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知久《问道》:仁、义、礼、贤等已经是“道”的异化形态

文摘   2024-10-07 13:03   日本  







《問道——〈老子〉思想細讀》

作者[日]池田知久

者:曹峰、王啓發 等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0月

數:679                                 

定價:118.00元

裝幀:布面精裝

其他說明:繁體橫排

ISBN:9787559821539






內容簡介

    本書由“老子其人”“《老子》其書”“《老子》的思想”三編,外加附錄“《老子》經文(馬王堆帛書甲本)与白話翻譯”構成。作者通過比較出土本《老子》(郭店《老子》、馬王堆《老子》、北大簡《老子》)与通行本《老子》(王弼本、河上公本等)之異同,廣泛吸收中日學者的研究成果,對涉及老子其人和《老子》一書的許多問題作了新的探討。《老子》的作者、成書、思想等問題,因這本《問道——〈老子〉思想細讀》而一一得到澄明。此外,全書體現的作者“匠人”式研究態度、精細的文本閱讀方法,也很值得广大中國讀者學習借鑒。


作者池田知久先生






作者簡介

    池田知久,1942年生。1998年獲東京大學文學博士。歷任東京大學教授、山東大學特聘一級教授等。現任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山東大學名譽教授。專攻中國古代思想史、周易研究、出土文獻研究,著有《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研究》、《郭店楚簡老子研究》、《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等,並有大量論文發表。






主要譯者簡介

    王啓發,1960年生。2001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專長為禮學、儒家思想。著有《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一、二卷,合著)、《禮學思想體系探源》、《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研究》,譯有《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與曹峰合作),發表論文40余萬字。


    曹峰,1965年生。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先後任教於山東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研究專長為出土文獻、先秦秦漢思想。著有《上博楚簡思想研究》、《近年出土黃老思想文獻研究》、《中國古代“名”的政治思想研究》等,譯有《池田知久簡帛研究論集》、《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與王啟發合作),並發表了大量論文。


