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波20年首谈童书:先放弃规模,才能摆脱低价牢笼

文化   2024-10-26 20:56   北京  

这是磨铁创业20年来,创始人、CEO沈浩波第一次系统地分享他和磨铁对童书的思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童书并不是磨铁在图书领域的主攻赛道,而当少儿出版陷入价格泥潭,从业者纷纷慨叹身处“最难的一年”时,磨铁却在这一领域发力频频。先是在2023年10月,磨铁与新世纪出版社合资创立新世纪磨铁星球文化有限公司,组建编辑团队,开辟童书市场;后又高调签下少儿科普领域的经典作品——出版已有38年、全球累计销量超过5亿册的《神奇校车》,推出的桥梁书版本上市首日就登上当当总榜榜首。

沈浩波

“对于一家图书公司来说,最好的答卷与最好的礼物,永远是优秀的版权。”在《神奇校车》新书发布会上,沈浩波如是说。这样一部签约10年、被沈浩波寄予厚望的“版权皇冠上的明珠”,不仅是磨铁为少儿板块夯下的基石,也意味着磨铁在童书领域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上,都作出了某种坚定的选择。

价格就像一片沼泽,正在吞噬少儿出版赛道上几乎所有向上生长的力量,而磨铁的决心,就是要彻底跳出这片泥淖,让童书回到其“本来、应有的样貌”。“所以我们的选择是放弃规模,把做宽变成做深”,沈浩波表示。

20年累积的创意与运营能力,顶级的经典版权,与国有企业联手开拓的增量渠道,加上沈浩波与磨铁坚定的决心,能否一举打破价格痼疾,为困境中的童书出版带来一种模式、一些希望?让我们来听听沈浩波是怎么说的。


“控价是一个决心的问题”

《出版人》:在中国童书市场高度“内卷”、成本和利润空间被压缩到极致的当下,磨铁和新世纪出版社联手成立北京新世纪磨铁星球有限公司后,选择重金签约《神奇校车》这一历史悠久、体量庞大、在国内也销售了近20年的“老产品”,会不会觉得风险有点大?

沈浩波:《神奇校车》可以说是全球科普童书的第一品牌,要签下一部这个量级、这个规模的作品,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压力。

新世纪磨铁星球很坚定地选择签下《神奇校车》,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做出版,归根结底是要找到时代的潮流。当下不仅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科技创新就是这个时代潮水的流向,无论是国家、学校还是家庭,都高度重视科学知识的积累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科普类童书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行业的一大趋势。既然磨铁希望在科普童书这个板块发力,那我们就要寻找全球范围内最有代表性的科普品牌,寻找那个可以被视为标杆的作品。《神奇校车》无疑就是这样的作品。

在我们看来,科普图书其实挺不好做的,如果追求趣味化,内容就容易让人觉得浅,你如果要确保内容的深度,又容易变得不够有趣。而我自己就陪孩子一起读过《神奇校车》,对它的印象非常深刻,我觉得如果要找一部能让趣味和深度兼顾的科普童书范本,那就一定是《神奇校车》。哪怕再过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神奇校车》的经典性都不会被动摇,也不存在风险。如果非要说有风险的话,这个风险更多在于少儿市场整体呈现出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状。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签约、制作这部作品,如果最后只能以很低的价格去销售,那风险就太大了,这也是我不能接受的。

《出版人》:磨铁有什么方法能来应对这种现状、这一风险?

沈浩波:我们的方法就是一句话:坚定不移地控价,宁可少卖也绝不走低价路线。这是我们的决心,这个决心是很大的。

价格不仅是一个策略的问题,也是一个产品的问题。你能不能控住价格,首先取决于你对于产品的信心:你的产品能不能打败所有的竞品,能不能成为读者的必然选择?如果你的内容不经打,决心再大,恐怕也是控不住价的。

就磨铁的童书板块而言,我们的策略是完全放弃低价路线,绝对不“卷”低价红海,让这类产品回到正常健康的价格体系里来。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把内容的壁垒建得更高。而拿下《神奇校车》这样的项目,就是建立内容壁垒的一种方法——只有用最好的内容、最好的产品,才能为价格提供坚实的保障。

《出版人》: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童书市场有许多有理想的出版人,也不乏《神奇校车》这样优秀的作品,那么为什么最后还是没能守住价格的壁垒?

