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 I 曹羽翔:“沉默的充实”——论《野草》的“沉默诗学”与现代言文创出

文摘   2024-09-15 08:01   日本  

本文原载《文言辑刊(第三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24年,第135-156页。
感谢作者授权转载!引用请参考原刊。

曹羽翔,男,四川自贡人,武汉大学文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鲁迅研究、中日语言文字改革史研究。

《野草》的写作作为一次语言和存在的双重冒险,标志着鲁迅对于“开口-沉默”问题的终极关切:不同于《呐喊》时期的启蒙关照与三十年代杂文创作的战斗笔调,位于两座高峰之间的《野草》,以其“沉默的诗学”发出了“令鲁迅之为鲁迅”的“执拗低音”,从而塑造出一种崭新的“开口”姿态。《野草》的创出体现出鲁迅对现代言文关系的否定性思考与“消耗性转换”,从前局限于“言文一致”进化论框架内的“声音”在自我怀疑过后的“无地”状态中获得解放,反而在“沉默”中积蓄充实,最终打破沉默,完成诗学与主体的重构。

关键词:《野草》;“开口—沉默”;言文一致;执拗低音;中间物

鲁迅在厦门照片

引言:《野草》与鲁迅的“第二次沉默”

《野草·题辞》首句:“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1]语义复杂,历来为世人所探赜。[2]鲁迅自己对这句话是这样解释的:

记得还是去年躲在厦门岛上的时候,因为太讨人厌了,终于得到“敬鬼神而远之”式的待遇,被供在图书馆楼上的一间屋子里。白天还有馆员,钉书匠,阅书的学生,夜九时后,一切星散,一所很大的洋楼里,除我以外,没有别人。我沉静下去了。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醺。望后窗外骨立的乱山中许多白点,是丛冢;一粒深黄色火,是南普陀寺的琉璃灯。前面则海天微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这时,我曾经想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写。这也就是我所谓“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3]

这是一段诗学式的说明文字。说它是“诗学的”,不仅在于整段叙述悲哀宛转,夹杂着诸多象征性意象,可以说是《野草》风格的另一种延续;还在于它所表述的内容,正是《野草·题辞》如何写就本身,亦即“元诗的自觉”。[4]写作对于这一时期的鲁迅而言,已经超越了语言领域而进入生命状态的重组之中。“沉默—开口”“充实—空虚”这样的基本对立关系,在鲁迅二十年代中期的创作中频频出现,其中尤以《野草》为典型。在这里,悖论式的不和谐音并置于“书写”这一特殊的姿态之中,“悲哀”“死灭”“寂静”,然而众声喧哗。需要注意的是,鲁迅所说的“白天还有馆员,钉书匠,阅书的学生”,而“夜九时后,一切星散”,“除我以外,没有别人”,这一对比,不应轻轻略去。这不仅说的是鲁迅在厦门时期日常的一天,更是在诉说自己写作的状态。“白天—夜晚”“喧闹—寂静”“束缚—自由”“开口—沉默”,诸多对立一齐收入这短短的、甚至有些平淡的一句话中,启示着我们需要更敏锐地去把握鲁迅在“静夜”里“一个人写作”这一“沉默”的“开口”状态。

这又是一组值得深思的悖论。通常所谓“开口”,乃是心中所想的自然流露,形式上付诸声音,亦即口语层面的“言说”;而鲁迅在这里将“开口—沉默”问题置于写作层面来探讨,体现了他的特殊的言文观:在“沉默”(亦即“想要写,不能写,无从写”)时,存在确证了它的“充实”;而一旦“开口”(亦即“出声”),存在将陷入“空虚”。这里的存在,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所写之物)。重要的是,“写作”付诸实践这一行为本身,亦即从“想要写”到“写下来”(《野草》之形成),究竟属于前者(沉默),还是后者(开口)呢?鲁迅在《野草·题辞》中已经暗示了自己的选择: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5]

同样是二元式“对称平行”[6]结构,“静穆”与“歌唱”作为《野草》时期写作状态(或者说元写作状态)的隐喻,呈现出极端的言文分离与诗学张力:“不能歌唱”亦即“沉默”,而以“这一丛野草”(双关的“野草”)“作证”,又是打破沉默的终极方式——而这样的方式并不是直接“歌唱”,乃是以“无词的言语”(《颓败线的颤动》)从“不能言说”中抵达“充实”(即使鲁迅最初动笔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如果说下笔时的“沙沙声”不在我们讨论的“声音”范畴之内的话,我们似乎可以说:鲁迅是在沉默中写下《野草》的。而这却是他“打破沉默”的选择。或许应该问,一切文字的书写过程,难道不大抵都是“静静地”写下来的吗?而《野草》之所以特殊,乃在于鲁迅第一次自觉到“沉默”本身——进一步说,乃是在“沉默”中“打破沉默”(另一种“出声”)的高度自律。所以鲁迅说:“沉默而苦痛,然而新的生命就会在这苦痛的沉默里萌芽。”[7]又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8]《野草》的最终问世,便“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往前看的话,鲁迅并不是第一次“沉默”。[9]到这里,问题变得明显:《野草》时期的“沉默”,与鲁迅五四前期的“十年沉默”(即竹内好所说的S会馆时期)有何区别与联系?我们怎样从鲁迅的语言观(言文观)脉络中把握鲁迅所说的“沉默的充实”?《野草》作为这一时期“打破沉默”的产物,究竟发出了怎样的、不同于时代、亦区别于鲁迅早年的“新的声音”?

一、“声音”的幽灵:从晚清到五四

“声音”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现代性装置,[10]渗入当时社会思想的方方面面。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指出西方文化中一直存在一种“声音中心主义”[11](phonocentrisme)的倾向:“它主张言语与存在绝对贴近,言语与存在的意义绝对贴近,言语与意义的理想性绝对贴近”,而文字被视为“中介的中介”,“并陷入意义的外在性中”。[12]这一进化论意义上的舶来语言观,经过晚清以来数代知识分子的引进与再阐释,[13]最终内化进“言文一致”的社会共识(即使是表面上的)之中。“言文一致”(Genbunicchi)最初是一个纯粹的日语词汇,据考证首次使用当在1885年(明治十八年)神田孝平(1830-1898)《读文章论》一文中。[14]神田认为:“用日常语言说话,用日常语言做文章,即言文一致”,[15]可见该词在原初语境中重在讨论如何缩小书面语言与日常语言(口语)之间的距离,以求最终“一致”。然而,当它进入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讨论体系时,其实从文字问题开始的。晚清士人以切音字运动为理论试验场,发表了诸多关于“声音”与“文字”关系的论见:其中最为核心的一条,乃是“以声音较文字,则文字末也,声音本也”,故改良文字应“使文字悉统于声音”。[16]在这一批人的社会理解中,所谓“言文一致”,乃是“以音求字,字即成文,文即为言”,其目的在于“无烦讲解,人人皆能”。[17]这道出了晚清语文改革的一大旨向:普及文字。也就是说,既然作为“本位”的“声音”直接通向与所指连接的“言”,要寻求“言文一致”,则必须使“文”(文字)趋近于声音,这样才能使文字真正为大多数人所拥有(识别)。至于具体方案,切音字运动者倡导用拼音文字书写汉语,而后来更激进的拼音化运动者则干脆让汉语变革为一种直通“声音”的表音语言——以上对文字和语言的改革(言文一致),构成了近代以来国语运动的一大方向。

