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 I 用两年时间办一个“失败”的文学社 · “在下落不明的大地之光里”

文摘   2024-09-09 08:00   日本  



这篇文章其实是我本科阶段探索的总结。而题目如此与社团绑定,大概是因为,在本校(上海理工大学)没有中文系的情况下,我仍然想为自己寻求一个研究生读中文的理由,一路尝试之后,办文学社似乎成了支撑我走下去的价值来源。文学在这里不只是纸面上的东西,还让我看到了作为纽带,联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希望。然而,这种希望仍然十分渺茫,由于种种原因,社团已经难以支撑下去了。它也是我写作这篇文章最迫切的动机:即使「回环」最后“失败”了,文学与专业领域外的更多人发生联系的方式或许仍然值得我们努力。

文字:辰辰

图片:回环诗社

排版:辰辰





全文约一万四千字,阅读推荐配乐:

苏打绿《近未来(苏打绿版)》






最早产生读中文系的想法是在高中。那时我原本还握着另一张牌,沿着那样的路走下去,或许能成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但那些日子里我与父母整日都在为了中考失利而争吵,又没多少可倾诉的朋友,堆积了一肚子怨气,同时慢慢发现学计算机并不能帮我处理情绪,因之产生了抵触。变数是有天看到学校走廊里贴着一张小说比赛的海报,我从小对这类活动还算感兴趣,或许是因为语文(作文)成绩不错,但从未想过主动写些什么。海报上写明,要在周末两天内根据指定题目至少写出三千字来,还说比赛会持续几个月,一下就让我产生了挑战的心情。最后我完成了人生的第一篇小说,但更大的收获却来自官方建的选手群。每轮截稿后,很多人会把自己的小说发到群文件里,大家会借此点评一阵。带着期待被谈到的心情,我每天晚上都会点开QQ,和赛友们聊天。群里很多时候也并非在聊小说,就是来自上海各个高中的同龄人讲自己的生活。即使我讲自己的事情,也会有人回应。有时聊得太过火了,就会凌晨才翻开作业本。


那段经历是我第一次靠写作交到朋友。更具体地说,那是我第一次发现也有其他人会孤单。只要把自己的生活写下来,或者说出来,就会有人愿意分担这一份孤独。这是太大的诱惑。那个学期结束之前,我就决定选择偏文的高考科目。虽然和家里的争吵反而加重了,但我并不害怕。我希望读文科能帮我更好地理解人,也让自己不那么孤单。



高一时看到的海报:黑马星期六」



那时我对文科的理解还比较模糊,高考报志愿时,也没有死磕中文系,还填了不少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业。不过因为几乎全报了重点院校,自己的成绩又不够好,就都没能录取。而查到结果的那天我就发现,我将要去读的大学是一所理工院校,没有中文系,志愿表上写的「新闻传播学类」也不包括新闻学,二年级时可供分流的专业则是传播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无论选哪个,都会有很多偏技术方面的课程。这与我设想中的大学学习相距甚远。我同时还查到在上海读大一的学生有资格报名一个转学考试,即经过一年自学,参加同在上海的其他高校组织的测试,如能通过选拔,就可以将学籍转去相应的大学。条件是只能报考一所大学的一个专业,当然,没有考上也不影响在原学校继续就读。列出的可报考名单中就包括了一所名校的汉语言和哲学专业。自然,我就把大一时期的重心放在了备考上面。(详情可见:永生花复兴岛


从漫长的考试中抬起头,转眼已是大二。我仍然留在本校,选了编辑出版学作为专业。一来是觉得它最偏文科,二则听说课程相对少些,方便考研。时间腾出来了,问题变成:该考哪个专业的研究生呢?整个大一(包括暑假)我看了不少哲学书,逐渐发现自己深层的兴趣并不在一直追问人生的本质,或应该过什么样的人生,而更好奇文学作品可以如何表现生活,也就是文学里较为偏理论的一面。除了看书,我还希望得到更多专业方面的训练,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每周都抽两天去上海大学旁听中文系的课程,也遇到了不少优秀、友善的老师。印象很深刻的是,美学课的一位老师得知我的情况以后,课前在教师休息室给我答疑,还和我说,如果研究生要学理论,当下的文学作品就不太会读太多了。


心下凛然。我这才意识到,自己所不愿放弃的正是能表现当下生活的文学作品,而课本上是不太讲这些的。那段时间我还在自己常写的公众号上办线上读书会,想通过领读的方式督促自己好好读书。因为参与者不少也是写作的朋友,我在讨论问题设置上就尽量兼顾探讨文本意义和启发写作两个方面。但每周固定时间固定文本的线上讨论或许对大家要求太高了,一本短篇小说集读到一半就难以为继。我陷入了深深的孤独:在学院里听到的课程不是我最感兴趣的,线上办的读书会又少人问津,写作群聊里的朋友也在抱怨各自大学的文学社差强人意。高中时那群一起写作、交流生活的朋友已经扎在各自的专业里,一去不复返了。不知道她们中有多少还在写作……


