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箭 I 蛋先生:当代学术师门的星宿派化

文摘   2024-09-18 13:15   日本  


文/ 施爱东

任何一个学科都是学派少、门派多。当学术的真理性、客观性、崇高性被悬置之后,学术研究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行业特征变得日益显著,学术行业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经营性”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学者要在这个学术江湖上混出名堂,一般会在上中两层做好“合纵连横”,再在中下两层搞好“门派建设”。
学术行业的师承关系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

(一)直系师承关系。主要是导师及其名下的博士、硕士之间的关系。如果是著名学术机构的导师,可能每年还会接收一些访问学者,年轻的访问学者一般也被视作门生弟子。

(二)学制师承关系。一般来说,同校同学科的所有教师与所有研究生都是制度性的师生关系。关系确认的前提主要在于教师一方,一位名气足够大、学术资源足够多的教师,可以做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动吸附同学科的所有非直系学生。在钟敬文时代,所有在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或进修过的民俗学者,无论由谁具体指导,他们对外一定是自称“钟敬文的学生”。这点在日本也一样,在福田亚细男退休之前,大凡神奈川大学的民俗学毕业生,多数都会对外声称自己是“福田的学生”。

(三)拟制师承关系。主要指通过社会性仪式确认的师承关系,类似于古代座师与门生的关系。比如某研究所所长与该所青年学者的关系、著名学者与著录弟子的关系。拟制师承关系的关键不在于传道授业与解惑,而在于对一种亲密关系的确认。

(四)同业师承关系。这是依据学者在行业中的地位、身份和辈分来确认的一种广义的师生关系。某学者创立了一套方便操作、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范式,吸引了部分同业者的追随模仿,他们自愿尊称该学者为老师,甘为后学、愿承学脉。

学术门派中,最重要的支撑力量是直系门生。在校博士生因为没有自主选择的自由,他的博士论文方向和选题必须尊重导师的意向,或者作为导师在研项目的一部分,导师的要求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学术指令。在民俗学界,“甚至我还从不同渠道听说,有个别知名学者居然要求自己的学生,除了钟敬文先生的著作和自己的著作,其他国内同行的著作都不用读、不许引”。这种闭关自守的师门学术团队只能是门派,不能被视作学派。没有学术选择自由的在校博士生也不能被视作学派成员。

事实上,这种强势捆绑的学术团队是最不牢靠的,学生一旦毕业,可能远离学界,也可能“叛出师门”。在中国民俗学界,就有好几位老师的师生关系出现这种情况:学生被导师强迫做课题,按导师意志做些无聊的学术填空,这些学生一旦毕业离校,很多人都会决绝地删除导师的一切联系方式,从此天涯路人。这些导师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桃李满天下,一串学生名字填在表格上也很有成就感,事实上,每一颗桃李都是有毒的。

学术门派即使加上学制门生拟制门生,依然难以被视作学派。一个掌握了学术资源的学术领袖,自然会有学制门生和拟制门生竞相攀附,这种攀附关系既可能是学术攀附,也可能是资源攀附。

当代中国学界,学术门派的标志性特征是“师门微信群”。大部分师门微信群都是把导师的姓氏放在第一个字,最常见的群名是四个字的“×门××”或者三个字的“×家×”。这样的微信群往往把联络感情放在第一位,社会评论放在第二位,几乎没有学术交流。多数师门微信群都有如下特征:(一)师母当家,活跃气氛,有时传达老师想说而不便说的话;(二)红包游戏,弟子门生之间实现“礼物的流动”;(三)及时发布导师的最新成果,及时学习,轮番点赞、献花;(四)对导师参与的学术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五)过年过节尤其是教师节和导师生日,一定要给导师献花,祝导师节日快乐,永远幸福;(六)夸导师帅,帅不帅都很帅;(七)弟子门生互相交流工作业绩,彼此互相点赞鼓励;(八)活跃气氛的社会评论及插科打诨,轮番表演爱心、同情心、正义感、责任心;(九)每次最早跳出来为导师点赞和唱颂歌的,永远是那几个最有上进心,跟导师走得最近,而不是学术成就最高的弟子;(十)越是早年的弟子,点赞越矜持,越是晚近的弟子,点赞越积极。


