机遇,以及匹配古镇文化气质的历史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