《問道》日文版封面






目録

凡例/1

Ⅰ 老子其人/5

1 司馬遷著《史記·老子列傳》/8

2 充滿謎團的老子這一人物/10

3 老子形象的展開與“道家”的形成/15

4 陣容聚齊的道家書籍與人物/18


Ⅱ 《老子》其書/23

1 戰國晚期《老子》的編纂/25

A 《荀子》《吕氏春秋》中出現的《老子》/26

B 《韓非子》中出現的《老子》/32

C 《莊子》中出現的《老子》/33

2 馬王堆帛書《老子》的出土/43

A 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與乙本/43

B 馬王堆帛書《老子》從甲本到乙本的發展/45

C 馬王堆帛書甲本、乙本以後的《老子》/51

3 郭店楚簡《老子》的新登場/52

A 郭店楚簡《老子》甲本、乙本、丙本/53

B 郭店楚簡《老子》乃戰國晚期成書/56

C 作爲形成過程中最古老的文本——郭店楚簡《老子》/59

4 北京大學簡《老子》的新出現/70

A 北京大學簡《老子》的構成/70

B 北京大學簡《老子》第十六章的經文/72

a 第十六章的“積正”/72

b “積正”一詞來源於儒家/74

C 北京大學簡《老子》編纂於西漢後期至晚期/76

5 結論/76


Ⅲ 《老子》的思想/81

1 引言/83

2 《老子》的哲學/88

A 《老子》的形而上學/90

a 形而上的“道”與形而下的“萬物”/90

b “道”不爲人所能把握/98

c “道”無名/106

d 以無知來把握“道”/112

B 《老子》的萬物生成論/118

a 源始的“道”生出“天地”“萬物”/118

b 萬物生成論與退步史觀的結合/125

C 《老子》的存在論/132

a 從“道”之虚静生出“萬物”/133

b “萬物”得“一”而存在/136

3 《老子》的倫理思想/141

A 《老子》中對於人的异化的克服及主體性的獲得/143

a “道”的形而上學、存在論中的人的定位/143

b 《老子》中反异化論及主體性論的殘餘/145

c 《周易》的道器論/149

B 《老子》中的提倡柔弱及否定堅强/153

a 仿效水之柔弱與不争、謙下的倫理/154

b 輕雄重雌、褒牝貶牡——對女性原理的重視 其一/162

c 贊美母親——對女性原理的重視 其二/167

d 提倡柔弱的逆説式、辯證法式結構/171

e 并非正面價值而是負面價值/180

C 《老子》中基於無學、無知、無言的否定性超越/195

a 提倡無學、不學/195

b 提倡無知、不知/204

c 提倡無言、不言/224

d 無我、無心的境地/236

D 《老子》中基於無欲、無爲的否定性超越/240

a 提倡無欲、不欲/240

b 提倡無爲、不爲——對有爲的否定性超越 其一/266

c 提倡無事——對有爲的否定性超越 其二/296

4 《老子》的政治思想/306

A 《老子》中“道”的形而上學、存在論與天子、皇帝的一元統治/307

a 把握“道”來統治整個“天下”/307

b 以柔弱、謙下、無欲、無爲來統治整個“天下”/314

c 以無事、無爲取得“天下”/324

B 《老子》中“道”的形而上學、存在論與國君、臣下的政治/330

a 以“道”、柔弱、謙下、無爲統治“邦”/330

b 以“道”輔佐君主統治的臣下/339

C 《老子》中的整個“天下”的政治秩序構想/347

a 《老子》第五十四章的整個“天下”政治秩序構想  其一/347

b 《禮記·大學》“八條目”的整個“天下”政治秩序構想/353

c 《管子·牧民》的整個“天下”政治秩序構想/360

d 《老子》第五十四章的整個“天下”政治秩序構想 其二/368

D 《老子》的非戰思想/376

a 基於不争倫理的非戰/377

b 基於“道”的哲學的非戰/382

c 不得已而爲之的戰争/388

E 《老子》中爲君主者的精神準備/395

a 聖人的統治虚民心實其腹/396

b 聖人的統治對善人和不善人都予以重視/404

c 聖人之治——富貴不驕而有威嚴/408

5 《老子》的養生思想/422

A 先秦儒家所見的“養生”/423

B 養生思想的誕生與早期道家的養生/426

a 楊朱對“我”的重視/426

b 子華子和詹何對於生命、身體的重視/428

c 早期道家的養生/432

C 《老子》的養生思想/438

a 《老子》中殘留的對養生的批判/438

b 通過把握“道”“德”實現養生/443

c 養生與赤子、嬰兒之比喻/451

d 通過無知、無欲、無爲以實現養生/454

D 《老子》中的養生與政治/461

a 戰國道家所見養生與政治的對立/461

b 《老子》所見養生與政治的交錯/465

c 《老子》所見作爲人生最終目標的養生/475

6 《老子》的自然思想/482

A 《老子》的形而上學、存在論——“道”與“萬物”/483 

a “道”的萬能性——“道”支配“萬物”/483

b “道”的重要性——在哲學、倫理思想、政治思想方面/485

c 道家形而上學、存在論的傳統與《老子》/489

B 《老子》以及道家的“自然”一詞/490

a “自然”的出現情况與性質/491

b “自然”的古義——“自主”/499

c 舊道家的“自然”——在《吕氏春秋·義賞》中/502

C 《老子》自然思想的構成/505

a 主體的“無爲”與客體的“自然” 其一/505

b 主體的“無爲”與客體的“自然” 其二/511

c 主體的“無爲”與客體的“自然” 其三/518

D 《老子》自然思想中的政治/523

a 自然思想的民本主義——“百姓”“民”的主體化/523

b 自然思想的政治中的君主像/525

E 《老子》的形而上學、存在論與自然思想的矛盾和對立/528

a 舊的形而上學、存在論與新的自然思想/528

b 道家哲學與政治思想的危機/532

c 走向“道”的形而下化/536

F 關於“自然”的過度/541

a 自然思想中包含的危險性/541

b 對於“自然”的過度的限制/542

G 東漢以後自然思想史素描/544

a 王充的自然思想/545

b 鄭玄萬物生成論中的“忽然自生”/553

c 經過魏晋玄學的“自化自生”到宋學的“天理自然”/556

結語/567


《老子》經文(馬王堆帛書甲本)與白話翻譯/576

致中國讀者的後記/655 



致中國讀者的序言

《老子》一書最初於何時傳入日本?這個問題因爲没有明確的記録,所以并不清楚。不過,在聖德太子所撰《三經義疏》(成書於公元610年左右)中引用了《老子》的話;另外,藤原佐世《日本國見在書目録》(成書於公元891年左右)列舉了以《老子河上公注》《老子王弼注》爲代表的《老子》文本達二十種以上(以上根據武内義雄《日本における老庄學》,见《武内義雄全集》第六卷《諸子篇一》,角川書店,1978)。所以,大體上講,至遲在隋代以前《老子》已經傳到日本了。


之後經過約1500年,我們來看,21世紀的日本,目前正在出版銷售的關於老子人物、書籍、思想的解説書、入門書、研究著作和複刻版本等,從通俗讀物如以漫畫爲載體的解説書,到高級的研究專著,合計大約有二百種左右。本書《問道——〈老子〉思想細讀》也不過是這二百種中的一種而已。


