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海蒂在岳麓山脚翻新了一座老宅,开了家书店,取名“镜中”,店名源起长沙诗人张枣笔下那首同名诗: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时间回溯到十多年前,海蒂到长沙求学。在这个传媒化到“没围墙”的城市里,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不太能适应这里的热闹,她在自己的一篇文章里提道:“大学念着念着,最大的不对劲就是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深深的怀疑,人为什么要在尚未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就承担起以主持人的身份引导他人的责任呢?因此我早早就跑出来实习,做电台主持人、做电商,也做读书会的主持志愿者。”
做了种种尝试后,海蒂依旧不知道前路在何处。当时的她找不到跟这座城市相处的方式,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留下。在一期关于张枣去世四周年的特辑里,她找到了自己解读和体验这个城市的方式。张枣的文字,让海蒂觉得和长沙这个城市的困惑是相呼应的,他让海蒂重新用另一个角度认识了长沙。岳麓山是张枣在长沙经常会去的地方,也是他的诗作里经常会提到的地方。镜中书店开在西边山脚下,岳麓向西很是幽静。“离城市不远,离自然很近。”海蒂期望镜中书店能够怀揣着探索之心,与当下生活紧密相连,她以人文诗歌为灵魂,巧妙地将阅读空间串联起来,同时精心挑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提供独具特色的风味饮品。此外,她还聚合了策展、声音内容创作等多个平台,力求在这栋建筑中凝聚并展现每个人的“心象风景”。开店三年,镜中书店还在实现盈亏平衡的路上,除了书店主理人的身份外,海蒂今年又多了一个“斜杠”——担任某新媒体内容合作部策划负责人,这位表达铿锵的女孩乐观地说自己是“去文化公司打工养书店”。2016年,位于长沙步步高·梅溪新天地城市综合体的当当梅溪书院开业,海蒂成为市场主理人。短短几年时间,海蒂主持了近千场活动,众多社会名人、知名作家、文化新锐等都在当当梅溪书院做主题演讲和读书分享会。面对各种思想的交流、碰撞、融合,海蒂一边深入文化领域,一边对实体书店的运营产生了新的思考——面对电商对实体书店造成的巨大价格竞争压力及图书价格的“批零倒挂”,实体书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入驻商业综合体成为许多书店寻求转型与生存的一种策略,书店外显的“公益性”和“去商业化”的特点,也备受商业综合体的青睐。但单纯作为“引流工具”,并不足以确保书店的长期稳健运营。“这些年商业地产中的实体书店,每年的亏损像滚雪球一样,甚至到闭店前都不会停止。”认清现状后的海蒂,决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独立书店,“想开一家独立书店,是希望能够搭建一个充分展现青年人个人意志与想法的平台。在这里,读者可以直接且完整地接收到你想传达的信息,无须担心信息的损耗或传递过程中的冗余。”海蒂想进行这样一次尝试,即便面临失败也在所不惜,她渴望探索并实践所有可能适合书店的发展模式,以找到那条最理想的道路。2019年9月下旬,顾湘新书《赵桥村》的长沙分享会,让海蒂发现茶场村的生态环境并且决定与其共生,那次分享会在茶场村二组一栋屋前一棵160多年树龄的杨梅树下举行。“我喜欢这里,适宜阅读静心。另外,也希望能与茶场村共生,一起寻找这座城市的人文和自然相处最好的状态。”茶场村“隐居”着许多艺术家、独立策展人、面包师、摄影师、音乐人,海蒂想用文化空间把这些人连接在一起,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一次,海蒂和好友“茶水书僧”聊天,“茶水书僧“的一句话让海蒂印象深刻:“书店这么好的事儿,如果还能赚钱就更好了!”言毕,大家哈哈大笑。在现实里想建个乌托邦,终究离不开水电费、房租等开支,开书店不是一件财务友好的事,这是书店老板们的共识。书店的竞争对手是谁,是其他书店吗?海蒂认为独立书店各自深耕在地文化,书店和书店之间并不存在竞争。“书店要争的不是其他书店的顾客,而是要把人从各种各样的信息流和娱乐取向中拉出来,让大家重新对阅读产生注意力和兴趣。”归根结底,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书店究竟要靠什么生存?海蒂给出的回答是内容,具象化是“杂志化选品和策展型零售”。镜中书店的品类分为“心象”“新知”“风景”,在“杂志化”大主题不变的前提下,书的变化非常丰富。