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西安的王先生
因为带状疱疹经历了痛苦的一遭
“一开始,不知怎么回事,左边前胸、后背疼,长疹子,我也没重视,直到来医院前,疼痛加重,前胸、后背皮肤上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水泡,水泡周围皮肤发红、发痒,一直疼,疼得晚上都睡不好觉。”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内二科就诊时,王先生向医生讲道。
查体时,医生看到
王先生左侧前胸及后背
可见簇集水疱,黄豆样大小
疱液清亮、呈带状分布
皮损鲜红、范围较大
诊断为“泛发性带状疱疹”
在予以抗病毒、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的同时,为了尽快帮王先生解痛,医生特别施以毫针围刺法。
内二科主任胡华表示,围刺法是利用毫针在皮损边缘处进行针刺,通过加大对病灶的刺激量,进一步扩大针刺感传范围,进而可起到清热解毒、疏经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与其他治疗方案配合使用,有助于缩短疾病周期,缓解疼痛,还能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的风险。同时可结合中医辨证远端取穴,以疏肝清热、活血通络,加强局部围刺的治疗效果。
经过9天的治疗,王先生症状好转,后出院居家休养。
胡华介绍:“带状疱疹病程一般为2 —3周,老年人为3 —4周。它痊愈后仍可能复发,部分患者疼痛时间可达10年。因此,认识带状疱疹,积极预防十分重要。”
约1/3的人一生中
至少罹患1次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中医称其为“蛇串疮”“缠腰火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常见。虽然症状在皮肤上,但它实际上是神经系统疾病。
数据显示,中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约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有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
什么情况下易得带状疱疹?
胡华表示,免疫力变低就很可能发病,而且大概率会留下后遗症。有三类人群是带状疱疹的易感人群:50岁以上人群,有基础慢性病人群,免疫受损人群。
一旦得了带状疱疹
往往“祸不单行”
前驱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
皮损:典型皮损表现为沿皮肤单侧分布的成簇性水疱伴疼痛,患处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呈簇状分布,继而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严重时可能出现大疱、血疱、坏疽等表现。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自觉症状:疼痛为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可以表现为 3种形式:持续性单一疼痛,表现为烧灼痛或刀割样痛;放射性、撕裂性疼痛;触发性疼痛,表现为异常性疼痛(即轻触引起疼痛)和痛觉敏感(轻度刺激导致剧烈性疼痛)。老年、体弱患者疼痛较为剧烈。
特殊临床类型:除了皮损、疼痛等典型症状外,带状疱疹还有特殊的临床类型,如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等。
带状疱疹会传染吗?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可以传染的。
幼儿感染多表现为水痘,主要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或接触感染传播。
而成人发生带状疱疹时,则主要通过亲密接触传播,因为皮肤上疱疹的疱液和渗出液中,有大量的病毒存在。
因此,带状疱疹在皮疹结痂之前,应注意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特别是没有打疫苗的孩子和孕妇,做好隔离保护。
关于带状疱疹的3大误区
误区1:得过水痘了就不会得带状疱疹了,得过一次带状疱疹就不会再得了?
错!带状疱疹和水痘的“罪魁祸首”都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疾病。
即使身体健康,几乎所有年长的人神经系统中都潜伏着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下降,病毒会再激活引发带状疱疹。
误区2:带状疱疹只长在腰上?
错!带状疱疹可累及肋间神经、颈部及腰骶部神经及脑神经等,因此从头至足的皮表都有可能发生。若其他部位发生皮损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耽误疱疹治疗黄金期,使病情加重。
误区3:带状疱疹一定有疱?
不一定,并不是所有带状疱疹都会出现典型的集簇状水疱。有些病人临床表现仅仅为患处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皮肤表面无任何皮疹,临床称为“顿挫型带状疱疹”,此时特别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
如何积极预防带状疱疹?
预防接触患病人群:带状疱疹患者应采取接触隔离措施,患有水痘和播散性带状疱疹患者应采取呼吸道隔离直至全部结痂。
及时就诊及治疗:出现症状后的72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时机,很多患者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正是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带状疱疹目前没有特效药,但是通过药物治疗,如抗病毒药、神经营养药物、镇痛药物以及外用药物、针围刺等,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缩短病程、预防感染等作用。
提高自身免疫力:50岁及以上易感人群的自身免疫能力的提高是基础预防措施:对中老年人而言,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选择新鲜瓜果蔬菜及鱼、肉、蛋、奶等饮食;避免熬夜: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焦虑等。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50岁及以上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推荐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两剂次接种后保护效力达90%以上,模型数据预测保护时长至少20年。
加星标
第一时间看健康资讯
部分内容综合自网络,公益科普,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