反复思考之后,我打算在学校里创办一个线下的读书会。心里最渴望的是能聚拢一些喜欢当下的文学,通过谈论写作进而交流生活的同学,获得一些真实的友谊。(这时我越发觉得网络上的关系脆弱且失真)但我很明白,在这样一所没有中文专业的工科院校,想找到这样的朋友难如登天。出于退而求其次的心理,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原本对文学不太感兴趣的同学加入这个团体。只要对表达、交流生活有兴趣,我就可以接受。如此一来,我的目的就不再是单纯的寻找朋友,而变成向同学们传达文学这种表达方式在今天的意义。什么文学体裁更易于大家接受、理解和表达呢?我想到了诗歌。或许诗歌可以成为同学之间彼此沟通的媒介。那就成立一个诗社吧。关于取名,我一时忆起马雁的诗句「贝壳将给出回环的路径」,觉得「回环」有“往复”的意思,诗社似乎是几十年前流行的东西了,今天再办一个,重新试着用文学勾连起同学之间的关系,算不算是杀个回马枪呢?



第一次活动前。“活动室”的门牌刚好是404



在几位老师的支持下,我得以借用一位老师的活动室作为场地,并利用部分思政课进行宣讲。在幻灯片上,我找了许多各种各样的“诗”:“废话”诗(乌青、赵丽华等,还结合了当时的“废话”文学)、图像诗(卡明斯、陈黎、伊蕾等)、和诗歌有关的音乐(燕池《我们不再一起漫游》,原作拜伦,查良铮译)与电影(毕赣《路边野餐》、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又细读了一些诗(马雁《看荷花的记事》、痖弦《如歌的行板》等)以及拼贴诗。想要说明,诗也可以是构成我们生活的要素,可以通过写诗、读诗来感受生活中不一定有外在意义,但与自身存在的状态密切相关的时刻。


讲这些时我并没有底气,但建设的冲劲让我压下了疑虑。每次宣讲,一个教室里的上百人中大概会有五六个进入群聊,七八次下来,就有了足够办活动的基础。第一次活动办了两回,因为同学们的时间不一,为了照顾到每个想来的人,我准备了一个简单的主题:分享一首你喜欢的诗,或者富有诗意的事物,当作自我介绍。每个人讲完以后大家都可以发表感想。第一次,我预料到了现场可能回应寥寥,但想不出特别有效、能给予分享者反馈的办法。到了第二次时,为了尽量使话题深入,也撑些时间,我选了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的两节,当念着描红的句子“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面对桌上的沉默,我已经不确定自己是在做活动还是在上课了。


我早该料到,当角色从高中时的参与者变成组织者,收获的关系就不再是完全自由的,甚至还产生了不对等的感觉。我要去构思每次活动的主题、形式,还要负责宣传。这些事情和单纯的交朋友已经相距甚远,但是,对于一个刚刚成立的地下组织来说,开始阶段的活动又尤其重要。在我还来不及直面内心的空虚时,这一连串实际的事务给了我些许的反馈感:只要同学们觉得还挺有意思,之后还愿意来玩,就能成为我的动力。


放下这个包袱对社团工作有很大好处。我得以全心投入到策划活动中,并保证它既足够有趣,又与文学有关。而当我在全网搜寻“有趣的文学活动”时,能查到的却寥寥无几。或许是这样的说法就有问题吗?仿佛文学已经难以靠自身收获有趣的名头了,却要靠其他外在的形式来撑场子。大概很多文学社团不用去想、去自证文学存在的合理性,就还有人愿意参加吧,但我时刻面临着这样的焦虑:如果不在文学上再加点什么,那么同学们就不会觉得足够有趣,也就不会来参加活动。换句话说,我感到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中,文学需要一些辩护


疑问来自很多层面。首先是,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表达?年轻人表达的必要性来自哪里?其次,为什么要选择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而不是图片、视频等其他的方式?第三,怎样的文字表达才是“文学的”?为什么文学的表达值得追求?我知道自己不太可能说服同学们,这毕竟只是一个大家自由去留的社团。但这些问题使我产生了热情:这件似乎还没什么人尝试过的事,虽然带着些许委曲求全的味道,但如果能让更多同学感受到当下文学的魅力,也算有收获。


那个学期发起社团时已经十一月了,寒假前我又策划了一次与诗歌有关的活动。受一位朋友的启发,接着第一次诗歌分享的主题,我试着与大家反向思考诗歌标准的问题:如果说好诗的标准难有定论,那么至少可以想想怎样的诗容易比较糟糕?进而希望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我先分享了「不是诗人」这个聚集了许多无名写诗人的软件,邀请大家选一些自己觉得写得很差的诗,并谈谈想法,又引用诗人陈翔在「飞地」上发表的文章「坏诗的秘密」作为参考,讨论之后再请同学们以「夏天」为主题,写一首尽可能满足较多先前讨论出的“坏诗”标准的诗作,再请大家就其“坏”的程度打分,选出“最佳坏诗”。这次活动开始前就有同学表达了反对的意见。比如如果写诗只是给自己看,读者爱看不看,那么有必要考虑标准的问题吗?即使知道了“坏诗”的标准,会不会因此束手束脚?我很开心有人能认真讨论,因此为了兼顾线上参与的同学,还用了腾讯会议投屏来直播。不过最后只来了四五个人,讨论也不如设想的深入。不过我安慰自己,大家还是玩得蛮开心的,特别是投票选“坏诗”的时候。结束后我们还在校门口的小饭馆一起吃了晚饭。