沈浩波:我觉得这还是一个决心的问题。你有没有决心不去跟风好好做内容,有没有决心不为一点毛利折腰?渠道无限降价来获取流量的压力,你能不能顶得住,敢不敢去博弈?这都是决心的问题。

我知道这个决定很难做,因为任何一家出版企业都会面临短期的生存压力和长期的发展压力,如果说有一家出版企业就是选择了低价的策略,那我觉得也无可厚非,因为这也是一种企业发展的路径。但如果你不是主动选择了低价,而是被市场被渠道逼着把价格降下来了,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它的可怕之处在于,从被迫接受低价的游戏规则的这一刻起,你过去制定的企业战略、产品定位就失去了一切保障,直接暴露在渠道滔天的炮火之下。你觉得你的书质量很高,是有内容壁垒的产品,结果上市之后还是2.8折——那你后面还怎么玩?


“放弃规模,把做宽变成做深”

《出版人》: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就童书这一板块而言,是要内容壁垒还是要低价策略,出版人应该做出坚定的选择,如果想居中找平衡做调和,反而是一种很危险的状态?

沈浩波:我觉得二者很难调和。这是两条赛道,需要两种决心,都是非常大的决心,因为都很难,专业化程度都很高。不是说做低价就不需要专业了,低价有低价的专业门槛,要卷速度、要卷成本、要卷供应链,都不是容易做的事情。

我必须承认,在磨铁进入童书赛道之后,我们最开始追求的也是规模。2019年之前的中国童书市场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在价格体系崩塌之前,童书市场的发展是非常快的,足以支撑起较大的规模。而磨铁本身就是擅长做规模的,我们有健全和发达的运营体系,这都是很多出版机构不具备的。所以当时我们本能地认为,磨铁是可以在短期内、在不牺牲质量的前提下在童书赛道上做出规模来的。

但市场最终证明了我们的天真。当市场完全进入内卷的通道,把低价挤压成所有人共同的选择,把童书定义为一个标准化而非个性化的产品,那就意味着出版方要不断地把成本向着极限压缩,才可能有利润空间。压缩成本就一定会伤害创作、伤害内容,这样一来创新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想提高产品力也是痴人说梦,那么这种规模对于磨铁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用9块9的售价去上规模,肯定不是磨铁的初衷。

按照过去的做法,出版方花在内容上的成本是包不住现在图书的售价的,反过来说,如果你想让你的售价顶得住,就意味着你要对内容和产品的创新有更极致的要求,这也意味着你不可能做规模了,你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你做不了那么多产品。所以规模和内容在当下本质上是冲突的,经过深入的思考,最后磨铁放弃了规模。

《出版人》:那当下磨铁以及新世纪磨铁星球在童书领域的策略是怎样的?

沈浩波:目前市场秩序带来的生存压力、经营压力,我觉得短期之内不会改变。那么磨铁就要在战略方向上做出改变,放弃规模,把做宽变成做深,把做规模变成深耕,把出版的价值放大。所以我们要选择更难做的内容、更难做的产品,也就是那些能够支撑我们价格的产品——我们也不用再去和同行竞争什么了,我们要竞争的对象是自己。我觉得今天做出版要摆脱竞争思维,竞争思维就很容易导向你做了一本书卖得好,我立马也比着做一本书。如果一个产品别人可以迅速地模仿,那就不要做了,我们要做的一定是别人无法模仿的,在产品力上达到极致的书。

《神奇校车》新书分享会现场照片

比如说《神奇校车》的版权,我们一签就签了10年,这在磨铁20年的创业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因为我们的策略就是深耕,这就意味着《神奇校车》注定不是一个走短期快销策略的产品,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积累它的声量与品牌效应,不断地去创造线上线下的、深度与读者的链接,由量变引起质变,为磨铁的业务发展打造出一个战略制高点,也为童书市场的未来发展探索一些新的可能性。


“内容要扎根,渠道也是一样”

《出版人》:想要让产品能从低价的漩涡里跳出来,除了作为出版商自身的决心之外,面对外部的比价、破价、盗版等不可控的因素,磨铁和新世纪磨铁星球要如何维系自身的价格体系?

