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 马英九欢迎大陆高校师生
守护两岸一家亲、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推动两岸和平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愿望。因此,中国大陆几乎每一个城市都设有台联(台胞台属联谊会)组织,很多城市建有台湾会馆。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台湾会馆,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建的。
历史上早已有之的台湾会馆,只有福州台湾会馆和北京台湾会馆,仅此二家,别无分店。究其缘由,乃是清代科举制度下的产物,清代台湾会馆,就是清代台湾科举史的见证和缩影。
福州台湾会馆(左图) 北京台湾会馆(右图)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设立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1687年,台湾科举纳入全国科举体系,台湾生员开始渡海到福建省城福州参加科举乡试。
台湾虽隶属于福建,但毕竟是边远之地,因此科举考试对台湾籍考生另行编号,以区别于福建其他州府地区考生,此举为保障台湾籍考生拥有固定的录取名额。
清代考场旧址
台湾籍生员有幸考中举人者,意味着他们要进京赶考,参加全国会试,其中的优者更要进一步参加殿试。
由此可见,台湾考生若全程参加科举考试,需要经历福州、北京两关,他们在这两个城市备考、候考、居住的时间都不会短,个中艰辛显而易见。但由于条件所限,他们不得不忍受。
直到光绪1883年,分巡台湾道刘璈倡建了福州台湾会馆,用于台湾士子来榕参加福建乡试、进京会试时栖息之所。1893年,台籍进士施士洁则在北京主持建立了北京台湾会馆,以方便台湾籍举人来京参加考试和联络感情。
北京台湾会馆旧址
福州台湾会馆、北京台湾会馆,本为方便台湾科举学子而建,但它们用于科举服务的时间并不算长:1905年,晚清废止科举制度。至此台湾会馆不再是科举考生的专用栖息所,转而成为台湾籍人士(含官员、商人等)联络感情的同乡会馆,因此有了更为宽广的社会文化活动空间。
关于台湾会馆,此处不再赘述。让我们的历史视线重新回到台湾科举史海。
自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统一台湾以来,福建闽南地区涌现移民潮,有大量居民迁移至台湾生活、定居。其中有不少家庭,携带未成年子女漂洋过海讨生活,后者长大以后参加科举考试的比率很高。
历史重现场景:清代大陆居民迁徙台湾须经官府审批
如前所述,清政府对台湾本土科举是有保护措施的,保障较高的举人录取率。因此为了打击可能出现的“科举移民”(类似今天的省际高考移民),清政府规定:只有在台湾出生的考生,才被视为台湾籍生员(拥有优待资格),否则按原籍考生处理。
不得不说,在大陆出生、长大,之后移民台湾,冒名台湾籍考生参加乡试、会试的学子,数量不在少数,但凡被查实发现,难免被处以“冒籍”违规论处,轻则取消考试成绩、重则剥夺科举资格。但也有不少人蒙混过关,享受到了台籍考生的优待。
老照片:清代科举考生
当然了,以上都是清咸丰九年(1859)以前的规定。就在这一年,原籍福建晋江的迁台商贾黄毓抱,联合其他有名望的来台士绅,向台湾地方政府奏请,要求解除“大陆渡台人士不可参加科举会试”的禁令。
这些倡议人士,都是有声望的人,且都舍得花钱做公益,因此他们的倡议得到了清政府的批准。从那以后,在大陆出生、在台湾居住的学子,也能以台籍学子身份参加科举考试了。
其中一个叫黄登瀛的士子,正是前述倡议人黄毓抱之子,他天资聪颖、敏而好学,随父移台居住,继续学业。大陆渡台人士科举禁令解除后,黄登瀛接连参加府试、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过关,最终于光绪三年(1877)获得了殿试三甲三十三名的成绩,高中三甲进士及第(同进士)。
石禄生馆藏
这块由黄登瀛于光绪四年(1878)题写的匾额【康强逢吉】,上款写“恭祝 安川宗伯老大人 六旬荣寿 之庆”,下款明载“光绪四年岁次戊寅孟春 吉旦 丁丑科进士 宗侄登瀛 顿首 拜赠”,可知这是黄登瀛以三甲进士(同进士)身份庆贺宗伯黄安川六十大寿的题匾。