「坏诗的秘密」活动“最佳坏诗”投票现场



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在校园内讨论写作技艺的门槛还是相对较高。那么如果在网络上讨论,会不会吸引更多对诗歌感兴趣的写作者?还要考虑到本不熟悉文学表达的同学,不妨就从网络这个题目上下手:我收集了数十位创作者表达在网络上生活的诗作,利用寒假,想和大家讨论诗歌如何表达互联网生活带给个人的感受。我甚至还把它策划成了一个系列活动,即寻找与当下生活密切相连的关键词,寻找相应的文学作品集中讨论。为了筹备,我拉上了好几个会设计的朋友做海报(一做就是好几天,我犹豫不决的性格起了很大负面影响),邀请了喜欢的作家、评论家老师来听。然而开始以后,我才意识到没有策划足够好的组织方式,只是请参与者来分享列表里自己喜欢的诗作,没能展开更深入的挖掘。后来我才明白,主题式的素材拼盘如果不经过仔细分析,就很容易浪费文本的潜力。这方面的活动就暂时搁置了。直到近两年后,在第二任社长的组织下,我们尝试通过「谁是卧底」的形式把一些主题相近的诗混在一起让同学们分辨,感觉才稍微好些。


网络主题诗会之后,我陷入了比较长时间的自我怀疑。怎样才可以更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文学在现实里可能取得的力量?想不明白的时候,我就决定先抛开文学这种媒介,只要是和当代年轻人的状态、和诗歌有关的电影,或者和时节相关,或者就是单纯的好电影,也作为活动内容来放。春季学期里我们放过《苏州河》《路边野餐》《春风沉醉的夜晚》《一一》《四个春天》《春天的故事》《女人,四十》,后来放过《死亡诗社》《秋天的故事》《分手的决心》《东京教父》《立春》《蓝色大门》《小武》等等,还放了诸如《当我望向你的时候》《巢》等青年导演的作品。为了增强互动性,我们还会努力在映后设置一道与电影和同学们的生活都有关的讨论题(是非题),鼓励大家各抒己见。老实说,在筹划这些活动时,我心里总会有些憋屈。大家确实喜欢看电影,但如果放得太多,又如何称之为文学社团呢?这种由表达媒介带来的压力一直使我很不好受。


因此几乎是“贼心不死”,一堆放映中间,我总会想办法策划些许和文学阅读或表达有关的活动。2022年的春天,虽然面临各种限制,但我意识到这同样是一个难得的,同学之间(或人与人之间)可以有共同话题、共同情绪的阶段。我理解里的文学,也承担着一些陪伴的功能。因此就办了几次一起写作、一起读书的活动。所谓一起写作,就是请同学们到一个房间里,用一个小时写作。随便写什么都可以,然后彼此聊聊写作时候的感受或内容。一起读书的想法参考了一家书店举办的阅读马拉松活动,压短了时长,窝在宿舍里的同学可以登入腾讯会议,打开视频,选一本书阅读一个小时,再交流感受。那时比起文学这种表达形式,我似乎更在意大家通过社团抱团取暖的行动。我想,文学的基础如果是真情实感的表达,那么基于真实情绪的互相安慰也是文学社团可以做到的。刚刚封校,还没有封寝的时候我在群里说,要不就一起出来上网课。只要和大家呆在一起就好,其实是很私人的想法,但意外地收获了同学们的支持。或许一个月的朝夕相处才是那个学期我办过最好的活动。



网课自习室选在学校的咖啡馆“尚理汇”门口。详见诗睿的文章:入社一年,回环诗社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社团之外的我自己埋头度过了那个春天和夏天。读了一点喜欢的书,认识了些特别好的老师,情绪在宏大和私人的振荡中来来回回,好像也慢慢明确了在文学中喜欢的东西,比如转化黑暗的能力、呼吸一样的状态、幽默感……从杭州解除隔离,即将回家的那天得知自己和一些朋友在公众号发布的文章被人冒名抄袭到别的平台,又处理了很久。然后就迎来了一个极为漫长的暑假。我开始比较认真地思考怎么让同学们感受到一些当下文学作品的趣味。一边翻着手边青年作家们的小说,一边想着从什么角度切入话题大家会比较有亲切感,又觉得有意思。有些小说处理的题材非常贴近当代生活,但艺术处理上又不常动人,我的心情就很复杂。有的小说也终于让我想到了可以和同学们讨论的题目,刚好也是我喜欢的角度,就花了很长时间写了评论还有一个多视角的小说,我居然产生了和大家一起把它改成剧本杀的想法。


