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I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新版(渠敬东译)

文摘   2024-10-02 14:28   日本  

作者:[法] 埃米尔·涂尔干

译者:渠敬东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4-10
丛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新版)
ISBN:9787108077967

作者简介

涂尔干(Émile Durkheim,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1887—1902年执教于波尔多大学并创建了法国首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办《社会学年鉴》杂志;围绕这一刊物,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其后形成。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译者简介

渠敬东,辽宁沈阳人,祖籍江苏丰县。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哲学系毕业,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社会学博士学位。2000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2005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2004—2008年任《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任,2008—201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2010—2014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201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西方社会思想史、中国社会学史、组织社会学、社会结构研究等。

内容简介

社会学奠基人之一埃米尔·涂尔干的开山之作,最初出版于1893年,至今仍是社会学经典文本之一。

面对现代社会中的动荡与冲突,涂尔干对劳动分工扩张的社会现象、影响及其与道德秩序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深刻解释了分工形成的社会根源以及分工特有的社会功能,对现代社会的结构构建提出了新的愿景。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既提出“社会团结”“道德密度”“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等一直为社会学界沿用的概念,也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的二元划分,探讨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书中对重整社会秩序、重建社会团结的回应,与今日人类所面对的问题息息相关。

目  录

译者前言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导言 


第一卷 劳动分工的功能


第一章 确定功能的方法

第二章 机械团结,或相似性所致的团结

第三章 分工形成的团结,或有机团结

第四章 上述理论的另一证据

第五章 有机团结的递增优势及其结果

第六章 有机团结的递增优势及其结果(续)

第七章 有机团结和契约团结


第二卷 原因和条件

第一章 分工的进步与幸福的进步

第二章 原因

第三章 次要因素——集体意识逐渐形成的非确定性及其原因

第四章 次要因素(续)——遗传性

第五章 上文的结论


第三卷 反常形式

第一章 失范的分工

第二章 强制的分工

第三章 另一种反常形式


结论


附录一:参考文献

附录二:人名对照表

附录三:涂尔干基本著作

附录四:涂尔干生平著作年表


译 者 前 言

渠敬东

作为与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的齐头比肩者,埃米尔·涂尔干同样被誉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其特殊的理论地位和思想影响是不言而喻和不容置疑的。《社会分工论》发表于1893年,它不仅仅是一篇涂尔干为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而提交的论文,更是他最初确立其思想理路的开山之作,其重要性是毋需赘述的。

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既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这些后来一直为社会学界所沿用、修正和争论的概念,也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概言之,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之基本立场在本书已初现端倪:一切存在与现象的根源,皆为“社会”。

本篇前言无意于对涂尔干生平简介、基本思想及其发展脉络进行重新追查和梳理,有关于此,读者可以通过各种中译本、英译本,甚至法文原本以及大量有关涂尔干思想的理论研究著作进行深入了解。这里,我只想对与本书相关的几个问题加以澄清,以供商榷。

三联书店出版各版本的《社会分工论》书影

(从左到右分别出版于2000年、2008年、2013年、2017年、2024年)

尽管《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奠基性作品,但它不能代表其基本思想的全貌。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是从法的角度来具体阐释集体意识的社会作用的,社会结构还仍然充满了浓重的斯宾塞色彩和强制性意涵。但是,涂尔干1900年以后发表的《图腾崇拜论》《分类的某些原始形式》以及《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却标志着其思想重心的重要转向:涂尔干越来越突出强调宗教在社会构成和运作过程中的作用,并特别阐明了分类图式和象征仪式与“集体表现”之间的紧密关联。因此,我们在对涂尔干社会思想的把握中,不仅要看到其以《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以及《自杀论》中所贯彻的基本原则,还要看到其后期思想的发展对早期思想的不断调整、深化和修正过程。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法] 埃米尔·迪尔凯姆 著,狄玉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自杀论》,[法] 埃米尔·迪尔凯姆 著,冯韵文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既然社会分工是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我们就不能不对如何在社会学意义上来研究分工现象的问题作一简要说明。事实上,涂尔干的研究视角与某些经济学家的着眼点是不同的,当然对于古典经济学而言,这种差别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可以在《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的相互联系中看到亚当·斯密与涂尔干之间的许多契合之处。