由於日本歷史及文化演變過程中的種種曲折,在這1500年間,《老子》并非自始至終受到很高的評價,但是,《老子》的思想與文學,以其深刻且充滿魅力的内容,持續不斷地給了各個時代的日本人以强烈的刺激。這一點,即便在21世紀的現代也没有多少改變,甚至有的地方現代還超越了古代。具體説來,近代以前(到明治維新,即1868年爲止),閲讀《老子》的日本人祇是少數的知識分子和貴族。到了現代,廣大的一般民衆也會翻閲《老子》,《老子》的讀者範圍確實是擴大了。本書日文版原書《〈老子〉:その思想を読み尽くす》(講談社,2017)的出版,就是爲了呼應现代日本人的需要,他们需要一本《老子》的普及讀物。


從2012年9月開始到2014年8月爲止,我被聘任爲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一級教授,從事研究和教學有兩年時間,結束山東大學的工作回到日本是在2014年7月。大約從2014年春天開始,我與日本的出版社(講談社)談起,作爲今後的工作,我打算寫一本以一般讀者爲對象的、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説《老子》思想的普及讀物。這就是此書執筆的初衷。我從2014年3月初開始着手準備,正式執筆則是從山東大學回國一段時間後的2014年9月。之後花費了一年零一個月的時間,到2015年10月終於完成全書的初稿,同年11月送到出版社。然而,初稿分量過多,這是個難題。所以,我又從2016年1月開始對其做了進一步的整理。2016年3月,在忍痛割捨了初稿的四分之一以上後,新稿得以完成,這就是本書的日文版。中文版和日文版的内容是差不多的。


本書大體由Ⅰ“老子其人”、Ⅱ“《老子》其書”、Ⅲ“《老子》的思想”三編構成。其中,Ⅰ和Ⅱ兩部分,是壓縮了我已發表論文的要點後形成的。作爲本書核心部分的Ⅲ“《老子》的思想”中,2“《老子》的哲學”、3“《老子》的倫理思想”、4“《老子》的政治思想”、5“《老子》的養生思想”四章,是以我以往所做研究爲基礎,這次重新寫成的。6“《老子》的自然思想”一章,雖然大體上是對以往所發表論文的概括,但在此次出版之際,又加入了一些新的見解。


本書各章節所提出的關於《老子》人物、書籍、思想的見解,與從古代傳至今天日本、中國對《老子》的解釋有很大不同。之所以會提出這麽多新的見解,毋庸置疑,并非因爲我喜好對《老子》做新奇的解釋,而是爲了追求《老子》的真實面貌。爲了尋求真實的《老子》,我采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其中以下兩點是最重要的:


第一,本書對於《老子》的研究,底本采用的是馬王堆帛書甲本,我重視戰國晚期到西漢後期乃至晚期抄寫而成的出土文本《老子》,即戰國晚期的郭店楚簡本、西漢初期的馬王堆帛書甲本和乙本、西漢後期至晚期的北京大學簡本這三種《老子》。這三種出土文本,是抄寫於各個時代,用於閲讀、教育、討論的當時鮮活的《老子》文本。我重視這些文本的研究,期待改變以往通過今本《老子》(王弼本、河上公本等)形成的後世的《老子》形象,從而復原戰國晚期到西漢後期乃至晚期古《老子》的真實面貌,我想本書的出版正是這一嘗試在某種程度上得到成功的證明。


第二,本書各章節都加了比較詳細的注釋。儘管這些注釋所欲闡明的事項涉及甚廣,但都是有目的、有意識的。我想要探求的是《老子》或其他古典文獻中所記載的語句、文章,本來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内容和意思。還有,在對這些語句、文章加以解釋的古往今來的研究史中,哪一種是逼近真實《老子》的更爲出色的解釋。通過這些相對詳細的注釋來避開一種危險,即依據我自身的主觀認識、意識形態、世界觀,把一些對《老子》隨意的解釋强加於讀者。同時,通過廣泛搜集根據充足的、確定的歷史資料,一步一步地積累出關於《老子》解釋的合理且完整的判斷,由此最終接近古《老子》的真實面貌。不過,我也擔心,第二點也許會招致相反的效果,本來目的在於寫一部面向一般讀者的、通俗易懂的普及類書,結果反而遠離了讀者。


我期待着,能够與各位賢明的中國讀者建立跨越國境的學問之情,做出貼近《老子》真實的深刻理解。若能爲日中《老子》研究的進展貢獻綿薄之力,這將是我的榮幸。

2018年3月

池田知久識於日本東京練馬寓所


(翻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王啓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曹峰)