[美]弗农 · W. 西斯尼:《导读德里达〈声音与现象〉》,重庆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今天来看,从文体层面强调“书面语改革”的“言文一致”,乃是近代白话文运动与国语运动合流的结果。1918年,胡适发表文学革命纲领性文件《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8]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第一次将“白话文学创作”与“标准国语的打造”明确联系起来;[19]而对于初创的新文学来说,第一次担此重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恐怕只有周氏兄弟的著译了。[2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迅的文学,特别是《呐喊》时期的创作,不仅是为革命前驱者而作的“遵命文学”,[21]也可以成为语言上为民族国家建构而服务的“范本文学”——即使他本人反感成为任何形式的“偶像”。然而,如果我们以后见之明来看的话,鲁迅的文字虽然一直在教科书上流传,但其语言体系与今天的“现代汉语”之间尚有不小的距离。[22]我们可以以“当时的语言形态尚未成熟”或“鲁迅有意与各种新或旧的语言规则保持适当的距离和‘陌生化’”来解释这一现象,然而他的文字最终并没有成为我们今天书写语言(形式上的)“范本”确是事实。理解这一点,却不妨碍我们接受教科书上任何一篇鲁迅作品,也就是说,另一种“言文一致”在这里悄然形成了——更关键的是,这一超越纯语言自治领域、使“文字”[23]、“声音”(“言”)与“本体”在另一个更广的空间里达成“一致”的核心装置,恰恰在于鲁迅的文字本身。这不是说鲁迅写下的文字和其他人写的文字是两种文字,而是在强调,从小说、散文诗、到杂文、日记,鲁迅的一切文字,都与他特殊的言文观紧密相连;文字的背后,除了文字本身作为能指所指向的事物外,还有文字以外鲁迅给自己所写之物(以及写作行为本身)所赋予的生命意涵——这样的意涵有时过于复杂沉重(例如《野草》),以至于超出了文字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围——因而“想要写”,却“不能写”“无从写”,文字变得不仅仅只是文字。用鲁迅的话来说,这是“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24]所形成的“沉默”与“拒绝沉默”的产物。

可以看出,“声音”的幽灵不仅也漂浮在鲁迅身后,而且更加显著。因为在鲁迅以前,讨论“声音”者几乎无不视之为一种外在之物,无论是在工具层面,还是在意识形态层面,议论者总习惯于将“声音”放在对“本质”(纯粹理性)的向往或中西进化之对比的框架中,[25]“声音”是被讨论的对象而非讨论本身;[26]而对于饱含着元诗敏感的鲁迅来说,这个问题显然要复杂得多。

二、《野草》与鲁迅言文观的转折

纵观鲁迅的创作体系,《野草》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个为鲁迅本人所提出、后来被研究界所不断使用的“中间物”[27]也许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与本文关注点略有不同的是,汪晖等人所开拓的“历史中间物”[28]研究传统,主要着眼于鲁迅文学与历史转型之间的互文关系,所选体裁也主要就小说而论,而本文所欲关注的,则是鲁迅自身言文观脉络中的“中间物”概念,亦即鲁迅二十年代“中间物”论述与写作、以及写作背后所导向的一系列语言问题论述之间的互文或背反。在上述问题导向下,鲁迅创作中“最个人化的”,同时也是“真正显示了鲁迅的创造活力”[29]的《野草》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如果用前人的论述来概括的话,《野草》的创出,乃是“作为稀有的散文家的诗”与“义无返顾不息前行之战士的哲学”[30]之间复杂而紧张的共生。

《野草》,赵延年版画,1976年

而所谓“转折”,不仅在于鲁迅在这一时期对“中间物”及其写作哲学的自觉,还在于这部看起来是鲁迅“最个人化”“最具阴暗色调”[31]的散文诗集实际上在鲁迅整体创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它在“沉默”与“开口”之间诞生,并且兼含着“沉默的充实”与“开口的‘实有’”,声音的相悖与心灵的对抗在此刻达到了顶点——这是与他早期启蒙式的小说创作和后期战斗式的杂文写作所最大的不同之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木山英雄将《野草》与同时期的《孤独者》放在一起讨论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意在强调不应用传统的体裁分类去截断鲁迅作品的精神联系,而后者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主旨”或“人物”以外,还有鲁迅对写作,进一步说是对“声音”与“文字”之关系的元诗精神的深掘。

声音在鲁迅的创作体系里是一个(组)极为特殊的隐喻:从《摩罗诗力说》中的“不为顺世和乐之音,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拒俗”[32]的“精神界战士”,到《破恶声论》里强调“盖惟声发自心,朕归于我,而人始自有己”[33]的主体状态,再到《呐喊》中“救救孩子……”[34]的高呼,鲁迅无不在借“声音”以抒变革文学、变革社会的愿望。与此相对的是,“寂寞(漠)”“无声”或“沉默”也作为常态存现于鲁迅的文字之中:“举天下无违言,寂漠为政,天地闭矣”,[35]这是《破恶声论》中开首一句所痛感的“时代闭塞”之现状;“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36]这是《新生》失败后鲁迅难以驱除的痛苦毒蛇;“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将得到虚无”,[37]这是鲁迅在至暗的心境中用“沉默”发出的自我诘问。在走出《野草》之后,“有声”与“无声”的辩证不但没有在鲁迅的文字中消失,反而呈现出新的变奏:以《无声的中国》(1927)、《怎么写》(1927)、《作文秘诀》(1933)、《门外文谈》(1934)、《关于新文字》(1934)诸篇为代表的杂文,直接关涉重整回归后的鲁迅借语文变革参与现实战斗的曲折道路;而“杂文”作为一种兼具审美构造与存在自觉的战斗性文体的最终问世,也是《野草》时期最重要的言文创出之一。[38]如果说二十年代后期杂文的自觉代表着一种“开口的诗学”的新生的话,那么在此之前《野草》阶段所“非写不可”(《怎么写》)的文字,则不啻为一种“沉默的诗学”——它并不因“沉默”而削减其“开口”的力度,反而在“沉默”中积蓄了“充实”,在超越进化论的“言文一致”的基础上一度将“文学革命”导向更深的现代——尽管《野草》似乎成为一种空前绝响,并不常为晚年的鲁迅所外示。

三、诗之自觉:前《野草》时代的“心声籀读”

众所周知,鲁迅的前期创作,尤其是前期创作中的启蒙意识,与其留日时期所作的五篇文言论文(《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渊源甚深。在这五篇论文里,鲁迅援引于日本语境接受的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其中以尼采思想为代表),形成了一套系统性的“立人”理论,这深刻地影响了鲁迅的人格塑造和创作观念。[39]然而,比起“立人”思想与鲁迅白话文学创作的渊源探求,语言观的继承与变迁这一潜流少有为论者所注意:因为鲁迅对语言文字问题的论述常常融入其思想表达和“文章”创作[40]之中,讲究术语规范、形而上的纯语言学论述更是罕有,亦非鲁迅做学问的风格。