因为开学推迟,暑假产生的想法得以延续,除了在线上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大家更好地代入(或不代入)王占黑的小说《去大润发》里的男女主角,并展开讨论之外,改编《平原上的摩西》也正式提上了日程。我们成立了一个小组,各自负责改编小说中的六个主要角色,并一起讨论剧本杀的剧情设计和主持人剧本。不过和传统剧本杀不同,为了让同学们可以体会到小说在悬疑之外的文学性,我提议在各人物角色剧本里尽量选用小说原文,甚至结局直接安排成男女主人公(庄树与李斐)各自念白小说的结尾。这个尝试从暑假开始,期间我们还去试玩了一个在情节上有些相似的剧本杀,帮助调整剧本。十月底在线上进行了测试,再次修订之后,十一月中旬公开招募了线下玩家,正式把这篇小说以剧本杀的形式分享给了同学们。大家的评价有些复杂。一方面会觉得以目前修改的方式,相对其他剧本杀的悬疑程度还较弱。不过在文学维度上,它又尤为突出。一位试玩的同学在校门外开了家剧本杀店,表示如果要把它搬进店里,还是要在情节上改动,否则原著中男主的父母(庄德增和傅东心)在剧本杀中的参与感仍然会不够。因为没有想到合适的推广办法,测试结束后,这个剧本就暂时存放起来了。一年之后,我们又把它拿出来玩了一次,不过还是想不到它更好的出路,于是再次放进了抽屉。



《平原上的摩西》文学剧本杀线上测试截图



那个学期关于文学另一个有效的尝试来自社团与课堂的互动。提供给我们社团活动室的老师刚好在专业内教一门写作课程,沟通几次之后,他同意把一些较为精彩的社团活动搬进教室,我也针对性地增添了一些内容。“移植”过去的内容是一次文学和影像结合的尝试:我以王占黑的短篇小说《空响炮》和据此为底本拍摄的短片《炮仗的故事》作为活动内容,请同学们代入烟花禁燃令发布以后的第一个大年三十,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这其实也正是作者的视角。再请大家想想,如果一个小孩就是想要放炮仗,那么可以怎么处理?对比小说和影视改编,又有哪些新发现?因为是课堂,我也有机会加入比社团活动更多的要求:请同学们阅读《萌芽》杂志上写作大学生活感受的《末流》,并撰写感想。我希望用这样贴合自身生活的文章来激活大家自身的生命经验与实在感受。



《空响炮》与《炮仗的故事》活动海报



到了这个地步,我就比先前更清晰地意识到,我所在意的文学与同学们的关系问题已经不单纯关于表达媒介了,进而转化为一种拷问:我们能否真实地生活?我们能不能勇敢面对、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我在一次活动中联合戏剧社的同学,选用彼得·汉德克的剧本《自我控诉》,请大家念出那些既指向自我也指向世界、发疯一般的台词。在一众歇斯底里中,我明白其中内含着一种强烈的、对真实生活的渴望,它同时又受到了巨大且难以言明或指认的压抑,才成为这个样子。后来我们还组织了一次观剧活动,看的是一部世纪初的作品《我爱XXX》,其中通过“我爱”反复加以强调的各类事物合在一起,就集合成了一种巨大的热情。结束以后我们也情不自禁,用“我爱”接龙上学校的地名,几圈之后又走到室外,我突然头脑发热,就在夜晚的操场上爬行了起来,垂直穿到了另一边。意外的是,手掌与草地接触的粗糙刺痛,以及身躯挪动的迟缓,都让我产生了一种附会网络热点之外的,真实的生命感受。



彼得·汉德克《自我控诉》剧读会试戏



那之后我就更愿意让大家多说、多写一点。放寒假之前,受到一个面向大众的写作机构的启发,我在社团内发起了「共同写作计划」。建了一个线上的共享文档,给每个报名的同学建了一个页面(可真名可匿名),大家可以在三十天里自由写想写的内容,也可以去别人的页面上留言。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还举办了一个交流活动:请每个人念一段其他文档里自己喜欢的段落。开学以后产生了编社刊的想法,我就把其中的一部分放进了小册子。这个活动大家都很喜欢,后来还举办了好几期(不过也有问题,比如大家给彼此的留言还是偏少)。


虽然社团貌似比起步时好了很多,但我却越发感到无力。已经快到大三下半学期了,我必须考虑继任者的问题。可社团内部几乎找不到有意愿又有能力的同学来策划活动。我也不甘心让它默默解散,甚至还因此联系过媒体,问可不可以写一写我们社团。我在寒假里努力刻画着一个通过文学和写作来抱团取暖,面对现实生活的社团样貌。但心里明白,这仍然不够真实,因为这一年多的探索里我感受到的肯定仍然主要来自举办的活动,而不是举办活动的原因。我原初的渴望是能够通过成立社团,通过文学创作与交流进入我与同学们彼此间的深入理解,但当时的我想要勉力说服自己已经做到,又不断滞涩、失落,实际没能做到的,正是这样的梦想。除了举办活动,我几乎不会主动找社团同学聊天,也没有收获多少深入的友谊。或许内心深处还是不够信任大家吗?更糟糕的是,我感到自我似乎是以消耗的方式被牵扯进了这个群体,也不再敢写比较个人的感受了。


然而,当意识到社团已经有一定的人数,而且同学们也喜欢参加这一系列的活动时,我就还是愿意把它继续办下去。三月全校社团统一招新时,因为有机会能与学校文学社,也就是官方社团一起举办公开活动,即使要明显牺牲复习考研的时间,我也卯足了劲想做点事出来。想来想去,最后干脆印了一本社刊。


