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期《心闻周刊》为大家带来心血管领域最新8篇临床研究,4条行业资讯,同时特别邀请广东省人民医院荆志成教授,深入解读最新发表在JACC杂志的研究成果。
每周心评论
嘉宾:荆志成
评析新观点,论说新动向。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荆志成教授团队在JACC杂志发表研究证实,血浆免疫球蛋白G(IgG)岩藻糖是肺动脉高压(PAH)患者预后独立的预测因素。本期我们特邀荆志成教授深入解读这项研究的临床价值。
心闻进行时
国
际
心
研
究
01 Lancet:挑战指南!房颤患者卒中后早期抗凝治疗非劣于延迟?
10月24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OPTIMAS研究结果表明,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后4天内早期开始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治疗的复合结局不劣于延迟抗凝治疗。OPTIMAS是一项在英国100家医院进行的多中心、开放标签、盲法终点、4期随机对照试验,纳入3648例发生缺血性卒中且不确定启动DOAC最佳时机的房颤患者,随机分配至接受早期(卒中后4天内)或延迟(卒中后7~14天)DOAC治疗。主要终点是90天内复发缺血性卒中、症状性颅内出血、无法分类的卒中或全身性栓塞的复合结局。结果显示,早期组和延迟组均有59例患者(3.3%)发生主要终点事件,显示非劣效性(P非劣效性=0.0003)。早期组和延迟组分别有11例(0.6%)和12例(0.7%)患者发生了症状性颅内出血。这一研究结果不支持目前常见且受指南支持的做法,即在缺血性卒中伴心房颤动患者中延迟启动DOAC。
原文链接: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4)02197-4/fulltext
02 Lancet子刊:膳食无机硝酸盐,能减少支架内再狭窄?
近日,eClinicalMedicine杂志发表NITRATE-OCT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受PCI的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中,每天一次口服无机硝酸盐可显著降低支架内和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LLL)。NITRATE-OCT是一项双盲、随机、单中心、安慰剂对照的Ⅱ期试验,纳入300例计划接受PCI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稳定型CAD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每日口服70 mL含硝酸盐的甜菜根汁或安慰剂,持续6个月。主要终点是定量冠脉造影量化的支架内和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结果显示,两组分别有107例和101例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无机硝酸盐对主要终点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支架内和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分别减少了0.16 mm(P=0.001)和0.24 mm(P=0.0002)。口服无机硝酸盐治疗6个月后,血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分别升高了6.1倍和2.0倍。相比安慰剂组,无机硝酸盐组6个月时的收缩压变化为-12.06±15.88 mmHg。
原文链接: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eclinm/article/PIIS2589-5370(24)00464-4/fulltext
03 EHJ:周玉杰教授团队证实中国原创RDN系统疗效和安全性良好
10月2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团队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发表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假手术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我国自主创新的NetrodTM六电极射频RDN系统治疗未受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在我国25家医院纳入205例18~65岁的未受控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经历由硝苯地平胃肠道治疗系统和氢氯噻嗪标准化降压治疗≥4周的洗脱期后,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RDN组或假手术组。RDN组对直径为3~12 mm的所有可及肾动脉(包括分支和副肾动脉)进行干预。主要疗效终点是从基线到术后6个月的诊室收缩压变化。RDN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4分钟,平均总治疗时间为50.9分钟,左、右肾动脉分别有16个和17个消融点。每个点的消融时间为120 s,最大输出功率≤9 W。随访6个月时,RDN组的平均诊室收缩压降幅(25.2 mmHg vs. 6.2 mmHg)和舒张压降幅(12.6 mmHg vs. 2.5 mmHg)均显著大于假手术组,24小时动态血压的降幅也较大(8.7 mmHg vs. 5.1 mmHg)。校正基线血压后,两组间的血压降幅仍有显著差异。RDN组中诊室收缩压达标(≥90 mmHg且<140 mmHg)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假手术组(64.7% vs. 7.7%),每小时的动态收缩压降低幅度也更大。
原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e703/7828787
04 EHJ:陈义汉院士团队揭示新的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胆碱能系统分布在神经系统中,通过乙酰胆碱介导电传导。10月22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陈义汉院士团队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经典理论以外的心律失常机制,为开发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研究团队基于多种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在人和小鼠心室心肌细胞中鉴定出了一个完整的内源性胆碱能系统,包括乙酰胆碱、乙酰胆碱递质囊泡、乙酰胆碱转运蛋白、乙酰胆碱代谢酶和乙酰胆碱受体,该系统的关键组分可以调节心室心肌细胞中的电传导。进一步研究显示,该系统中关键组分的缺陷与致死性心律失常有关,包括室速、室扑、室颤等。作者指出,心脏内源性胆碱能系统的发现,对于了解吸烟或尼古丁成瘾如何导致心律失常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e699/7831497?searchresult=1
