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Sci丨贵州医科大学郑强等团队合作研究提出由β-乳球蛋白原纤维辅助柔性PVA多孔膜改进的可生物降解可植入摩擦电纳米发电机

学术   2024-11-13 22:31   海南  

iNature

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s)作为一种可植入、可降解的能源和自供电传感器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可降解的摩擦电材料在接触电气化和机械性能方面往往受到限制。

2024年11月11日,贵州医科大学郑强,中国科学院李舟贵州医科大学Zeng Zhu,中国科学院欧阳涵共同通讯Advanced 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Biodegradable and Implantabl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Improved by β-Lactoglobulin Fibrils-Assisted Flexible PVA Porous Fil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生物大分子辅助增韧PVA气凝胶基摩擦电材料的方法。

通过将β-乳球蛋白原纤维(BF)引入PVA气凝胶网络,材料的力学性能在保持其抗膨胀性的同时得到显著提高。与纯PVA多孔膜相比,BF-PVA多孔膜的断裂强度增加了8倍(从1.92 J增加到15.48 J),柔韧性增加了4倍(从10.956 MPa增加到39.36 MPa)。此外,在摩擦电性能测试中,BF-PVA的电输出增加了近五倍(从45 V增加到203 V)。利用这些增强的性能,开发了一种用于植入式肌肉活动传感的可生物降解TENG (bi-TENG),实现了对神经肌肉过程的实时监测。这一创新在推进植入式医疗设备和促进生物集成电子学的新应用方面具有重大潜力。

瞬态电子学可以通过电化学、机械或化学过程完全或部分溶解、可降解和可分解,以一种允许设备存在一段受控时间的形式存在。这导致了平衡生物/生态学和电子学的新应用领域的出现,例如很少或没有废物的可生物降解生态装置;没有残留问题的医疗电子设备,手术时不需要拆卸。在瞬态电子器件显示出巨大应用潜力的同时,匹配瞬态特性的能量器件也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因为合适的能量供应是瞬态电子器件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报道的瞬态能量装置包括电池、电容器和能量收集器,如光伏、压电装置、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其中,可降解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s)以其超低功耗、超低成本、材料选择广泛、加工灵活性高、灵敏度高等独特优势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应用潜力。

材料是TENG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的特性,如表面微观结构、摩擦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直接影响到TENG的性能和应用。壳聚糖、蛋清等可生物降解摩擦电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膜性能,但其力学性能不佳。聚乙烯醇(PVA)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易于加工和良好的力学性能,是目前最常用的可降解摩擦电材料之一。然而,PVA对水非常敏感,即使是轻微的水分也会在短时间内引起装置的二次膨胀和变形,导致整个装置迅速失效。这对其植入式应用非常不利。

基于BF-PVA多孔膜的Mg电极摩擦电膜示意图(图源自Advanced Science 

为了克服PVA的水敏感性问题,研究人员采用冻融法制备了PVA气凝胶。通过冻融循环,PVA分子链相互缠绕,增加了材料的结晶度,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抗膨胀性。然而,这种方法使PVA材料更脆,更不坚韧,使其不适合作为电子设备的基础材料。因此,如何获得既具有抗膨胀性又具有机械韧性的可降解PVA摩擦电材料已成为一个有趣而重要的问题,对柔性可降解植入式TENG材料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气凝胶经常面临结构脆弱的问题,其他研究小组也改善了这个问题。

基于此,研究提出了一种将生物大分子(β-乳球蛋白原纤维)引入PVA多孔膜刚性骨架的增韧策略。β-乳球蛋白原纤维(BF)的引入,通过与PVA骨架形成宏观的机械联锁和微观的化学键合,可以显著提高原有PVA凝胶网络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与纯PVA多孔膜相比,BF-PVA的断裂强度提高了8倍(1.92~15.48 J),柔韧性提高了4倍(10.956~39.36 MPa)。同时,BF-PVA多孔膜完美地保留了原有的抗膨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此外,在相对摩擦电输出性能测试中,BF-PVA多孔膜的电输出比未改性的PVA提高了近5倍(从45 V提高到203 V),这可以归因于BF额外提供了丰富的带电基团以及气凝胶丰富的孔隙结构。此外,利用上述BF-PVA多孔膜,研究设计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TENG (bi-TENG)作为植入式肌肉活动传感器。成功实现了神经肌肉调节过程的实时动态监测,可在未来进一步用于神经损伤后修复效果的监测。


参考消息: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409914

END

内容为【iNature】公众号原创,

转载请写明来源于【iNature】


微信加群


iNature汇集了4万名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医生。我们组建了80个综合群(16个PI群及64个博士群),同时更具专业专门组建了相关专业群(植物,免疫,细胞,微生物,基因编辑,神经,化学,物理,心血管,肿瘤等群)。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格式如学校+专业+姓名,如果是PI/教授,请注明是PI/教授,否则就直接默认为在读博士,谢谢)。可以先加小编微信号(love_iNature),或者是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之后再进相关的群,非诚勿扰。



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

请联系微信ID:13701829856 或邮箱:iNature2020@163.com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

iNature
专注前沿科学动态,传递科普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