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对话林柄洋:版权自研+渠道自营|青葫芦25亿码洋背后
文化
2024-11-15 17:58
中国
现下的童书市场,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读者偏好、市场需求、技术应用、渠道格局……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的变化趋势都越发不可预测。在“十字路口”踌躇已久的少儿出版机构,每每还未来得及转身应对,就又被下一波变化打得措手不及。
在11月15日开幕的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童书展上,少儿出版的选择与转向,也成为热点话题。
在这样普遍焦虑和迷茫的氛围中,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童书市场的两次并购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2023年9月,福州青葫芦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葫芦”)收购北斗耕林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耕林”);短短几个月后,2024年3月,青葫芦又收购了中国立体书原创品牌“七色王国”。经历了电商渠道构建、原创内容布局、自有版权沉淀,如今,青葫芦完成了从一家图书经销商向少儿图书品牌的转型。
2022年青葫芦整体营收突破13亿码洋,2023年整体营收超16亿码洋,2024年实现逆势高速增长——截至2024年9月,青葫芦
整体营收码洋
已经超过了2023年的总量,预计全年可实现25亿元。开卷数据显示,青葫芦在2024年1-9月童书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民营童书品牌首位。
青葫芦似乎在产业链的上游生产端和下游销售端,都游刃有余。
青葫芦董事长林柄洋认为,无论是构建版权壁垒还是强化渠道能力,对于一家企业而言,都是在追求确定性。
青葫芦的运营模式,能为困境中的少儿出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吗?
青葫芦董事长林柄洋
投资逻辑下的版权沉淀
《出版人》
:
青葫芦今年以来的销售成绩如何?
林柄洋
:去年青葫芦的整体营收码洋是16亿元,截至2024年9月,已经超过了2023年的总量,预计可实现营收码洋25亿元。在我们的渠道产品构成中,自有版权图书占比已经达到80%以上。
《出版人》
:
在少儿出版领域,青葫芦当前的运营模式非常特别,尤其是在版权方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做自有版权沉淀的?
林柄洋
:2015年我参加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时发现,国外的少儿出版产业跟我们有本质区别——海外出版机构实际上是围绕版权做全球化的运营,它们可以为一个IP投入20~30年的时间,做长线维护和运营,最终用这个IP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跨领域变现。而我们则长期以购买版权为主,海外版权引进的通路也越来越狭窄,这种模式存在很大的风险。
那次意大利之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回来后就有了要做原创版权的念头。2017年开始筹备,2019年自研产品上市。到目前为止,版权沉淀在公司的原创图书有1000多种,占比超过95%。近两年,平均每年有200~300个自研品种产生。
《出版人》
:
目前,青葫芦对外合作时,是否“不谈版税只谈买断”?
林柄洋
:虽没有这么绝对,但我们确实是这样考虑的,
这个“买断”应该是加引号的,最终我们会跟版权创作者进行长期的利益捆绑。
引进版权的关键问题并不仅在于版税的高低,更核心的是版权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给后续运营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无法持续且笃定地推进相关项目。
《出版人》
:
版权的“不确定性”指的是什么?
林柄洋
:比如A公司的某个头部版权在该公司的销售占比非常高,但是在版权到期后,版权方抬高价格,被B公司高价竞走,大概率会对A公司造成重创。而对于B公司来说,如果没有绝对的基础和实力,高价竞走的版权若不能得到妥善经营,做出显著成绩,也有可能会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
即便还没有遇到恶性价格战的出版机构,也时常会遭到作者或版权方施压——不提高版税的话就给别人了。在这种被动局面下,一旦决策有所调整,往往IP投入和布局就会被中断,所以,
所谓“买断”的背后逻辑是追求版权归属的确定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持续投入,培育信心。
《出版人》
:
这种确定性除了买断版权以外,还有什么机制可以保障吗?
林柄洋
:收购耕林之后,我们也有一部分海外的IP是以版税的形式开展合作的。但是
我们要求掌握这个IP在中国30年或50年的经营权,除非我们这一方主动放弃,否则对方不可以将版权出售给其他出版社。
当然,这样的谈判通常会以某个水平的保底销量为基础,例如我们承诺5年内达到约定保底量,我们就享有优先续约权,且续约的版权价格不能有太大的上浮。
《出版人》
:
以青葫芦的经验来看,海外出版机构或版代对此要求的接受度如何?