鲁迅对自己早期写作风格的评价似乎并不高:“那编辑先生有一种怪脾气,文章要长,愈长,稿费便愈多。所以如《摩罗诗力说》那样,简直是生凑。……又喜欢做怪句子和写古字,这是受了当时的《民报》的影响。[41]”鲁迅在这里道出了业师章太炎(1869—1936)。虽然此处意指后者对其早期文风塑造有消极影响,然而正是因为章太炎独特的语言观和文明意识,鲁迅没有步时人迷思“言文一致”之后尘,而有了更加深入的见解。晚清语文改革运动中,文字(语言问题)与进化(文明问题)常常绑定在一起:“凡野蛮时代之符号,必繁而杂。凡文明时代之符号,必简而整”,[42]“文网之密,字学之繁,实为致弱之基。埃及不振久矣,中国亦近为外国凭陵”,[43]而欲改变这样的现状,应效仿西方和日本,“尽改象形字为谐声,各用土语,互译其意”,则“地球之学,可合而为一”。[44]在“言文一致”观的指导下,对于日本的文字改革,早有使日的黄遵宪向国内介绍“言文合一”的假名文字,[45]以及日本“汉字统一会”的限用汉字论;而对于当时的西方“世界”,亦有吴稚晖等人在巴黎大力提倡采用基于拼音文字的“万国新语”(世界语)说,而章太炎数次撰文反对所谓“言文合一”的理论根基:

俗士有恒言,以“言文一致”为准,所定文法率近小说演义之流。其或纯为白话,而以蕴藉温厚之词间之,所用成语徒唐宋文人所造。何若一返方言,本无言文歧异之征,而又深契古义,视唐宋儒言为典则邪。……今者音韵虽宜一致,而殊言别语,终合葆存。但令士大夫略通小学,则知今世方言上合周汉者众。[46]

果欲文言合一,当先博考方言,寻其语根,得其本字,然后编为典语,旁行通国,斯为得之。[47]

文字者语言之符,语言者心思之帜。虽天然言语,亦非宇宙间素有此物,其发端尚在人为,故大体以人事为准。人事有不齐,故言语之字亦不可齐。[48]

章氏的观点,在盛行声音中心主义下“以文就言”的语文改革浪潮下颇显特殊。他认为当今言文之所以不一致,乃是“士大夫不通小学”的缘故,并非汉字本身的缺陷。无论是主张限用汉字的汉字统一会,还是提倡废除汉字的万国新语说,皆是强行使文字迁就语言以达成所谓“言文一致”的“荒陋”之举。因为在他的心目中,汉字不仅仅是“语言之符”,同时也是国粹之根本,像日本那样“强用汉字以为符号”,[49]或用万国新语强使中国文字与“(西方)世界”齐一,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反而是拾人牙慧,自掘根基;真正的“言文一致”,在于“深契古义”的“今世方言”。木山英雄指出,章太炎的这一思想,“其根本性立场在于对抗以差异的同一化(齐不齐)为指归的统合主义乃至普遍主义原理,而揭示各种差异之间本来平等(不齐而齐)这样的个别主义乃至特殊主义的原理。”[50]而这样的态度,不仅在西方个人主义思潮之外给予鲁迅的“立人”思想和反功利倾向另一支思想源泉,更在言文观的塑造上为后者铺就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日]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

——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鲁迅在早期论文中多次提及语言文字与主体之间的互文关系:“吾未绝大冀于方来,则思聆知者之心声而相观其内曜。内曜者,破黮暗者也;心声者,离伪诈者也。”[51]“约翰穆黎曰,近世文明,无不以科学为术,合理为神,功利为鹄。大势如是,而文章之用益神。所以者何?以能涵养吾人之神思耳。涵养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52]前者强调理想状态下语言(心声)与主体(内曜)之间的直接互通,而后者强调文章独立于“科学”之“职与用”,诗人在此变革之世中承担了那个“发声”的角色。正如木山所言,青年鲁迅的基本构想在于,“只有诗人的纯粹的叫喊,才能与尚可期待保存着未被实利污染的古代天真之心的同胞在神思上共鸣”,而“神思”这些关键词,又“均是明显基于古典感觉的用语”。[53]鲁迅期望通过“一二士”(诗人)的“发声”以打破“本根剥丧,神气旁皇”的“寂漠”之境,与章太炎企图通过“博考方言,寻其本根”,以达成保留国粹、恢复真正的“言文合一”之构想逻辑如出一辙。因此,鲁迅在《域外小说集》序言中所发的“使有士卓特,不为常俗所囿,必将犁然有当于心,按邦国时期,籀读其心声,以相度神思之所在,则此虽大涛之微沤与,而性解思惟,实寓于此”[54]之语,不但是其“直译”翻译观的陈词,更成为早年鲁迅将言文变革(籀读心声)与文学启蒙(性解思惟)统合而一的标志性宣言。

虽然钱玄同曾这样评价鲁迅早期的文言写作:“他们(按:周氏兄弟)的思想超卓,文章渊懿,取材谨严,翻译忠实,故造句选词,十分矜慎;然犹不自满足,欲从先师了解故训,以期用字妥帖。所以《域外小说集》不仅文笔雅驯,且多古言古字,与林纾所译之小说绝异。”[55]然而参加了白话文运动后的鲁迅,作为这一运动的主将,自然淡化了早年的文言写作于其创作历程的启示性意义。那一时期《新生》的失败,《域外小说集》销量的惨淡,与其后著名的“十年沉默”直接相连,章太炎的“文学复古”(木山语)在鲁迅的言文观中亦成为一个需要反思的对象。伴随着《狂人日记》的问世,其文言序言和白话正文之间形成的极端张力,昭示着鲁迅对这一问题的新的理解。“白话”取代“古字”,成为“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56]的唯一选择。

然而,对于这一重任,鲁迅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他认为自己“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之所以“仍不免呐喊几声”,原因在于“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在这里,与其说《呐喊》是为了“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而作,不如说也是为了抚慰“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而作。“猛士”虽然还在,却已“在寂寞里奔驰”,诗人的“开口/发声”虽也指向启蒙,却多了一层“指向自己”的意味。指向自己的“寂寞的悲哀”所为何,鲁迅直言是“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鲁迅承认《呐喊》的创作“不恤用了曲笔”,装点了“亮色”,这样的写作(发声),怎么能算是“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直接流露呢?鲁迅自己也承认:“有人以为我信笔写来,直抒胸臆,其实是不尽然的,我的顾忌并不少。”[57]所以鲁迅感到痛苦,不仅是为“开口”与“启蒙”的失谐感到担忧,也为自己甚至“不能开口”而惧怕:前者促使鲁迅重新审视“呐喊”过后启蒙之限度,而后者的打击无疑是更隐秘,却也是更剧烈的:“开口”姿态的丧失,不仅动摇了鲁迅引以为本的“启蒙者”的身份,甚至断绝了他“籀读心声”的退路。事实证明,随着更年轻一代的登场,经历了诸多人生变革的鲁迅既被动也主动地从“文坛偶像”的位置退场,坠入一场比十年前更为深刻的失语危机之中。而在这样的沉默之下,《野草》诞生了。

四、“沉默”作为姿态:独属于《野草》的“执拗低音”