许多师门微信群都可以达到上百人的规模,传说某位巴蜀名师的师门群甚至多达四五百人,这是一个庞大的学术团体。在这种大家庭式的师门圈子里,肉麻的吹捧听得多了,导师飘飘然会觉得自己的确风采峭整、学问精深,大有独树一帜创立学派的必要,一俟时机成熟,就会在某次由本校主办的学术研讨会(有时是在行业年会)上打出“××学派”的旗帜。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地域名称,比如“三晋”“鄂西”“齐鲁”之类。因为他们既没有标志性的理论,也没有独特的方法,只有学科带头人和所在的地域/  学术机构是独特的。如果导师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影响足够大,有足够多的话题资源,弟子们就会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不定期出版师门论文集,发布与该“学派”相关的论文和学术报道,以光大师门,强化身份认同。

不过,这样的“学派”旗帜一般只能坚持十几年,大部分旗帜刚举起来就意味着将要倒下。我们可以算一下,要打出一面学派旗帜,基础要足够深、声势要足够大、学生数量要足够多,一般来说,导师差不多得年过半百才能经营出这样一种局面,事实上这时候已经临近退休了。而导师一旦退休,失去了学术权力或江湖地位的加持,弟子们除了在微信群里唱唱颂歌,剩下的也就是教师节到导师家里送束鲜花,导师生日时聚聚餐、唱唱歌,平时都在各自的学术生涯中各归各位,上课、开会、填表、写论文、做项目,折腾自己那摊子事,所谓学派也就名存实亡了。
本文摘自《蛋先生的学术生存》
原章节标题“门派:丁春秋的弟子群”


【内容简介】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当我们借助“发展”和“进步”的眼光来回望一个学科的学术历程时,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常规预设,比如:学术发展是在传统继承基础上的学术创新,学术发展是沿着一条从低往高、后出转精的道路不断前进的,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与他的学术贡献大致成正比,等等。在这些预设之下,成王败寇,能够进入学术史大门的永远只是极少数知名学者,而绝大多数普通学者都被排斥在了学术史的大门之外。可是,只要我们换一种眼光,参照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思想方式,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业类别,就会发现,作为“学术工匠”的普通学者,他们的行业习俗以及他们所处的学术生态,一样应该得到我们的讨论。


在学术行业,一样有祖师崇拜、学术赶集、资辈亲疏、派系与行规、控制与反抗、顺从与革命,有主流与边缘的分野、师承与圈子的壁垒、尊老与维亲的传统,还有自卖自夸的学术营销、连横合纵的操纵方略。有些看似国民性的学界弊端,其实是国际性的科学社会学难题;有些貌似公平的行业规则,其实严重束缚着学术发展。常规研究和科学革命,既是学术发展不可或缺的行进双轨,也是无需蓝图规划的自然历程。本书就是这样一部关注普通学术工作者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工作者,供普通学术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术工作者参考的“社会生态志”。


【作者简介】


施爱东,196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故事学、谣言学、科学哲学。著有《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故事法则》《故事机变》《故事的无稽法则》《民俗学立场的文化批评》《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金庸江湖手册》等。


【目录】


学术丛林的行业民俗
一、祖师崇拜:学术领袖的神威与功能
二、学术机构:祖师的香火地、学者的栖身所
三、薪火与香火:导师与学生的不对等互惠关系
四、寿者仁:成功学者的成功秘诀
五、学术推广:圈内的口碑与圈外的宣传
六、宏观学术规划:一支无效的学术指挥棒
七、学术创新:压垮学者和学术的第三座大山
八、学术版图周圈论:圈层递推的学术革命
九、圈子的形成:反抗旧秩序建立新秩序
十、学科危机:研究范式的过度操作
十一、学术革命:重立一个“新”偶像

