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教学,正遭遇尴尬情境?

教育   2024-11-13 07:04   重庆  

来源丨“新校长传媒”微信公众号


情境化教学的巨大价值,已经逐渐被大家认识到了。

它把已经抽象和符号化的知识,以某种隐含的方式拆解、渗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让学生透过情境看到学科知识的本质,体会知识生成的过程,增进理解能力。

但是,“情境”只是一种手段,不能指望创设了一个好的任务情境,学习任务就能自然完成。过于强调情境的创新、出奇,而把真正的学习任务搁置一旁,课堂就容易“跑偏”。

如今,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考试测评,“情境化”似乎已有泛滥的趋势,变成了温儒敏先生说的“充满声光电的表演”,遭遇了新事物在发展初级阶段必然遭遇的“尴尬情境”。

“情境化”泛滥会导致什么结果?该如何规避?一起来看看下面四篇文章。



试题的情境化:

数学试题“语文化”,底线还要吗?


作者:昍爸

来源:昍爸说数学与计算思维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vMLhOKXrG5aRXWD4snmlg


数学考试语文化,美其名曰:学科融合。但是当看到下面这道题的时候,我还是被震惊了。


没错,这是一道数学题!

一瞬间,我脑海里闪过五个字: 楚王好细腰。细腰的美没有感觉到,但这种把数学的简洁精炼之美破坏殆尽的做法,实在太不应该了。

“情境入题”,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真实问题,本不是坏事。近两年,数学情境题在北京、深圳、郑州等地的期末试题中呈“井喷”之势,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日用电子、日常交通、食品安全、体育运动、太空和海洋、传统节日、名胜古迹、商场抽奖、农家乐、代驾、房屋租赁......

只有你想不到的情境,没有植入不了的数学题,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偏向,比如:

1.数学考试语文化


过度注重考查数学题的阅读理解能力,去掉马甲后的数学问题却非常简单。比如——

  


      为保证飞机在起飞与降落时的安全,机场一般采用固定驱鸟炮定时起爆、流动车载驱鸟炮、人工驱鸟的方式来驱赶附近的鸟儿。飞机跑道的一侧,每隔200m会安装一个固定驱鸟炮(两端都不安装),一条3000m长的飞机跑道会安装多少个固定驱鸟炮?原原说:“利用‘3000÷200’这个除法算式就可以解决。”你赞同吗?请写出理由。




还有这样的——

下列成语中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


A.瓮中捉鳖

B.守株待兔

C.旭日东升

D.百发百中



这些题,本质上相当于多考了一次语文,无疑有违教育公平。作为数学试卷,弱化数学该有的对思维能力的考查,有违让数学考试成为筛选工具的初衷。

2.曲高和寡的“情境”


我们不应该用遥不可及的场景来把孩子挡在数学大门之外。下面这一道是三年级的情境题,据说大部分孩子看完情境之后直接放弃了。


3.拉郎配的冗余信息


数学考试不是语文考试,况且冗余信息也不应该是语文阅读理解抓重点的考法,而应该考查学生透过现象识别本质的能力,这就对信息的设定提出了高要求。比如下面两道题的冗余信息设置就比较合理——

题目一

2023年12月,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开始搭建,合作十年来,其货运量突破100万吨。一架由卢森堡飞往郑州的货运飞机,在新郑机场共卸下99吨货物,整个卸货过程共0.9小时,由A、B两辆货运车辆共同完成。A货车卸货量为B货车卸货量的0.8倍,A货车的卸货量是多少吨?(用方程解决)


题目二

现在差不多是凌晨四点,我几乎已经要穿好准备去学校,但突然停电了。太糟糕了,我还没有穿袜子,我有2343双灰色袜子,3212双粉色袜子和6525双蓝色袜子,所有的袜子都胡乱地塞在一个大抽屉里。由于没有光,没办法看出颜色,请问我至少需要从抽屉拿多少只袜子出来,才能确保配成一双?(袜子不分左右)




而下面这道题,其冗余信息的设置就纯属“拉郎配”了:


