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林中伟团队最新Nature子刊

学术   2024-11-14 09:34   海南  

iNature

玉米穗上的叶片是玉米灌浆所需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然而,增加穗上叶数以加强玉米来源和提高玉米产量仍然是现代玉米育种的挑战。

2024 年 11 月 12 日,中国农业大学林中伟团队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4.7)在线发表题为 MADS-box encoding gene Tunicate1 positively controls maize yield by increasing leaf number above the ear”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Tu1在保持源汇平衡的同时,可以显著增加穗上叶数。来自爆米花地方品种的Tu1的远端上游5碱基对(bp)插入增强了其转录,协同调节其质体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并增加了穗上叶片的数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和密植条件下,插入5 bp的Tu1可分别增产11.4%和9.5%。从地方品种中发现有利的Tu1等位基因,表明地方品种是玉米高产育种的宝贵资源。

在这里,作者克隆了与穗上叶数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的致病基因。致病基因是先前报道的MADS-box结构域编码基因Tunicate1 (Tu1),该基因负责豆荚玉米或被囊玉米的表型。

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优化作物产量对于解决日益增长的全球粮食需求至关重要。提高光合能力(源)是提高单产的有效措施。玉米的光合能力与叶片数量和植株发育阶段密切相关。位于主穗上方的叶片相对年轻,代谢活性更高,而位于主穗下方的叶片容易受到阴影和衰老的影响。此外,穗上叶主要为穗粒灌浆提供碳水化合物,而穗下叶主要维持茎和根。因此,玉米穗上叶数是决定植株源强度、源库平衡和整体产量的重要因素。适当增加穗上叶数可以增加源强度,从而提高光合能力,增加穗内同化物的积累。这反过来又导致了更大的穗尺寸和更高的粮食产量。
在驯化和改良过程中,玉米的源强度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取决于穗上叶片的数量(图1a)。大刍草通常在大多数叶腋上产生穗。与它们的野生祖先相比,玉米地方品种通常在穗上的叶子数量更有限。相反,玉米自交系的特点往往是穗上有更多的叶子。因此,玉米自交系通常比大刍草和地方品种拥有更强的来源。然而,在玉米驯化和改良过程中,穗上叶数重塑以增加源强度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

图 1:玉米 Lna1 的表型(图源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芽顶分生组织(SAM)在胚胎发生早期开始,从叶片原基开始,依次形成一系列叶片,直到成花转变。产生的叶片数量由叶片初始化(生成期)的开始或速率和营养期的持续时间决定,营养期由花过渡的时间控制。许多参与这些过程的基因已经被确定。例如,拟南芥中的暂停(psd)突变体表现出叶片形成的延迟,导致叶片比野生型少。相反,knottted1 (Kn1)基因抑制玉米叶片形成并保持分生组织的同一性。水稻的plasochron1 (PLA1)、PLA2和PLA3基因,玉米的TERMINAL EAR1 (TE1)、WEE1和VIVIPAROUS8基因,拟南芥的ALTERED MERISTEM PROGRAM1 (AMP1)基因和大麦的MANY-NODED DWARF基因调控plasochron,功能缺失导致叶片数量增加。SBP-box基因unbranched 2 (ub2)调控叶片起始速率,功能缺失导致叶片数量增加。同样,大胚胎1 (Bige1)参与侧面器官的形成,该基因的功能缺失突变可以加速玉米叶片的形成。此外,MADS-box转录因子ZmMADS1和ZmMADS3、生长素外排转运蛋白PIN1a和分生组织大小调节因子厚穗矮体(TD1)都与玉米叶片数有关。

由于花的转变时间是营养期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叶片数常被用作玉米开花时间的指标。然而,开花时间是作物适应的关键因素,可以影响许多其他农艺性状,因此不适合通过增加叶数来提高粮食产量,同时推迟开花时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可以通过增加穗上叶数而不影响开花时间来提高玉米产量的可开发的天然基因座。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克隆了一个与穗上叶数相关的主要QTL的基因。该研究发现致病基因Tunicate1 (Tu1)编码MADS-box蛋白。Tu1启动子中上游5-bp (AGAAG)的插入增强了Tu1的转录,调节质体时间激活子如TD1、PIN1a和yabby1以及抑制子如ub2、Bige1、Kn1、ZmMADS1、ZmMADS3和WEE1,适度增加穗上叶片数量,同时保持大多数其他性状不变。有利的5-bp插入等位基因最初来自大刍草。它能在保持源库平衡的同时提高玉米产量,这表明了它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4148-7

END

内容为【iNature】公众号原创,

转载请写明来源于【iNature】

微信加群


iNature汇集了4万名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医生。我们组建了80个综合群(16个PI群及64个博士群),同时更具专业专门组建了相关专业群(植物,免疫,细胞,微生物,基因编辑,神经,化学,物理,心血管,肿瘤等群)。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格式如学校+专业+姓名,如果是PI/教授,请注明是PI/教授,否则就直接默认为在读博士,谢谢)。可以先加小编微信号(love_iNature),或者是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之后再进相关的群,非诚勿扰。



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

请联系微信ID:13701829856 或邮箱:iNature2020@163.com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

iNature
专注前沿科学动态,传递科普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