社会学研究并不单单以利益(不管是个人利益还是集体利益)出发,它所关注的是能够将个体维系起来的社会纽带,即涂尔干所说的具有道德特性的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涂尔干批判了古典经济学和古典法学把分工研究完全建立在“私利”与“公益”,或者是“私法”与“公法”基础上的研究取向,并反其道而行之,深刻揭示了分工形成的社会根源以及分工特有的社会功能。诚然,社会学这种与众不同的取向,既是其长期无法获得合法地位的缘由,也是其谋致独立地位的根据所在。

就像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样,涂尔干为本书撰写的《第二版序言》也堪称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献。这篇序言不仅像所有再版序言那样具有特殊的后置效果,而且对诸多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澄清。首先,是对社会急剧变迁所导致的欲望膨胀、行为偏差和社会混乱的失范问题的讨论;其次,是对如何消除社会病态,恢复正常秩序的整合问题的探索。

在文中,涂尔干亦像在《自杀论》结尾那样,为摆脱社会危机开出了一个救世良方,即通过职业群体(或法人团体)的组织方式彻底拯救日益败落的伦理道德,并以此搭建起一个功能和谐与完备的新型社会。因此,我们在这篇文献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社会学家由衷而发的社会关怀及其与思想倾向之间的微妙关系。

初版时的初审报告讲述了这部译稿坎坷的诞生过程,酝酿于80年代末,94、95年启动翻译,90年代末定稿

倘若我们借助这篇序言作为牵引,便会很容易发现失范现象或反常现象似乎是涂尔干社会思想中的一道难解的谜题。实际上,这也是涂尔干社会思想始终面临的困境。我们在本书三卷的结构安排中可以看到,第三卷所讨论的分工形式迥然不同于前两卷,很显然,所谓失范的、强制的或反常的分工形式并没有划归分工研究的中心议题,相反,它们常常被当成存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被排斥在边缘角落。对涂尔干来说,这种做法并非出于偶然。《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明确指出,各种特殊的、反常的和病态的现象不能算作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它们在对社会事实的考察中并不具有合法地位。

因此,基于这种方法论原则,涂尔干断然拒绝将各种反常现象看作是社会分工自然造成的结果,同时也剥夺了研究反常现象之社会根源的权利。由此可以看出,涂尔干以社会本质主义为基础构建的理论大厦,不可避免地需要以纯粹的社会整合作用作为支架。然而,一旦它遇到社会变迁及其连带的“反常”现象的强烈挑战,便不能不面临大厦将倾的危险。

一种思想之所以会有生命力,并不是因为它可以通盘解决各种问题,而是因为它为后人铺陈了各种活生生的问题。就此而言,涂尔干社会思想对今天的意义,不仅仅表现为他所确定的各种概念、假设和命题,更重要的是,它始终蕴涵着“必要的张力”,为人们思考他所切身感悟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各种可能的途径。

在这个意义上,涂尔干的社会思想并不像平常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自圆其说的整体,恰恰相反,它总是包含着各种矛盾和罅隙。在这部著作中,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不是行云流水似的思想脉络,而是涂尔干始终在物质论与观念论、经验论与决定论、实证主义与唯理主义以及个体主义与本质主义之间的徘徊和犹疑,以及搅扰其中的阵阵苦痛。这是我们在走进其思想世界的过程中不能不注意到的问题。

