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懂言外之意?
被说没有同理心、同情心?
容易和同伴发生冲突、难以融入集体?
不能识别真话和谎言?
十分自我、忽视他人感受?
面对这样的孩子
许多家长困扰不已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
康复治疗三科(康复教育科)主任李博霞表示
造成上述状况的“罪魁祸首”
很可能是孩子缺少了
心智解读能力
什么是心智解读能力?
心智解读指的是能够解读他人的思想和感受、并且能够明白他人的意图、想法、感受、愿望与自己不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的不同,通过别人表达的想法、推测他们想要干什么,识别、揣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
在康复治疗三科,康复治疗师们将游戏融入训练中,从以下5个方面帮助孩子提高心智解读能力:
1.理解情绪、获取情感信息
通过情绪解读训练帮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表情、语调和肢体语言,辨别不同的情景下、不同的愿望和不同想法下一个人的情绪感受。
2.推测他人想法、减少社交冲突
通过表情、语言、肢体动作推测他人的想法、情绪和意图、理解并接纳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减少极端的社交认知。
3.换位思考、情感理解
通过假想游戏训练,利用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发展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发展同情心、同理心、改善自私自我的状态、增加与同伴之间的亲密关系;
4.识别谎言理解幽默感
通过模拟情景训练、提高孩子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理解并学会运用善意的谎言;提高孩子情商
5.察言观色、理解言外之意
在社交互动中学会观察和理解别人的语言及表情、察言观色,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及行为、自我反思、形成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心性。
生活中,家长该如何做?
▲日常生活情境随机介入
从早到晚,需要心智解读能力的状态几乎无所不在。如果能在当下的情境中,有机会跟孩子提问与讨论,除了可以让孩子印象深刻外,也可以提高孩子当下对外界人事物的观察力与觉察心。
早餐时间,提问范例:
1. 辨识情绪:你看妈妈的表情,你觉得妈妈喜欢吃这个馒头吗?
2. 由信念推论情绪:妈妈想买土司,认为那家面包店还有很多土司。结果一到面包店土司都卖光了,我就只好改买馒头。你觉得妈妈的心情是如何?我认为的跟结果是一样的吗?
3. 非字面解读:你今天这么早起啊?”太阳真是从西边出来了”。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带孩子上学的途中,提问范例:
1. 行为推论原因:你看那个同学,他为什么跑那么快?
2. 行为推论欲望:要上课了,那个小朋友为什么跟他妈妈抱得紧紧的?
3. 非字面解读:你的书包里是装了“大石头”吗?
▲绘本故事、漫画、影片等介入
可通过绘本角色的情节、漫画中的人物表情、影片中的人物表情、动作等非语言信息,锻炼孩子观察、理解、推论人物情绪、意图及欲求,解释人物行为的能力。
看电视时间,提问范例:
1. 情绪反推原因:那个小朋友为什么哭?
2. 情绪预测行为:她哭了后,旁边的小朋友可能会如何?
3. 错误信念:(把遥控器从平常放的地方改放到他处)你觉得爸爸(家庭其他成员)现在会认为遥控器是放哪里呢?
4. 区辨真实与外表:影片中的蜘蛛人,他本人真的是蜘蛛人吗?
家长在训练时要注意:
1. 对心智理论要有基本的了解
首先,家长充分了解心智理论的正常发展内容及其对孩子及生活的影响,才能有所方向并适切地引导孩子,并且要遵从有计划有顺序的小步骤进行。
共享式注意力被认为是心智理论的前备能力,早在1岁以前就会发展出来,例如跟随视线、手指指示等;
在1岁半到3岁间,孩童解读行为基于眼睛看到或耳朵听到等等的生理讯息,并且在2岁时能开始进行假装游戏。到3岁的时候孩童能分辨外表和现实的差异,理解各种情绪状态;
3-5岁处于进阶心智发展时期,孩童发展出情感观点取替的能力,开始了解到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能将情绪和行为做连结;
4-5岁的时候发展出理解初级错误信念的能力;
在5岁过后,处于高层次心智发展时期,孩童约在5-6岁时发展出理解次级错误信念的能力;6岁以后开始能理解更细微的社交讯息(例如谎言、讽刺等)。
2.此外,家长要在孩子情绪平和稳定、身体、心理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进行适时引导;要给予适量的内容,避免给予孩子过多东西,引起孩子反感;要依据孩子的优势能力引导;适时给予孩子增强鼓励,提高孩子的成就感。
提升心智解读能力
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商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康复治疗三科
心智解读能力训练课程报名咨询
联系人:
何老师:18729095049
武老师:18710679862
加星标
第一时间看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