如鲁迅所担忧的,文学革命的“亮色”宛如昙花一现,随着后五四时代的到来而逐渐消逝。自日本归来的田汉无不失望地感叹到:“国内新者才有萌芽,旧势力又次第恢复,同时似是而非的新者,又混新者之珠,授旧者以柄,弄成现在这样一个混沌状态。”[58]在峻切的社会现实下,中国文学没能为西欧式的“理性启蒙”提供土壤,反而很快陷入一种“觉醒以后找不到出路”的无奈之中。1925年,鲁迅翻译了日本文论家厨川白村(1880-1923)《苦闷的象征》和《出了象牙之塔》两部著作后,旋即引起文坛的巨大共鸣。厨川白村提出的“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59]这一论述既成为后五四时代中国文坛重回“寂寞”的鲜明写照,也引导鲁迅卸下先觉者的面具,退回自身的“心音”(《怎么写》)之中。鲁迅在《〈出了象牙之塔〉后记》中曾引厨川之语以自况:“东呢西呢,南呢北呢?进而即于新呢?退而安于古呢?往灵之所教的道路么?赴肉之所求的地方么?左顾右盼,仿徨于十字街头者,这正是现代人的心。‘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我年逾四十了,还迷于人生的行路。我身也就是立在十字街头的罢。”[60]十字街头”的比喻,不仅在说人生的状态,也是在说写作的状态。

[日]厨川白村:《走向十字街头》,启智书局1929年版
前引汪卫东的论文已经关注到,《野草》写作前的1923年整整一年鲁迅鲜有动笔,可谓是“两个创作高峰间的沉默的一年”,鲁迅在这段时期人生和心境皆经历了一次痛苦的自我转换,直至“后来写的《野草》得以充分展现出来”。[61]本文观点略有不同的是,作为“沉默的诗学”之最终创出,《野草》的写作与问世作为鲁迅生命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亦应构成鲁迅“沉默期”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所谓“沉默期”,如果不局限于发表文字之有无,而以生命状态之沉浮作为标准的话,介于《呐喊》与《而已集》之间的《野草》时期的文本,大抵皆应作“沉默”观。只是根据沉潜的程度不同,《野草》及与之格调相类的《孤独者》《在酒楼上》,以及《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中的若干篇杂文堪称最为典型。在这里,鲁迅第一次将目光完全内聚到自我身上,通过怀疑式的自我对话,重新审视与澄清早期的语言观与启蒙观。

日本思想史家丸山真男(1914-1996)在1972年发表的《历史意识的“古层”》[62]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古层”(“古层—原型”)说,后改用音乐术语“执拗低音(basso ostinato)”,[63]意在揭示日本思想与文化中最深层、最不易变化之部分。丸山的本意是想通过挖掘“古层”以重新认识日本思想史上“外来文化的压倒性影响及其与所谓日本性东西的执拗残存——这一矛盾的统一”[64]的内在机理,带有敏锐的批判色彩;后历史学者王汎森将“执拗低音”扩展到历史中“被忽略而仍具有重要性的思维方式”的范畴,认为这些“低音”与历史上的致力于“创造性转换”的“主旋律”一样,在历史被压抑的角落发挥着“消耗性转换”的作用。[65]此处借用这个哲学化的音乐概念,不仅在于“执拗低音”与鲁迅沉默期的“失语”/“出声”状态有着象征意义的共鸣,也在于“低音虽低,犹为声也”之元诗意义上的考量。作为一部空前(绝后)的现代诗集,无论在语词、句法、文体,还是寓于诗中的主体建构、情感表现上,《野草》均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然而,本文的关注点却并非《野草》语言的锤炼与技巧——不如说语言问题是与存在(写作主体)问题互为表里而呈现的:如何找到《野草》的“低音”,如何从“低音”中把握鲁迅这一时期“沉默的诗学”、及其言文脉络下“开口”与“沉默”的激辩与嬗替,或许是我们挖掘这一文本的一个新的面向。

[日]丸山真男:《日本的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横在《野草》面前的言文危机,在于以启蒙的眼光“籀读心声”之不可能。当顾及启蒙的时候,“心声”并不完全属于自己,而是需要根据“将令”装点一抹亮色;而既已觉醒,又不可能重新回到“铁屋子里”,用非启蒙的方式去抵达“心声”——事实上对于鲁迅来说,并没有这样的“心声”存在。在鲁迅的论述里,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声发自心,朕归于我,而人始自有己;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66]章太炎的“文学复古”和胡适的“文学革命”均不能为鲁迅所折服,而这时,他没有选择就此搁笔下去(极端意义的“沉默”),而是拿起笔,绘出了“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67]这样的分离式构景。重复两次的“棗樹”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象征符号,它意味着诗人终于将自我分离的痛苦形诸纸上,语言的两难与存在的两难在此构成一组基本的复调。从这时起,“启蒙”与“怀疑启蒙”的对抗在《野草》诸篇层层回荡的“不谐和音”中反复上演,“不和谐”的背后,是鲁迅对一切“既成”的言文关系的一一清算。

“言文一致”当然是首先被怀疑的对象:“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68]从主体中分离出去的“影子”在一通“告别”中夺取了“我”的话语权;“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近乎绝望的主体在乞求最后的“发声”,却最终选择“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因为“我至少将得到虚无”[69];在“四面都是敌意,可悲悯的。可咒诅的”的“无物之阵”(《这样的战士》)里,“神之子”(“人之子”)被人们钉杀,“他腹部波动了。悲悯和咒诅的痛楚的波”[70];被遗弃的垂老的女人双手举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她那“颓败的身躯的全面都颤动了”。[71]在这些梦幻般的寓言中,“声音”并非为主体所有,留给主体的只有“沉默”或“无词的言语”——然而“心声”与“沉默”并非不可互通,毋宁说“心声”在“沉默”中抵达了充实,因而无需开口(发声),自能实现。鲁迅没有直接触及“言”与“文”的紧张关系,而是以“意”与“言”的对立与沟通拟构出心灵极端对抗下“言”“文”关系的新出路。亦即,如果“言”不能达“意”,“不言”(沉默)可否曲折地使“意”呈现出来呢?鲁迅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然而《野草》本身即是回答。《野草》高度的文体自觉,使得“低音”付诸文字,成为鲁迅创作体系中昙花一现,又处处皆存的“不和谐调”。

《秋夜》插图,《〈野草〉:插图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
回到“低音”为何的问题。前文已经给出两种意义上的“低音”界定,即《野草》作为文学作品在基调上相对于鲁迅“高音”创作的“低音”色彩,以及《野草》作为一个文学史“事件”在鲁迅写作历程中的“沉默”属性。《影的告别》《复仇(其二)》《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诸篇昭示了《野草》写作中激烈的自我分裂,这一过程的确是在“无声”(沉默)的状态下进行的;不过需要注意到,“肉薄”[72]之后,留下的不是沉默的胜利,而是一个新创的、鲁迅用以安置分裂的主体和“无词的言语”的“中间状态”,鲁迅称之为“无地”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

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73]