林柄洋
:首先,虽然比较难,但这是一个需要教育的过程。其次,这是我们合作底线的问题,如果对方不能接受,那我们就不做了。我们不可能在明知可预见的结果是不好的情况下,依然不顾底线地去妥协。当然,仅仅从算账的角度来考虑,我接受对方的条件,做常规的版权引进,卖三五万册,我就开始赚钱了。这么做看起来可以收获短期效益,但长期来看其实弊大于利,这种模式下,长期投入越大,不确定性越大,后期风险也就越大;可如果我们签到了版权,为了规避风险而不去投入,在国际市场上的口碑就会变差。这样的买卖,做了还不如不做。
所以,这两年,我们收购的部分品牌手中还有一些外方版权,但随着版权陆续到期,我们也逐步放弃了,不再续签。
《出版人》
:
青葫芦现在共有多少家工作室?外部收购的有几家?从沉淀资产的角度出发,如何对其考核和管理?
林柄洋
:目前,青葫芦的工作室有十余家,外部收购的有两家——立体书原创品牌“七色王国”和耕林童书馆。
每家工作室都是一个独立的公司,我们跟主编之间是股份制合作,这样才能深度绑定。在管理模式上,我们给予各个工作室充分的自主权
,青葫芦主要在财务监管、人事管理和选题审批环节参与管理。
至于考核,我们的考核标准就是“对儿童内容事业的热爱和敬畏”,没有设定具体的考核指标。我觉得,管理人不应仅仅依赖指标,而更应关注他们的真实状态。
过度追求指标往往会导致行为扭曲。
这么多年来,我们也曾关停过两家工作室,原因都是他们没能达到“热爱”的基本要求。我们的判断标准其实很简单:一是关注每个选题的质量和效率,如果工作室呈现出高消耗、低效率产出或低质量产出的状态,那就是一个危险信号;二是考察他们对事业的敬畏心,无论是做短平快的选题还是做周期长的大选题,底层逻辑都是做好产品,服务好消费者,跟消费者付出的钱相匹配。
微利,是刻意为之的结果
《出版人》
:
青葫芦早期是从图书经销商起家的,目前也依然有强大的渠道基础。今年,在哪些平台销售规模比较大?销售折扣普遍是多少?
林柄洋
:在少儿出版市场上,我们的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特殊。我们的图书产品研发其实对出版机构来说参考价值不高,但我们的商业模式对于渠道公司是有很强的参考性的。
对我们来说,有流量的地方都要关注
,但目前最主要的渠道还是天猫和抖音。
截至目前,我们在天猫和抖音的销售规模比较大。抖音是增长最快的,天猫虽然增长缓慢但相对稳定。今年青葫芦在天猫的营收大约在3亿元,抖音每个月有4000多万元的销售额。我们在各个渠道的平均销售折扣大概是5折。
《出版人》
:
青葫芦在抖音平台主要是如何运作的?
林柄洋
:我们目前在抖音依然以自播为主,直播间有8个,每个月4000多万元的销售额中,自播业务跟达人带货占比大概是3比1。
我们的投放必须以盈利为基础条件,所以在对抖音直播间的管理过程中,我只控制ROI(投资回报率),其他都不予考核。
如果公司决定要把一个项目做起来,那我们就会以产品为导向,对其持续投入,培育不出来就换团队继续培育。
《出版人》
:
什么样的项目值得你们这样去培育?
林柄洋
:所有直播项目都值得。我们放进直播间培育的产品,前期研发周期都在2~3年,一套书研发就要3年,我们怎么可能允许它推不起来。
如果不行,一定是人的问题,不是产品的问题。
《出版人》
:
今年青葫芦的利润情况如何?投流的利润情况怎么样?