有关黄登瀛的科举事迹,可参看笔者前文《"高考"观察 | 台湾进士乡愁录:两岸都是家》。黄登瀛取得进士三甲功名后,因身体原因及赡养母亲的需要,未赴山西就任朝廷签发的县令职位,而是选择了归隐原籍地晋江,并于光绪九年(1883),因病早逝,年仅41岁。
值得一提的是,在黄登瀛的原籍地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南春大垵,以及他随父迁台的居住地台南县佳里镇,均不约而同地把黄登瀛视为科举榜样,黄氏家族世代以其为荣——
台南黄氏祖厝展匾
今台湾台南黄氏祖厝“崇荣堂”,堂内悬挂的“进士”及“文魁”古匾二件,正是黄登瀛高中三甲进士及第后,光绪皇帝所赐的匾额。
而在福建晋江的黄氏祖厝“进士第”内,悬挂的“钦点即用知县”、“钦加同知銜”等匾额,亦是黄登瀛科举登顶的历史见证。
晋江黄氏祖厝
一朝科举功名,百年荣耀传续,海峡两岸黄氏家族,共同铭记黄登瀛的科举之路,实在是令人感怀。
尤其令人感佩的是,历史上许许多多像黄登瀛这样的大陆移台士子,在他们的心目中,海峡两岸都是不可割舍的永久家园,这不就是两岸一家亲的历史明证吗?
我们再看一块题写于清嘉庆十年(1805)的匾额【翰林】,上款写“太子太傅 大学士管理工部事 翰林院掌院学士 教习管理武英殿 御书处加三级 朱珪 为”,可知这是嘉庆朝的一品高官、政坛大佬、嘉庆皇帝的恩师朱珪的手笔!
石禄生馆藏
而下款写“嘉庆十年 乙丑科会试中式 林望恩 立”,不由得再次令人眼前一亮:受匾人林望恩,是真正的台湾原籍科举士子。《续修台湾县志》载:“嘉庆九年甲子:林望恩(府学会试,钦赐举人。乙丑,钦赐翰林院检讨)”。
如前所述,嘉庆年间,清政府尚不允许大陆渡台人士以台湾籍身份参加科举考试,因此林望恩是台湾原籍考生无疑。历史上由“纯正”的台湾籍科举士子留下的匾额,实属罕见,故此匾相当难得。
我视之为师友的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先生,曾撰文解读上匾指出:林望恩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乙丑会试中式”者,清嘉庆十年乙丑科(1805)进士名录里并无林望恩之名,嘉庆《续修台湾县志》则记有林望恩的学籍“(台湾)府学”,并记林望恩系嘉庆九年甲子科(1804)乡试“钦赐举人”、嘉庆十年乙丑科( 1805)会试“钦赐翰林院检讨”。
汪毅夫参观石禄生匾额馆
显然,林望恩的科举功名是“钦赐”而来的,并非考中而得。对此,汪毅夫先生进一步指出:《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有三类钦赐功名(举人、进士、翰林)的事例,一为“学问优长”或“学问好”,二是“优遇大臣功勋子弟”,三是年老诸生“赏给举人”、年老举人“钦赐翰林”(按,一般是年近花甲之人)。
那么,林望恩被“钦赐”科举功名,是属于哪一种情况呢?显然不属于第一、第二种,因为他作为台湾原籍考生,相对来说国学功底不如原籍大陆的士子,难属“学问优长”一类人;其次原籍台湾本土人士,也不可能是“优遇大臣功勋子弟”。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林望恩是老年考生。
前述推断,还可从另一个角度得到印证。嘉庆十年时,贵为嘉庆皇帝恩师的朱珪,已居太子太傅、体仁阁大学士等高位,是朝中数一数二的重臣,如果林望恩是个年轻的、考不中功名的普通学子,根本不可能有机会进入朱珪的视野,后者更不可能为之题匾。
清乾隆四十七(1782)年,朱珪在任福建学政时联名题匾石禄生馆藏
真正的原因是:乾隆四十五(1780)年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朱珪曾出任福建学政,而林望恩作为一个屡败屡试、锲而不舍的福建台湾籍考生,理应被朱珪注意到了。
朱珪作为前福建学政,对林望恩怀有特殊的情分,自在情理之中,因此在林望恩被“钦赐翰林”后,朱珪以体仁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之身份,为其题匾祝贺,着实称得上是一段科举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