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护理服务行动-优护科普】肿瘤患者急需的PICC防栓全攻略

文摘   2024-09-27 11:31   山东  

在肿瘤科病房里,患者和家属面临着双重难题。一方面要全力对抗肿瘤细胞,另一方面还得时刻警惕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这个“隐形杀手”。 

静脉血栓栓塞(VTE)对肿瘤患者危害大,可致出血、血栓复发甚至死亡。肿瘤患者 VTE 发生率比非肿瘤患者高 4 - 7 倍且逐年上升。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有诸多优点,如操作简便、留置时间长且安全高效,能避免化疗药伤血管和反复穿刺之苦,为静脉治疗提供了好途径,但使用中可能引发并发症,导管相关性血栓较为常见。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形成(CVCT)在肿瘤患者中较普遍,发生率 5% - 20%,约 5%患者有症状,如臂围增大、皮肤红肿等,血栓脱落还可能引发肺栓塞,晚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会影响静脉瓣膜功能,降低生活质量。 所以,肿瘤患者使用 PICC 管期间,识别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并积极预防至关重要。


01

肿瘤患者带 PICC 管期间

容易发生血栓的原因

1


血液高凝状态


肿瘤本身:肿瘤细胞可释放促凝物质,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 4 - 7 倍。


治疗因素: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如某些化疗药物可使血栓发生率增加约 20%。

2


血管内皮损伤


PICC 管的置入:导管在血管内会刺激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内皮完整性破坏,受损内皮易激活凝血系统,促进血栓形成。研究指出,PICC 置管后血栓发生率约为 5% - 36%。


活动受限:肿瘤患者因病情或治疗活动量减少,上肢血液循环减慢,血液流动缓慢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3


其他因素


年龄:年龄较大的肿瘤患者血管弹性较差,血液黏稠度较高,更容易发生血栓,一般年龄超过 60 岁的肿瘤患者血栓发生率明显升高。


合并症: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合并高血压的肿瘤患者血栓发生率比血压正常者高约 25%,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栓发生率比无糖尿病者高约 30%。


02

肿瘤患者带 PICC 管期间

上肢深静脉血栓的识别

观察症状


1


患肢肿胀:是最常见症状之一,约 70% 的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会出现。如置管一侧上肢比对侧明显肿胀,皮肤紧绷发亮。

2


疼痛或不适:约 50% 的患者会出现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从隐痛到剧痛,还可能伴有酸胀感。

3


体温变化:局部皮温升高,约 30% 的患者可出现,触摸时比周围皮肤温度高。


4


皮肤颜色改变:约 40% 的患者患肢皮肤颜色发红或发紫,与对侧上肢有明显对比。

注意异常感觉


1


感觉沉重:上肢有沉重感,活动时更明显。

2


活动受限:可能出现上肢活动不灵活,尤其是在伸展、弯曲或旋转时受限。

出现以上这些症状

建议马上咨询医生或者直接就医


03

肿瘤患者带 PICC 管期间

上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1


正确的置管护理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风险。研究表明,感染患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是未感染患者的 3 倍。


妥善固定导管,避免移位或脱出,防止导管对血管壁刺激。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


适度的肢体活动


握拳运动:经常进行握拳和松拳运动,每次握拳持续 3 - 5 秒,然后放松,重复多次。有数据显示,坚持肢体活动的肿瘤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降低约 40%。



上肢伸展运动:缓慢将上肢向上伸展再放下,也可进行侧平举、前平举等运动,动作要轻柔。


避免长时间压迫:如睡觉时避免侧卧在置管侧,避免长时间使用鼠标或键盘时将肘部支撑在桌面上。

3


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应在 1500 - 2000 毫升左右。研究发现,水分摄入充足的患者血栓发生率比饮水少的患者低约 30%。


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度饮酒会影响血管健康,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供  稿:肿瘤科三病区  焦丽华

初   审:焦   彦

终   核:牟   静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日照市人民医院优护之家
宣传我院护理工作最新动态,创优服务亮点,护理人员风采、专科教育等知识,为护理人员搭建平台,实现知识和讯息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