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清朝统一台湾“隐身”总指挥

文化   历史   2023-10-11 10:54   福建  

 康熙收复台湾

众所周知,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世人所熟知的是,在攻取台湾的过程中,担任清军前线总指挥的,是著名降将施琅(原郑成功的部将),他挥师渡海,一举收复了台湾;但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统一台湾之战,幕后的“隐身”总指挥,其实是姚启圣。

施琅的统一战功,名副其实,给予再多的赞美也不为过。但姚启圣在统一台湾的功劳簿中被很多人抹杀,实是天大的历史冤屈。本文旨在阐述姚启圣在两岸问题上的功绩——他主导开启了两岸一家的局面。

                       姚启圣画像

浙江绍兴人氏姚启圣,生于明代天启四年(1624),他在明末社会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此人性格尚武,好侠义之气,最见不得恃强凌弱的现象。

二十岁出头,姚启圣在江苏通州受豪绅恶霸欺负,他一怒之下加入了清军当上了知州,转头就把前述恶霸抓起来杖杀了,然后辞官了事。不久后他偶遇清军兵卒抢掠民女,他又怒杀恶兵,拂衣而去。

姚启圣深知,仅凭一身孔武蛮力,做不了家国大事。于是他在清顺治十六年入籍汉军镶红旗,并于康熙二年(1663)在八旗乡试中考取功名,做了广东香山(今中山县)知县。

但谁也没想到,姚启圣后来又因擅自开放海禁,于康熙八年(1669)丢了官,并被处以“永不叙用”的重罚。姚启圣不惜第二次丢官,也要冒险尝试开放海禁,说明他这个人不迂腐:他认为海禁政策不利于民生和对外贸易,凡是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他都想做。

之后的五六年,姚启圣干脆做起了生意,一不小心就做大了,攒下了很多资产。如果继续从商,姚启圣完全有机会成为富甲一方的商贾。但他从不屑于当一个生意人,他想干改变社会的大事,暂时做生意不过是为自己铺路。

康熙十二年(1673),三藩之乱爆发,姚启圣看到了军立功的机会。第二年,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起事,引兵进入浙江。姚启圣散尽千金,积极招募乡兵,配合并加入剿乱“总司令”康亲王引领的清军,对耿精忠部展开阻击战。由此,姚启圣重新进入了清朝“体制”视野,并授予官职。

康熙十五年(1676)底,姚启圣领兵反击耿精忠部队,进入福建,迫使后者投降。经此一役,姚启圣干脆引军在福建驻扎下来,他被授予福建布政使之职。

            姚启圣题词匾(清康熙十六年)

这块【运起人龙】匾,由福建布政使姚启圣和福建归化知县(今三明市明溪县)刘之杰,联名题写于康熙十六年(1677)。“运起人龙”的题词,用于形容姚启圣本人的官运亦十分贴切。

之后几年,姚启圣都在福建对抗“反军”:明朝遗军郑成功之子郑锦部,以及郑军部将刘国轩(福建长汀县人)的部队等,还有三藩之一的平西王吴三桂的入闽部队。

以上过程不表具体。反正到了康熙十七年(1678),姚启圣接连收复漳州、泉州和兴化(今莆田)等,升任福建总督(掌管福建浙江两省军政要务);接着到了康熙十九年(1680),姚启圣攻下厦门、金门,将郑氏遗军全部赶到了台湾岛。

本来福建是郑氏势力的大本营,如今已几乎全归姚启圣管制,可见其功劳之大(从清政府视角看)。由此,姚启圣进封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仍领福建总督衔。

回顾姚启圣的从军轨迹,他在短短数年间,就在浙江、福建两省,帮清政府打下了一片江山;尤其是福建之战更显意义重大:福建内陆和对岸的台湾,本就是一体的,姚启圣将郑氏势力从福建内陆赶跑集中至台湾岛,这就意味着进一步收复台湾,不过就差临门一脚,势在必行。

康熙二十一年(1682),退缩到台湾岛的郑氏集团,发生了重大变故:其首领郑经(郑成功之子)亡故,郑经之子郑克塽袭位,而郑克塽时年仅十二岁。姚启圣敏锐地意识到,未来两年,就是清军收复台湾的极佳窗口期。