在中国,涂尔干的社会思想可谓命运多舛。解放前,涂尔干学说曾经一度占据着主流地位,他的某些主要著作甚至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绍介过来,如许德珩译《社会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29年)和王了一译《社会分工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涂尔干的名字在社会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讲堂上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在50年代,由于社会学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取消,涂尔干及其思想也渐渐杳无踪迹了。即便是在80年代社会学被“平反昭雪”以后,许多学者也往往把目光移向别处,或者转向新的思想潮流,对涂尔干的冷落亦无多少改观。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迅速变化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过去,密切关注基础问题及其贯穿的内在线索,涂尔干又再次走上前台了。

许德珩译《社会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29年)

王了一(王力)译《社会分工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

尽管王力先生在1935年就已经译出《社会分工论》,但在今天看来,这个译本在概念推敲、行文和理解等方面都还有许多纰缪和疏漏之处,已经很难适应学术研究的要求了。因此,再译此书就显得很有必要。尽管如此,我们仍向社会学前辈们深表谢意,感谢他们为学术建设和思想培育等方面所做的孜孜努力。
另需说明的是,涂尔干在全书各处注释中称引本书的地方,我们都依中译本版式做了核对,并将其页码直接改作中译本的页码,此点尚请读者留意;书中出现的人名、地名以及民族名称全部用英文标出,以便读者查找;“附录三:涂尔干基本著作”亦为读者深入了解和研究涂尔干思想提供了可靠渠道。
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译者得到了诸多人士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尤其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苏国勋先生、李汉林先生、霍桂桓先生,文学所曹卫东先生,外国文学所刘晖女士,世界历史所王明毅先生,语言学所李智强先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李猛先生、李康先生,华夏出版社褚朔维先生,中国人民大学李秋零先生以及远在巴黎的汲喆先生。同时,也要感谢三联书店在编辑出版方面所做的努力。
译者 渠敬东
1998年2月于北京

读者推荐


涂尔干是一个天才,一个脚踏实地又目光高远的天才,这样的人才配得上大师的称呼。看似一个经济问题,放到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洞见颇多。文笔平易,翻译流畅,确乎为经典。多数人都会从中有所获益吧。
豆瓣网友@哈德良

涂尔干的博论于社会学确实像基石一般扎实,而且这基石还有崩发出草木的能力。其研究原则和思路足可借鉴。书中概念所指,如不同类的社会团结和集体意识,在今天依然有凝聚其他概念的力量。
豆瓣网友@沢啦

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的角色更像一位伦理学家,而且如果对书中关键词做个分析,道德出现的次数必定不亚于分工。在第一版序言中,涂尔干就立志建立一种道德科学,他的社会分工论也旨在批评古典经济学与古典法学家对社会分工的简单理解,从而恢复社会分工的丰富内容,最重要的便是社会分工的道德属性。书中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涂尔干讨论了如何在社会团结转变过程中增加人们的幸福,避免社会分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为自己确立一种道德来真正增强分工与我们整个道德生活之间的关联。第二序言中的职业群体就是涂尔干的一项努力,希望通过职业群体去发挥这样一种道德力量:“遏止利己主义的膨胀,培植了劳动者对团结互助的极大热情,防止了工业和商业关系中强权法则的肆意横行。
豆瓣网友@一只大鱼

书讯 I 尚小明:《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鸣沙丛书)

书讯 I 严志雄:《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论释》

档案 I 沈卫威:档案、报刊与大学人事——《学衡派年谱长编》导言

视野 I 大卫·格雷伯:《人类新史:一次改写人类命运的尝试》

书讯 I 鲁迅等《国立西北大学、陕西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讲演集》影印出版

批评 I 教育,不是拿知识点考学生,而是“一本一本地去读完整的书”。

亚洲 I 中岛隆博、丁乙:世界哲学视域下的中国美学——东京大学中岛隆博教授访谈录

合辑 I 内卷时代的教学与友爱 · 教师节快乐!


排版:李越颖

关注量:10915

文学思想史
人们越是表现伟大的性格和强烈的情感,就越要放进去一种高贵而热心的朴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