致中國讀者的後記

本書的日文版《〈老子〉:その思想を読み尽くす》由講談社於2017年3月出版。這裏的中文版在内容上和日文版相同。幾乎没有變動,衹是將書名改成《問道——〈老子〉思想細讀》作爲日文版的中譯本出版。


在中譯本的翻譯與出版方面,得到了中國及日本的很多教授的熱情支持和幫助。其中,王啓發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曹峰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劉嶽兵教授(南開大學)三位,或是筆者經年的好友,或是筆者親近的後輩,或是筆者曾經教過的學生。因此,自確定要翻譯開始,我就比較放心地將各種與中譯、出版相關的事務委托給他們,不必説,這幾位知交都爽快地應允了。儘管如此,他們都早已不算青年學者,而是中國學界中有影響力的權威專家了。那麽我想,在由衷感謝他們對本書翻譯、出版給予的熱情襄助的同時,也要對占用掉他們寶貴的精力和時間而表示歉意。


在本書刊行之際,須特别提及的要事,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聯合推出的《簡帛研究文庫》决定將本書納入其中,關於此事,要感謝自2016年4月以來王啓發研究員的聯絡,以及楊振紅教授(現任南開大學教授,當時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所給予的支持和安排。


再有,此書的中文翻譯工作,首先須從聯繫和委托適當的譯者開始,相關事宜拜托給了王啓發研究員、劉嶽兵教授、川原秀城教授(東京大學)三位。正是因爲他們推薦了最佳的譯者,才使翻譯工作得以極爲順利地進行和完成。


翻譯工作的具體承擔情况如下:


《致中國讀者的序言》《致中國讀者的後記》:王啓發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曹峰教授(中國人民大學)

《序文》《目録》《凡例》、Ⅰ“老子其人”、Ⅱ“《老子》其書”:王鑫講師(北京大學)

Ⅲ“《老子》的思想”中的1“序”“結語”:王啟發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曹峰教授(中國人民大學)

Ⅲ中的2“《老子》的哲學”:廖娟博士研究生(東京大學)

Ⅲ中的3“《老子》的倫理思想”:趙曉靚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Ⅲ中的4“《老子》的政治思想”:朱坤容助教(中山大學)

Ⅲ中的5“《老子》的養生思想”:曹峰教授(中國人民大學)

Ⅲ中的6“《老子》的自然思想”:李亞日語教師(浙江理工大學)

“《老子》經文(馬王堆帛書甲本)與白話翻譯”:李龢書助教(東京大學)


我想説的是,如果没有以上諸位的熱情支持和盡力襄助,本書在中國出版就肯定不能實現。在此,我謹向以上各位深致謝忱。

2017年4月

池田知久識於日本東京練馬寓所

 

(翻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王啓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曹峰)


以上来源:古文字微刊


A New Study of the Laozi's Thought: Based on the Mawangdui Texts

《〈老子〉思想的新研究:基于马王堆文本》

IKEDA Tomohisa, Translated by Rolf W. Giebel,The Tōhō Gakkai, 2023


池田知久教授的《〈老子〉思想的新研究:基于马王堆文本》(2023年英译本)此前已有中译本(王启发、曹峰等译《问道:〈老子〉思想细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早在2014年,池田老师在山东大学开设《老子》研读课程时,相关论述已具雏形。我有幸参与了当年的课程,前不久老师把英译本寄赠了一本给我。书后附有马王堆帛书甲本《老子》的现代翻译。本书继承了顾颉刚疑古派方法论的内核,认同中国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而这种“疑古辩伪”的精神展开于池田老师所概括的基于传世和出土文献的“文本的批判”和基于内容分析的“高等的批判”的结合之中。


本书认为,《老子》成书时间较晚,从战国末期形成雏形,到汉武帝时期以及后来,经过逐步整理和修改才得以形成。这质疑了一些经典的说法。在思想分析方面,此书注重《老子》的问题意识,此前诸子百家的思想家们认定“知”“学”是改革社会的有效手段,而《老子》则展开了对“知”“学”的批判,提倡“无知”“无学”。这意味着从诸现象(万物)层面的夹杂物中脱离出来,引向本源者(道)。仁、义、礼、贤等已经是“道”的异化形态,抓住的仅仅是当时社会所患重大疾病的表面症状。疾病的真正原因在于世界的终极性本源者“道”的毁坏、废弃。在作者看来,这种对“知”加以拨无的哲思路径,从本源层面解决重要问题的姿态,在现代社会仍然不失其价值。

——学生陈云昊



文学思想史
人们越是表现伟大的性格和强烈的情感,就越要放进去一种高贵而热心的朴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