但姚启圣也有自知之明,他本人擅长陆战,而不谙水战;渡海攻台须另行物色他人领军。姚启圣想到了施琅这个人,后者是郑成功的原部将,后来因郑氏集团内部矛盾,施琅降清但得不到重用,彼时他正赋闲于北京城。

                     施琅画像

于是姚启圣和福建籍的内阁大学士李光地,联名向康熙皇帝推荐起用施琅领军攻复台湾。康熙同意了姚李二人的举荐,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命其加紧训练水师、备战收复台湾。

施琅负责水师训练和军事备战,其他一概不管。诸多后勤统筹事务,如水师扩军、战船调集、军营粮草等,全部由福建总督姚启圣负责。攻台决策权,自然在康熙皇帝;但攻台战略、何时攻、如何攻、后勤筹划等一系列宏观要务,建议权和执行权,自然要数姚启圣为总指挥。

                    康熙福建水师图

备战收复台湾,最大的难处在于筹集军费。姚启圣在其中的作为,历史流传下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姚启圣私吞了47000两白银,一说姚启圣动用自己以前做生意积攒下来的家产补贴备战军费。

鉴于姚启圣以前动用过私人财产招募乡兵协助清军平叛的履历,以及姚启圣后来病死其子姚仪借钱给他办葬礼的事实,笔者个人倾向于相信,姚启圣在备战问题上是无私的,至少没有私吞军费。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在姚启圣的建议下,施琅率领福建水师开始渡海攻打澎湖列岛及台湾本岛,而姚启圣则在福建内陆大后方给予他源源不断的后勤物资支持。

                  平定台湾图

具体攻打过程不表。反正台湾收复之战,为时两个月左右结束,至当年八月份,施琅顺利收复了台湾。但除去水师渡海、军队调整、前哨战等之外,实际攻打收复台湾本岛的时间,仅为八天左右。可见清政府统一台湾,有多么顺利。

施琅收复台湾后,康熙原本打算把台湾所有人口都迁到福建内陆居住,留一个空岛作为战略储备地。但姚启圣坚决反对,并从家国层面陈述了保留台湾社会的重要性,而且他还极力主张从闽粤两省移民一部分人到台湾去。康熙接受了该建议。

但前面说过,姚启圣在官场生涯早期,擅自开放海禁,曾被康熙皇帝勒令“永不叙用”。后来康熙重新起用姚启圣,是出于平定三藩之乱、对抗郑氏集团需要,但康熙内心其实是不舒服的,尤其是姚启圣还是在个人出资拉起乡团的情况下重入清军的。一句话,康熙从来就没有喜欢过姚启圣。

因此,当康熙宣布统一台湾后,把所有的功劳都堆到了施琅的头上,而姚启圣在历史的功劳簿上一无所获。出现这样的结果,有两个原因:

一是施琅本就想独受战功,他在写给康熙的奏疏上对姚启圣是恶语相向,丝毫不提及姚启圣的战略指挥和后勤保障等贡献;

施琅纪念庙

二是姚启圣想以退为进、欲迎还拒,他在写给康熙的奏疏上用语故作谦虚,称自己对统一台湾无有寸功,全是施琅的功劳。康熙本来就烦他,心想既然你这么忸怩作态,干脆就不给你记功了。

姚启圣塑像

眼看康熙顺水推舟,真的不给姚启圣记功,后者内心充满了忧惧。统一台湾、治理台湾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姚启圣的建议,但康熙就是要把姚启圣在台湾问题上的功绩抹得一干二净,这意味着什么?姚启圣可以不在乎功绩,但他不得不担心身家性命:谁知道哪一天康熙会不会对他动刀呢?

就在内心万分挣扎、极度忧惧之下,康熙二十二年(1683)十一月,姚启圣一病不起。不久后,这个有功于台湾统一的历史能臣,就此撒手人寰,留下千古奇冤。而在清朝统一台湾的宏大叙事下,康熙薄待姚启圣也就被历史放大了审视。

品藏天下
弘扬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