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冰凉,到底是怎么了?
手脚冰凉,可提示阳虚、体寒、肝郁
手脚冰凉,多是身体在“自保”
1、阳气不足
《黄帝内经》记载:“冬者,闭藏也,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冬季阳气内收,阴气外卧,人体生机收敛。体内阳气不足,阴寒之气出现在体内不散,导致经脉不畅,血液循环不畅,便会引起手脚冰凉的症状。
身体过度疲劳、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阳气虚弱,从而引起手脚冰凉。
2、气血不足
气血为维护机体正常功能之物质基础,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可以运载气,气血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久病伤气耗血,而致气血双亏。
女性经期劳累、月经量过多、生产时出血过多等都会导致血虚,阴血不足,阳气无以生发和运载,所以女性手足冰凉者较男性更多。
3、肝气郁滞
人体的气血运行至全身需要借助气的推动,如果气机不畅,即使气不虚也会因阳气郁结在内,不能通达周身乃至四肢,出现手脚发凉,“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使之。
所以平时心情不畅、肝气郁结的人也容易有四肢冰冷的情况出现,表现为手脚只是摸上去凉,但自己不觉得冷,甚至脸上还红扑扑的。
4、疾病因素
●心脏功能不全:由于心脏衰弱,泵血能力减弱,无法使血液流到四肢末端,就会发生手脚冰凉现象。
●神经功能失调: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管变细,导致末梢血液循环不良,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故手脚冰凉。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基础代谢率下降,机体产热量显著降低,在寒冷的冬天哪怕穿再多的衣服,也总是手脚冰冷。
●贫血:循环血量不足或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偏低,手脚末端微循环中血量不足,也会导致手脚冰凉。
若出现不分季节的手脚冰凉,建议去医院排除是否存在一些疾病隐患。
中医推荐9件事改善手脚冰凉
适当吃温补的食物
做柔和的运动
多晒太阳
多泡脚
多睡点觉
穿宽松的衣物
揉搓手脚心
好好吃饭
适当艾灸
堵住寒气入口,暖身效果翻倍
一:脚底
二:肚脐
三:嘴巴
四:脖子
下面推荐两个方子:
【内服方】
方药:当归6克,大枣10克,桂枝6克,赤芍6克,细辛3克,炙甘草6克,通草5克。
方法:煎煮后服用,可以煎3次,前两次分2次服用,第3次煎好后泡脚10分钟,以身体微微发热即可。
【外用方】
方药:桂枝20克,当归20克,艾叶20克,威灵仙20克,细辛20克。
方法:浸泡30分钟后煎煮40分钟,用药水温泡四肢。注意水温勿过高,时间30分钟内即可。
健康监测站,测测您的手凉不凉↓
(图片来源:新浪新闻)
科室介绍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治未病科是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省级重点专科;是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具有鲜明中医特色优势的一级科室;是集中医专家特需门诊、健康状态辨识与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健康宣教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诊疗康复中心。
专家团队: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重点专科负责人、陕西省名中医、陕西省中医医院原针灸三科主任苏同生教授引领,组建的一支梯队合理、经验丰富、精诚协作的多学科团队。
科室特色:针灸辅助生殖研究、中医禁食疗法减重、头痛和睡眠障碍(失眠、焦虑、抑郁)、颈肩腰腿痛、小儿推拿(小儿近视、脾胃虚弱等)、产后康复、中风康复期和后遗症期、面瘫、内科疾病中医综合(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等)、健康指导、中医体检、中医美容,耳鸣耳聋、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诊疗,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的。
科室治疗项目:针灸、艾灸、穴位贴敷、拔罐刮痧、葫芦灸、督脉灸、盒子灸、平衡火罐、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穴位埋线、小儿推拿、口服中药、茶饮、足浴等,另加面部刮痧、面部拨筋、药物涂搽、火龙罐。
干预人群:
1、身体健康,需长期保持者;
2、体质偏颇,平日体弱多病者;
3、自觉症状,但检查指标正常者;
4、检查指标略高,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者;
5、慢性病稳定期,需预防加重及患并发症者;
6、大病初愈,身体虚弱,需调理恢复者;病已痊愈,预防复发者。
地点:
加星标
第一时间看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