如同《野草》中其它新创的词一样(“无物之阵”[74]“无血的大戮”[75]“死火”[76]“无词的言语”[77]……),“无地”一词饱含着鲁迅高度敏锐的“中间意识”。对此,同为诗人的张枣(1962—2010)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20世纪的世界文学而言,存在与语言的内在关联正是现代诗歌最重要的特性之一。而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这种关联第一次引发了一部诗集作品的诞生,以一种高度的语言敏感性,从元诗的角度将生活之难等同于写作和言说之难,将创作过程作为创作对象。语词的择练和搜寻同时也是对失语的克服,被视为一种自我重建的驱动力,以修复被社会现实损伤和分裂的精神主体。鲁迅在《野草》的字里行间如履薄冰,仿佛他命悬于此。[78]

“沉默—开口”“充实—空虚”的对立通过对语言的反叛解除了“启蒙”的枷锁,而在“沉默的充实”这样的“不和谐”中获得新的自由。也就是说,鲁迅在《野草》中反抗“启蒙”(当然不是放弃启蒙),与早年反抗“齐的暴力”(林少阳语)面向虽殊,逻辑却高度一致。在这样的特殊状态下,“声音”也不再困于(无论是进化论的还是复古的)“言文一致”的框架里,获得了新的解放。因此,《一觉》中隐约听到的“一二爆发声”,[79]不仅在指军阀投下炸弹的声音,也暗含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80]的反抗这种暴力的“沉默之音”之意味。两种声音相伴而生,后一种声音并不因前一种声音掌握着“开口”的权力而减弱其力量,反而在“沉默的充实”中“苦恼了,呻吟了,愤怒,而且终于粗暴了”。[81]这是为鲁迅所惊喜的,即使发出这样声音的主体是他笔下的“青年”而非他自己——这也证明了鲁迅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新的主体位置,亦即“中间物”的状态。同时,《一觉》作为《野草》的完结篇,其本身也承担着“打破沉默”的诗学目的,虽然真正意义上的“打破”要在其后的战斗性杂文中得以充分展现,然而正是因为《野草》的过渡性和中间性,使得这本诗集成为“最属于鲁迅”的一本作品:“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82]这既是鲁迅的自我告白,[83]也是《野草》的自我确证。[84]鲁迅在“沉默”中完成了《野草》,“打破沉默”的《野草》塑造了新的鲁迅;“沉默的诗学”也伴随着“执拗低音”的协奏迈向新的乐章,而后者完成了“鲁迅之为鲁迅”的使命,从文字(声音)之前潜入到文字(声音)之后,随时酝酿着新一轮“沉默的充实”。
-END-

向上滑动阅览


注  释

[1]鲁迅:《野草·题辞》,《语丝》19277月第138期,第1页。

[2]较为代表性的分析可见张枣:《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亚思明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42-46页;张闳:《野草:沉默的声音》,《声音的诗学:现代汉诗抒情艺术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版,第211-213页;孙歌:《绝望与希望之外:鲁迅〈野草〉细读》,北京:三联书店2020年版,第90-97页;张旭东:《“‘而已而已及其诗学展开——1927清党事变后鲁迅的沉默与言说》,《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第4期,第80-81页;以及[日]木山英雄:《〈野草〉主体构建的逻辑及其方法——鲁迅的诗与哲学的时代》,赵京华编译:《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3]鲁迅:《怎么写(夜记之一)》,《莽原》1927年第18-19期合刊,第679-680页。后收入《三闲集》。

[4]事实上,该段引文出处题为《怎么写(夜记之一)》便已经有所暗示。关于元诗的自觉这一提法,参见张枣:《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第40-46页。

[5]鲁迅:《野草·题辞》,第1页。

[6][美]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10-111页。

[7]鲁迅:《忽然想到(十一)》,《民众周刊》19256月第25号,第198页。后收入《华盖集》。

[8]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9]关于鲁迅的(第一次)沉默,竹内好论及鲁迅蛰居S会馆时期(1912-1918)的回心说经常被论者所关注(《鲁迅》),后由钱理群扩展至1908-1918年,即《破恶声论》至《狂人日记》这十年,他称这段时间为鲁迅的十年沉默期(钱理群:《十年沉默的鲁迅》,《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133页)。自此,该说在学界逐渐推行,虽然关于沉默期的起迄点在不同学者处略有不同,但大抵均指向鲁迅参加文学革命前的一段鲜有文章问世的沉默时期。意识到鲁迅不止一次沉默的研究,可参见汪卫东:《鲁迅的又一个原点”——1923年的鲁迅》,《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第156页。该文将1923年的鲁迅称为第二次绝望。李慧敏的硕士学位论文《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亦值得关注,该文将鲁迅的沉默分为前沉默”“显沉默”“后沉默三个时期,并分析了沉默对鲁迅文本世界的建构问题。另外,该论文的指导教师正是前述汪卫东。

[10]关于与实体制度相伴随的作为现代性表征的装置(例如长篇小说”“文学史等),可参见[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19年版,第24-25页的论述。

[11]或译为言语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

[12][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版,第15-16页。

[13]可参见王东杰:《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46-95页。

[14]山本正秀:『近代文体発生の史的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65. 39. 当然,日本言文一致思潮的最初起点,可以追溯到1866年(庆应二年)幕府开成所通译前岛密(1835-1919)向将军德川庆喜呈递的题为汉字御废止之议(「漢字御廃止之議」)的建议书。

[15]神田孝平:「文章論ヲ読ム」,吉田澄夫,井之口有一共編:『明治以降国語問題論集』,東京:風間書房,1964. 175-179.

[16]杨琼、李文治:《形声通》,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第24页。

[17]林辂存:《请用切音呈折》,参见力捷三:《闽腔快字》,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年影印本,第7页。

[18]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84月第4卷第4号,第289-306页。

[19]“我以为我们提倡新文学的人,尽可不必问今日中国有无标准国语。我们尽可努力做白话的文学。……中国将来的新文学用的白话,就是将来中国的标准国语。造将来中国白话文学的人,就是制定标准国语的人。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第294页。胡适的这篇文章发表次年,教育部即成立附属国语统一筹备会,于第一次大会审议由《新青年》同人用白话写成的《国语统一进行方法》议案,要求改小学国文课本国语课本,次年(1920年),教育部就训令全国各国民学校将一二年级国文改为国语,之后一直把初高中的国文科也改成了国语科,白话文得以正式进入教材,获得正式书写语言的合法性地位。

[20]可参见王风分上下两期连载的论文:《周氏兄弟早期著译与汉语现代书写语言》,《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第12期,第4-18页;2010年第2期,第4-15页;以及[日]藤井省三:《鲁迅〈故乡〉的阅读史与中华民国公共圈的成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1期,第109-128页。

[21]鲁迅:《〈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9页。本篇最初印入19333月上海天马书店出版的《鲁迅自选集》。

[22]关于鲁迅书写语言风格的系统性研究,可参见黄琼英的博士学位论文:《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3]从此处至段尾的文字一词,在广义的意义上使用,亦即包括了两种范畴。