林柄洋
:利润相比去年有所增长。今年抖音投流的总量大概会在1.5亿元,投流ROI(投资回报率)控制在2.0~3.0之间,投流产品目前属于微利,但微利是刻意控制的结果,如果我希望利润上涨,也是可行的。
比如净利润控制在1%的时候,我能撬动5000万元的销售量级;净利润控制在5%的时候,我可能只能撬动3000万元的销售量级。
所以,这是取舍之间的有意为之。
我认为,目前抖音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一个超高效率、公平公正的广告平台。你所投入的费用,最终都能达到可预期的、准确的利润效果。所以我们目前的推广重心基本在抖音。但我也会时刻保持可迁移的能力,如果有一天它的效率不行了,我就不会继续投入了。
《出版人》
:
传统少儿出版机构不适配这套打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林柄洋
:是运营的认知问题和公司的基因问题。
如果今天青葫芦需要招聘一个总经理,我们对他首要的能力要求肯定是懂销售。这就回到了微利问题。
同行的关注点可能是“只追求盈亏平衡是否健康”,但它们忽视了背后的动机——我们愿意牺牲短期的利润去做广告投放,打造品牌,提升品牌的成长速度。
从销售逻辑上来看,这是一个培养用户品牌心智的过程。青葫芦目前处在品牌构建的阶段,我们当然也可以现在就进行收割,但是收割完,产品的生命力就到此为止了。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愿意为它投放10年,等到第11年再去检验和收获它创造的更大的市场价值。
再者,
针对广告投放,我觉得多数出版机构没有形成这项业务机制。
比如,我不确定现在有多少出版机构建立了专门的直播团队或投流团队。大多数可能都还没有,或者只是让编辑或营销人员兼职做主播。但实际上,这需要专业的视频制作人员和运营投放人员来负责。
而且,
市面上很多运营团队在投放策略上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过分追求投放比例,或者投放出价,实际上这是一个运营认知。
比如,一本198元的书,按照40%的比例投放,那就意味着给抖音平台支付了80元;而一本书只卖9.9元,即使你投入100%的费用,也只有9.9元,这个出价再跟点击率、转化率综合测算,结合产品的评价,最终就能掌握平台愿意把流量卖给谁了。
所以,
投流并不是产品价格越低越占优势,也不是越高越好,
是一个综合因素,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投放策略。
少儿图书市场,潜力巨大
《出版人》
:
青葫芦的选题管理是渠道导向吗?选题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定义好产品?
林柄洋
:我们的选题,一种是管理层主导的,销售端也要服从,这类产品是一定要打爆的;另一种是渠道导向的,就是渠道说了算。
选题评价标准就是要符合市场需求,或者要有内容壁垒。如果你的产品跟竞品摆在一起,没有任何的差异化,也没有任何优势,就没有生产的必要。因为既然市场上已经有了,那我们作为渠道商去采购别人的产品就行了。我们可以和别人做一样的选题,但至少在呈现形式上,要么是消费者更喜欢的,要么是价格更低的。我们对选题的论证主要是围绕这些问题,销售部门的核心骨干会参与选题论证。
《出版人》
:
为什么会将立体书这个品类作为产品开发的核心?
林柄洋
:立体书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主要体现在工艺壁垒、成本壁垒以及研发壁垒上。
从工艺角度来看,立体书的制作技术相对复杂,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天然的保护屏障,使得立体书不像其他书籍那样容易被盗版。在生产环节,立体书的制作工艺要求严格,这也增加了其生产的难度和成本。
通常,很多商业模式被颠覆,都是一些灵活的小公司在其中发挥作用。从成本的角度来看,立体书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研发、设计、生产等各个环节的投入。所以,就会自动过滤掉一些资金实力不足的小公司。而少儿出版领域的大公司,多是传统少儿出版社,它们也不会投入重金搞运营,我们自然就占据了优势。
此外,在选题研发上,虽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涉足立体书领域,但真正能够做出高质量、有创意的立体书并不容易。很多初入行的公司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模仿的阶段,缺乏真正的创新能力和对立体书本质的理解。而市场上的消费者也在逐渐成熟,他们开始学会辨别立体书的优劣,这对立体书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我们的青葫芦立体书品牌跟我们的头部品牌“小羊上山”已经旗鼓相当了。
《出版人》
:
少儿出版机构目前有一种普遍的感受,短视频电商平台的外溢效应减弱了,你们关注外溢流量吗?是否有同感?
林柄洋
:流量外溢与否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抖音本身的承接度,二是产品本身的辨识度。
在我们看来,抖音的本质始终是一个广告平台,只是兼具了销售属性。
既然是一个广告平台,就必须有承接消费的地方,要么是抖音,要么是天猫,或者京东、当当、拼多多等。
如果你的广告打出去之后,在其他平台没有溢出,第一种可能性是抖音店铺的承接能力变强了,流量不会外溢了。第二种可能性是产品本身不够好,没有辨识度,或者广告投放无效,消费者不知道你是谁。比如说你在抖音投了一本《格林童话》,结果天猫有100个版本的《格林童话》,你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异化,消费者看了你的广告却买了别人的书。
但我觉得,可能性最大的原因还是抖音的流量承接能力变好了,通过机制上的闭环,抖音如今能承接80%~90%的流量。
《出版人》
: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您觉得少儿出版还是个好生意吗?