颜真卿在《劝学》中提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三更指的是晚上11时至凌晨1时,五更指的是早晨3时至5时。下面说法中,( )是错误的。

A.晚上11时,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较小角是锐角。
B.凌晨1时,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较小角是锐角。
C.早晨3时,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较小角是直角。
D.早晨5时,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较小角是平角。




数学源于生活,但凡事必有度,“源于生活”的下一句是“高于生活”,数学还应该有它的抽象性。想考查孩子的数学建模能力,就需要在情境中抽象出问题的本质,并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它。

下面这道题就很好,需要孩子们透过游戏场景来挖掘公倍数的本质。


兰州的郭建云老师有一个观点我特别认同,他说:

无论“情境化”还是“去情境化”,都只是为教和学服务的工具。在低年段中,可以通过“情境化”让抽象的知识血肉丰满、鲜活起来,而到了中高年段,就要“去情境化”,超越情境,显露知识的本质。

数学中所有伟大的定理和猜想都有着精炼和明确的表述。如果让孩子觉得只有具体情境中的才是数学,反而阻碍了对数学简洁、明确和抽象美的感知。这就需要命题人把握情境题的度、比例和考查的边界,守住数学的底线,让数学的归数学,语文的归语文。



课堂的情境化一些看似热闹的课堂

却是在远离学科本质


作者:肖培东

来源:中国教师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2-S-JuPVazcDBXx0-8JlQ


近两年,随着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等在课堂里铺开,缺乏实践引领的理论导向以及概念理解上的困难,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实践。

有的教师为创设情境、任务等投入的精力比研读文本、品读语言更甚,且很多都没有深刻理解其内涵与运用背景就简单操作。摹其形而丢其本,课堂活动热热闹闹,语言学习冷冷清清,教学架空文本的语言,语文教学大有再次迷失之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比如,教学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有教师一进入课堂就要求学生画白杨树。其实全班真正有点画画天赋的就那么几个,几分钟后小组讨论,推荐代表上台展示,教师投影让大家结合课文评价。如此,一堂语文课沦为四不像,作者凝炼的语言、优美的文字、富有变化的句式,还有对白杨树从外形到内核各个层面的抒发等,学生都无从感知。

又如,郑振铎的《猫》,教学不在隽永的语言、细密的行文上下功夫,不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深处,只让学生化身小法官参与“芙蓉鸟被害案”的调查,课堂气氛倒是活跃,和小说却隔若天涯,遑论作品中渗化着郑振铎的“全人格”。

至于用拍电影微镜头来教学《秋天的怀念》,用拍电视纪录片来教《昆明的雨》,用建造纪念馆来教《记承天寺夜游》,用给母亲送一份节日礼物来教《金色花》,用给文章配乐来教《小石潭记》......长此以往,就导致师生对文本阅读和语言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背离了语文课程性质、丢失语文课程特点。

发展核心素养要突出“语用”,设计情境任务也要聚焦“语用”,一切都是为促使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进入课堂的。《秋天的怀念》里的“好好儿活……”,《昆明的雨》里牛肝菌的“滑,嫩,鲜,香”,《记承天寺夜游》里的月色描写,《小石潭记》里的清幽环境以及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情感体悟,都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揣摩、感悟和体验。





情境教学要把握好

真实性、梯度性、问题性和社会性


作者:蒋健 向盼盼(浙江省象山县泗洲头镇初级中学)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dIrzqD5Lvly3MMkKu3Emw


真实性

杜威提出,学习应该以真实情境为基础,而不是基于孤立的知识点。只有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才能引学生“入境”。

真实的情境从何而来?其实,真情境无须创设,只是一种调动和放置。教师要有智慧的眼睛和收集的意识,善于发现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丰富的适合为学习服务的教学素材。如在执教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法律为我们护航》一课时,可以“电信诈骗”为主题设置视频、案例、故事等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法律是如何护航未成年人的。

梯度性

如果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设置一个教学情境,就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一致性。而一“境”到底式的教学方法,则是将一个情境分解成若干片段,根据教学进程设置“梯度性”情境,引导学生“拾级而上”,了解情境的“前因后果”,从而完成全程参与。这种“爬梯子”的感觉,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

