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时代,你不能不了解源于上古的“商人”文化!

文化   历史   2024-04-11 10:22   福建  

品藏天下

听品藏故事  追百年记忆

关注


以往书写匾额文章,主要述评题匾人的历史故事为多。近期读匾,意趣转移了,觉得匾额之中的古汉语意境及其历史典故,更有嚼头,亦更接近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义。



     民国三十五年 【商山逸叟】匾


无意间看到上图牌匾【商山逸叟】,头脑中不由得闪过历史典故“商山四皓”,激起了心底刨根问底的兴趣。现在回想起来,多年前收购这块匾时,就有过寻根“商山”所代表的殷商文化之念头。后来请工人整理匾额馆,该匾被堆到角落,久而久之,竟然就忘却了此事。


这是一块民国匾,题写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一个很接近于新中国成立的时间点。通常我对民国匾关注不多,因为潜意识里觉得年头不够久的匾额,其中所含的历史文化底蕴差点意思。但显然这是一种带有年代歧视性的错觉。


就像这块匾额,其题匾词直接源于秦汉历史文化隐喻。可见,民国时期的读书人,还是普遍通晓中华历史文化的——这点颇值得今人深思和效仿。


上匾题词“商山逸叟”,直接借用了古代“商山四皓”的典故,赠予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以作祝寿之用,意思是夸赞老人像秦汉时期德高望重的隐逸之士。“皓”者,喻指品行高洁的尊者。



“商山四皓”的典故源于秦汉时期。传说秦朝末年,有四个德高望重、年已八十多岁的博士官——也就是掌管史事古籍的文官,自感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格格不入,遂集体归隐于今陕西省商洛市境内的商山。他们被称为商山四皓。


西汉初,高祖刘邦为彰显大汉的尊儒政策有别于秦朝的焚书坑儒恶政,屡次召唤“商山四皓”出山为官,重拾儒文化以正告天下,但“四皓”老人均直言谢绝。



再后来,刘邦专宠皇妃戚夫人,欲立戚氏之子刘如意为太子,如此,身为刘邦长子的刘盈处境岌岌可危,后者的生母吕后深感危机,向西汉第一谋臣张良求助,张良一则不想介入皇室之争、二则自感无力改变局面,于是向吕后郑重推荐了商山四皓。


张良大概是这么说的:只要刘盈能请商山四皓出山,常伴刘盈左右,无需言语,就能扭转乾坤,确保刘盈的太子地位无虞。


于是,吕后嘱咐刘盈,派亲信赴商山敬邀“四皓”。原以为商山四老会百般推阻,没成想却爽快答应了。为何?史料中说,商山四皓是看在刘盈性格仁厚(软弱)心孝的份上,自愿效命。


依笔者愚见,“商山四皓”是先秦以降继承和发扬儒家宗法制度的关键人物,他们选择力挺刘盈,更深的考虑是要维护周朝以来的宗法价值体系。何出此言?


先秦《春秋公羊传》曰:“立適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是周朝王室确立的宗法制度。其中,正妻所生的儿子为“嫡”,故以“嫡”为贵。刘盈是刘邦的正妻吕后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同时符合了“长”和“贵”两个条件。

反观刘邦宠妃戚氏之子刘如意,非“长”非“贵”,绝对不符合周礼宗法制度中的太子身份条件。因此,“商山四皓”以传扬宗法制度为己任,必须要挺身支持刘盈。



刘邦在刘盈身边看到“商山四皓”后,未经思索,立刻就放弃了改立刘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决定把太子位留于刘盈。为此刘邦写了一首诗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该诗词中明面意思是,刘盈像羽翼丰满、志向远大的鸿鹄,如今这情势,刘邦已奈何他不得。但实际上在内心深处,刘邦有两点考虑:一是通过“商山四皓”的现身力挺,刘邦深知刘盈背后必有一个庞大的维护儒家宗法制度的政治集团为他站队,他虽贵为皇帝也不能逆势而为;二是刘邦一看既然源于周代的宗法制度如此深入人心,他也不敢开先例去打破它的条框约束——他怕被天下人指着脊梁骨骂!