已经有那么多书了,为什么又非要印这一本不可呢?我想,那么集合一些办过/想办活动的文本好了。既收入同学们的写作,也放更多与同学们生活和思考契合的文学作品或评论。这个部分,除了已经提到的《去大润发》和《末流》,我还选了沈大成的小说《盒人小姐》,她在2018年就想象过被疫情笼罩的社会;张定浩对特德·姜关于人工智能的小说《软件体的生命周期》的评论《文学与算法》;萨利·鲁尼讨论年轻人亲密关系的《正常人》节选;张怡微讨论科技与亲情关系的《缕缕金》;金爱烂讲韩国考试生活的《过子午线》。小册子的印刷也颇多波折,因为时间紧,只好拉着亲近的人使劲赶工,在活动前晚才完成设计。为了能在当天拿到,不仅要自费印刷,一位朋友还陪我在打印店等到了三点。而且因为厚度超出预期,只好分主题拆开印了两种,封面则保持一致。活动当天除了阅读,我们还欢迎大家从小册子里挑选段落剪成拼贴诗。也算是一个尽量平衡深度和趣味性的尝试吧。



社刊《直面生活》,初版印了50册。第三任社长重印过一次,提升了纸质。



2023年集中招新时,我们又办了一次同样的活动,并做了记录。图为同学们使用社刊和社团活动材料剪出的诗歌。



那个学期的读书节,社团第一次有机会借到大教室做活动。出于某种报复心理,我请大家带书来教室,放在一排排长条桌上,把它变成一个临时图书馆。然后拿一张便签去阅读教室里其他同学带来的书,并把阅读感想贴在书后。这样阅读和交流的行为就被摆在了台面上,同学们既可以自由翻阅所有书,也可以深入地读其中一本。我害怕没有人带书来,就从宿舍和家里拉了三个拉杆箱的书,整整放满了半个教室。我以为这就是自己主办的最后一次活动了,所以格外用力,还参考网络上的点子邀请大家根据一些文学和阅读相关问题的不同回答站成几排进行讨论。这大概是我办过最安静的活动,基本只用听大家说,却又很充实。




读书节活动海报与现场。值得一提的是,海报中的底图是学校当时在建的体育馆工地结构,它已在这个夏天完工。



我想好,这次活动之后无论如何都不再主导社团事务。因为担心同学们没有策划活动的灵感,所以还写了一份活动日程,集中了很多办过或可以尝试的文学活动,供有需要的同学参考。但下定决心放手,托社员办过几次活动之后,总听说参与的同学兴致不高,也仍然没有愿意长期接手社团的同学。那个夏天我为了这件事反复发愁,最后还是朋友愿意帮忙担任社长,才好受一些。


开学之前的招新我格外紧张,因为两年前可以在课堂上宣讲,这次虽然有了正式社团的名分(文学社的指导老师和社长同意将名称改为回环文学社),但要等到十一月百团大战时再集中招新,恐怕就会太晚。于是我们在假期就开始画海报、搞印刷、写推文。最重要的是,需要拿到学校同意张贴的批准与保卫处的确认。因为据说按照规定,社团海报只能张贴在个别食堂门外等指定的地方,但我希望能有更多同学关注这样一个不拘泥于经典作品,想要与自我和时代共振,也不只做文学的文学社团。或许是类似的申请比较少吧,我只好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尽力在学校各部门之间跑动,寻求同意。为了吸引眼球,还取了这样的题目:「什么回环诗社?Jīng神卫生中心罢了!」。虽然是调侃,但我也认真地觉得它准确。文学(或者说写作)在今天或许起到帮助大家表达内心感受,起到一点心理上的纾解效果就已经很好。


为了好好利用来之不易的张贴机会,我网购了十几个木制宣传架(同学们还赞助了不少)。大家聚集在食堂敲了一天钉子,把架子组装起来,再挂上用塑料板打印好的海报,搬到各个食堂、教学楼、人行通道门口,等待新生的注视。为了能有更多维持社团运转的同学,我们新设了核心社员考核,要求同学填写一份问卷(包括阅读社刊的感受、想在社团中收获什么等等)并参加面试。面试组由我和另外两位在招新阶段付出较多的老社员组成。经过逐一面试,最后招募了十余位核心社员。是很圆满的结果。




一个招新的海报架被保安反扣,误用作会议的停车指引。图为工作人员撕下贴士。



秋季的社团拥有了更大的教室,更好的设备,也有了更多参与的同学。于是本该安心复习考研的我又想试着办一些文学属性更强的活动。究竟怎样才可以让活动既和同学们的生活相关,又不会减弱文学自身的力量呢?我想到了念书,就是把小说一字一句念出来。这一方面借鉴了戏剧创作中的剧本围读,也是我的偏执作怪。我希望用这种极端单纯的阅读方式来让文学自身有机会生长。但这样的活动方式要求我一定要慎重地选择材料,既要具备文学价值,又能和同学们的经历,包括社团的气质有契合之处。最终我决定选一篇以音乐电台为支点,描绘本世纪初一部分上海大学生状态的中篇小说,里面有足够多的人物供同学们分角色扮演,小说里为了共同爱好而聚在一起的团体也能照应社团的现实。唯一的担心还是字数太多,念完会花太久。


