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居民移民台湾,三年做地主,家家有余粮。

文化   历史   2023-11-30 10:52   福建  

   台湾粮仓是如何形成的?

清代乾隆年间,台湾粮食产量抵达历史高峰,成为中国南部的一大粮仓。据《台湾通史》记载,彼时台湾稻谷品种多达32个。其实早在康熙年间,台湾三县台湾县(今台南市)、凤山县(今高雄部分市区)、诸罗县(今嘉义县),“皆称沃壤千仓万箱,不但本郡足食,并可资赡内地。”

数百年前的台湾,之所以粮产丰厚,除了得益于宝岛气候条件宜人宜种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后,闽粤二省大量沿海内陆居民陆续迁台垦种,使得台湾的粮食产能迅速爆棚。

土地,气候,人口,是推动台湾成为清代中国南部重要粮仓的三大要素。而宝岛富饶的土地资源和天然的气候优势,吸引着一波又一波大陆民众争相移民台湾,以至于清政府不得不出台各种限制移民措施。其中最严厉的一条措施是:渡台者不得携带眷属。

也就是说,早期迁台的人,多是以单个劳动力为计算单位的,他们为开荒耕种而来,相当于流动农民工,清政府本没打算让他们在台湾定居下来,他们甚至都不能被称之为移民。

如此一来,初期迁台人员中,老幼妇女基本杜绝。虽然有很多迁台者是以兄弟、父子(子十六岁以上)为伴渡海的,但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年富力壮的独立劳动力,不以眷属关系论。

而没有眷属相随的迁台农民工们,他们耕种收获的粮食,在台湾当地缴纳完税粮后,可就地粜谷,转换为银两货币带回大陆老家;也可以选择把粮食运抵大陆贩卖,或储藏至老家粮仓。这就是当时风行一时的“肩贩舟载”现象。

但事实证明,很多迁台耕种者都不愿再选择离开台湾或回到大陆家乡,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台湾置办了田产、房屋等,只待政策允许时把家属接到台湾来。这就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内陆省份或地区到沿海城市打工者中,很多人最终选择了留在打工的城市,而不得不回到家乡的,大部分是迫于种种压力,没办法留下来的。

什么时候才可以把家眷接到台湾来呢?无数渡台开荒耕种的农民工翘首以盼。

清雍正八年(1730),一位名叫高山的巡视台湾监察御史空降宝岛。不同于之前流动性的巡台御史,这一职位更名为巡台监察御史后,任用者需要长期留任台湾,至少两年起步——而高山此人恰好在台任职两年。

布政使高山 题匾

这块【隆朝隽品】匾,是高山在清乾隆十二(1747)年升任福建布政史后题写的,赠予一位陈姓贡生。此处不表。

清政府在台湾设立常驻当地的巡台监察御史后,台湾地区的最高级别统治者就有了两位:一是福建分巡台湾兵备道,二就是巡台监察御史。台湾本地行政长官即台湾知府,需直接向前述二人汇报工作。

那么,福建分巡台湾兵备道和巡台监察御史谁的权力更大呢?不好直接比对。这么说吧,军事和防务方面的事务,肯定由兵备道说了算;而地方社会民生事务,巡台监察御史有很大的发言权。尤其是巡台监察御史,往往可以直接向清政府高层写报告,促成某些社会民生事务。

清代御史巡视台湾图

于是在雍正九年(1731),清政府突然宣布,允许在台定居的大陆原籍人士,携带家眷来台。显然,这个突变政策的出台,跟巡台监察御史高山有莫大的关系。

就像今天的国内诸多城市,逐渐撤销外来人员定居门槛,决策层的高瞻远瞩广受肯定一样,当年巡台监察御史高山也有一些这方面的高屋思维。高山大概是这么想的,既然大陆迁台劳动力有利于台湾开发并增进粮产,而且他们很多人不愿回到大陆生活,为什么不干脆成全他们呢?

但毫无限制的携眷移民台湾的政策,对台湾社会的冲击超出人们的想象,官府面临各种治理难题。显然,巡台监察御史高山建议执行的开放式移民政策思路,看上去很美好,实则瑕疵明显。

所以,清政府于雍正十年(1732)又调整并出台了新的移民台湾政策:只准许有田产的良民携眷来台。这就把移民台湾的对象限定于早前独自迁台耕种打拼,在当地攒下田产的人士,及其家眷。

历史证明,这是清代有史以来最稳健、最成熟、最安定的大陆移民台湾政策,它极大地促进了台湾社会的全面繁荣,同时保障了台湾社会的稳定。

最重要的一条,以拥有台湾田产为移民条件或门槛,吸引了众多移民家庭抵台,经过人口繁衍,台湾当地的劳动力结构越来越庞大,更多的山地被开垦用以耕种,使得台湾粮产屡创新高,到了乾隆年间,彻底奠定了它作为中国南部重要粮仓的地位。



譬如截至乾隆七年(1742),台湾粮米成为整个福建省的重要供粮来源,闽省各地的军中用粮以台粮为主。后来,每逢汀漳泉及兴化等各府遇旱涝灾害、粮食欠收等情形,台米也是救济粮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就是巡台监察御史高山在台湾任职以来,清政府调整大陆移民台湾政策,极大地提升了台湾粮食产量的基本情况。但值得一提的是,出于治理台湾社会的需要,以田产为条件的移民政策并非长期延续,期间各种禁止、限制或开放移民的短期政策,在两岸之间多次反复调整。对此本文不赘述。

品藏天下
弘扬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