沈浩波:这些问题里,我认为只有盗版是仅凭一己之力短期内不可克服的。至于作者的利益、读者的利益、出版商的利益、销售平台的利益,我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可以找到一致性的,只是一些平台互相绑架、互相裹挟导致了当下的失控

那么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重建这种一致性。我们现在也在和很多平台谈,大家都有保住价格的欲望,因为想靠牺牲价格来获取流量,代价正在变得越来越高,本身也是无法持久的。那么能不能用更好的内容、更好的产品、更好的话题去获取流量呢?我认为这是不太难实现的,我们有这个信心。

现在做出版的都知道,当渠道高度分散的时候,价格往往很难控——平台之间互相不放心,都担心对方会率先降价,这样一种不信任不透明的机制构成了一种囚徒困境,就很容易有一方顶不住压力破价。相反如果只在单一渠道销售,价格都能控制得很好。

所以磨铁现在有相当大比例的产品不在全渠道发货了,而是锁定若干可控渠道。价格控不住的我们就干脆不发货了,这样渠道也能从囚徒困境中跳出来。每种书都有最适合它的渠道,其中一些可能规模不大,但是很垂直。这还是一个做宽和做深的问题,可能我们会优先选择做深。

《出版人》:渠道的精细化,对磨铁而言是不是也是一种挑战?

沈浩波:内容要扎根,渠道也是一样。我们为此已经调整了很多年了。可以说在渠道这个领域,磨铁也是在深耕式地做业务,我有信心,对于任何一种渠道体系,我们都有能力玩得转。

同时磨铁的自营业务占比也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数字,这也是把渠道做深的一个维度。只有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和渠道平等对话,真正建立双赢的关系:一个高度依赖渠道的企业,就必然会扛不住任何一家渠道给到的压力;如果你从本质上可以不依赖任何渠道,渠道才能相信你不会被绑架被裹挟,当你说我们一起来保护价格的时候,渠道才会真正信任你。信任是这个日渐崩坏的生态回归健康和理性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出版人》:和南方传媒旗下的新世纪出版社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神奇校车》等童书产品,是否也带有对渠道拓展的考量?

沈浩波:这次携手我认为有几个突出的意义。首先越是给孩子看的东西,就越要精益求精。新世纪出版社在内容上非常专业,能让我们的产品在内容质量上、编校质量上经得住考验。

第二,我们也希望能够借助这次合作,和广东省的图书销售体系,尤其是线下的图书销售体系有更紧密的合作,找到一些新的模式、新的打法。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销售行为上都需要创新,最终让我们摆脱低价牢笼的,也必然是创新。同时合作也非常关键。在我看来,南方传媒代表的就是一种社会化的力量,无论是地域深耕的深度,还是传统渠道自身的辐射力,都是磨铁所不具备的。从这些优势出发,我们还有广阔的空间可以探索。

《出版人》:这是不是意味着,线下渠道也将是未来磨铁在童书领域非常重视的一部分。

沈浩波我始终认为,中国是个深不可测的市场,拥有着无限的机会。在人与人之间,互联网只提供了最方便的链接,但你去到任何一个省份,广东也好、浙江也好、山东也好,它的渠道深度都是惊人的。谁能利用好这些渠道,谁就能跟更多的读者发生深度的链接。

我能理解出版方现在不太愿意去深耕线下。在线上,一个发行就能对接五个平台,多简单多省事,而去线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力气。很多人觉得去线下是传统的“老办法”,但我认为线下的价值不容忽视。现如今渠道细分,定制产品成为常态,体验式购买兴起,为线下渠道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不论是读者见面会,还是“童书+”研学、图书馆和博物馆活动,我们都在做各种尝试,最终希望通过线下推广来反哺全局销售。

做线下还有更深远的意义。线上平台把童书这个行业殴打得奄奄一息的同时,也切断了书与儿童的直接连接,把买书变成了一件完全由家长决策的、非常功利的行为,背后的情感温度完全让位于价格。作为阅读者,孩子们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被粗暴地抹去了,而我们希望重新听到这种声音,找到书与孩子最本质的链接。阅读的体验会形成记忆、形成习惯,从长远来看,可能这才是真正让童书市场乃至出版行业走出困境的方式。


一审:赵   冰
二审:黄小菲
三审:黄   璜

END

-出版人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出版人讲堂」店铺,订阅2025《出版人》杂志

出版人杂志
《出版人》杂志,中国内容创意领袖刊,全球文化产业观察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