但最终还是确定了。准备的时候,我在教学楼空荡的走廊里提前完整地念了一遍小说,从下午三点开始,看着天光一点点暗下来。终于在完全无光之前读完。估计需要三个小时,我悬着一颗心在介绍里写。


现场比我想象中要好得多。夜幕降临之后,我们带来台灯,环成一圈,再一齐打开。原本以为两个半小时能念完的小说因为中间的两次休息而延长到三个小时。因为准备的阅读设备不太够,有时还需要传来传去,提供给有念白任务的同学。好在几乎所有人都沉浸到了故事里,直到读完最后一个字,停了几秒,教室里才响起掌声。因为预定的结束时间已经不早了,我原先并没有设置讨论的环节。但大家热情高涨,每个人都很主动地说了不少。真正结束的时候,几乎就到了寝室关门的时间。


周嘉宁《明日派对》共读会现场



这大概是学校社团里最后一次主要由我发起的文学活动。虽然后面我也有机会以社课的方式更深入地与同学们讨论诗歌写作的问题、放过比较先锋的纪录片,社团在后来两位社长的引导下也做过很多很好的活动,比如用「谁是卧底」、共同翻译(英译中,当然还有把中文翻译成emoji)之类的方式来阅读诗歌,学校附近的人文行走等等,但那就是另外的事了。除了现实的、为了考研和毕业而淡出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我渐渐明白这个社团有它自己的命运,而我也可以有新的选择。我清晰地明白,自己想追求的是一种通过讨论文学,进而建立进入生活的友谊的氛围。也就是说我必须承认,很多时候我渴望好的友谊胜过渴望写出好的作品。两年过去,这个想法并没有改变:我仍渴望与人建立这样的关系。但既往的实践经验却把这个命题加强成:去制造这个氛围,或者去寻找同样想制造这个氛围的人。而这既需要好的作品,也需要耐心的读者以及合适的交流方式。如果它能实现,也一定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


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考研过后的寒假我整理、提纯了办社团两年多来比较贴近同学生活的文本,在一个博雅教育平台开了讨论课。不过比起强调理论或知识性的一极,我还是更在意同学阅读文学作品的真切感受。在这样的课堂上,我可以直接、明确地看到同学对当下文学作品的认真阅读和讨论,也让我对文学的未来有了一些希望。



在「格致计划」的课程大纲



寒假结束以后,我开始埋头写作毕业论文,但仍然聚焦于当下的文学与社会的互动。我选了近年的《萌芽》杂志作为讨论对象,梳理它如何从本世纪初的“青春文学”定位转变成了今天的青年纯文学方向,而《萌芽》又如何尽力选拔和培养一批具备一定文学创作能力的年轻作者。在论文中已经指出,但我还在继续思考的是:近年的《萌芽》在没有寄望于网络宣传的情况下,仍然具备数量可观的实际读者。TA们会认真阅读杂志上的文学作品,并在互联网上表达阅读感受。在年轻人纷纷拥抱互联网的时代,一本文学杂志仍能被这样阅读,实在难能可贵。


这一年在办活动与写论文之外,我对当下的文学作品阅读不多。但在可见的范围内,有一种表达特别能够打动我,那就是清晰地指出当下恶劣的文学环境,并表达作为一个(渴望读者的)创作者,在以一种怎样的状态写作。这里首推两首诗,《老鼠诗人之死》《早衰的诗人》我们曾将前者作为活动讨论对象)。而这两首诗具备一个显著的关联:给前一首诗写推荐语的诗歌奖评委,正是后一首诗的作者。


我想直接引用这条推荐语:



它很准确地定位了在当下做一位诗人的伦理处境:“我身上是一只鸟的颜色,而肠子里有退化的翅膀”,是的,现代诗人必须相信着文学(人类)理想又幻灭着文学(人类)理想,必须要有“想象自己是一滴雨”的精神色彩,又有“是一坨动人的排泄物”的自觉与谦卑,老鼠诗人承接这个时代粉碎掉那些巨物后的“坠落的琐屑”,老鼠诗人不能避免与下水道般的生活打交道,ta的写作也是,但人们不再认可这些“琐屑”的价值,于是就连“衰败”也是“透明的”。


但恰好是这种“透明的衰败”是一个时代/时代写作的象征。

泪宝,公众号:下方泪宝|“有一年我看见天使,这件事是不能忘记的”


然后是《早衰的诗人》的最后一段:


因而你并没有忘记歌唱,诗人

如果你没有遇到一个春天,就

去书写枯木的冬天吧。在这个

悲伤的清晨,在衰老的镜子前

在一把头发中

我想你再一次看到文学,以

平视的目光,看到了它新的面貌:

你在这里看到了死去的肌肉与呼吸

也看到了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多好,公众号:ISLND早衰的诗人



我想,这首诗里以“枯木的冬天”来意指的当下文学环境,正是诗人李琬在回顾2000年以降阅读史文章的标题中就已点明的,“下落不明的大地之光”。再往前推,我们还可以看到胡续冬老师在2009年对本世纪初诗歌场域作出的判断,《孤绝的二次方》。这种从诗歌逐渐向文学扩展的、与社会孤绝的状况在当下非但没有减轻,或许还加强了。是的,我们当然可以说,文学是因为柔弱才获得了自由(李曼旎《蔷薇色的来信》),但是,如果不通过与更多(“圈外”)人真实地交流和生活,它又如何能确认自身存在的必要呢?