学派、流派与门派
一、“神论文”与“神答辩”
二、学派、流派、门派的概念界定
三、学派只能形成于学科发展的成熟阶段
四、核心理念:研究纲领及其硬核
五、核心人物:擅长学术经营的学派领袖
六、自觉的共同体意识:共同理念的生成基础
七、学派之间的不可通约性
八、学派的眼光都是片面的,但也是互补的
九、“中国民俗学派”的悖论
十、门派:丁春秋的弟子群
十一、门派、学派、流派的递进路线

学术研究的学“术”问题
一、常规研究就是“做应用题”
二、学术研究的“问题优先原则”
三、研究进路的“结论先行原则”
四、重复解题的意义
五、理论建设是一种认识活动
六、假说是理论建设最重要的步骤
七、借助归纳推理形成新的假说
八、用普通逻辑规范学术研究、提升学科竞争力
九、弱势学科的自我拯救

学术研究的“边界”问题
一、确定科研工作的课题边界
二、课题边界的特异性原则
三、课题边界的排他性原则
四、课题边界的可操作性原则
五、如何设定操作边界

学术写作的故事学
一、事项民俗学批评
二、事件民俗学:讲故事的民俗研究
三、从非常事件切入民俗研究
四、微民俗、低微理论与日常生活
五、关注异常现象
六、基于良好知识储备的问题意识
七、人情练达的民俗感悟力
八、学术侦探一样的勘案能力
九、让民俗学以讲故事的方式讲“故事”

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一、基于认知目的和圈地发展的学科建设
二、基于计划体制的学科蓝图
三、学科体系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
四、民间文学研究什么
五、实证研究是民间文学的立足之本
六、外部刺激:时势和利益驱动的学科发展
七、内部刺激:以学术自由促进学科发展

学术对话的功能与路径
一、学术对话的形式与特征
二、学术对话的意义和功能
三、无形学院:“假私济公”的精英对话机制
四、势利选择:对话对象的认同与排斥
五、平台建设:个体与团队的互惠共荣

代后记   学术工匠的个体民俗志
一、偶然选择了民间文学专业
二、用“民间的方法”从事民间文学研究
三、学术人生的三级台阶
四、参与创办“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五、栖身文学研究所
六、吕微为首的民间室读书班
七、杨早为首的年度话题小组
八、以微博为主的网络谣言研究
九、坚持“减法原则”,服务中国民俗学会
十、把故事研究当主业
十一、转向自我的田野访谈



书单丨开学·《近代早期海洋文化史》《实验之火:锻造英格兰炼金术》《本雅明书信集》

书讯 I 樊锦诗《敦煌石窟守护杂记》自序

书讯 I 佐藤将之《参于天地之治:荀子礼治政治思想的起源与构造》目录、自序

书讯 I 孙郁《鲁迅与国学》:“鲁迅的智慧多半来自中国古文明的熏陶。”

合辑 I 内卷时代的教学与友爱 · 教师节快乐!

批评 I 蛋先生:即使是直接的师徒之间,也不必然存在所谓的学术传统


佛学 | 陈云昊:出乎佛学与活在人间——论鲁迅的佛经阅读与接受

書評 I 殷鵬飛:東西之間找尋「革命者」的內在邏輯——評張歷君《瞿秋白與跨文化現代性》

山水 | 盖琳:隐逸的山水——论郁达夫1930年代的“奉宪旅行”及游记书写

述学 | 李雅杰  “语语必在题上”与历史学家的“表微”技艺:《通鉴胡注表微》的述学文体

学人 I 余一泓:柳诒徵崇古思想探论


预告 I 野战之月帐篷剧 · TOKIOネシア博物誌 阿Qゾーン

视野 I 朗西埃:被解放的观众

文论 l 白新宇 张春田:周作人“悲哀诗力说”的建构历程——从《孤儿记》到《哀弦篇》

抗战 | 李晓晓:“宗风傥未坠”——抗战时期“学优寒儒”的传记书写

史料 | 黄爱华:有关马凡陀山歌的论争

亚洲 I 中岛隆博、丁乙:世界哲学视域下的中国美学——东京大学中岛隆博教授访谈录


关注量 10835

文学思想史
人们越是表现伟大的性格和强烈的情感,就越要放进去一种高贵而热心的朴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