[24]鲁迅:《野草·题辞》,第1页。

[25]前者如20世纪初期中国学者在西方语言学影响下采取的声音本位的语言学立场,例如晚清切音字运动诸家、钱玄同、黎锦熙等人的国语罗马字方案、以及后来的中国字拉丁化运动;后者如黄遵宪、吴汝纶、孙中山、梁启超等非专业语言学者。事实上,正如王东杰所言,这场讨论并不只是语言学的内部事务,实与近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政治理想息息相关专业的语言学文本背后亦蕴含着各种文化与政治立场,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另外,并非当时的所有语言学家都主张声音本位,但几乎所有语言学上的争论都讨论到了文字改革言文一致的问题,声音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语言学界及民间议论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可谓是挥之不去的幽灵。参见王东杰:《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第259-260页。

[26]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由陈独秀所主编的白话文运动主阵地《新青年》杂志,其中最重要的两篇纲领性文章: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以及创刊号上由陈独秀撰写的《敬告青年》,均是由文言写成。在19181月第4卷第1期改版实行白话文以前,《新青年》上所用白话者,大抵只有几篇向来照例多用白话的小说、戏剧、演讲稿,胡适的白话诗和白话词(然而还是因袭旧诗的五七言和词牌),以及钱玄同和陈仲甫论文字符号和小说的信”“勉强可以算得此外便没有了。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69页。

[27]“大半也因为懒惰罢,往往自己宽解,以为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动植之间,无脊椎和脊椎动物之间,都有中间物;或者简直可以说,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鲁迅:《写在〈坟〉后面》,《语丝》192612月第108期,第1页。需要注意的是,该篇文末时间落款为一九二六,一一,一一,夜,此时鲁迅尚任职于厦门大学;而《野草》最后一篇《一觉》创作于1926410日,《野草·题辞》创作于1927426日,此时政治局势已发生剧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鲁迅营救进步学生未果而愤然辞职。中间物一词的提出,恰在两者之间,标志着鲁迅对自己身份与创作的某种自觉:这提示出《野草·题辞》与《野草》正文诸篇既前后承续,又存在质的不同的紧张关系。

[28]汪晖:《历史的中间物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文学评论》1986年第5期,第53-67页。

[29]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30][日]木山英雄:《〈野草〉主体构建的逻辑及其方法——鲁迅的诗与哲学的时代》,第2页。

[31][日]木山英雄:《〈野草〉主体构建的逻辑及其方法——鲁迅的诗与哲学的时代》,第1页。

[32]鲁迅(令飞):《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原载《河南》19082月、3月第2-3号。后收入《坟》。

[33]鲁迅(迅行):《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原载《河南》190812月第8号。后收入《集外集拾遗补编》。

[34]鲁迅:《狂人日记》,《新青年》19185月第4卷第5号,第424页。后收入《呐喊》。

[35]鲁迅(迅行):《破恶声论》,第25页。未完的《破恶声论》通篇论及寂寞一词,前后有八次之多,而引文之句,鲁迅亦前后重复两次,以示强调。文中亦有而中国独何依然寂漠而无声也?之发问,将寂漠无声同时并置。

[36]鲁迅:《呐喊·自序》,《呐喊》,北京:新潮社1923年版,第V页。

[37]鲁迅:《求乞者》,《语丝》192412月第4期,第8页。后收入《野草》。

[38]关于这一点,可参见张旭东在《杂文的自觉: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1924-1927》,北京:三联书店2023年版一书中的系统论述。

[39][日]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孙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王富仁:《从兴业立人”——简论鲁迅早期文化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汪卫东:《鲁迅〈摩罗诗力说〉中个人观念的辨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等。

[40]吴海洋《〈摩罗诗力说〉与鲁迅的文章观》一文从文体学的角度指出《摩罗诗力说》等鲁迅早期文言作品继承了古文学问文章相互发明的文章学传统(鲁迅自己称之为中了庄周韩非的毒),后者无形中渗入鲁迅的文章理念与文章风格,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传统诗教道统,又不同于近代实证主义与科学主义为指导的非文章的文章’”(孙郁语)。见吴海洋:《〈摩罗诗力说〉与鲁迅的文章观》,《文学评论》2021年第5期,第48-56页。推而言之,不妨说鲁迅后来的白话文学创作(尤其是杂文写作)均或多或少延续了这一点,构成其写作时的文体自觉与语言范式。

[41]鲁迅:《坟·题记》,《语丝》192611月第106期,第10页。

[42]梁启超:《中国史叙论》,《清议报》19019月第91册,第1页。

[43]王炳堃:《拼音字谱序》,见王炳耀:《拼音字谱》,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年影印本,第8页。

[44]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2页。

[45]“盖语言与文字离,则通文者少;语言与文字合,则通文者多,其势然也。然则日本之假名,有禆于东方文教者多矣,庸可废乎?见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二》,《黄遵宪全集》(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20页。

[46]章太炎:《汉字统一会之荒陋》,《民报》1907年第17号,第105页。

[47]参看仿吾(成仿吾)《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洪水》第325期,1927116日;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号,1928215日。

[48]章太炎:《博征海内方言告白》,《民报》1907年第17号,第149页。

[49]章太炎:《规新世纪(哲学及语言文字二事)》,《民报》1908年第24号,第55页。

[50]章太炎:《汉字统一会之荒陋》,第104页。

[51][日]木山英雄:《文学复古文学革命》,《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第217页。

[52]鲁迅(迅行):《破恶声论》,第25页。

[53]鲁迅(令飞):《摩罗诗力说》,第73-74页。

[54][日]木山英雄:《文学复古文学革命》,《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第227页。

[55]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译文序跋集》,《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域外小说集》由鲁迅与周作人合译,出版于1909年,由日本东京神田印刷所印制。

[56]钱玄同:《我对于周豫才君之追忆与略评》,《师大月刊》193610月第30期,第343页。

[57]鲁迅:《呐喊·自序》,《呐喊》,第VIII-IX页。下段引文同。

[58]鲁迅:《写在〈坟〉后面》,第1页。

[59]田汉:《蔷薇之路》,《田汉全集》(第20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74页。

[60][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鲁迅译文全集》(第2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34页。

[6]鲁迅:《〈出了象牙之塔〉后记》,《译文序跋集》,《鲁迅全集》(第10卷),第267页。引文段落原为厨川白村文艺论文集《走向十字街头》(192310月由日本福永书店出版)序文的节译。

向上滑动阅览

 

[1]鲁迅:《野草·题辞》,《语丝》19277月第138期,第1页。

[2]较为代表性的分析可见张枣:《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亚思明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42-46页;张闳:《野草:沉默的声音》,《声音的诗学:现代汉诗抒情艺术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版,第211-213页;孙歌:《绝望与希望之外:鲁迅〈野草〉细读》,北京:三联书店2020年版,第90-97页;张旭东:《“‘而已而已及其诗学展开——1927清党事变后鲁迅的沉默与言说》,《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第4期,第80-81页;以及[日]木山英雄:《〈野草〉主体构建的逻辑及其方法——鲁迅的诗与哲学的时代》,赵京华编译:《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3]鲁迅:《怎么写(夜记之一)》,《莽原》1927年第18-19期合刊,第679-680页。后收入《三闲集》。

[4]事实上,该段引文出处题为《怎么写(夜记之一)》便已经有所暗示。关于元诗的自觉这一提法,参见张枣:《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第40-46页。