如在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一课中,可以电视剧《追光的日子》为情境,围绕高远和任真的故事展开情境教学:1.播放男女主角初识阶段的影视片段,让学生感悟青春萌动的表现;2.通过男女主角互相扶持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异性正常交往的正面影响;3.呈现电视剧结尾,组织学生续写结局,对“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进行思辨。

问题性

有效的问题不是脱口而出的,要从情境中来,它是教师基于情境的提问,是学生面对情境而产生的疑问。核心素养导向下,要将情境作为载体,将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作为驱动思维的任务,联结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方法,引导学生在活动、任务中将学习结构化。

如在道德与法治《网络改变世界》一课中,可以呈现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漫画图片及大数据杀熟、App监听等新闻视频让学生结合图片、视频情境分析网络弊端。

社会性

知识是个体与环境在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重视学生的“社会性”成长。只有置学生和其所学应用于社会中,才能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培育核心素养,成为真正的“社会人”。

如在道德与法治《法律保障生活》一课中,可以设置“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撰写意见稿。




好的“情境设计”是

以“情”动人,让“境”生根  


作者:王希(武汉市卓刀泉中学)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dIrzqD5Lvly3MMkKu3Emw


为避免陷入“假情境”的怪圈,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检验学习情境的质量。

1.结合学情,唤醒经验,探究契机的合理性。

“真实情境”不一定是事件的真实,但一定是感受的真实、撬动学生学习欲望的真实。现在常用的“微电影拍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撰写”,这些情境看似真实可行,其实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距甚远。

我们的情境应该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如在一次以“新闻撰写”为主题的公开课中,笔者就创设了“今天的班报需要一则以班级公开课为题材的消息”,在这一情境下,学生现场采访同学、上课教师、听课教师,而后撰写新闻稿,在完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新闻的鲜活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听课的教师也深受启发。

2.以文生情,深入文本,实现文本浸润功能。

创建情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学习发生的场域,而教材文本是我们课堂学习的主要对象,在当下的很多课堂中,常常看到学生自由行走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又唱又演又画又写,看似热闹,却彻底丢开了文本,这样的本末倒置让学生在浅表的获得中浮光掠影,以为收获满满实则一无所获。

因此,要考虑的是学习是否真实发生,情境能否帮助学生实现文本浸润或者学习内容的深入。在教学《背影》一课时,笔者曾将父子的情感关系作为主线,将父亲的信件作为情境的创设点,设置情境任务为让学生为父亲写一封回信,促使学生深入文本,读内容、读情感、写回信,而任务与文本结合也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因此,这个情境创设是有效的。

3.关注世情,链接生活,考虑情境实用价值。

我们学习各学科都具有一定的工具目的,而设置情境就是让学生提升知识运用能力。然而,一些情境并没有实现学科的某些工具性。比如教学《劝学》时,有教师构建的情境为:让学生以记者的身份采访荀子,请他分享自己在议论方法使用上的心得。这样的情境创设罔顾文学作品创作的普遍规律,学生只要背诵结论就可以完成,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无益。

其实,《劝学》主题和当下“丧文化”针锋相对,虽是传统文化却极具现代价值,教师可以课前搜集学生遇到的学习观方面的困惑,请学生运用《劝学》中的观点为同伴解惑,这样既能理解议论的观点,也让学生在不自觉中运用了议论方法,将学科内容付诸实践,解决了学习生活中的“真问题”。



我们认为,避免“情境化”陷入牵强附会,违背初衷,喧宾夺主的“尴尬情境”,根本上是要回到初心,回到底线思维,坚定不移地将任务和情境落脚到学科素养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上,才可能设计出王宁教授所说的“从所思所想出发,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的真情境,走向一种由境到情,触“境”生“情”的境界。


责编 | 阿宽
排版 | 阿宽
商务 | 陈老师 13594694330(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 |  xingjiaoshi@dett.cn

《星教师》开通视频号啦
欢迎扫码关注▼
每月不定期更新……

扫描图中二维码订阅▼    




星教师
重新定义未来教师
 最新文章