而其举办的活动和展览,紧贴当下社会议题和综合议题,能和周边形成在地的公共交流。 对内容的思考和表达体现在镜中的各个角落。例如,一楼进门处墙角上的“精神食粮盲袋”上方,有一块“留下你的阅读口味”的评论区域,许多读者用小便签很认真地留下了有意思的留言。海蒂希望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故事填满镜中。她看过无数个国内外的独立书店,这些书店只要一直生长在一个地方,就可以生长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见证和经历这一过程,让她觉得是最美妙的部分。除此之外,橱窗前的张枣系列明信片以及书架上的“诗歌好运抄”,都让来来往往的游客和读者体验和书店互动的独特经历。“平行诗歌节”系列活动也是海蒂探索内容延展的方式之一,这个活动吸引了众多译者和学者的参与。“‘平行诗歌节’是岳麓山诗歌行动的起点,也是城市人文品牌镜中与文艺聚合平台‘诗歌岛’携手,为不确定的人世间构筑搭建的诗的同温层。”自2022年起举办以来,“平行诗歌节”先后落地长沙、杭州、深圳等地,每年获得超千万传播流量及数十万线下流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青年文化IP之一。今年10月,海蒂作为总策划,和新世相一起做了LESS 新世相出版奖,聚焦内容、聚焦编辑、聚焦书和出版品牌。“这些书背后凝刻着许多令人动容的拙诚与坚守。这 100 本书大多来自规模较小的出版厂牌,他们以个人或小团体的真诚手艺陪伴我们,带我们走进文字世界,走过高峰低谷,从未断绝。这也是本届 LESS 新世相出版奖最想传递给大家的信念:不必担心力量的微小,涓滴溪流也有绵延之力。”无论是书籍本身,还是精心策划的一系列活动,在海蒂看来,靠的都是人的流动,实体书店最大的魅力就在于面对面交流。这种对人的关照,也体现在对读者群的包容上。镜中自开业后,被动有了“网红”光环,海蒂并不排斥来打卡的人群,这也是她本身对“镜中”的理解——“每个人在镜中看到的是他们要看到的东西。”有些人看到的是建筑,有些人看到的是自然,而有些人就是来喝杯咖啡,不过书籍售卖始终是镜中营收的主体。“让大家来定义我们就好!我们愿意提供足够大的空间,给予大家表达内心想法的自由,不必过多设限。如果有人有所误解,我也会觉得那误解有其独特之处。”在镜中,读者看到感兴趣的新书可以直接拆封阅读。“阅读至上,无须询问我们,店里的书均可拆阅。”
镜中书店不仅关注书籍本身,更重视与上游作者和编辑的深入交流,期望能够与他们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举办活动的层面。
2024年夏天,海蒂在书店开启了店长轮岗计划,重光relire创始人,任绪军是夏季店长。
值得一提的是,镜中的图书摆放以及分类不是参照任何标准图书馆的方式,而是根据主题摆放。“任绪军很懂书且擅长整理。他在人文类的书架上对书籍做了重新归类和整理,并做了两个小标签,一个叫‘她说’, 一个叫‘我在’。‘她说’关注当下女性社会议题和自我认知,而‘我在’则主要是气候、临终关怀等主题的书籍。”这也是对杂志化选品的阐释。
“我会要求店长每天都为经营做点努力,要写日记,要有内容创作,其他的事情我都让他们随意发挥。”海蒂表示,许多往来的客人都很喜欢看店长日记,路过都会随手翻翻。而另一位春天店长——丝绒陨,把镜中的整个植物生态改变了,他每天都在照顾植物。
如今,继诗人和编辑之后,镜中迎来了第三任轮值店长——小说家三三。三三营业的第一天,恰巧国庆假期,“这位选手营业的第一天,任务似乎有点艰巨,但她是咖啡小能手,一个上午已经学会做店里所有的饮品,甚至还抽时间去吃了辣椒炒肉粉!”
“你要是个胖子,爬山就很累,你要是个轻盈一点的人,你爬山就很轻。每个人的重负是不相等的,每个人都携带着契合自身能力的重负。在爬山的过程中,你要对抗的是你自身的重力,而不是这个时代,不是社会,也不是其他的,是你自己。你要一点点地在爬山的过程中把身上的重负对抗掉,最后呈现出一个更加轻盈的样子。我们总是从深陷开始的,从低谷开始。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观察。” 今年8月,在镜中举办的《山中》诗集分享会上,作者张定浩说道。
这场活动让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非常大的能量,也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海蒂这几年开书店的日子。开书店就像爬山,要不断对抗“重力”,不过她始终想穷尽一切可能,“寻找Z世代的书店人方法论,相信内容的价值,和青年们站在一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出版人讲堂」店铺,订阅2025《出版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