而在本校办文学社团,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不断直面较少阅读中国当下文学作品的同学。我尽力将自己所感受到的,这些作品的动人之处带到TA们心中的过程,也时刻帮助我思考今天的文学和今天的读者之间有多少距离、又有多少跨越距离的希望。这种思考让我感觉自己仍然在活着,并且让我能与百年前为了建立现代文学而呐喊的前驱者,甚至更多只是想为这个社会做点事的人产生共鸣。我相信自己所做的尝试对文学是有意义的,也相信我自己,或许可以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光亮。


对于社团我还有很多遗憾,甚至是很强烈的痛苦。因为直到最后我也没有能够在其中建立一种,可以依靠阅读或交流创作的方式,建立友谊的机制。毕业以后,也几乎没有还在联系的朋友。一个人坐着的时候,面对玻璃窗外斜照进来的阳光,和凉意渐起的夜晚,会想到沈从文说的,“感觉到这四时交递的严重”(《湘行散记》)。而持续不对等的付出不仅长期困扰着我,也给后来的社长们带来了很多负面情绪。或许太沉重的活动设计只会压向彼此的关系?可是,我的坚持只是因为,不希望友谊里没有深入表达与理解孤独的机会......


仍然是形式的问题吗?我现在开始尝试写信和朋友交流。因为写信可以有足够长的篇幅、足够长的思考时间来提供足够的情感深度和强度。就社团来说,我的设想是:可以建设一个每个人的文字都能拥有阅读反馈的半公开平台,通过一定的机制,比如要求每一个投稿者有认真评论一个尚未获得评论的投稿者作品的责任,来保证其自身作品也至少能获得别人的一条认真评论。定下规则以后,它就不需要太多人力。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同学(可以匿名)愿意参加,或许就行得通。不过同样需要喜欢的同学来做,或许也会显得过于理想。


最后希望说明的是:之所以用这样冗长的篇幅讲我自己,又讲许多社团活动策划的细节,还是因为觉得,在文学的年轻爱好者如此之少的情景下,让一些外在的形式辅助文学作品,使更多人有机会将它们纳入自己的生命,是很值得的。而这方面的探索,或许还远远、远远不够。我们有理由做得多一点,再多一点。既是为了文学的未来,也为了渴望真实地生活,而又孤独着的每个个体。至于我自己走过的这一路,就借用布罗茨基的诗(《我坐在窗前》)来说吧:


但愿未来将它们视作

我挣脱窒息的纪念。



附注:出于谨慎考虑,我没有提到涉及文学作品的作者之外的人名。这篇文章里的内容,也仅仅是我个人的一部分记忆。其中一定包含着残缺乃至偏见,但最终还是决定讲出来,是因为开头所说的,那种特别迫切的心情。离开以后我才明白,记忆原来是逐渐加深的过程。因此谢谢,也就不合适的地方恳请你们的原谅。



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看见秋季招新的海报被反放在教学楼门口,正面张贴着巡视组入驻的通知,前方是来来去去的学生。






回环诗社活动年表:


2021.11.21 卓越楼404

「回环作为方法」诗歌分享会


2021.11.30 先进制造大楼103 

回环·澎湃新闻 韩炳哲《倦怠社会》读书会


2021.12.05 卓越楼404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读书会与诗歌分享


2021.12.13 卓越楼404 

「坏诗的秘密」创作讨论会


2021.12.25-2021.12.26 崇明、长兴、横沙岛 

冬游


2022.01.08 上海WePark芳草寓 

参加《光年》诗歌马拉松


2022.01.29 腾讯会议

「追踪:堵截一个屏幕」网络与生活主题诗讨论会


2022.02.10 腾讯会议 

《苏州河》观影讨论会


2022.02.24 卓越楼404 

王小波《黄金时代》读书讨论会


2022.02.26 腾讯会议 

《路边野餐》观影讨论会


2022.03.05 卓越楼404 

《春风沉醉的夜晚》观影讨论会


2022.03.10 腾讯会议 

杨德昌《一一》观影讨论会


2022.03.14-2022.04.05 尚理汇、一教420 

网课自习室


2022.03.19 一教420、校内漫游一小时 

静默书写及感想交流


2022.03.26 卓越楼404 

陆庆屹《四个春天》观影会


2022.04.18 腾讯会议 

教师对谈圆桌讨论


2022.04.22 腾讯会议 

线上阅读马拉松


2022.05.01 腾讯会议 

侯麦《春天的故事》观影讨论会


2022.05.22 腾讯会议 

观影讨论会


2022.06.18 腾讯会议 

许鞍华《女人,四十》观影讨论会


2022.08.27 腾讯会议 

王占黑小说《去大润发》角色扮演讨论会


2022.09.11 腾讯会议 

中秋主题讨论《月亮的距离》与皮克斯改编短片


2022.09.18 腾讯会议

《死亡诗社》观影讨论会


2022.09.25 复兴岛公园、定海桥渡口与互助社

人文行走


2022.10.06 环球港 

剧本杀体验


2022.10.15 腾讯会议 

回环·江畔剧社 汉德克《自我控诉》剧本围读


2022.10.22 南校区操场 

「看云录」


2022.10.22 苏州河 

「唱桥会」跨桥行走


2022.10.28 腾讯会议 

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改编剧本杀线上测试


2022.10.29 腾讯会议 

“市井”主题讨论:《空响炮》与短片《炮仗的故事》


2022.11.05 南校区操场 

野餐会


2022.11.06 腾讯会议 

动漫主题观影《怪医黑杰克OVA》


2022.11.12 腾讯会议 

回环·中政·上大诗社 肖水讲座:新绝句的出发与到达


2022.11.13 卓越楼404 

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改编剧本杀线下试玩


2022.11.15 卓越楼404 

侯麦《秋天的故事》观影讨论会


2022.11.19 腾讯会议 

朴赞郁《分手的决心》观影讨论会


2022.11.20 杨浦花鸟市场、杨浦公园、杨浦滨江 

秋季团建


2022.11.26 卓越楼404 

孟京辉《我爱XXX》观剧讨论与即兴创作


2022.12.10 卓越楼404 

观影讨论会


2022.12.16腾讯会议 

回环·上外文学社 作家王占黑对谈:小说的准备


2022.12.24 腾讯会议

《机动战士高达 0080》观影讨论会


2022.12.25 腾讯会议 

今敏《东京教父》观影讨论会


2022.12.31 腾讯会议

《当我望向你的时候》观影讨论会、年度书影分享


2023.01.05-2023.02.05 石墨文档 

寒假共同写作计划


2023.01.07 腾讯会议

「荐歌电台」


2023.01.14 腾讯会议 

共写计划分享与交流


2023.02.04 腾讯会议 

顾长卫《立春》观影讨论会


2023.02.07-2023.02.08 

参观崇明没顶美术馆


2023.02.18 卓越楼404 

寒假阅读与春季读书计划分享


2023.02.24 卓越楼120 

《无声狂啸》改编游戏视频放映讨论会


2023.03.03 卓越楼120 

面具下畅聊:容貌焦虑


2023.03.10 格致堂406 

《始于极限》(工作与独立部分)读书讨论会


2023.03.25 南校区操场 

拼贴诗招新+社刊分享


2023.03.31 一教412 

「穿越假面」文学分享会


2023.04.14 一教412 

校园主题讨论


2023.04.20 一教450 

读书节阅览&站队快闪游戏


2023.05.12 北欧大草坪 

书非“荐”不能读


2023.05.19 四教102 

博尔赫斯《阿莱夫》读书会


2023.07.30 腾讯会议 

白先勇《游园惊梦》阅读讨论会


2023.08.12 腾讯会议 

创作讨论会


2023.9.11-2023.9.24 石墨文档 

共同写作计划2.0


2023.09.14 管理学院B栋715 

《蓝色大门》观影讨论会


2023.09.21 一教511 

周嘉宁《明日派对》共读会


2023.10.11 一教446 

贾樟柯《小武》观影讨论会


2023.10.19 管理学院B栋708 

“谁·诗·卧·底”诗歌互动游戏


2023.10.29 南校区操场 

社刊拼贴诗


2023.11.02 一教446 

诗歌共译


2023.11.09 一教446 

孔大山《宇宙探索编辑部》观影讨论会


2023.11.30 一教337 

社课:诗歌写作中的“隐喻”与“力度”问题


2023.12.03 卓越楼404 

文学剧本杀《平原上的摩西》再体验


2023.12.26-2023.12.31 

来自旧物的信


2023.12.28 艾尔花园 

参加 「五月麦地」主办的马雁诗会


2024.2.8-2024.2.22 石墨文档 

共同写作计划3.0


2024.03.07 北欧大草坪 

草坪野餐+失序的诗2.0


2024.03.28 卓越楼404 

Emoji翻译诗歌


2024.04.24 五食堂门口 

传统文化节拼贴诗活动


2024.05.31 复兴岛——定海路桥 

人文行走


2024.06.07 卓越楼404 

王光利《我毕业了》观影讨论会暨社员毕业送别会



附记:


因为一些我不能明白的不可抗力,发出这篇文章格外艰难。尝试了三十多次之后,才在昨天凌晨推送。没有想到,它也仅仅存活了二十分钟。之后我收到了很多鼓励和安慰,谢谢你们!我已经删除了其中两次观影讨论会的内容,希望能够平安。


也谢谢每个看到这里的读者。今年夏天去了西宁看片,其中有部电影(《我们在河畔希望被鱼怪吃掉》)的对白里,女生既调皮又严肃地说:“证明我们有被认真对待”。这样听了要流泪的话,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因为公众号的留言功能仍未开通,如果你有任何想说的,都欢迎私信后台,或发邮箱:1424859649@qq.com。


会很珍惜!







关注:10801

文学思想史
人们越是表现伟大的性格和强烈的情感,就越要放进去一种高贵而热心的朴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