林柄洋
:当然——市场巨大,潜力巨大。
的确,从数据上来看,过去两年整个出版行业处在一个往复的阶段,会有同行感到悲观,但我的感受不太一样,
我对童书市场还是乐观且有信心的。
首先,在正常逻辑下,少儿出版的市场体量应该在现有基础上乘以10甚至更大,我们现在有效触达的读者群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将整个图书零售市场的规模平均到全国人口,目前,每个人一年花在买书上的钱可能只有几十块甚至更少,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所以,现在要解决的是怎么能让人均图书消费达到10倍的量级,我觉得,任何商业模式的发展规律都是从量变到质变。所以这也是全行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阅读推广,解决触达率的问题。
其次,我们的图书市场目前还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
中国的少儿出版不能再做简单的“来料加工”。
目前,传统少儿出版机构还有一些维系生存的基础在,但如果有一天这些基础消失了,惯性没了,还能不能凭借市场能力继续生存下去?所以,迫切需要市场化的有先进商业模式的力量,来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
一审:张艾宁
二审:黄小菲
三审:张竞艳
END
-出版人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出版人讲堂」店铺,订阅2025《出版人》杂志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U5MDYyMw==&mid=2653505309&idx=1&sn=df37589af5dd0f1ea40ac7537d03c75f
出版人杂志
《出版人》杂志,中国内容创意领袖刊,全球文化产业观察者。
最新文章
出版人才怎么培养?这场大会提供了新思路
头部印企居然也做图书营销!
圣陶精神如何塑造今天的教育出版人
对话王路:昔日“化缘”谋生存的古籍出版,这次能乘势而上吗?
助力你的作家梦!这所大学的文学创作研修班开始招生!
11月最值得关注的23本新书全在这!
全球宝藏书店集结,只为守护同一盏“灯”!
初步入局童书市场,法律社让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活”起来
首本10万+之后,素人作者里的下一个余秀华在哪?
全面升级,多元并进,这个书展有点不一样!
报名|不容错过!抓住书业最后一个流量爆发的机会
专访刘凯军:在抱怨今天的时候,想想昨天怎么做的
处在破立之间的少儿出版:敢问路在何方
对话林柄洋:版权自研+渠道自营|青葫芦25亿码洋背后
人民卫生出版社 :走向数字化的未来
不容错过!童书展首场论坛,探讨少儿出版的转向与选择!
童书不好卖,是时候开辟一个新战场了!
对话狐狸家创始人:童书到底要爆款气质还是持久常销?
“中教集团书架”落地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
该订2025年度《出版人》啦!
年薪百万出版人离职创业:流量是出版行业破局的关键变量
“卓越大师·中国”2025评选长名单即将发布!
开书店三年后,她去文化公司打工养书店
流量裹挟下,读书博主原来不读书?
北京最后一家挂历店
第十三届韬奋出版人才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4,教辅洗牌之年?
“BIB中斯两国获奖插画作品展” 亮相斯洛伐克总理招待会
对话秦俊俊:新华书店的经营逻辑重构和立体化转型丨未来访谈
过去一个月书业抖音短视频&自播谁最强?|2024年9~10月
第六届“全民阅读·书店之选”十佳书店发布大会在深圳读书月期间顺利举行
当特装书变成“大货”,还能成为引流秘诀吗?
过去一个月,哪家出版机构公号做得最好?|2024年9~10月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40周年座谈会暨“好书伴成长”公益阅读行动启动仪式在福州举办
广东新世纪“牵手”磨铁成立合资公司,究竟想做什么?
青少年数学科普传播,他们在路上
读者愿花千元购买,这本日历书为何能“再造市场高峰”?
童趣三十年而立:从引进到原创,如何成为少儿出版行业标杆
当丹麦童话遇上中国故事——中丹少儿出版合作论坛暨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成立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沈浩波20年首谈童书:先放弃规模,才能摆脱低价牢笼
10月最值得关注的21本新书全在这!
第五届凤凰作者年会公布2024年度“凤凰好书”!
四年做成社科头部品牌,他们说“焦虑不是生产力”!
首次在中国闭店,茑屋这几年在忙什么?
新华书院阅读推广专家聘任仪式在新华书店总店举办
1分钱卖书?究竟谁控制了电子书定价权?
“山水阅读”文化IP,推动新形态全民阅读纵深开展
书店业不景气?这位主理人不这么想
知名作家、学者云集,浙版集团举办首届杰出作者大会
时隔6年,村上春树带来了最新长篇!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