刘盈


正因为“商山四皓”的出现,刘盈保住了太子位,最终顺利登基,他就是汉惠帝。这个真实的历史情节,让“商山四皓”美名远扬,震古烁今。


但对于这段历史,唐代诗人杜牧有不同的看法,他写诗《题商山四皓庙一绝》曰:“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于天性岂恩仇。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


此诗回顾了历史背景:商山四老帮刘盈保住太子位并顺利登基后,吕后挟太后之威专权,大肆屠杀刘氏皇族子孙,造成吕氏一家独大的局面,后来开国功臣周勃与丞相陈平联手诛杀吕氏强权,行动之际发出军令,“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中大部分人如约露出左衣袖,以示支持刘氏。但南军为吕姓将领统领,所以没有露出左衣袖。



故此杜牧感叹,吕氏势力在朝中根基颇深,若不是周勃与陈平当机立断,汉朝江山或许就会彻底旁落吕氏——换句话说,当年商山四老帮刘盈登基,却差点让刘氏江山灭亡。


不管怎么说,“商山四皓”在汉朝历史上书写了惊天的一页,由此奠定了他们的隐士声名地位。唐代诗人李白赋诗《商山四皓》,第一句就是“白发四老人,昂藏南山侧”,更是让商山四皓的历史声名千年不荒。



行文至此,看官以为商山的历史文化仅此而已吗?并不是。商山的文化渊源还要深厚得多。在此简略叙述之。


今天,我们熟知的商业、商人、商品、商界、商务等词,都是指跟经济有关的人事物。而“商”字之所以被后世用于经济相关活动,源于上古末期殷商灭亡前及灭亡后,商朝王族子孙善于做生意、搞买卖,因此他们所从事的生意被统称为“商业”——由此衍生开来,才有了我们当下所理解的商字内涵。


换言之,古今经济相关事物,在汉语中被定义为“商”,仅仅是因为历史上最早从事有关经济活动的人,来自古代殷商部落。那么由此追溯往前,商部落的名称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换言之,“商”字在古代早期有何特定含义?



可以确定的是,“商”字最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大量出现。但不可确定的是,古“商”字语义不明:从古至今,所有对该字的研究,都不能给定确切的答案。


在讨论古“商”字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科普”一下古代商部落的由来。根据《史记·殷本纪》的传说记载,商部落的始祖是一个叫殷契的人,他的母亲简狄因吃了玄鸟(燕子)蛋而生下了他,契长大成人后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于商地——即今天的陕西商洛县,这就是古商国。


再后来,商部落不断壮大、东迁,进入中原地区,这才有了殷商的江山大盘。殷契的第十四代玄孙汤,推翻夏朝,建立了商朝,其国号“商”就源自于商部落名号。



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商部落的始祖殷契最初受封之地,即今陕西商洛,地名为什么叫“商”?按照历史流传下来的说法,商洛地区的商山,从南部望去,其山形就像一个甲骨文版的“商”字,所以命名为商山,而商洛古称“商地”,即古商国。可见,商山不仅有秦汉时期的“四皓”,它更是商朝王族的家乡或原始根据地。


从古至今,关于“商”的本义,有以下几种说法:“商”代表古代星宿的一种(商星);代表“燕”字——为纪念契母吞玄鸟蛋而生子;“商”字用于假借赏赐的“赏”字;《说文解字》云,“商,从外知内也。”意指揣测、估量;等等。但以上说法均没有定论。可见,甲骨文中的古“商”字,本义为何,至今悬而未决。


而在甲骨文的“商”字写法中,有一种会意字写法,字形像焚火祭天的样子。对此,笔者有一个大胆的推测:古“商”字的形成,源于以下两种情况之一。一是殷商部落先有封地——即今商山,后根据商山地形,造字为“商”,以用作地名和部落名,别无其他本义;二是殷商部落出于焚火祭天(大火星)的场景,造出了会意字“商”,则本义即为祭祀星宿。而后,商部落的受封地,被命名为商地,当地的山被称为商山。


历史的玄妙,在于没有确切的答案。但不管怎么说,由古代殷商部落衍生而来的“商”文化博大精深,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数千年。譬如,除了前述“商业”由来,还有大量带“商”字的地名,无不受殷商文化的影响而形成。其中,今河南商丘市,其地名就源于商部落始祖殷契死后葬身于该地,其坟冢所在地被称为商丘。


最后切题,补充两句,古代殷商部落发展而来的“商”文化,其原始发源地就是今陕西省商洛市境内的商山,读懂了商山,也就读懂了一半的殷商文化。如是观之,商山真是一座写满了历史文化的山头呢。


 


往期精彩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公众号ID:zhpctx

品藏天下,怀古惜今

块块荣匾豪门事,待追忆

件件华艺巨匠心,绽异彩

古曲今颂,天下品藏


品藏天下


▼ 点“阅读原文”,一键关注品藏天下,还可查阅往期精彩内容。

品藏天下
弘扬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