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台湾社会的"统战"大业

文化   历史   2023-08-04 10:08   福建  

以收藏研历史,是我的个人志趣。其中,台湾历史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个领域。因此,但凡在各类藏品中发现有涉台历史的蛛丝马迹,于我都是个小惊喜。

这块清代同治年间的匾额【极辉婺焕】,题匾人叫邹復胜,江西兴国人,他于咸丰年间加入湘军,后来成长为一代客家名将,在1884年的中法战争中屡立奇功,时与著名爱国抗法将领冯子材齐名。

令人关注的是,上匾题写于同治十三年(1874),这一年海峡对岸的台湾,迎来了历史性的民族“统战”大融合,即清政府决定实施【开山抚番】政策。

巧合的是,前述题匾人邹復胜,受清政府委派,于光绪七年至九年,督办台湾开山抚番暨查办全台流番社事务。这段并不起眼的履历,却是邹復胜参与台湾重大历史进程的见证。

清代台湾开山抚番艺术图

“开山抚番”,短短四字,是清末台湾历史中至关重要的一段。在此简述清末台湾开山抚番政策的来龙去脉,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台湾历史。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从明朝郑氏集团手中统一台湾,其后,在朝廷的鼓励下,福建、广东两省,大量民众迁台开垦与定居,他们成为清代台湾汉民的人口主体。

清初大陆民众迁台移民潮,大概持续了三十多年,但随着台湾平原地区的可开垦土地越来越少,台湾本土少数民族(俗称番民)与汉族移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各种群斗频发,“番民”杀汉民事件也屡见不鲜。

台湾原住民老照片

期间清政府采取过各种治理办法以缓解族群矛盾,包括按地理片区划群而治:汉民居平原,“熟番”(已汉化的少数民族)居平原与山地交界地区,“生番”(拒绝融合的少数民族)居山地。将“熟番”安置在中间,就是为了缓冲族群矛盾。

应当说,清政府实施的民族政策总体还是讲究平等的,但囿于各种治理策略、措施不得法,台湾族群矛盾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清政府也无力扩大投入人力、物力资源以化解这一治理难题。

于是,从康熙六十一年(1722)起,清政府明令或默许的族群隔离措施逐渐成形:在民和“番”之间划地界,各族群不得越界。以往按片区安置族群,相当于按村落分区,但族群往来是自由的;划地界而治,则是相对比较严厉的族群隔离措施。

清代台湾番汉隔离土牛线

这种隔离式的族群政策,在有的地方持续时间较短,如清政府于嘉庆十六年(1811)设立了噶玛兰厅,把该地区“民”、“番”一并纳入政府治理体系。这种族群融合成果,一方面是清政府努力促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该地区“番民”主动要求融合的结果。

但在台湾的很多地方,划地而治的族群隔离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同治十三年(1874)。

这一年,日本军队侵占了琉球国的多个岛屿,虽然日本尚未正式宣告吞并琉球,但实际上琉球多地已处于日本的强行管制之下。恰巧54名琉球船员遇台风漂流到台湾东南部,被台湾“生番”族人杀害。日本以此为借口,悍然宣称台湾“生番”地界乃“无主之地”,并出兵台南,妄图蚕食台湾。

             日本军人侵入台湾东部

至此,日本觊觎台湾之心已昭然若揭,这跟他们对琉球的图谋如出一辙。但在清军跨海作战保台努力下,不久后日本军队不得不退出了台湾。

不得不说,这一事件对清政府高层形成了强烈的心理冲击:为防止列强找借口染指台湾,清政府有必要巩固台湾领土!

为此,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和钦差刘铭传建议,清政府应改变“汉”、“番”隔离政策,解除禁垦令,鼓励台湾民众向东部山区移垦。

                     沈葆桢

这就是清末台湾历史上的“开山抚番”大战略,其最终目标是,全面促进台湾汉民与少数民族的融合,实现台湾社会民族大团结。这样的族群融合战略,即便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值得夸赞的举措。

开山修路,是台湾开山抚番战略的重要步骤。为此,清政府派军队开通了4条横贯中央山脉的大道。此后,又在厦门、汕头、香港等地设了招垦局,招募更多的民众赴台垦植。光绪三年,又开辟了台湾山区道路多条。光绪十三年,设立全台抚垦总局,加强“抚番”工作。

               台湾原住民老照片

清政府实施的“开山抚番”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在短短数年间,归化“生番”806社,计148000余人。占台湾全岛三分之二的东部山区,自此得到逐步开发。

也正是通过“开山抚番”的努力,清政府实现了推动两岸民众大融合的历史性成就,这在台湾历史上称得上是伟光正的篇章。诸多相关的派驻台湾官员,如前述题匾人邹復胜,他们的历史功绩值得两岸人民铭记。

品藏天下
弘扬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