05 JACC:ARNI治疗期间的低血压对预后有何影响?
近日,JACC杂志发表PARADIGM-HF研究的事后分析结果显示,使用ARNI或ACEI治疗期间,无症状和有症状的低血压均与较差的结局相关,但ARNI的获益得以在低血压患者中维持。研究者分析了PARADIGM-HF研究中的8399例心衰患者,1343例患者仅出现无症状低血压,936例患者在随机分组后出现至少一次有症状的低血压。与仅出现无症状低血压的患者相比,有症状低血压的患者年龄更大,且更容易出现心血管合并症。相比之下,无症状低血压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更低。经历过任何一种低血压的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更高。然而,与未发生低血压的患者相比,ARNI对高血压患者主要终点(心血管死亡或因心衰住院)发生率的影响并未减弱,在未发生低血压、无症状低血压和有症状低血压患者中,ARNI与ACEI的风险比分别为0.80、0.87和0.51(Pinteraction=0.01),在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方面发现类似的现象。无论是否发生低血压,ARNI或ACEI的安全性也得以维持。在低血压患者中,与ACEI相比,ARNI的停药情况较为少见。
原文链接: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2024.08.012
06 JACC:静脉补铁治疗可降低心衰患者住院率
静脉补铁治疗对心衰患者的住院和死亡产生哪些影响?10月21日,JACC杂志发表一项研究结果提示,纠正缺铁可降低心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血管疾病住院率。研究者分析了IRONMAN研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45%、转铁蛋白饱和度<20%或血清铁蛋白<100 μg/L的心衰患者,1137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接受静脉注射羧基麦芽糖铁(FDI)治疗或常规护理,中位随访2.7年。心力衰竭是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补铁组减少了计划外住院的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心血管和非心血管原因住院、因心衰住院、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或感染住院的发生率。在全因死亡方面,补铁组和常规护理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原文链接: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2024.08.052
07 JACC子刊:葛均波院士团队成果,斑块稳定性与炎症比LDL-C更能预测MACE!
10月23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在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利用冠脉CTA技术,揭示不稳定斑块特征与炎症成为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关键。研究纳入CHART-VISION队列中1353例接受冠脉CTA的18岁以上他汀治疗的患者,在启动他汀治疗后至少四周测量LDL-C水平,在LDL-C测量后进行CTA扫描,中位数间隔为12天。随访期间,270例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LDL-C升高、脂质丰富坏死核心斑块负荷(LAPB)升高或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增加,导致患者MACE风险增加。高LAPB在低LDL-C和高LDL-C水平下均显著影响MACE风险。低LDL-C水平但LAPB≥4%的患者MACE风险较高,而高LDL-C水平但LAPB<4%的患者MACE风险较低。FAI与LAPB结合进一步提高了预后价值,LAPB和FAI均较高的患者临床结局最差。
原文链接: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cmg.2024.08.009
08 Circulation子刊:新一代定量血流分数指导虚拟PCI效果如何?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陈良龙教授、罗育坤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涂圣贤教授等在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杂志发表QUITE RIGHT研究最新成果,验证了基于单体位造影的新一代定量血流分数(μQFR)指导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价值。QUITE RIGHT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盲法、优效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622例患者的666条血管,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μQFR指导虚拟PCI组或造影指导PCI组。结果显示,与造影指导组相比,μQFR指导组中达到最优术后生理,即μQFR≥0.90的血管比例更高(绝对差异为9.1%,P<0.001),并且获得更优的术后功能学,使用造影剂更少,X射线剂量更低,选择支架长度更合适。
原文链接: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INTERVENTIONS.124.014362
行
业
心
动
态
01 我国首部肥胖症诊疗指南发布!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正式发布。指南指出,我国成年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症患病率为16.4%,肥胖程度越高,发生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越大,心血管危险因素也更难得到良好控制。同时,肥胖症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减重治疗可作为肥胖症患者降低心血管事件的有效干预措施。此外,指南还详细阐述了肥胖症的病因学、诊断标准及分型、分期、评估、治疗原则、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临床营养诊疗、药物治疗等内容,以指导临床医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
02 中国共识:高龄房颤患者抗凝
为规范≥80岁高龄房颤患者抗凝管理,近日,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血栓防治分会制定《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共识详细阐述了高龄房颤的特点、诊断及分类与分期、高龄房颤患者的评估、抗凝治疗、抗凝治疗的实验室检查及监测、特定共病患者的抗凝治疗、心脏手术后的抗凝治疗等内容,形成28条专家建议,指导临床医生做好高龄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
原文链接:
https://lnxg.cbpt.cnki.net/portal/journal/portal/client/paper/4e9a5a1ad118319731f757b9f5917b4c
03 中国共识: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早期筛查与管理
近日,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等多个学会制定的《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早期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发布。针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特征、早期筛查、诊断、产前基因诊断及新生儿筛查、治疗、管理等方面,形成13条建议,以期促进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临床管理规范化开展。
原文链接:
https://rs.yiigle.com/cmaid/1517863
04 FDA批准超细OCT导管,可用于PCI术前评估
近日,新型Gentuity HF-OCT成像系统获得美国FDA 510(k)批准,该成像系统采用最细Vis-Rx OCT导管,可在PCI术前及术后使用,使其成为专门用于评估介入前后冠状动脉血管的血管内成像系统。该导管外径仅为1.8 Fr,无需对血管进行预扩张,有效长度为165 cm,成像长度可达100 mm,并且采用先进的激光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捕捉图像。
每周五晚18:00
锁定CCA TV
“心血管远程平台”(公众号、视频号)
首发《心闻周刊》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心血管远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