[5]鲁迅:《野草·题辞》,第1页。

[6][美]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10-111页。

[7]鲁迅:《忽然想到(十一)》,《民众周刊》19256月第25号,第198页。后收入《华盖集》。

[8]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9]关于鲁迅的(第一次)沉默,竹内好论及鲁迅蛰居S会馆时期(1912-1918)的回心说经常被论者所关注(《鲁迅》),后由钱理群扩展至1908-1918年,即《破恶声论》至《狂人日记》这十年,他称这段时间为鲁迅的十年沉默期(钱理群:《十年沉默的鲁迅》,《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133页)。自此,该说在学界逐渐推行,虽然关于沉默期的起迄点在不同学者处略有不同,但大抵均指向鲁迅参加文学革命前的一段鲜有文章问世的沉默时期。意识到鲁迅不止一次沉默的研究,可参见汪卫东:《鲁迅的又一个原点”——1923年的鲁迅》,《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第156页。该文将1923年的鲁迅称为第二次绝望。李慧敏的硕士学位论文《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亦值得关注,该文将鲁迅的沉默分为前沉默”“显沉默”“后沉默三个时期,并分析了沉默对鲁迅文本世界的建构问题。另外,该论文的指导教师正是前述汪卫东。

[10]关于与实体制度相伴随的作为现代性表征的装置(例如长篇小说”“文学史等),可参见[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19年版,第24-25页的论述。

[11]或译为言语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

[12][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版,第15-16页。

[13]可参见王东杰:《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46-95页。

[14]山本正秀:『近代文体発生の史的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65. 39. 当然,日本言文一致思潮的最初起点,可以追溯到1866年(庆应二年)幕府开成所通译前岛密(1835-1919)向将军德川庆喜呈递的题为汉字御废止之议(「漢字御廃止之議」)的建议书。

[15]神田孝平:「文章論ヲ読ム」,吉田澄夫,井之口有一共編:『明治以降国語問題論集』,東京:風間書房,1964. 175-179.

[16]杨琼、李文治:《形声通》,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第24页。

[17]林辂存:《请用切音呈折》,参见力捷三:《闽腔快字》,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年影印本,第7页。

[18]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84月第4卷第4号,第289-306页。

[19]“我以为我们提倡新文学的人,尽可不必问今日中国有无标准国语。我们尽可努力做白话的文学。……中国将来的新文学用的白话,就是将来中国的标准国语。造将来中国白话文学的人,就是制定标准国语的人。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第294页。胡适的这篇文章发表次年,教育部即成立附属国语统一筹备会,于第一次大会审议由《新青年》同人用白话写成的《国语统一进行方法》议案,要求改小学国文课本国语课本,次年(1920年),教育部就训令全国各国民学校将一二年级国文改为国语,之后一直把初高中的国文科也改成了国语科,白话文得以正式进入教材,获得正式书写语言的合法性地位。

[20]可参见王风分上下两期连载的论文:《周氏兄弟早期著译与汉语现代书写语言》,《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第12期,第4-18页;2010年第2期,第4-15页;以及[日]藤井省三:《鲁迅〈故乡〉的阅读史与中华民国公共圈的成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1期,第109-128页。

[21]鲁迅:《〈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9页。本篇最初印入19333月上海天马书店出版的《鲁迅自选集》。

[22]关于鲁迅书写语言风格的系统性研究,可参见黄琼英的博士学位论文:《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3]从此处至段尾的文字一词,在广义的意义上使用,亦即包括了两种范畴。

[24]鲁迅:《野草·题辞》,第1页。

[25]前者如20世纪初期中国学者在西方语言学影响下采取的声音本位的语言学立场,例如晚清切音字运动诸家、钱玄同、黎锦熙等人的国语罗马字方案、以及后来的中国字拉丁化运动;后者如黄遵宪、吴汝纶、孙中山、梁启超等非专业语言学者。事实上,正如王东杰所言,这场讨论并不只是语言学的内部事务,实与近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政治理想息息相关专业的语言学文本背后亦蕴含着各种文化与政治立场,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另外,并非当时的所有语言学家都主张声音本位,但几乎所有语言学上的争论都讨论到了文字改革言文一致的问题,声音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语言学界及民间议论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可谓是挥之不去的幽灵。参见王东杰:《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第259-260页。

[26]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由陈独秀所主编的白话文运动主阵地《新青年》杂志,其中最重要的两篇纲领性文章: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以及创刊号上由陈独秀撰写的《敬告青年》,均是由文言写成。在19181月第4卷第1期改版实行白话文以前,《新青年》上所用白话者,大抵只有几篇向来照例多用白话的小说、戏剧、演讲稿,胡适的白话诗和白话词(然而还是因袭旧诗的五七言和词牌),以及钱玄同和陈仲甫论文字符号和小说的信”“勉强可以算得此外便没有了。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69页。

[27]“大半也因为懒惰罢,往往自己宽解,以为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动植之间,无脊椎和脊椎动物之间,都有中间物;或者简直可以说,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鲁迅:《写在〈坟〉后面》,《语丝》192612月第108期,第1页。需要注意的是,该篇文末时间落款为一九二六,一一,一一,夜,此时鲁迅尚任职于厦门大学;而《野草》最后一篇《一觉》创作于1926410日,《野草·题辞》创作于1927426日,此时政治局势已发生剧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鲁迅营救进步学生未果而愤然辞职。中间物一词的提出,恰在两者之间,标志着鲁迅对自己身份与创作的某种自觉:这提示出《野草·题辞》与《野草》正文诸篇既前后承续,又存在质的不同的紧张关系。

[28]汪晖:《历史的中间物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文学评论》1986年第5期,第53-67页。

[29]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30][日]木山英雄:《〈野草〉主体构建的逻辑及其方法——鲁迅的诗与哲学的时代》,第2页。

[31][日]木山英雄:《〈野草〉主体构建的逻辑及其方法——鲁迅的诗与哲学的时代》,第1页。

[32]鲁迅(令飞):《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原载《河南》19082月、3月第2-3号。后收入《坟》。

[33]鲁迅(迅行):《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原载《河南》190812月第8号。后收入《集外集拾遗补编》。

[34]鲁迅:《狂人日记》,《新青年》19185月第4卷第5号,第424页。后收入《呐喊》。

[35]鲁迅(迅行):《破恶声论》,第25页。未完的《破恶声论》通篇论及寂寞一词,前后有八次之多,而引文之句,鲁迅亦前后重复两次,以示强调。文中亦有而中国独何依然寂漠而无声也?之发问,将寂漠无声同时并置。

[36]鲁迅:《呐喊·自序》,《呐喊》,北京:新潮社1923年版,第V页。

[37]鲁迅:《求乞者》,《语丝》192412月第4期,第8页。后收入《野草》。

[38]关于这一点,可参见张旭东在《杂文的自觉: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1924-1927》,北京:三联书店2023年版一书中的系统论述。

[39][日]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孙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王富仁:《从兴业立人”——简论鲁迅早期文化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汪卫东:《鲁迅〈摩罗诗力说〉中个人观念的辨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等。

