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雨水如约而至,在这个日子,有的人祭祖扫墓、哀思故去的亲人,有的人外出踏青远游。祭祀和旅游,两件看起来并无关联之事,却可以在清明节和谐并存——这正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博大精深之处:清明节将中华人文价值内涵和自然理念完美结合在了一起。
清明节年年过,很多人或许都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源于古代的清明节,是在什么时候及如何形成的?诗人杜牧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证明,早在唐代,清明就已从纯自然主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被赋予了更广阔的人文内涵,从而形成了以祭祀为主题的清明节日。
追溯久远的历史,想要准确推断出清明节的由来,已然是不可能了。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历史碎片信息,基本推测出清明节的由来及概况。
清明节祭祀、祭祖的习俗,本源于周代就已形成的春祭礼俗。这事也好理解,周公旦创立的周礼制度,就是以祭祀为第一大事的。但在周代,春祭的习俗,并未形成以清明日为正日的惯例,因此也就不存在清明节一说——毕竟二十四节气的概念直到春秋战国才出现雏形,至西汉时期正式纳入历法。
那么,清明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历史传闻跟春秋时期晋文公与其随臣介子推的恩怨有关。
首先说正史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受到父兄追杀,携随从介子推等人出逃至异国他乡,途中经历生死劫难。后来重耳返回晋国,登上了君王宝座,他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得到了江山,全面封赏追随他多年的近臣,唯独漏掉了对他最忠心的介子推。为什么呢?因为介子推是唯一没有主动向晋文公索要俸禄犒赏的人。
以上历史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战国时期文献《庄子·盗跖》、《楚辞·九章》等,记录了以上情节。而根据前述基本史实脉络,西汉以后又形成了更为详实的历史传说,在此简述如下——
当年介子推在追随重耳逃亡过程中,割下了一大块自己大腿后侧的肉,煮熟了给重耳吃,这才避免了后者被饿死的局面,否则,史上便无后来的晋文公。因此,介子推是晋文公的救命恩人,也是后者立誓要报答的人。但偏偏晋文公后来在大赏随臣时,有意或无意遗忘了介子推,“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子推”。
但介子推之所以被视为史上著名的忠臣,就在于他个人丝毫不介怀晋文公有没有封赏他,他觉得当初割股救主是一种发乎自然的行为,是忠君的本分,赏不赏不重要,他也不打算去邀赏。无奈朝中及在野诸多人士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应该去邀功索禄,有的说晋文公忘恩负义。介子推一听这些闲话坐不住了:“这些人如此嚼舌头,岂不是毁我清誉?”事实的确如此,无关人士的势利言论,对本无意于邀赏的介子推来说,就是陷他于不义。激愤之下,介子推携母归隐深山老林,以躲避凡尘杂音。
倒是晋文公后来听闻各种闲言碎语后,想起了自己确实愧对介子推,于是发了疯似的派人到处寻找介子推,想要给他高官厚禄。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晋文公的下人甚至放火烧掉了深山,最终在一棵被烧毁的柳树下,找到了介子推及其母亲的遗体——没人说得清他们是饿死还是被火烧死的。介子推在衣襟上留下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注意:这首诗的文风根本不像春秋时期的,必是后人虚构无疑。
传说晋文公看到介子推的遗作后痛悔不已,于是下令将介子推故去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晋国人只能吃冷食,不能吃热食,意思是严禁生火(意指介子推因火烧山而死);又下令寒食节的第二天为清明节,以示铭记介子推对晋文公提出的“勤政清明”的遗愿。
以上历史传说很感人,似乎也严丝合缝对得上清明节的由来逻辑。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个假传说:介子推割肉救主是假的!介子推写的诗也是假的。
行文至此,有个终极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寒食节和清明节到底跟介子推有没有关系?有很多民俗专家从历史考证的角度,直接就否定掉了其中的关联性,理由很简单:历史上就没发生过介子推割肉救主、晋文公痛悼介子推规定清明节的情节。
但我个人的看法是:认同前述传说部分是虚构的推断,也认同晋文公不是寒食节、清明节发明人的结论,但我相信寒食节和清明节的人文内涵及其节日形成,跟介子推这个人物有关。
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民间百姓,为介子推抱屈、歌颂介子推的忠君之道,显然是情真意切的,否则,前述传说情节就不会被虚构出来,更不会流传千百年。既然世人纪念介子推的感情是真挚的,历史传闻是真是假就不那么重要了,毕竟,就连宋代大儒黄庭坚都忍不住赋诗慨叹介子推的传说:“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
因此,关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来历,我认为正解应该是:后世之人为纪念介子推这个人物,将源于周代前后的改火旧习(祭祀时“请新火”而禁旧火)和春祭习俗,分别更名为寒食节和清明节(结合节气和清明内涵)——这便是这两个节日的由来。因寒食节和清明节间隔只有一两天,久而久之,这两个节日便合二为一。
注意,有必要再次重申:介子推割肉救晋文公的情节是历史虚构的,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规定有关节日也是不存在的。但后世之人根据虚构传说来命名寒食节和清明节,目的在于弘扬介子推的美德,我认为这件事本身是真的!
从文献佐证角度看,历史上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子推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新论·卷十一·离事》——可见传说是后世才有的,相关节日内涵也是后世赋予的。再后来,《后汉书·郡国志》、《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等,也传承记录了该传说,使之逐渐成为正史的一部分。
《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可见,到了唐代,寒食节和清明节已经合二为一。
本文至此,我们对清明节的历史人文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不错,清明节以祭祀为主题。但需要强调的是,在清明节的祭祀文化中,祭祖并不是唯一的内涵。清明节的祭祀正解是:祭天地、祭君王(国家)、祭圣贤、祭祖宗、祭师长等,凡是值得我们敬重的事物或前人,都应该在祭祀之列。
最后我们来看一块形制特殊的古代匾额【天地君亲师位】牌匾。这种牌位,在古代社会,广泛存在于读书人、士人、官员的家里,通常被摆放于厅堂正中。那么,这种牌匾有何特殊内涵呢?
原来,天、地、君、亲、师,也就是上天、大地、君王、先祖、师长,是中国古代儒家祭祀的五个对象,寓意敬天、法祖、孝亲、忠君(爱国)、尊师等儒家文化价值观。
秉承这一思想,从唐宋至明清时期,【天地君亲师位】牌,广泛见于中国民间家庭。至民国期间及以后,【天地君亲师】牌常被改之以【天地国亲师】,因为清亡以后,世间再无君王,效忠国家是近现代人的替代选择。
以上,是中国古代祭祀文化博大精深的印证。清明节之际,就此话题,作如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