[40]吴海洋《〈摩罗诗力说〉与鲁迅的文章观》一文从文体学的角度指出《摩罗诗力说》等鲁迅早期文言作品继承了古文学问文章相互发明的文章学传统(鲁迅自己称之为中了庄周韩非的毒),后者无形中渗入鲁迅的文章理念与文章风格,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传统诗教道统,又不同于近代实证主义与科学主义为指导的非文章的文章’”(孙郁语)。见吴海洋:《〈摩罗诗力说〉与鲁迅的文章观》,《文学评论》2021年第5期,第48-56页。推而言之,不妨说鲁迅后来的白话文学创作(尤其是杂文写作)均或多或少延续了这一点,构成其写作时的文体自觉与语言范式。

[41]鲁迅:《坟·题记》,《语丝》192611月第106期,第10页。

[42]梁启超:《中国史叙论》,《清议报》19019月第91册,第1页。

[43]王炳堃:《拼音字谱序》,见王炳耀:《拼音字谱》,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年影印本,第8页。

[44]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2页。

[45]“盖语言与文字离,则通文者少;语言与文字合,则通文者多,其势然也。然则日本之假名,有禆于东方文教者多矣,庸可废乎?见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二》,《黄遵宪全集》(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20页。

[46]章太炎:《汉字统一会之荒陋》,《民报》1907年第17号,第105页。

[47]参看仿吾(成仿吾)《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洪水》第325期,1927116日;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号,1928215日。

[48]章太炎:《博征海内方言告白》,《民报》1907年第17号,第149页。

[49]章太炎:《规新世纪(哲学及语言文字二事)》,《民报》1908年第24号,第55页。

[50]章太炎:《汉字统一会之荒陋》,第104页。

[51][日]木山英雄:《文学复古文学革命》,《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第217页。

[52]鲁迅(迅行):《破恶声论》,第25页。

[53]鲁迅(令飞):《摩罗诗力说》,第73-74页。

[54][日]木山英雄:《文学复古文学革命》,《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第227页。

[55]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译文序跋集》,《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域外小说集》由鲁迅与周作人合译,出版于1909年,由日本东京神田印刷所印制。

[56]钱玄同:《我对于周豫才君之追忆与略评》,《师大月刊》193610月第30期,第343页。

[57]鲁迅:《呐喊·自序》,《呐喊》,第VIII-IX页。下段引文同。

[58]鲁迅:《写在〈坟〉后面》,第1页。

[59]田汉:《蔷薇之路》,《田汉全集》(第20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74页。

[60][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鲁迅译文全集》(第2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34页。

[61]汪卫东:《鲁迅的又一个原点”——1923年的鲁迅》,第164页。

[62]丸山真男:「歴史意識の古層」,『日本の思想』(第6巻),東京:筑摩書房,1972. 3-46.

[63]丸山真男:「原型古層執拗低音--日本思想史方法論についての私の歩み」,武田清子編:『日本文化のかくれた形』,東京:岩波書店,1984. 145-148.

[64]丸山真男:「原型古層執拗低音--日本思想史方法論についての私の歩み」,129-130.

[65]王汎森:《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北京:三联书店2020年版,第1-2页。

[66]鲁迅(迅行):《破恶声论》,第26页。

[67]鲁迅:《秋夜》,《语丝》192412月第3期,第4页。后收入为《野草》正文第一篇,也是《野草》诸篇中最早成文的篇目。为突出鲁迅借拆字造句的语言实验自觉,引文采用原刊本使用的繁体形式。参见李哲:《革命风潮转换中的文学与汉字问题——〈秋夜〉字释义》,《文学评论》2022年第2期,第112-113页。

[68]鲁迅:《影的告别》,《语丝》192412月第4期,第8页。后收入《野草》。

[69]鲁迅:《求乞者》,第8页。

[70]鲁迅:《复仇(其二)》,《语丝》192412月第7期,第6页。后收入《野草》。

[71]鲁迅:《颓败线的颤动》,《语丝》19257月第35期,第4页。后收入《野草》。

[72]“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见鲁迅:《希望》,《语丝》19251月第10期,第4页。后收入《野草》。

[73]鲁迅:《影的告别》,第8页。

[74]鲁迅:《这样的战士》,《语丝》192512月第58期,第5页。后收入《野草》。

[75]鲁迅:《复仇》,《语丝》192412月第7期,第5页。后收入《野草》。

[76]鲁迅:《死火》,《语丝》19255月第25期,第5页。后收入《野草》。

[77]鲁迅:《颓败线的颤动》,第4页。

[78]张枣:《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第80-81页。

[79]鲁迅:《一觉》,《语丝》19264月第75期,第3页。后收入《野草》。

[80]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语丝》19264月第74期,第2页。原刊灭亡灭之,后收入《华盖集续编》时修订作灭亡。见《华盖集续编》,北京:北新书局1927年版,第103页。又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年最新出版的《鲁迅手稿全集》未收该篇,而该丛书已近囊括迄今所能搜集并确认的全部鲁迅手稿,故难以凭鲁迅原稿推断此处用字为何。考虑到其后出版的《华盖集续编》、《鲁迅全集》各种版本均作灭亡,且于上下文原意更为贴近,本文引用时采此版本。《语丝》中所载字,若非鲁迅原意,或为字之讹。

[81]鲁迅:《一觉》,第3页。

[82]鲁迅:《影的告别》,第8页。

[83]《野草·题辞》中的另一段话亦可视为鲁迅的自我表白: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鲁迅:《野草·题辞》,第1页。野草的死亡与朽腐对应着其诗学的沉默低音,以及主体最终和光阴偕逝(《写在〈坟〉后面》)的义无反顾的自觉;然而事实上《野草》却和鲁迅一起成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史经典,即使它和它代表的鲁迅不如鲁迅的其它作品和其它面向所为人熟知。不过本文更关注的是,正如《野草》中呈现的低音沉默的诗学)一样,或许《野草》没有为现代所收编的一面,亦可以视作另一种现代的体现;而研究后一种现代,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开拓鲁迅的精神世界,把握其复杂而立体的思维特征。

[84]《野草》的昙花一现并不意味着断裂。张旭东注意到《野草》的否定性到场(对速朽的期盼)与鲁迅杂文的自觉之间在文体上的嬗替关系:它以诗的形式表达了某种杂文的内容,即,不是杂文形式所涵盖的历史内容,而是杂文形式本身成为(散文)诗之能指(signifier)的所指(signified)、它的形式的内容。”“事实上这里野草已经不能说只是一个形象或比喻,而是在寓言的意义上就是就是杂文本身,作为一个具体而抽象的形象,它传达出的是杂文是文学世界里的野草这样的概念或理论。因此,他在《杂文的自觉》一文中指出鲁迅杂文诗学意义与道德意义密不可分,是同一种存在状态和意识状态的两面。而对于融合了道德追求的诗学意义上的杂文来说,这样的创作,乃是一种诗史意识下为时代的立此存照,为生命留下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以上讨论,可作为本文的延伸思考。参见张旭东:《“‘而已而已及其诗学展开——1927清党事变后鲁迅的沉默与言说》,第80页;《杂文的自觉”——鲁迅过渡期写作的现代性与语言政治》,《批判的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43页。

 






排版:王   博
校对:李越颖
编辑:陈云昊



文学思想史
人们越是表现伟大的性格和强烈的情感,就越要放进去一种高贵而热心的朴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